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209721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施肥和除草是农作物生产中两项很重要的工作。施肥是人工为农作物补充营养元素的行为。常用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等,其主要用于农作物合成蛋白质。常见的磷肥有过磷酸钙及磷矿粉等,其主要用于花芽分化、能强化农作物的根系,并增加农作物的抗寒性。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和硫酸钾等,其主要用于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力。微量元素包括锌、锰、硼、铁、铜、钥、硒等,它在农作物发育过程中需用量较少,但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除草是为了避免杂草与农作物竞争营养,分为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现代化的农业多采用化学除草,即喷洒除草剂除掉杂草。常用的除草剂包括甲、乙、丙草胺,2-甲基-4-氯苯氧乙酸、苄嘧磺隆、禾草丹等有机物,以及氯酸钾、硫酸铜等无机物。目前,农作物生产中,施肥和除草是分开进行的,因而工作强度大,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肥药结合,将施肥和除草两项工作合并,省时又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药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O. 03-0. 05份、双乙磺隆O. 1-0. 3份、丙草胺O. 18-0. 25份、安全剂O. 06-0. I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剂为解草啶;和/ 或, 所述助溶剂为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还包括23-α碳烯酸3. 0_5. O份。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18. 0-30. O份、硫酸铵2. 0-6份、氯化铵15. 0-25. O份、磷酸铵10. 0-15. O份、过磷酸钙10. 0-18. 5份和氯化钾15-25份。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22-26份、硫酸铵3-5份、氯化铵18-22份、磷酸铵12-13份、过磷酸钙13-15. 5份和氯化钾18-22份。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多粘类芽孢杆菌O. 2-0. 5份。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微量元素O. 5-6. O份;所述微量元素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锌、锰、硼、铁、铜、钥和硒。上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
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9-11份中,溶解,再加入乳化齐U,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包括将尿素、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微量元素和多粘类芽孢杆菌混合,粉碎,圆盘造粒,制成颗粒状底肥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后,用23-α碳烯酸包裹颗粒表面,并烘干,制得药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除草谱广,并且为水稻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在水稻种植中,施用该药肥,可同时起到施肥和除草双重功效。其中,该药肥中·的三种除草剂起除草作用,底肥料可以为水稻提供营养物质,因而将施肥和除草工作合并,省时又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还可以达到下列技术效果(I)该药肥中的三种除草剂苄嘧磺隆、双乙磺隆和丙草胺除草特点不同,通过复配互补,可以扩大除草谱,提高药效。其中,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叶部、根部生长,有效防除稻田I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对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等及莎科杂草等效果良好,对稗草效果差。双乙磺隆也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与苄嘧磺隆的除草机理相同,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莎草和阔叶杂草有特效,可以有效防除稻田I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同时对恶性阔叶杂草(空心莲子草、三点金、刺儿菜、积雪草、天胡等)效果良好。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而防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尖瓣花、飘拂草等效果良好。由于水稻发芽期对丙草胺也比较敏感,所以为保证早期用药安全,使用丙草胺时需加入安全剂。(2)以表面活性剂作为助溶剂,不仅可以溶解三种除草剂和安全剂,有利于形成药肥制剂,而且表面活性剂具有防止肥料结块的作用。( 3 )乳化剂在溶解除草剂时,起均质作用,使得到的药肥成份更均匀。(4)23- α碳烯酸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营养吸收增产促进剂,它对金属离子有共轭作用,它可以富集N、P、K及锌、锰、硼、铁、铜、钥等微量元素,使肥料中的这些营养成分缓慢释放,起到缓释作用,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23- α碳烯酸能改善土壤质量,具有松土功效,因而药肥中添加23-α碳烯酸,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5)底肥料中包含尿素18. 0-30. O份、硫酸铵2. 0-6份、氯化铵15. 