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21324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涉及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除虫菊是一种菊科属植物,其花朵中含有高效的杀虫活性物质除虫菊素;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和整治力度的日益提高,除虫菊的种植加工产业有了迅速发展。种植栽培除虫菊其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种子繁殖不能保持除虫菊原有的优良性状,因此,在实际的产业化种植过程中除虫菊主要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栽培,无性繁殖中常用的方法是分株法,其繁殖速度慢、成活率低,不能满足除虫菊产业化栽培种植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分株法无性繁殖进行除虫菊的产业化栽培种植时,存在繁殖速度慢、成活率低,不能满足产业化种植需要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取材及灭菌选取除虫菊优良品种中未开的花蕾作为外植体,所选取的外植体花蕾要求健壮、无病、无虫害,选取的花蕾要求花苞尚未展开;
将所选取的花蕾放到自来水下流水冲洗5-10分钟,然后将冲洗好的花蕾放置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不断地搅拌和振荡,浸泡时间为10-20分钟,浸泡完成以后,将花蕾从次氯酸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用无菌水冲洗花蕾,冲洗次数为3-5遍,冲洗好的花蕾接种备用;
(b)愈伤组织诱导将冲洗好的花蕾放到超净工作台中,用镊子剥开花蕾的萼片,然后用剪刀剪掉花蕾上的花瓣,露出花蕾的花托,用接种刀切下花托,将切下来的花托接种到装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I号培养瓶中,然后将接种有花托的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培养,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40天,接种到I号培养瓶中的花托膨大成为绿色的愈伤组织;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0. 5-1. 0mg/L)+2、4-D (0. 5-1. Omg/L) +水解酪蛋白(20mg/L) + 蔗糖(30g/L) + 琼脂(3_4g/L),PH 值 5. 8 ;
(c)愈伤组织分化在II号培养瓶中装入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将I号培养瓶中得到的绿色的愈伤组织分切成为直径0. 5cm的愈伤组织块,然后将愈伤组织块转接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愈伤组织块的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20-30天,接种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块分化后获得除虫菊从生苗;
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6-BA(2. 0-3. Omg/L) +NAA (0. 1-1. Omg/L) +蔗糖(30g/L) + 琼脂(3-4g/L),PH 值 5. 8 ;
(d)无菌苗增殖在III号培养瓶中装入无菌苗增殖培养基,把II号培养瓶中分化获得的除虫菊从生苗转接到III号培养瓶中的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从生苗的I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天后,接种到III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从生苗分化扩繁得到更多的除虫菊从生苗,在III号培养瓶中除虫菊从生苗每次分化扩繁的速度为4-5倍;
所述无菌苗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l. 0-3. Omg/L) +NAA (0. 1-1. Omg/L) +蔗糖(30g/L) + 琼脂(3-4g/L),PH 值 5. 8 ;
重复上述无菌苗增殖过程以后,能扩繁得到大批量的除虫菊从生苗;
Ce)生根在IV号培养瓶中装入除虫菊生根培养基,将III号培养瓶中扩繁得到的除虫菊从生苗用接种刀切成单株苗,然后将切成的单株苗转接到IV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生根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单株苗的IV号培养瓶放置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15-20天后,在IV号培养瓶中得到除虫菊生根苗,每株苗的生根数量为3-5条,每条根的长度为
I.5-2. Ocm ;
所述除虫菊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 (0. 1-0. 5mg/L) +PP333 (0. 5-2. 0 mg/L) +蔗糖(30g/L) + 琼脂(3-4g/L),PH 值 5. 8 ;
