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9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带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够适应水上作业,快速进行藻类等作物的收割的海带收获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海带是一种可食用的藻类,同时其含有大量的碘质,可以用来提制碘、钾等。我国海带自然分布仅限于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的肥沃海区,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海带的人工养殖已经推广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海带的人工养殖是指将通过采好的孢子培育而成的海带苗在室内条件下培植至10-15cm时,对其进行夹苗,使海带苗夹于I. 5-2m长的夹苗绳上,保持单棵夹苗苗棵距 2.5-3cm,然后将海带苗移入养殖海域,苗绳的两端通过细绳系缚在海上养殖区域上设置的筏子上进行培育。对海带的收获目前大多依靠人力,通过工人解开或者割断用于固定苗绳的系缚在筏子上的细绳,并靠人力将该苗绳上的成熟的海带拖到船上实现,这导致海带收获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给海带养殖业的发展造成障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显著提高海带收获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的海带收获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海带收获装置,设有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转的动力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的用于拖拽苗绳的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组成,传动机构由驱动轮、传动轮和传送带组成,传送带上设有挂钩,传动机构中的驱动轮、传动轮经转轴固定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中的驱动轮相连接,两个支撑板的前端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用于割断绑缚在苗绳两端的小细绳的切割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传送带上设置两个以上的用于拖拽海带的挂钩,在使用时将挂满海带的苗绳拖起,多组挂钩随传动机构运转,进而实现连续不断的收获动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机构中还设有张紧轮,张紧轮经轴与支撑板相连接,其中分别在两个支撑板的内侧设有一组经轴与支撑板相连接的张紧轮,张紧轮与传送带相接触,从而使传动机构中的传送带向上弯曲,完成从水中拖拽海带同时向上提升并将其向后拖拽至船体内的传送路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传动机构上沿挂钩分布的方向,在挂钩前侧或后侧设有固定突起,固定突起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呈30°夹角,在拉拽海带苗绳时,固定突起嵌入海带苗绳,实现对海带苗绳的固定,防止其在拖拽过程中滚动,对海带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上的挂钩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设有固定突起,用于固定挂起的海带苗绳。[00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割器由框体、经杠杆机构与动力机构相连接的能够在框体内做往复运动的刀片组成,其中框体前端为梳齿状,使用时绑缚苗绳的细绳卡进梳齿之间的间隙内,并在刀片的往复切割下被切断,切割器在使用时位于水面上,此时传动机构上的挂钩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向船上拖拽苗绳,完成海带的收获。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导开器,导开器由两块导开板呈60°相连接组成,两块导开板位于传动机构的两侧且与支架中的支撑板的下侧相连接,用于在使用时导开船体前进方向的海带,防止其被卷进机械设备内。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放在船体前端,导开器与支架下侧相连接,并浸入海水中,在船体前行时,水中海带沿导开器前端60°的夹角两侧被分开,传动机构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运转,传动机构中的传送带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挂钩,当其与水中的海带苗绳相接触,即可将海带苗绳挂起,并向后拖拽,由于重力作用此时位于挂钩前方的固定突起嵌入海带苗绳内,同时海带苗绳两端的细绳被拉起,并嵌入位于支撑板两侧的切割器的框体前端,切割器框体内的刀片在杠杆机构的带动下往复运动,将苗绳两端的细绳切断, 苗绳在传动机构的传送下,继续向向船体内运动,当悬挂大量海带的苗绳沿传动机构进入船体内,在重力作用下即可从挂钩和固定突起上脱落,落入船体,从而完成海带的收获。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海带收获的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海带养殖成本,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I是海带养殖过程中苗绳的固定方式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割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苗绳I、细绳2、海带3、支撑板4、驱动轮5、传动轮6、传送带7、挂钩8、切割器9、张紧轮10、固定突起11、框体12、刀片13、导开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海带收获装置,设有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转的动力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的用于拖拽苗绳I的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4组成,如附图3所示,传动机构由驱动轮5、传动轮6和传送带7组成,传送带7上设有挂钩8,传动机构经转轴固定在两个支撑板4之间,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中的驱动轮5相连接,两个支撑板4的前端外侧分别设有一组使用时位于水面上或与水面相接触的用于割断绑缚在苗绳I两端的细绳2的切割器9,其中切割器9与水面相接触是指切割器9的框体的梳齿部分与水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传动机构上设置两个以上的用于拖拽海带的挂钩8,用于在使用时将挂满海带的苗绳拖起,多组挂钩8随传动机构运转,进而实现连续不断的收获动作。