0-25. O份、磷酸铵10. 0-15. O份、过磷酸钙10. 0-18. 5份和氯化钾15-25份,可以使药肥中氮素养分重量比达到23-25%,磷素养分重量比达到7-9%,钾素养分重量比达到9-11%,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元素,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6)底肥料中加入锌、锰、硼、铁、铜、钥或硒,为水稻提供生命所需的微量元素。(7)底肥料中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有效减少纹枯病、稻痕病及稻曲病等病虫害,使水稻范壮成长。(8)采用先将除草剂以油悬浮液形式,喷洒于底肥料的颗粒剂表面,最后将23-α碳烯酸包裹在外表面,烘干最终制得药肥,生产方法简单可行,同时将23-α碳烯酸包裹在外表面可以起到最大程度的缓释效果,从而提高肥效及利用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水稻药肥,按重量份计,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O. 03-0. 05份、双乙磺隆O. 1-0. 3份、丙草胺O. 18-0. 25份、安全剂O. 06-0. I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上述药肥肥药结合,降低了水稻种植中的工作强度,省时又省力。同时该药肥中的三种除草剂苄嘧磺隆、双乙磺隆和丙草胺除草特点不同,通过复配互补,可以扩大除草谱,提高药效,消除了现有的药肥缺点。其中,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经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移到其它部位,阻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叶部、根部生长,有效防除稻田I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对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等及莎科杂草等效果良好,对稗草效果差。双乙磺隆也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与苄嘧磺隆的除草机理相同,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莎草和阔叶杂草有特效,可以有效防除稻田I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同时对恶性阔叶杂草(空心莲子草、三点金、刺儿菜、积雪草、天胡等)效果良好。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而防除禾本科杂草,对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鸭舌草、窄叶泽泻等、尖瓣花、飘拂草等效果良好。由于水稻发芽期对丙草胺也比较敏感,所以为保证早期用药安全,使用丙草胺时需加入安全剂。此外,该药肥中的底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并且乳化剂在溶解除草剂时起均质作用,使得到的药肥成份更均匀。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药肥的生产方法,如图I所示,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01 :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步骤102 :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步骤103 :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上述生产方法简单易操作,降低了生产药肥的工程量,应用前景广泛。为进一步提高药肥的功效,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水稻药肥,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O. 03-0. 05份、双乙磺隆O. 1-0. 3份、丙草胺O. 18-0. 25份、解草啶O. 06-0. I份、表面活性剂9-11份、乳化剂12-14份和23-α碳烯酸3. 0-5. O份;所述微量元素为锌、锰、硼、铁、铜、钥和硒;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18. 0-30. O份、硫酸铵2.0-6份、氯化铵15. 0-25. O份、磷酸铵10. 0_15. O份、过磷酸钙10. 0-18. 5份、氯化钾15-25份、微量元素O. 5-6. O份和多粘类芽孢杆菌O. 2-0. 5份。其中,所述乳化剂可以采用任意乳化剂,优选地,采用乳化剂5225号。所有成份可以采用其含量范围内的任意份数,优选地,采用此比例按重量份计,包括苄嘧磺隆O. 04份、双乙磺隆O. 2份、丙草胺O. 21份、解草啶O. 08份、表面活性剂10份、乳化剂13份和23-α碳烯酸4份,以及尿素24份、硫酸铵4份、氯化铵20份、磷酸铵12. 5份、过磷酸钙14. 25份、氯化钾20份、微量元素3. 25份和多粘类芽孢杆菌O. 3份组成的底肥料,其他采用此份数的水稻药肥功效更好。此外,底肥料为水稻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上述药肥除具有实施例一的功效外,还增加了如下功能(I)以表面活性剂作为助溶剂,不仅可以溶解三种除草剂和安全剂,有利于形成药肥制剂,而且表面活性剂具有防止肥料结块的作用。 (2)23-α碳烯酸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营养吸收增产促进剂,它对金属离子有共轭作用,它可以富集N、P、K及锌、锰、硼、铁、铜、钥等微量元素,使肥料中的这些营养成分缓慢释放,起到缓释作用,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23- α碳烯酸能改善土壤质量,具有松土功效,因而药肥中添加23-α碳烯酸,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3)底肥料中包含尿素18. 0-30. O份、硫酸铵2. 0-6份、氯化铵15. 0-25. O份、磷酸铵10. 0-15. O份、过磷酸钙10. 0-18. 5份和氯化钾15-25份,可以使药肥中氮素养分重量比达到23-25%,磷素养分重量比达到7-9%,钾素养分重量比达到9-11%,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元素,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4)底肥料中加入锌、锰、硼、铁、铜、钥和硒,为水稻提供生命所需的微量元素。