(f)炼苗先进行水培炼苗,将除虫菊生根苗从IV号培养瓶中取出来,洗去除虫菊生根苗根部的培养基,将洗掉培养基的除虫菊生根苗根朝下叶朝上放置到托盘中,然后向托盘中注入1/8MS溶液至注入溶液的液面浸没除虫菊生根苗的根茎基部,将盛装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托盘放置到具有散射光照的室内,在自然条件下放置7-10天后,托盘中的除虫菊生根苗其叶色加深,水培炼苗结束;
水培炼苗结束后进行漂浮炼苗,将泥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2 1混合均匀以后作为育苗基质,把育苗基质装填到漂浮盘中,然后将水培炼苗结束后得到的托盘中叶色加深的除虫菊生根苗栽种到漂浮盘的育苗基质中,把栽种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漂浮盘放置到盛装有漂浮水培营养液的漂浮池中进行漂浮炼苗,所述漂浮水培营养液为1/8MS溶液,漂浮炼苗至10-12天时向漂浮池中投放N、P、K配比为15 15 15的复合肥和甲霜灵锰锌,复合肥的投放浓度为0. 8-1. Og/L,甲霜灵锰锌的投入浓度为0. 1-0. 15g/L,然后继续漂浮炼苗至40-50天后,漂浮炼苗结束,得到适合移栽大田的除虫菊组培苗,水培炼苗的成活率和大田移栽的成活率均达到98%,炼苗结束以后,将炼苗得到的除虫菊组培苗移栽到大田中,经过种植栽培管理以后收获除虫菊的花朵。上述步骤(b)、(c)、(d)、(e)、(f)中所述的MS为国际通用配方,6-BA为6_节氨基嘌呤,2、4-D为2、4_ 二氯苯氧乙酸,NAA为a -萘乙酸,PP333为多效唑。本发明采用组织培养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除虫菊的种苗繁育,得到的种苗具有无性繁殖的优点,能够保持与除虫菊母本植株一致的性状特征,并具有组织培养繁殖速度快、种苗抗性强、产量高、植株长势整齐的特点。本发明采用除虫菊开花期植株上未开放的花蕾作为外植体,取材时的植株已经成熟,能够鉴定和挑选到具有长势茁壮、抗性好、含量高、株型好、单产高、开花整齐的植株作为母本材料,通过组织培养繁育以后得到的种苗能够具有与母本植株相同的优质性状,均为具有优良性状的无性系种苗;采用除虫菊花期植株上未开放的花蕾作为外植体,取材少,对母本植株的伤害较小,繁殖速度快。本发明采用先进行水培炼苗,然后进行漂浮炼苗的方法,在炼苗过程中水分供给充足,炼苗植株不会出现脱水,没有缓苗期,炼苗时间短,成活率高,炼苗过程中不用喷水,管理简单易行,成本费用低。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I
一种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取材及灭菌选取除虫菊优良品种中未开的花蕾作为外植体,所选取的外植体花蕾要求健壮、无病、无虫害,选取的花蕾要求花苞尚未展开;· 将所选取的花蕾放到自来水下流水冲洗5分钟,然后将冲洗好的花蕾放置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不断地搅拌和振荡,浸泡时间为10分钟,浸泡完成以后,将花蕾从次氯酸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用无菌水冲洗花蕾,冲洗次数为3遍,冲洗好的花蕾接种备用;
(b)愈伤组织诱导将冲洗好的花蕾放到超净工作台中,用镊子剥开花蕾的萼片,然后用剪刀剪掉花蕾上的花瓣,露出花蕾的花托,用接种刀切下花托,将切下来的花托接种到装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I号培养瓶中,然后将接种有花托的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培养,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C,光照强度lOOO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天,接种到I号培养瓶中的花托膨大成为绿色的愈伤组织;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0. 5mg/L)+2、4-D (0. 5mg/L) +水解酪蛋白(20mg/L) + 蔗糖(30g/L) + 琼脂(3g/L),PH 值 5. 8 ;
(c)愈伤组织分化在II号培养瓶中装入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将I号培养瓶中得到的绿色的愈伤组织分切成为直径0. 5cm的愈伤组织块,然后将愈伤组织块转接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愈伤组织块的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C,光照强度lOOO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20天,接种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块分化后获得除虫菊从生苗;
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6-BA(2.0mg/L)+NAA (0. lmg/L)+蔗糖(30g/L) +琼脂(3g/L),PH 值 5. 8 ;