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中还设有张紧轮10,张紧轮10经轴与支撑板4相连接,从而使传动机构中的传送带7向上弯曲,完成从水中拖拽海带同时向上提升并将其向后拖拽至船体内的传送路径。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传动机构上沿挂钩8分布的方向,在挂钩8前侧或后侧设有固定突起11,固定突起11与传动机构中传送带7的运动方向呈30°夹角,在拉拽海带苗绳I时,固定突起11嵌入海带苗绳1,实现对海带苗绳I的固定,防止其在拖拽过程中滚动,对海带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割器9由框体12、经杠杆机构与动力机构相连接的能够在框体12内做往复运动的刀片13组成,其中框体12前端为梳齿状,使用时绑缚苗绳I的细绳2卡进梳齿之间的间隙内,并在刀片13的往复切割下被切断,切割器9在使用时位于水面上方或与水面接触,此时传动机构上的挂钩8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向船上拖拽苗绳I,完成海带的收获。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导开器14,导开器14的前端由两块导开板呈60°相连接组成,两块导开板位于传动机构的两侧且与支架中的支撑板4的下侧相连接,用于在使用时导开船体前进方向的海带3,防止其被卷进机械设备内。如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上的挂钩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设有固定突起,用于固定挂起的海带苗绳。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放在船体前端,导开器14与支架下侧相连接,并浸入海水中,在船体前行时,水中海带沿导开器14前端60°的夹角两侧被分开,传动机构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运转,传动机构中的传送带7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挂钩8,当其与水中的海带苗绳I相接触,即可将海带苗绳I挂起,并向后拖拽,由于重力作用此时位于挂钩8前方的固定突起嵌入海带苗绳I内,同时海带苗绳I两端的细绳2被拉起,并嵌入位于支撑板4两侧的切割器9的框体前端,切割器9的框体内的刀片在杠杆机构的带动下往复运动,将苗绳I两端的细绳2切断,苗绳I在传动机构的传送下,继续向船体内运动,当悬挂大量海带的苗绳I沿传动机构进入船体内,在重力作用下即可从挂钩8和固定突起11上脱落,落入船体,从而完成海带的收获。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海带收获的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海带养殖成本,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海带收获装置,设有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转的动力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的用于拖拽苗绳的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组成,传动机构由驱动轮、传动轮和传送带组成,传送带上设有挂钩,传动机构经转轴固定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中的驱动轮相连接,两个支撑板的前端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用于割断绑缚在苗绳两端的小细绳的切割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海带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机构上设置两个以上的用于拖拽海带的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海带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中还设有张紧轮,张紧轮经轴与支撑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海带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机构中的传送带上,沿挂钩分布的方向,在挂钩前侧或后侧设有固定突起,固定突起与传动机构中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呈3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海带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器由框体、经杠杆机构与动力机构相连接的能够在框体内做往复运动的刀片组成,其中框体前端为梳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海带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导开器,导开器由两块导开板呈60°相连接组成,两块导开板位于传动机构的两侧且与支架中的支撑板的下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海带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带上的挂钩沿传送带前进方向相反的一侧设有固定突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能够适应水上作业,快速进行藻类等作物的收割的海带收获装置,设有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转的动力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接的用于拖拽苗绳的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板组成,传动机构由驱动轮、传动轮和传送带组成,传送带上设有挂钩,传动机构经转轴固定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中的驱动轮相连接,两个支撑板的前端外侧分别设有一组用于割断绑缚在苗绳两端的小细绳的切割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海带收获的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海带养殖成本,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等显著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D44/00GK202722041SQ20122046282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杨建阳 申请人:杨建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