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磨机及其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9阅读:30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半自磨机及其衬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半自磨机的衬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衬板的半自磨机。
背景技术
半自磨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冶金、矿石、建材、电力等行业的破碎设备。半自磨机的工作原理为电动机通过传动部的传动带动筒体部转动,当筒体转动时,装在筒体内的研磨介质和物料在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随着筒体回转被衬板提升条提升到一定的高 度,然后以一定的线速度而被抛落,物料受到下落研磨介质的撞击和研磨介质之间及研磨介质与磨机及物料之间的附加压碎和磨剥作用而被粉碎。筒体部是半自磨机的主要部件,由两端的中空轴、端盖及圆筒组成。为了防止端盖及筒体的过快磨损,在进出料端盖及筒体内部装有衬板。请参考图1,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安装在筒体内部的衬板的结构示意图。衬板101包括衬板本体102和提升条103,从图I中可以看出,提升条103位于衬板本体102的上端,使得衬板101大致呈L型。提升条103和本体102的连接处为过渡圆弧,在过渡圆弧的下方设有安装孔104,安装孔104通常为扁圆形,当然也可为其他形状。衬板101通过安装孔104固定在半自磨机的筒体内部。由于提升条103的存在,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使得装在筒体内部的研磨介质和物料在随筒体回转时被推举到提升条103上,可增加研磨介质和物料之间的撞击力度,更有利于将物料压碎。但是,上述衬板101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衬板101的形状为L型,提升条103和衬板本体102连接处的过渡圆弧角度较小,受铸造工艺的局限在铸造时,提升条103和衬板本体102的连接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且安装孔104与该连接处的位置较近,所以铸造时安装孔104处也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使得在实际使用中,衬板101在提升条103和安装孔104处容易断裂,从而影响物料的研磨和半自磨机的使用寿命。另外,断裂的提升条103重量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会跟随物料和研磨介质在半自磨机内运动,进而对其他衬板造成损坏。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衬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衬板,该衬板的抗冲击能力强,从而可以提高衬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衬板的半自磨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衬板,包括衬板本体和提升条,所述提升条位于所述衬板本体的中部,所述衬板的形状为T形。优选地,所述衬板本体上设置有肋板。优选地,所述肋板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条的上下两侧。[0012]优选地,所述肋板位于所述衬板本体的垂直中心线上。优选地,所述肋板上设置有吊装孔。优选地,所述提升条上设置有安装孔。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为两个,且相对所述衬板本体的垂直中心线对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半自磨机,包括筒体和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部的衬板,所述衬板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衬板。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把提升条在衬板本体上的位置由上端移到了中部,使得衬板大致呈T型,由于提升条位于衬板本体的中部,其与衬板本体的连接处为两个且上下对称,在铸造过程中,降低了提升条与衬板本体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在实际使用中,增强了衬板的抗冲击能力,从而延长了衬板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衬板在衬板本体上还设置有肋板,进一步加强了衬板的抗冲击能力。另外,在肋板上还设有吊装孔,可以方便衬板的安装和拆卸。

图I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衬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所示衬板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衬板,该衬板的抗冲击能力强,从而可以提高衬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衬板的半自磨机。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是以图2和图3中零部件位于图中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衬板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所示衬板的左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衬板I包括衬板本体11和提升条12 ;提升条12位于衬板本体11的中部,使得整个衬板I大致呈T型,如图3所示。提升条12的设置使衬板I对物料具有推举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增加物料和研磨介质之间的撞击,更有利于将物料研磨。衬板本体11和提升条12铸造为一体,形成衬板I。由于提升条12位于衬板本体11的中部,所有提升条12和衬板本体11的连接处有两个且上下对称,铸造时,液态的被铸物质从中部的提升条12向两端的衬板本体11流动,可降低提升条12与衬板本体11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参考图3,提升条12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从右到左逐渐增加,即提升条12越靠近衬板本体11,提升条12的垂向尺寸越大,直至提升条12与衬板本体11连接,提升条12与衬板本体11的连接处为过渡圆弧且相对衬板本体11上下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过渡圆弧的角度较大,铸造过程中可以降低提升条12与衬板本体11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过渡圆弧的角度大小,以能够降低提升条12和衬板本体11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为准。提升条12上还设置有安装孔121。优选地,安装孔121的个数为两个,相对衬板本体1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布置(示于图3中),可以使衬板I在实际使用中受力更加平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衬板I将提升条12的位置设置在衬板本体11的中部,从而使衬板I大致呈T型,提升条12和衬板本体11连接处的过渡圆弧角度较大,且连接处为两个并相对衬板本体11上下对称,在铸造时,可以降低提升条12和衬板本体11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此外将安装孔121设置在提升条12上,与现有技术中安装孔的位置相t匕,也降低了安装孔121处的应力集中。 还可以对上述衬板作出进一步的改进。进一步地,可以在衬板I的衬板本体11上设置肋板111,所述肋板111连接衬板本体11和提升条12,可以进一步增加提升条12的强度。优选地,肋板111个数为两个,且对称布置在提升条12的上下两侧,可以使得实际使用中提升条12的受力平衡。优选地,肋板111位于衬板本体11的垂直中心线上(示于图2中),即肋板111不仅相对提升条12对称,也相对衬板本体11的中心对称,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保证衬板本体11的受力平衡。当然,肋板111的个数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述,可以根据实际中衬板I的大小等因素作出适当调整,只要可以增加提升条12的抗冲击能力即可。更进一步地,可以在肋板111上设置吊装孔112,方便衬板I的安装和拆卸。除了上述衬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半自磨机,该半自磨机包括筒体和安装于筒体内部的衬板。由于本申请仅对半自磨机位于筒体内部的衬板作出改进,对于其他部分并未变动,所以对于半自磨机其他各部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自磨机及其衬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衬板,包括衬板本体和提升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条位于所述衬板本体的中部,所述衬板的形状为T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本体上设置有肋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条的上下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位于所述衬板本体的垂直中心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上设置有吊装孔。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条上设置有安装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为两个,且相对所述衬板本体的垂直中心线对称。
8.一种半自磨机,包括筒体和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部的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具体为权利要求I至7任一项所述的衬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磨机及其衬板,所述衬板包括衬板本体和提升条,所述提升条位于所述衬板本体的中部,所述衬板的形状为T形。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把提升条在衬板本体上的位置由上端移到了中部,使得衬板大致呈T型,由于提升条位于衬板本体的中部,其与衬板本体的连接处为两个且上下对称,在铸造过程中,降低了提升条与衬板本体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在实际使用中,增强了衬板的抗冲击能力,从而延长了衬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衬板的半自磨机。
文档编号B02C17/22GK202666936SQ2012202839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赵修坦, 耿联胜, 赵书华, 逄伟波 申请人: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