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特别涉及ー种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噻呋酰胺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琥珀酸酷脱氢酶抑制剂,由于含氟,其在生化过程中其竞争カ很强,具有强的内吸性和长特效性。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特别对水稻纹枯病、立枯病有优异的防效,用量低,每亩制剂用量20毫升左右,施用方法以及时期也比较灵活。经本药剂处理的茎叶健康浓绿,为增产提供条件。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噻呋酰胺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克服了当前市场上用于防治黑粉病 的许多药剂对作物不安全的缺点,在种子处理防治系统性病害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耐雨水冲刷,施药后I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但噻呋酰胺对藻状菌类没活性,对由叶部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如花生褐斑病、黒斑病效果不好。こ蒜素是60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自行研制开发的广谱高效杀菌剂,是ー种植物仿生农药,一般制剂的含量是80%的こ蒜素。纯生物提取的80%こ蒜素有效规避化学合成中有害物质的存留,緑色环保。滲透性强、内吸性好,具有优秀的向下传导功能,通过叶面喷雾被作物吸收,能直达作物须根,减少烂根,促进植株健壮,こ蒜素可抑制粮油、棉花、蔬菜、花卉、药材、茶叶等作物以及蚕业、渔业的数十种病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防治水稻烂秧病、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麦类黑穗病、条纹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果树轮纹病、炭疽病、叶斑病;瓜果蔬菜的疫病、青枯病、蔓枯病、枯萎病、炭疽病;作物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烂根病;茶叶根腐病、芽枯病等。最新研究表明80%こ蒜素与其它杀菌剂(特别是三唑类杀菌剂)混用防治效果能提升40%-70%,并能扩大杀菌谱,提高速效性,減少使用剂。与杀虫剂复配,抑制害虫活性酶,增加渗透性能,提高杀虫活性,延缓抗性产生。含有単一活性组分的杀菌剂品种在农用杀菌剂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杀菌范围窄,防治效果差,施药剂量大易产生抗药性,施用次数多加重环境污染等。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病菌,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跟不上病菌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最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范围,減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田间病害的重要手段。经检索,目前未发现噻呋酰胺与こ蒜素复配及应用的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g在提供一种药效好、持效期长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首先将有效成分噻呋酰胺和水、分散剂混合成一定含量的悬浮剂;将こ蒜素、剰余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悬浮剂中,经高速剪切、匀质即得产品,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
噻呋酰胺1% 70% こ蒜素1% 70%
表面活性剂1% 30%
其他功能性助剂0 40%
水1% 85%
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优化的,所述有效成分噻呋酰胺与こ蒜素的重量比为10:1 1:10。优化的,所述有效成分噻呋酰胺与こ蒜素的重量比为1:3 5。优化的,所述其他功能性助剂选自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化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和乳化剤,也可以包含润湿剂和/或滲透剂。上述有效成分噻呋酰胺与こ蒜素均是本领域公知的杀菌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购得。所述乳化剂选自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こ烯醚磷酸酷)、600 #磷酸酯(苯基酚聚氧こ烯醚磷酸酷)、苯こ烯聚氧こ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ニ磺酸镁盐、三こ醇胺盐、农乳400 # (苄基ニ甲基酚聚氧こ基醚)、农乳700 #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こ基醚)、宁乳36
#(苯こ基酚甲醛树脂聚氧こ基醚)、农乳1600 # (苯こ基酚聚氧こ基聚丙烯基醚)、环氧こ烷ー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こ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こ烯醚)、农乳33 # (烷基芳基聚氧こ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こ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こ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こ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こ烯醚、脂肪胺聚氧こ烯醚、脂肪酸聚氧こ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こ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剂选自渗透剂JFC (脂肪醇聚氧こ烯醚)、滲透剂T (顺丁烯ニ酸ニ异辛酷磺酸盐)、氮酮、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增稠剂选自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こ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改性淀粉、黄原胶、膨润土、ニ氧化硅和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防冻剂选自こニ醇、丙ニ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lO 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 ClO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ー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こ酸こ酯,磷酸三苯酯的ー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所述物质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可通过市场购得。
本发明提供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在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立枯病,防治小麦纹枯病、锈病、腥黑穗病,防治苹果轮纹病、青枯病,防治禾谷类锈病,或茎叶处理方面有很好防治效果,并可以减少各有效成分的施用剂量、降低成本、減少污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噻呋酰胺与こ蒜素复合构成的悬浮乳剂增效作用明显,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2、有效成分的田间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減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3、悬浮乳剂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对作物安全和综合防治作物病菌具有重要意义;4、噻呋酰胺与こ蒜素复合后,扩大了杀菌谱,药剂特性得到了优势互补,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方便农民用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百分比均为重量含量,田间药效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用量。 实施例1 :30%噻呋酰胺 こ蒜素悬浮乳剂
本实施例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首先将有效成分噻呋酰胺和水、分散齐IJ混合成一定含量的悬浮剂;将こ蒜素、剰余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混合均勻,然后加入上述悬浮剂中,经高速剪切、匀质即得产品。本实施例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剤,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噻呋酰胺,5% ;こ蒜素,25% ;乳化剂农乳OP — 10磷酸酷,2% ;分散剂聚羧酸盐,3% ;增稠剂选用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用量分别为0. 1%和2% ;防冻剂こニ醇,5% ;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0. 5% ;水,补充至
100% o实施例2 :60%噻呋酰胺 こ蒜素悬浮乳剂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噻呋酰胺,15% ;こ蒜素,45% ;乳化剂农乳600# 了磷酸酷,2% ;分散剂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4% ;增稠剂选用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用量分别为0. 07%和1. 5% ;防冻剂こニ醇,5% ;消泡剂硅酮类化合物,0. 5% ;水,补充至100%。下面使用实施例药剂30%噻呋酰胺 こ蒜素悬浮乳剂与对比例药剂24%噻呋酰胺水悬浮剂和80%こ蒜素乳油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结果如下表I所示。本田间试验中设实施例药剂、对比例药剂和不使用任何药剂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40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按照表I所列的药剂及其取用量称取药剂,然后兑水,于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实施喷药,喷药量为45千克/亩。每处理小区随机取3点,每点取6蔸水稻,分别在用药后10天、20天、30天调查水稻上的叶片和茎干病斑数、病斑面积,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病斑分级标准參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叶片发病程度分为6级,0级叶片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6% 10%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11% 25% ;4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26% 5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50%以上。进行病情调查吋,如有严重染病的叶片脱落,以叶痕为依据作为最高发病级数的叶片计入统计数据内。病指和防治效果按以下公式计算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有效成分噻呋酰胺和水、分散剂混合成一定含量的悬浮剂;将乙蒜素、剩余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悬浮剂中,经高速剪切、匀质即得产品,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噻呋酰胺1% 70%乙蒜素1% 70%表面活性剂1% 30%其他功能性助剂O 40%水1% 85%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噻呋酰胺与乙蒜素的重量比为10:1 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噻呋酰胺与乙蒜素的重量比为1:3 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功能性助剂选自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任何一种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和乳化剂,也可以包含润湿剂和/或渗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菌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噻呋酰胺的悬浮乳剂的生产方法,其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噻呋酰胺1%~70%;乙蒜素1%~70%;表面活性剂1%~30%;其他功能性助剂0~40%;水1%~85%,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该组合物主要防治禾本科作物水稻纹枯病、立枯病、稻瘟病,小麦纹枯病、锈病、腥黑穗病、苹果轮纹病、青枯病等。该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杀菌广谱、持效时间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P3/00GK103004815SQ2012105524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波, 刘希玲, 王宏年, 吴本林, 刘丽萍 申请人: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