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饲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在苏州地区频繁发生重阳木锦斑蛾的危害,为了调查该昆虫的生长习性和繁殖习性,需要进行室内的详细观察和研究。对昆虫进行观察研究时,一般都要采用养虫笼饲养。[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饲养大豆食心虫、黑水虻等昆虫的养虫笼。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8598U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殖大豆食心虫的养虫笼,在长方体形框架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安装有纱网,防水板安装在长方体形框架的底端面上,长方体形框架的前后面及上端面上各安装有一块玻璃板,前端面的玻璃板上开有矩形口,玻璃门安装在矩形口处。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85612Y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黑水虻养殖的装置,其中的养虫笼由一个方型或长方形骨架构成的封闭式养虫笼,养虫笼上装有栅栏,栅栏的外面覆盖有尼龙网布。[0004]这些养虫笼都可用于昆虫的饲养,但是,当用于重阳木锦斑蛾的饲养时,由于笼体为单门结构,笼体底部 为防水板,因而不便于清理昆虫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重阳木锦斑蛾通常在白天羽化,产卵期5 6天,对重阳木锦斑蛾的成虫的饲养和观察,采用现有的养虫笼很不方便。而在其它鳞翅目昆虫的饲养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因而,需要一种新型的养虫笼。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清理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以便于对昆虫的饲养、观察,适应鳞翅目昆虫尤其是重阳木锦斑蛾的生长发育、结茧化蛹和羽化过程的饲养需要。[0006]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背板、门板、顶板和底板,各板围成长方体笼状;其中,至少在左侧板、右侧板上设有纱网,设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将笼状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中隔板由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的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上的中间纱网构成;所述门板包括分别遮闭笼状空间上、下两部分的上门板和下门板,上、下门板的一侧分别设有转轴。[0007]上文中,所述的上门板、下门板、顶板和底板可以采用有机玻璃制作,左侧板、右侧板上制作纱网,根据需要,背板上也可以制作纱网,中隔板上的纱网的网孔直径可以根据昆虫粪便颗粒的大小选择。昆虫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经中板上纱网的网孔掉落至底板上,只需要打开下门板即可清除,清洁过程中不会影响昆虫的正常生长。[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和底板边缘设置有卡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对应的卡槽卡合连接。由此,整个养虫笼安装方便,只需将各板卡设一体即可。[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和底板上的卡槽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截面与T形卡槽形状配合的T形凸条;T形凸条与T形卡槽配合卡合定位。[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门板和下门板的上、下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圆柱状转轴头,所述顶板下表面、中隔板的上、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圆形凹孔,各圆柱状转轴头分别位于对应的圆形凹孔内,并具有Z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分别构成上门板和下门板的转轴。[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由矩形框架、固定在框架上的纱网和与中隔板位置配合的中隔板安装条构成,所述中隔板的框架由中隔板安装条定位。[0012]中隔板的定位可以采用例如下列两种方案之一,其一,所述中隔板安装条一侧与矩形框架固定,另一侧设有凸起的滑道,所述中隔板的框架侧边设有与所述滑道配合的滑槽,中隔板两侧分别经滑槽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中隔板安装条的滑道滑动连接。[0013]其二,所述中隔板安装条一侧与矩形框架固定,另一侧为支撑部,所述中隔板的框架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中隔板安装条的支撑部上。[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隔板的纱网与框架间可拆式固定。以便于更换中隔板上的纱网。[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0016]I.本实用新型利用中隔板将笼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并通过设置上门板和下门板, 使上下两部分可以分别开关,从而便于清除昆虫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并且在清洁过程中不会对昆虫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0017]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中隔板可以根据需要抽离,进行纱网更换。[0018]3.本实用新型养虫笼的中隔板可以根据昆虫粪便颗粒的大小进行选择合适纱网进行安装。


[0019]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0020]图2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0021]图3是实施例二的底板俯视图。[0022]其中1、顶板;2、背板;3、右侧板;4、底板;5、上门板;6、下门板;7、中隔板;8、左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24]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2所不,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由左侧板8、右侧板3、顶板I、底板4、中隔板7、背板2、上门板5、下门板6构成,所述的左侧板8、右侧板3通过T形槽结构跟顶板I、底板4结合,所述的中隔板7通过T形槽结构跟左侧板8、右侧板3 结合,所述的上门板5、下门板6通过门轴跟顶板I、右侧板3、底板4结合。[0025]所述的养虫笼的长、宽、高分别为320mmX200mmX800mm。其中,以中隔板为分界线,上部占600mm,下部占200mm。[0026]所述的中隔板7通过T形槽结构跟左侧板8、右侧板3结合,能够加强养虫笼的整体稳定性,上门板5、下门板6的开合互不影响,使用者如只需要清理底层的昆虫粪便,只需要打开下门板6就可以,如需要给上层的昆虫喂食,则只需要打开上门板5即可。[0027]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3所示,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由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底板、中隔板、背板、上门板、下门板构成,参见附图3,所述顶板和底板上设有卡槽和用于容纳门轴的圆孔,左侧板、右侧板和背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跟顶板、底板的卡槽卡合固定, 所述的中隔板放置于左侧板、右侧板中间凸起的横杠上,所述的上门板、下门板通过门轴跟顶板、中隔板、底板上的圆孔配合,构成转动连接结构。[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隔板直接放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中间凸起的横杠上,使用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省事。
权利要求1.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背板、门板、顶板和底板,各板围成长方体笼状;其中,至少在左侧板、右侧板上设有纱网,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中隔板, 所述中隔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将笼状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中隔板由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的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上的中间纱网构成;所述门板包括分别遮闭笼状空间上、下两部分的上门板和下门板,上、下门板的一侧分别设有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边缘设置有卡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对应的卡槽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上的卡槽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截面与T形卡槽形状配合的T形凸条;T形凸条与T形卡槽配合卡合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板和下门板的上、下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圆柱状转轴头,所述顶板下表面、中隔板的上、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圆形凹孔,各圆柱状转轴头分别位于对应的圆形凹孔内,并具有Z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分别构成上门板和下门板的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由矩形框架、固定在框架上的纱网和与中隔板位置配合的中隔板安装条构成,所述中隔板的框架由中隔板安装条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安装条一侧与矩形框架固定,另一侧设有凸起的滑道,所述中隔板的框架侧边设有与所述滑道配合的滑槽,中隔板两侧分别经滑槽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中隔板安装条的滑道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安装条一侧与矩形框架固定,另一侧为支撑部,所述中隔板的框架固定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中隔板安装条的支撑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纱网与框架间可拆式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饲养鳞翅目昆虫的养虫笼,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背板、门板、顶板和底板,各板围成长方体笼状;其中,至少在左侧板、右侧板上设有纱网,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平行于底板设置,将笼状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中隔板由与左侧板、右侧板连接的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上的中间纱网构成;所述门板包括分别遮闭笼状空间上、下两部分的上门板和下门板,上、下门板的一侧分别设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便于清除昆虫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在清洁过程中不会对昆虫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且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2722286SQ20122016532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周英 申请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