(d)无菌苗增殖在III号培养瓶中装入无菌苗增殖培养基,把II号培养瓶中分化获得的除虫菊从生苗转接到III号培养瓶中的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从生苗的I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C,光照强度lOOO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天后,接种到III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从生苗分化扩繁得到更多的除虫菊从生苗,在III号培养瓶中除虫菊从生苗每次分化扩繁的速度为4-5倍;
所述无菌苗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1.0mg/L)+NAA (0. lmg/L)+蔗糖(30g/L) +琼脂(3g/L),PH 值 5. 8 ;
重复上述无菌苗增殖过程以后,能扩繁得到大批量的除虫菊从生苗;
(e)生根在IV号培养瓶中装入除虫菊生根培养基,将III号培养瓶中扩繁得到的除虫菊从生苗用接种刀切成单株苗,然后将切成的单株苗转接到IV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生根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单株苗的IV号培养瓶放置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C,光照强度lOOO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15天后,在IV号培养瓶中得到除虫菊生根苗,每株苗的生根数量为3-5条,每条根的长度为I. 5-2. Ocm ;
所述除虫菊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0. lmg/L)+PP333 (0. 5 mg/L) +蔗糖(30g/L) +琼脂(3g/L),PH 值 5. 8 ;
(f)水培炼苗将除虫菊生根苗从IV号培养瓶中取出来,洗去除虫菊生根苗根部的培养基,将洗掉培养基的除虫菊生根苗根朝下叶朝上放置到托盘中,然后向托盘中注入1/8MS溶液至注入溶液的液面浸没除虫菊生根苗的根茎基部,将盛装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托盘放置到具有散射光照的室内,在自然条件下放置7天后,托盘中的除虫菊生根苗其叶色加深;
将泥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2 1混合均匀以后作为育苗基质,把育苗基质装填到漂浮盘中,然后将托盘中叶色加深的除虫菊生根苗栽种到漂浮盘的育苗基质中,把栽种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漂浮盘放置到盛装有漂浮水培营养液的漂浮池中进行漂浮炼苗,所述漂浮水培营养液为1/8MS溶液,漂浮炼苗至10天时向漂浮池中投放N、P、K配比为15:15:15的复合肥和甲霜灵锰锌,复合肥的投放浓度为0. 8g/L,甲霜灵锰锌的投入浓度为0. lg/L,然后继·续漂浮炼苗至40天后,得到适合移栽大田的除虫菊组培苗,水培炼苗的成活率和大田移栽的成活率均达到98%。 实施例2
一种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取材及灭菌选取除虫菊优良品种中未开的花蕾作为外植体,所选取的外植体花蕾要求健壮、无病、无虫害,选取的花蕾要求花苞尚未展开;
将所选取的花蕾放到自来水下流水冲洗10分钟,然后将冲洗好的花蕾放置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不断地搅拌和振荡,浸泡时间为20分钟,浸泡完成以后,将花蕾从次氯酸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用无菌水冲洗花蕾,冲洗次数为5遍,冲洗好的花蕾接种备用;
(b)愈伤组织诱导将冲洗好的花蕾放到超净工作台中,用镊子剥开花蕾的萼片,然后用剪刀剪掉花蕾上的花瓣,露出花蕾的花托,用接种刀切下花托,将切下来的花托接种到装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I号培养瓶中,然后将接种有花托的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培养,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5°C,光照强度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40天,接种到I号培养瓶中的花托膨大成为绿色的愈伤组织;
所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0. 5-1. Omg/L)+2、4-D (0. 5-1. Omg/L) +水解酪蛋白(20mg/L) + 蔗糖(30g/L) + 琼脂(3_4g/L),PH 值 5. 8 ;
(c)愈伤组织分化在II号培养瓶中装入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将I号培养瓶中得到的绿色的愈伤组织分切成为直径0. 5cm的愈伤组织块,然后将愈伤组织块转接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愈伤组织块的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5°C,光照强度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天,接种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块分化后获得除虫菊从生苗;
