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造模方法

文档序号:21081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造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领域属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建立方法。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本方法未涉及外科手术等不具实用性的方案,具备在产业上实施的条件。
背景技术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有尾部悬吊、肢体固定、去神经和去肌肉或肌腱模型等。 食蟹猴生命周期长,生物学特性与人类极其相似,是研究人类慢性疾病的最佳实验材料,用它建立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有利于观察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规律,同时为治疗药物的疗效检验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保证,已逐渐成为科学研究和药物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灵长类实验动物;由于食蟹猴为高等哺乳动物,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常规的疾病模型技术手段复制在食蟹猴上,并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至今国内外未见有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成功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的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建立方法。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将体重9. 0 10. Okg,6-7岁的雄性食蟹猴右下肢踝关节至膝关节以上5cm部位用高分子纤维绷带外固定,保持踝关节90°、膝关节180°体位,纤维绷带与肢体间保留0. 5cm距离,确保动物右下肢无法完成重力运动,且不至于纤维绷带压迫肢体,制动时间15周;造模期间供给饲料成分与常规商业饲料相比,控制了蛋白质为13%,脂肪4%。造模期间为巩固制动产生的肌肉萎缩,饲料配比较普通饲料配方减少了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37只食蟹猴进行造模,其中35只成功,2只失败,成功率为95%,可见本方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为研究肌肉萎缩的发生机制,评价、筛选相关药物
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1为造模15周后动物双侧腓肠肌MRI图像比较图2为双侧腓肠肌活检组织HE染色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本发明模型的建立实施例1
选择6-7岁、雄性食蟹猴,体重9. 0 10. 0kg,将动物右下肢踝关节至膝关节以上5cm部位用高分子纤维绷带外固定,保持踝关节90°、膝关节180°体位,确保动物右下肢无法完成重力运动,纤维绷带与肢体间保留0. 5cm距离,确保纤维绷带不压迫肢体,制动时间15周,造模期间供给饲料成分蛋白质为13%,脂肪4%,其余为水份、纤维、矿物质等。食蟹猴肌肉萎缩诊断模式评价方法与结果造模3周后,动物体重、小腿腿围、右下肢体积均明显下降,3-15周期间趋于稳定;表I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一般检查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体重9. O 10. Okg,6-7岁的雄性食蟹猴右下肢踝关节至膝关节以上5cm部位用高分子纤维绷带外固定,保持踝关节 90°、膝关节180°体位,纤维绷带与肢体间保留O. 5cm距离,确保动物右下肢无法完成重力运动,且不至于纤维绷带压迫肢体,制动时间15周;造模期间供给饲料成分与常规商业词料相比,控制了蛋白质为13%,脂肪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造模方法,以高分子纤维绷带外固定食蟹猴右下肢踝关节至膝关节以上5cm部位,保持踝关节90°、膝关节180°体位,确保动物右下肢无法完成重力运动,制动时间15周,造模期间供给特殊饲料以保证造模效果,诊断分析结果证明本方法造模成功率高,造模周期适中;本发明为研究肌肉萎缩的发生机制,评价、筛选相关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档编号A61D3/00GK103006348SQ20121056977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杨继红, 杨波, 刘炜, 刘雪萍, 韦祝梅, 梁福东 申请人:广西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