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轻便型手扶机动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机动犁,尤其涉及的是手扶机动犁。
背景技术:
手扶机动犁具有机动性强、体积小巧、操作灵活的特点,是一种适合中小型农户配备、完成包括起垅、松土、破茬、中耕、播种施肥在内的多作业功能农机,其机架前端为机耕头,后端为手扶把,下部为扒地行走部件,上部为驱动扒地行走部件的变速箱和燃油发动机。目前的各种手扶机动犁均为燃油发动机前置构造,即燃烧发动机固定安装在机架前部,变速箱固定于机架后部,众所周知,燃油发动机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超出变速箱许多,造成机架前部过沉,高度过高,再综合有作业时机架前端最吃力的机耕头受力,扶犁耕作极为 辛苦,劳动强度大;另外,燃油发动机前置导致前部机身过高,阻碍了作业视线,尤其是扒地行走部件为扒地轮的机动犁,若降低机架相对于扒地轮的高度,只能加大燃油发动机与变速箱在机架上的距离,更增加了平衡力度,所以通常只能由男性持机动犁农耕作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耕作业稳定轻便的轻便型手扶机动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手扶机动犁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轻便型手扶机动犁,其机架上组装有扒地行走部件、手扶把、燃油发动机、变速箱和机耕头,燃油发动机固定安装于机架后部,变速箱相对于燃油发动机固定在机架前部。其中所述的扒地行走部件为扒地轮或履带。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扒地行走部件为扒地轮,变速箱和燃油发动机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位于扒地轮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手扶机动犁,沉重的燃油发动机相对于变速箱后置在机架上,农耕作业中,燃油发动机与机身前端最受力的机耕头作用力平衡相抵,在手扶把上施加很小的力就可以轻松把持机身,维持其作业平衡,使农耕作业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机身前部高度因变速箱而降低,也为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合理确定轻便、稳定的机身长度设计、调整变速箱和燃油发动机两者的合理间距提供了方便,机身前后长度缩短。实践中,上述技术效果也得到了印证,女性也可轻松的扶犁农耕作业。
图I、图3分别是现有的扒地轮式、履带式手扶机动犁的总构造图图2、图4分别是本轻便型手扶机动犁的两实施例总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轻便型手扶机动犁,如图2和图4所示,其中的扒地行走部件为扒地轮2或履带2',扒地行走部件安装在机架I下部,机架I上部设置有燃油发动机3、变速箱4及其传动机构5,由传动机构5驱动扒地行走部件,驱动农耕行走,带动安装在机架I前端的机耕座7的机耕头6作业运行,机架I前端的支撑臂8外端安装有辅助作业的方向扶轮9,手扶把10安装机架I后部。燃油发动机3固定安装在机架I后部,变速箱4相对于燃油发动机3固定安装在 机架I前部,或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并固定变速箱4与燃油发动机3间距至合理距离。在本实施例结构中,如图2所示,变速箱4和燃油发动机3分别固定在机架I上位于扒地轮2的前后两侧。
权利要求1.一种轻便型手扶机动犁,其机架上组装有扒地行走部件、手扶把(10)、燃油发动机(3)、变速箱(4)和机耕头(6),其特征在于燃油发动机固定安装于机架(I)后部,变速箱(4)相对于燃油发动机(3)固定在机架(I)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便型手扶机动犁,其特征在于扒地行走部件为扒地轮(2),变速箱(4)和燃油发动机(3)分别固定在机架上位于扒地轮(2)的后前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型手扶机动犁,其机架上组装有扒地行走部件、手扶把、燃油发动机、变速箱和机耕头,燃油发动机固定安装于机架后部,变速箱相对于燃油发动机固定在机架前部。其中的扒地行走部件为扒地轮或履带。操作人员更易平衡操控本手扶机动犁,农耕作业稳定、轻便,女性也可轻松的扶犁农耕作业。
文档编号A01B3/54GK202713896SQ2012201711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日
发明者张凤武 申请人:张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