所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6-BA(2. 0-3. 0mg/L) +NAA (0. 1-1. 0mg/L) +蔗糖(30g/L) + 琼脂(3-4g/L),PH 值 5. 8 ;
(d)无菌苗增殖在III号培养瓶中装入无菌苗增殖培养基,把II号培养瓶中分化获得的除虫菊从生苗转接到III号培养瓶中的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从生苗的I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5°C,光照强度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天后,接种到III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从生苗分化扩繁得到更多的除虫菊从生苗,在III号培养瓶中除虫菊从生苗每次分化扩繁的速度为4-5倍;
所述无菌苗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l. 0-3. Omg/L) +NAA (0. 1-1. Omg/L) +蔗糖(30g/L) + 琼脂(3-4g/L),PH 值 5. 8 ;
重复上述无菌苗增殖过程以后,能扩繁得到大批量的除虫菊从生苗;
(e)生根在IV号培养瓶中装入除虫菊生根培养基,将III号培养瓶中扩繁得到的除虫菊从生苗用接种刀切成单株苗,然后将切成的单株苗转接到IV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生根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单株苗的IV号培养瓶放置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5°C,光照强度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20天后,在IV号培养瓶中得到除虫菊生根苗,每株苗的生根数量为3-5条,每条根的长度为I. 5-2. Ocm ;· 所述除虫菊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 (0. 1-0. 5mg/L) +PP333 (0. 5-2. 0 mg/L) +蔗糖(30g/L) + 琼脂(3-4g/L),PH 值 5. 8 ;
(f)水培炼苗将除虫菊生根苗从IV号培养瓶中取出来,洗去除虫菊生根苗根部的培养基,将洗掉培养基的除虫菊生根苗根朝下叶朝上放置到托盘中,然后向托盘中注入1/8MS溶液至注入溶液的液面浸没除虫菊生根苗的根茎基部,将盛装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托盘放置到具有散射光照的室内,在自然条件下放置10天后,托盘中的除虫菊生根苗其叶色加深;
将泥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2 1混合均匀以后作为育苗基质,把育苗基质装填到漂浮盘中,然后将托盘中叶色加深的除虫菊生根苗栽种到漂浮盘的育苗基质中,把栽种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漂浮盘放置到盛装有漂浮水培营养液的漂浮池中进行漂浮炼苗,所述漂浮水培营养液为1/8MS溶液,漂浮炼苗至12天时向漂浮池中投放N、P、K配比为15 15 15的复合肥和甲霜灵锰锌,复合肥的投放浓度为I. Og/L,甲霜灵锰锌的投入浓度为0. 15g/L,然后继续漂浮炼苗至50天后,得到适合移栽大田的除虫菊组培苗,水培炼苗的成活率和大田移栽的成活率均达到98%,炼苗结束以后,将炼苗得到的除虫菊组培苗移栽到大田中,经过种植栽培管理以后收获除虫菊的花朵。
权利要求
1.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外植体取材及灭菌选取除虫菊优良品种的外植体材料,所选取的外植体材料要求健壮、无病、无虫害; 将所选取的外植体材料放到自来水下流水冲洗5-10分钟,然后将冲洗好的外植体材料放置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不断地搅拌和振荡,浸泡时间为10-20分钟,浸泡完成以后,将外植体材料从次氯酸钠溶液中取出来,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外植体材料,冲洗次数为3-5遍,冲洗好的外植体材料接种备用; (b)愈伤组织诱导将冲洗好的外植体材料放到超净工作台中,用镊子剥开外植体材料后露出外植体,然后用接种刀切下外植体,将切下来的外植体接种到装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I号培养瓶中,然后将接种有外植体的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培养,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40天,接种到I号培养瓶中的外植体膨大成为绿色的愈伤组织; (c)愈伤组织分化在II号培养瓶中装入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将I号培养瓶中得到的绿色的愈伤组织分切成为直径O. 