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纺织纤维生产最重要的来源,但其采收一直依靠手工作业。该作业方式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效率低下;且在当前国内先后解决稻麦、玉米以及花生等主要作物的机械化收获后,棉花的收获机械化一直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由此也引发了很多国内学者和研究人员对棉花采收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关注和兴趣。本专利与现有的97213211相比,该采棉机以气吸式原理进行收获,虽然该专利具有采收快、结构简单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到气流压力、密封、功率消耗等限制,导致该机的作业可靠性、捡拾率都有待于提高;与102428798A相比,该采收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但是其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和实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所以本捡拾器结构简单,采收效率 高,捡拾比较干净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结构简单、采收效率高、捡拾比较干净的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带有把手的机壳、前滚筒、内啮合齿轮组、带轮和直流电机,其中机壳的前端设有棉花入口、底部设有棉花出口,机壳内靠近棉花入口经轴承安装有前滚筒,前滚筒上沿轴线方向设有3飞组型孔,每组型孔有4个孔,在圆周方向上均布,前滚筒内沿轴向设有一根偏心轴,偏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机壳固定连接,偏心轴上套装有多组伸缩齿,每组伸缩齿对应着一组型孔,相邻组伸缩齿之间有轴套相间,每根伸缩齿的另一端对应穿出型孔;内啮合齿轮组安装在前滚筒内的一端,包括内齿轮和齿圈,其中齿圈与前滚筒内壁固定连接,内齿轮与齿圈啮合;带轮与内齿轮同轴固定,经同步带与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增设了上滚筒、外啮合齿轮组、换向带轮和两个弧形挡棉刮板,其中上滚筒与前滚筒结构相同,且位于前滚筒的前上方,两者相向转动构成棉花入口 ;外啮合齿轮组包括大齿轮和小齿轮,大齿轮套装固定在上滚筒的一端,换向带轮与小齿轮同轴固定,并经同步带与带轮、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换向带轮与大齿轮的传动比是带轮与齿圈传动比的
I.Γ1. 3倍;两个挡棉刮板分别固定在机壳前端的内壁上,一个贴紧位居上滚筒的后上方,一个贴紧位居前滚筒的后下方,用于刮除粘附在上滚筒或前滚筒上的棉花。所述的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每个伸缩齿一端铰接于上滚筒或前滚筒内的偏心轴上,另一端为齿形结构穿出型孔。所述的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棉花出口与棉花入口成8(Γ120度夹角。所述的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滚筒后上方的挡棉刮板,一端安装在上滚筒上方的机壳内壁上,另一端绕过上滚筒后上部,并与上滚筒紧贴;位于前滚筒后下方的挡棉刮板,一端安装在前滚筒下方的机壳内壁上,另一端绕过前滚筒后下部,并与前滚筒紧贴。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采棉器采用两个相向转动的上滚筒、前滚筒带动伸缩齿完成棉花的采收,有利于提闻棉花的米收效率;(2)上滚筒、前滚筒错位布置,且上滚筒比前滚筒转速快,有利于防止棉花在采摘器内的堆积和采棉口的堵塞,提高工作可靠性;(3)伸缩齿外端为齿形结构,有利于提高棉花的抓取可靠性,提高棉花的采净率。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I所示实施例不包括壳体的左视图。图中1、把手2、机壳3、前滚筒4、带轮5、直流电机6、棉花入口 7、棉花出口 8、轴承9、型孔10、偏心轴11、伸缩齿12、轴套13、内齿轮14、齿圈15、同步带16、上滚筒17、换向带轮18、挡棉刮板19、大齿轮20、小齿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机壳2的前端设有棉花入口 6、底部设有棉花出口 7,棉花出口 7与棉花入口 6成90度夹角;机壳2内靠近棉花入口 6经轴承8安装有前滚筒3和上滚筒16,上滚筒16与前滚筒3结构相同,且位于前滚筒3的前上方,两者相向转动构成棉花入口 6 ;以前滚筒3为例,前滚筒3上沿轴线方向设有4组型孔9,每组型孔9有4个孔,在圆周方向上均布,前滚筒3内沿轴向设有一根偏心轴10,偏心轴10的两端分别与机壳2固定连接,偏心轴10上套装有多组伸缩齿11,每组伸缩齿11对应着一组型孔9,相邻组伸缩齿11之间有轴套12相间,每个伸缩齿11 