一种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213245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提高植物发芽率方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百喜草又名金冕草,学名巴哈雀稗,是世界著名的多用型草种,原产于拉丁美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根为须根系,随老茎蔓延,触土生根,大部分根系集中在近地表30 40厘米表土层中,少数根系深达100 130厘米。花序为总状花序,6 10月抽穗开花,花期参差不齐,种子陆续成熟。种子外有蜡质的颖片紧裹,不易吸水,若未经处理,发芽率极低。百喜草具有良好的抗性和适应性。耐干旱,抗逆性强,在无灌溉条件的风化花岗岩山地,伏旱时仍能生长;耐涝,在低畦处、水沟边丛株连续淹水15天,成活率仍高达90%以上,适于排水路、草沟栽植;最适温为28 33°C,可抵抗45°C的伏期高温;耐寒,在零下13°C能安·全越冬;在红壤瘠薄荒地生长良好,耐践踏,耐重刈,刘割后,少量投肥,迅速再生;耐荫蔽,在透光度仅20%的果园下仍然正常生长。容易栽管,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2 3个月可以全面覆盖地表。百喜草质地柔嫩,营养丰富,内含氨基酸种类完全,适口性非常好,是牛、鸭、鹅、兔、鱼、猪等畜禽的优质饲料。在坡地、果园、茶园、桑园、药材地的行间、地边,水沟、路坎空地上种植,不仅有固土保水的作用,而且生产肥料和饲料,加速了荒山土壤的熟化,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发展畜牧业、建设立体生态农业十分有利。草坪绿化、美化,生物除草,以草代耕,百喜草的根系发达,粗茎深入土中,实现了生物的免耕。归于百喜草的广大用途,应该大面积推广种植。有人通过用浓硫酸浸泡种子,来除去种子外的蜡质层,提高发芽率,但是浓硫酸腐蚀性大,浸泡时间不容易把握,稍有不慎容易将人烧伤,也会将种子碳化,因此不便于推广应用。通过现有的常规技术,百喜草的培育种植都非常困难,特别是在暖温带地区,很多尝试种植百喜草的农场,百喜草发芽率都不足30%,甚至只有5 10%的发芽率,不能满足大量生产种植的需要,严重地影响该种优异植物在暖温带地区的推广应用。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打破当前百喜草种植现状,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一种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前处理将百喜草籽用40 50摄氏度温水浸4 5小时,浸后用手或其它柔性工具小心地搓除去腊质层,去蜡质后种子要保持湿润,放置时间不超过48小时;
b、播种4 5月份,在背风向阳的地块上,将土整细整碎,筑埂,建I 1.5米的开沟小垄,将去腊质层后的种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匀,按行距12 18厘米播种,覆土厚度为2 3毫米,每日3 5次用喷淋方式保持覆土湿润,至发芽;
C、发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开始发芽,在发芽后继续用喷淋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地内杂草不能打药,尽可能不用工具处理,用手拔去。本发明选择用温水浸泡4 5小时,去蜡质层,方便,安全,可行性高,在普通农场、牧场都可以做到。使用浓硫酸,不仅很危险,而且时间不易把握,稍有不慎便将种子碳化,功亏一篑;选择在四五月份播种是因为在暖温带地区四五月份春暖花开,气候适宜,利于百喜草发芽;用磷肥火土灰拌种给百喜草种子萌发后提供充足的磷、钾、氮,利于百喜草小苗生长;土整理的细碎、发芽前后保持土壤湿润,有杂草用手拔去,经过这样精心照顾,可提高发芽率。在暖温带地区,通过此技术百喜草发芽率可提高到85%以上,解决了百喜草发芽率低的问题,有了充足的百喜草苗,可以广泛种植,用于建草坪,种牧草,固土护坡等,为百喜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本发明解决了在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低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将百喜草籽用40摄氏度温水浸4小时,浸后用手小心地搓除去腊质层,去蜡质后种子要保持湿润,放置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播种4 5月份,在背风向阳的地块上,将土整细整碎,筑埂,建I米的开沟小垄,将去腊质层后的种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匀,按行距12厘米播种,覆土厚度为2毫米,每日3次用喷淋方式保持覆土湿润,至发芽;
