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3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室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温室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温室主要利用燃煤、燃气或电加热来提高温室内的温度,使温室内的温度升到满足动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求。温室主要利用水帘风机或降温风机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使温室内的温度降到满足动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求。现有技术的缺点利用燃煤、燃气或电加热,以及利用水帘风机或降温风机来实现升温、降温的能效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温室空调系统,以解决采用利用燃煤、燃气或电加热,以及利用水帘风机或降温风机来实现升温、降温的能效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温室空调系统,包括水源热泵、第一加压泵、供水泵、散热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水源热泵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散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温室内,所述散热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热泵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泵连接,所述供水泵设置在能量交换介质内,所述水源热泵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能量交换介质为地下水、工业废水、河流、地表的部分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任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设有过滤装置。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介质连通。优选的,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和所述散热管道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蓄能水箱,所述蓄能水箱设有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热泵连接,连接所述蓄能水箱和所述散热管道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二加压泵和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的所述散热管道的一端还与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蓄能水箱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第四阀门。优选的,所述温室内还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第二加压泵、所述过滤装置、所述供水泵和所述蓄能水箱电连接,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第二加压泵、所述过滤装置、所述供水泵和所述蓄能水箱的按钮。上述实施例的温室空调系统采用了水源热泵,因此能够节能降耗。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温室空调系统组成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温室空调系统组成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温室空调系统组成图。

1-水源热泵,2-第一加压泵,21-第一管道,22-第二管道,23-第一阀门,24-蓄能水箱,25-第二加压泵,26-第三阀门,27-第五管道,28-第六管道,29-第四阀 门,3-供水泵,31-第三管道,32-第四管道,33-第二阀门,4-散热管道,5-温室,51-控制箱,6-能量交换介质,7-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室空调系统,包括水源热泵I、第一加压泵2、供水泵3、散热管道4、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第三管道31、第四管道32 ;水源热泵I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道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1的另一端与散热管道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1上设有所述第一加压泵2,所述散热管道4设置在温室5内,所述散热管道4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22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热泵I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I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管道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31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泵3连接,所述供水泵3设置在能量交换介质6内,所述水源热泵I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管道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1上设有第一阀门23 ;所述第三管道31上设有第二阀门3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温室空调系统采用了水源热泵,水源热泵I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较高的制冷、制热方式。水源热泵消耗lkw. h的电量,用户可以得到4. 3
5.Okff. h的热量或5. 4 6. 2kff. h的冷量。因此,本温室空调系统能够节能降耗。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温室空调系统,除了应用到温室上,还可以应用到大棚及其它建筑上。本实用新型的温室空调系统环保效益显著水源热泵机组供热时省去了燃煤、燃气、燃油等锅炉房系统,无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排污等污染;供冷时省去了水帘风机或降温风机,避免了水帘风机或降温风机的噪音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温室空调系统可一机多用水源热泵系统可制热、制冷,一套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供热和供冷的要求,减少了设备的初投资,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温室空调系统省去了锅炉房及附属煤场、储油房、水帘风机或降温风机等设施,节省建筑空间。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能量交换介质6为地下水、工业废水、河流、地表的部分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任一种。利用地表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或者工业废水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可以利用的水体包括地下水或河流、地表的部分的河流和湖泊、海洋以及工业废水。地表水体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还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地表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对均衡。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管道4还可为风机盘管,所述散热管道用于向温室内输送热量,或将温室内的热量带走。热交换效率更高作为优选实施例,相对于图1,图2的第三管道上设有过滤装置7。通过过滤装置7对能量交换介质6进行过滤,防止能量交换介质6的杂质在水源热泵I内沉淀积存,影响水源热泵I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温室空调系统的升温和降温效果,过滤装置7可以是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介质6连接。水源热泵利用后的能量交换介质6经第四管道返回,形成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基本不消耗水资源,不会造成污染。作为优选实施例,与图I和图2相比,图3在所述第一管道21上设置一蓄能水箱24,在所述温室5内还设有控制箱51。具体为,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2和所述散热管道4的所述第一管道21上还设有蓄能水箱24,所述蓄能水箱24设有第五管道27,所述第五管道27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热泵I连接,连接所述蓄能水箱24和所述散热管道4的所述第一管道21上设有第二加压泵25和第三阀门26,与所述第二管道22连接的所述散热管道4的一端还与第六管道28连接,所述第六管道28的另一端与所述蓄能水箱24连接,所述第二管道22上设置第四阀门29。所述蓄能水箱24与散热管道4的两端连接,所述蓄能水箱24还与水源热泵I连接,关闭第四阀门29,所述蓄能水箱24分别与水源热泵I和散热管道形成两个小循环系统。第一阀门23可以关闭第一加压泵2泵到蓄能水箱24的水流,第三阀门26可关闭第二加压泵25泵到散热管4内的水流,在温室内的温度达到要求后,关闭第三阀门26,经水源热泵I处理后的能量储存在蓄能水箱24内,当温室内需要能量时,打开第三阀门26,将储存在蓄能水箱24内的能量释放出来。如果蓄能水箱24储存的能量足够温室使用,在此情况下,水源热泵I可以不开启,当然也可以同时开启水源热泵I为温室提供能量。通过蓄能水箱24储存能量还能有效避免水源热泵I的频繁开和关,延长水源热泵I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温室5内还设有控制箱51,所述控制箱51与所述第一加压泵2、所述第二加压泵25、所述过滤装置7、所述供水泵3和所述蓄能水箱24电连接,所述控制箱51上设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加压泵2、所述第二加压泵25、所述过滤装置7、所述供水泵3和所述蓄能水箱24的按钮。通过设置在控制箱上的按钮可方便控制整个温室空调系统的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温室空调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方便,系统简单、机组部件少,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00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显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这样,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改的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将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1.温室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热泵、第一加压泵、供水泵、散热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 所述水源热泵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散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温室内,所述散热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热泵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水源热泵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泵连接,所述供水泵设置在能量交换介质内,所述水源热泵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温室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交换介质为地下水、工业废水、河流、地表的部分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温室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过滤装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温室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介质连通。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温室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加压泵和所述散热管道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蓄能水箱,所述蓄能水箱设有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源热泵连接,连接所述蓄能水箱和所述散热管道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二加压泵和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的所述散热管道的一端还与第六管道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蓄能水箱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第四阀门。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温室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内还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第二加压泵、所述过滤装置、所述供水泵和所述蓄能水箱电连接,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第二加压泵、所述过滤装置、所述供水泵和所述蓄能水箱的按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空调系统,能够很好的节能降耗。包括水源热泵、第一加压泵、供水泵、散热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水源热泵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散热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加压泵,散热管道设置在温室内,所述散热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水源热泵第一输入端连接;水源热泵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供水泵连接,供水泵设置在能量交换介质内,水源热泵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四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文档编号A01G9/24GK202697381SQ2012202377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段丽丽, 姜后珊 申请人: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