一端铰接于前滚筒3内的偏心轴10上,另一端为齿形结构穿出型孔9 ;内啮合齿轮组安装在前滚筒3内的一端,包括内齿轮13和齿圈14,其中齿圈14与前滚筒3内壁固定连接,内齿轮13与齿圈14啮合;带轮4与内齿轮13同轴固定,经同步带15与直流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外啮合齿轮组包括大齿轮19和小齿轮20,大齿轮19套装固定在上滚筒16的一端,换向带轮17与小齿轮20同轴固定,并经同步带15与带轮4、直流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换向带轮17与大齿轮19的传动比是带轮4与齿圈14传动比的I. 2倍;两个挡棉刮板18分别固定在机壳2前端的内壁上,一个贴紧位居上滚筒16的后上方,一个贴紧位居前滚筒3的后下方,位于上滚筒16后上方的挡棉刮板18,一端安装在上滚筒16上方的机壳2内壁上,另一端绕过上滚筒16后上部,并与上滚筒16紧贴;位于前滚筒3后下方的挡棉刮板18,一端安装在前滚筒3下方的机壳2内壁上,另一端绕过前滚筒3后下部,并与前滚筒3紧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偏心滚筒式米棉器,包括带有把手(I)的机壳(2)、前滚筒(3)、内哨合齿轮组、带轮(4)和直流电机(5),其中机壳(2)的前端设有棉花入口(6)、底部设有棉花出口(7),机壳(2)内靠近棉花入口(6)经轴承(8)安装有前滚筒(3),前滚筒(3)上沿轴线方向设有:Γ5组型孔(9 ),每组型孔(9 )有4个孔,在圆周方向上均布,前滚筒(3 )内沿轴向设有一根偏心轴(10),偏心轴(10)的两端分别与机壳(2)固定连接,偏心轴(10)上装有多组伸缩齿(11),每组伸缩齿(11)对应着一组型孔(9),相邻组伸缩齿(11)之间有轴套(12)相间,每根伸缩齿(11)的另一端对应穿出型孔(9);内啮合齿轮组安装在前滚筒(3)内的一端,包括内齿轮(13)和齿圈(14),其中齿圈(14)与前滚筒(3)内壁固定连接,内齿轮(13)与齿圈(14)啮合;带轮(4)与内齿轮(13)同轴固定,经同步带(15)与直流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增设了上滚筒(16)、外啮合齿轮组、换向带轮(17)和两个弧形挡棉刮板(18),其中上滚筒(16)与前滚筒(3)结构相同,且位于前滚筒(3)的前上方,两者相向转动构成棉花入口( 6 );外啮合齿轮组包括大齿轮(19 )和小齿轮(20 ),大齿轮(19 )套装固定在上滚筒(16)的一端,换向带轮(17)与小齿轮(20)同轴固定,并经同步带(15)与带轮(4)、直流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换向带轮(17)与大齿轮(19)的传动比是带轮(4)与齿圈(14)传动比的I. I"!. 5倍;两个挡棉刮板(18)分别固定在机壳(2)前端的内壁上,一个贴紧上滚筒(16)的后上方,一个贴紧前滚筒(3)的后下方。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其特征在于每个伸缩齿(11)一端铰接于上滚筒(16)或前滚筒(3)内的偏心轴(10)上,另一端为齿形结构穿出上滚筒(16)或前滚筒(3)上的型孔(9)。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其特征在于棉花出口(7)与棉花入口(6)成90 120度夹角。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滚筒(16)后上方的挡棉刮板(18), —端安装在上滚筒(16)上方的机壳(2)内壁上,另一端绕过上滚筒(16)后上部,并与上滚筒(16)的后上部紧贴;位于前滚筒(3)后下方的挡棉刮板(18),一端安装在前滚筒(3)下方的机壳(2)内壁上,另一端绕过前滚筒(3)后下部,并与前滚筒(3)的后下部紧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偏心滚筒式采棉器,包括机壳,机壳前端为棉花入口,机壳内靠近棉花入口经轴承安装有前滚筒,前滚筒上沿轴线方向设有3~5组型孔,前滚筒内沿轴向设有一根偏心轴,偏心轴两端分别与机壳固定连接,偏心轴上装有多组伸缩齿,每组伸缩齿对应着一组型孔,每根伸缩齿的另一端对应穿出型孔;与带轮同轴固定的内啮合齿轮组安装在前滚筒内的一端;特征是增设了上滚筒、外啮合齿轮组、换向带轮和两个弧形挡棉刮板,其中上滚筒与前滚筒结构相同,位于前滚筒的前上方;外啮合齿轮组套装固定在上滚筒的一端,并经同步带与带轮、直流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两个挡棉刮板对应安装在上滚筒的后上方和前滚筒的后下方。本发明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A01D46/16GK102939824SQ2012104570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耿端阳, 王振伟, 刁培松, 杜瑞成, 王瑞谦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