3.发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开始发芽,在发芽后继续用喷淋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地内杂草不能打药,尽可能不用工具处理,用手拔去。实施例二
1.前处理将百喜草籽用45摄氏度温水浸4.5小时,浸后用手小心地搓除去腊质层,去蜡质后种子要保持湿润,放置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播种4 5月份,在背风向阳的地块上,将土整细整碎,筑埂,建I.2米的开沟小垄,将去腊质层后的种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匀,按行距15厘米播种,覆土厚度为2. 5毫米,每日4次用喷淋方式保持覆土湿润,至发芽;
3.发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开始发芽,在发芽后继续用喷淋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地内杂草不能打药,尽可能不用工具处理,用手拔去。实施例三
1.前处理将百喜草籽用50摄氏度温水浸5小时,浸后用柔性工具小心地搓除去腊质层,去蜡质后种子要保持湿润,放置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播种4 5月份,在背风向阳的地块上,将土整细整碎,筑埂,建I.5米的开沟小垄,将去腊质层后的种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匀,按行距18厘米播种,覆土厚度为3毫米,每日5次用喷淋方式保持覆土湿润,至发芽;
3.发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开始发芽,在发芽后继续用喷淋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地内杂草不能打药,尽可能不用工具处理,用手拔去。本发明简单易操作,通过此技术可提高发芽率到91%。选择用温水浸泡4 5小时,去蜡质层,方便,安全,可行性高,在普通农场牧场都可以做到,而不是选择用浓硫酸,不仅很危险,而且时间很不容易把握,稍有不慎便将种子碳化,功亏一篑;选择在四五月份播种是因为在暖温带地区四五月份春暖花开,气候适宜,利于百喜草发芽;用磷肥火土灰拌种给百喜草种子萌发后提供充足的磷、钾、氮,利于百喜草小苗生长;土整理的细碎、发芽前后保持土壤湿润,有杂草用手拔去,经过这样精心照顾,发芽率提高,有了充足的种苗,满足了生产实践和研究工作对种苗的大量需求,解决了发芽率低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矛盾,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前处理将百喜草籽用40 50摄氏度温水浸4 5小时,浸后用手或其它柔性工具小心地搓除去腊质层,去蜡质后种子要保持湿润,放置时间不超过48小时; b.播种4-5月份,在背风向阳的地块上,将土整细整碎,筑埂,建I I.5米的开沟小垄,将去腊质层后的种子、磷肥、火土灰按I :2:6的比例混匀,按行距12 18厘米播种,覆土厚度为2 3毫米,每日3 5次用喷淋方式保持覆土湿润,至发芽; c.发芽后管理-J 10天后,百喜草开始发芽,在发芽后继续用喷淋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地内杂草不能打药,尽可能不用工具处理,用手拔去。
2.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高温带地区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百喜草籽用45摄氏度温水浸泡去蜡质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2、整理;3、播种;4、发芽后管理。本发明选择用温水浸泡4~5小时,去蜡质层,方便,安全,可行性高,在普通农场牧场都可以做到,使用浓硫酸,不仅很危险,而且时间不易把握,稍有不慎便将种子碳化,功亏一篑;选择在四五月份播种是因为在暖温带地区四五月份春暖花开,气候适宜,利于百喜草发芽;用磷肥火土灰拌种给百喜草种子萌发后提供充足的磷、钾、氮,利于百喜草小苗生长;解决了以前发芽率低的问题,有了充足的百喜草苗,可以广泛种植,用于建草坪,种牧草,固土护坡等等,为百喜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文档编号A01C1/00GK102783341SQ20121029832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张春学, 李玉英, 杜敏华, 杨建伟, 王正德, 管珍珍, 聂天南, 范明泽, 赵稳, 陈吉宝, 韩雪梅 申请人:南阳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