5cm的愈伤组织块,然后将愈伤组织块转接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愈伤组织块的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内,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20-30天,接种到II号培养瓶中的愈伤组织块分化后获得除虫菊从生苗; (d)无菌苗增殖在III号培养瓶中装入无菌苗增殖培养基,把II号培养瓶中分化获得的除虫菊从生苗转接到III号培养瓶中的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从生苗的III号培养瓶摆放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30天后,接种到III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从生苗分化扩繁得到更多的除虫菊从生苗,在III号培养瓶中除虫菊从生苗每次分化扩繁的速度为4-5倍; 重复上述无菌苗增殖过程以后,能扩繁得到大批量的除虫菊从生苗; Ce)生根在IV号培养瓶中装入除虫菊生根培养基,将III号培养瓶中扩繁得到的除虫菊从生苗用接种刀切成单株苗,然后将切成的单株苗转接到IV号培养瓶中的除虫菊生根培养基上,把接种有除虫菊单株苗的IV号培养瓶放置到培养室中,调节控制培养室的温光条件为温度20±5°C,光照强度1000-1200Lex,光照时间12hr/d,在此条件下培养15-20天后,在IV号培养瓶中得到除虫菊生根苗,每株苗的生根数量为20-25条,每条根的长度为I. 5-2. Ocm ; Cf)炼苗将除虫菊生根苗从IV号培养瓶中取出来,洗去除虫菊生根苗根部的培养基,将洗掉培养基的除虫菊生根苗进行炼苗,炼苗结束以后,将炼苗得到的除虫菊组培苗移栽到大田中,经过种植栽培管理以后收获除虫菊的花朵。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选取的除虫菊外植体材料为尚未张开的花蕾,步骤(b)中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的外植体为花托。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1.0mg/L)+2、4-D (O. 5-1. Omg/L)+水解酪蛋白(20mg/L) +蔗糖(30g/L) +琼脂(3-4g/L),PH值5. 8 ;步骤(c)中所述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2. 0-3. Omg/L) +NAA(O. 1-1. Omg/L)+蔗糖(30g/L) +琼脂(3_4g/L),PH 值 5· 8 ;步骤(d)中所述无菌苗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l. 0-3. Omg/L) +NAA (O. 1-1. Omg/L)+蔗糖(30g/L) +琼脂(3-4g/L),PH值5.8 ;步骤(e)中所述除虫菊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C0. 1-0. 5mg/L)+PP333 (O. 5-2.0 mg/L) +蔗糖(30g/L) +琼脂(3_4g/L),PH 值 5. 8。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炼苗时先进行水培炼苗,将除虫菊生根苗从IV号培养瓶中取出来,洗去除虫菊生根苗根部的培养基,将洗掉培养基的除虫菊生根苗根朝下叶朝上放置到托盘中,然后向托盘中注入1/8MS溶液至注入溶液的液面浸没除虫菊生根苗的根茎基部,将盛装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托盘放置到具有散射光照的室内,在自然条件下放置7-10天后,托盘中的除虫菊生根苗其叶色加深,水培炼苗结束; 水培炼苗结束后进行漂浮炼苗,将泥炭和珍珠岩按照体积比2 1混合均匀以后作为育苗基质,把育苗基质装填到漂浮盘中,然后将水培炼苗结束后得到的托盘中叶色加深的除虫菊生根苗栽种到漂浮盘的育苗基质中,把栽种有除虫菊生根苗的漂浮盘放置到盛装有漂浮水培营养液的漂浮池中进行漂浮炼苗,所述漂浮水培营养液为1/8MS溶液,漂浮炼苗至10-12天时向漂浮池中投放N、P、K配比为15 15 15的复合肥和甲霜灵锰锌,复合肥的投放浓度为O. 8-1. Og/L,甲霜灵锰锌的投入浓度为O. 1-0. 15g/L,然后继续漂浮炼苗至40-50天后,漂浮炼苗结束,得到适合移栽大田的除虫菊组培苗。
全文摘要
除虫菊组织培养方法,利用除虫菊尚未张开的花蕾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材料,花蕾经过灭菌消毒以后取其花托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花托经过培养以后得到绿色的愈伤组织,将得到的愈伤组织转接到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中培养以后得到除虫菊从生苗,得到的除虫菊从生苗经过无菌苗增殖以后得到大批量的除虫菊从生苗,将除虫菊从生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到除虫菊生根苗,得到的除虫菊生根苗经过炼苗后移栽到大田中栽培除虫菊的花朵。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种苗能够保持除虫菊母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水培炼苗操作简便,管理简单易行,成本低,炼苗和移栽成活率高。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783418SQ2012102982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刘科新, 朱者舍, 李仙 申请人: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