(5)底肥料中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有效减少纹枯病、稻痕病及稻曲病等病虫害,使水稻范壮成长。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药肥的生产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下列步骤步骤201 :将尿素、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微量元素和多粘类芽孢杆菌混合,粉碎,圆盘造粒,制成颗粒状底肥料。步骤202 :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解草啶加入表面活性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步骤203 :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半成品。步骤204 :用23- α碳烯酸包裹所述半成品,并烘干,制得药肥。上述生产方法中,将23-α碳烯酸包裹在药肥外表面,可以起到最大程度的缓释效果,从而提高肥效及利用率。为了更充分地说明本发明的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水稻药肥的田间药效试验,所用水稻药肥包括尿素24份、硫酸铵4份、氯化铵20份、磷酸铵12. 5份、过磷酸钙14. 25份、氯化钾20份、微量元素3. 25份、多粘类芽孢杆菌O. 3份、苄嘧磺隆O. 04份、双乙磺隆
O.2份、丙草胺O. 21份、解草啶O. 08份、表面活性剂10份、乳化剂5225号13份和23- α碳烯酸4份。现将试验概述如下试验组别实验组在水稻移栽时施上述水稻药肥;使用量为25kg/亩;对照组I :在水稻移栽时施常规肥料(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各25kg/亩),以及常规除草剂(20%苄嘧磺隆·乙草胺可湿性粉剂,使用量为25kg/亩);对照组2 :在水稻移栽时施常规肥料(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各25kg/亩),不施用任何除草剂。防治对象移栽田杂草。试验结果如表I和表2,表I为施肥后10天和20天除草效果的数据统计,从表I可以看出,药后10天,使用本发明的药肥杂草防效为86. 78份,使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20%苄嘧磺隆·乙草胺可湿性粉剂杂草防效为74. 62份;药后20天,本发明的杂草防效为76. 86份,使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和20%苄嘧磺隆 乙草胺可湿性粉剂杂草防效为69. 41%。表2为三个试验组的产量数据统计,从表2可看出使用本发明的药肥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高于使用常规肥料,且亩产达到533kg,比常规肥料常规除草组增产43. 9kg,增产率为8. 9%。表I施肥后10天和20天的除草效果数据统计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O. 03-0. 05份、双乙磺隆O. 1-0. 3份、丙草胺O. 18-0. 25份、安全剂O. 06-0. I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剂为解草啶; 和/或, 所述助溶剂为表面活性剂。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还包括23-α碳烯酸3. 0-5. O 份。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18. 0-30. O份、硫酸铵2. 0-6份、氯化铵15. 0-25. O份、磷酸铵10. 0-15. O份、过磷酸钙10. 0-18. 5份和氯化钾15-25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包括尿素22-26份、硫酸铵3-5份、氯化铵18-22份、磷酸铵12-13份、过磷酸钙13-15. 5份和氯化钾18-22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多粘类芽孢杆菌O. 2-0. 5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底肥料还包括微量元素O. 5-6. O份;所述微量元素至少包括以下中的一种锌、锰、硼、铁、铜、钥和硒。
8.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 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 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
9.如权利8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包括 将尿素、硫酸铵、磷酸铵、氯化铵、氯化钾、过磷酸钙、微量元素和多粘类芽孢杆菌混合,粉碎,圆盘造粒,制成颗粒状底肥料。
10.如权利8所述的一种水稻药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之后还包括 用23-α碳烯酸包裹颗粒表面,并烘干,制得药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按重量份计,该水稻药肥包括底肥料65-74份、苄嘧磺隆0.03-0.05份、双乙磺隆0.1-0.3份、丙草胺0.18-0.25份、安全剂0.06-0.1份、助溶剂9-11份和乳化剂12-14份。其生产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所述底肥料制成颗粒状;按重量份计,将苄嘧磺隆、丙草胺、双乙磺隆、安全剂加入助溶剂中,溶解,再加入乳化剂,搅拌并剪切,得到油悬浮液;最后将所述油悬浮液喷洒于所述底肥料颗粒表面,得到药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药肥及其生产方法,肥药结合,将施肥和除草两项工作合并,省时又省力。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942416SQ20121048687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李建明 申请人:李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