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6436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安顺无籽刺梨(安顺金刺梨)属蔷薇科落叶灌木,是普通刺梨的近缘种,植株高约2米,具有攀援性,多分枝,冠幅达4一6米,在植物学特征上与贵州缫丝花很相似,亲缘关系很接近。无籽刺梨平均单果重5-9g,最大单果重可达12g,果皮黄褐色、密生小刺,成熟时小刺极易脱落,果肉呈艳丽的橙黄色,肥厚脆嫩。其雄蕊高度败育,花药干瘪,无花粉,偶尔出现1-2粒瘦果种子。无籽刺梨营养成分丰富,果实含糖量较高,经分析测定,是普通刺梨的6倍以上,含酸较低,几无单宁,富含维生素C,SOD等抗氧化酶,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含钙、锌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金刺梨不但具有生津、提神、开胃的功效,还具有自然辅助肠道消化,提高人体维C含量的功能,对老弱病患者而言,更是开胃增进食欲,通便促进新成代谢的补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其食补、药补功效明显,所以我们称为‘延年果’,对人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名副其实。且果实酸甜适宜、极少涩味,口感明显优于普通刺梨,市场前景广。无籽刺梨因其枝条易产生不定根,形成不定芽,目前普遍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育苗。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在果树快速育苗和培养无病毒苗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但对于无籽刺梨的组培方面存在有繁殖系数低,生根率低,叶片再生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采用刺梨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能效的提高繁殖系数及`生根率,解决叶片再生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优良无籽刺梨单株的茎尖作为外植体,按下述步骤进行繁殖和栽培:I)将采集来的茎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75-78%的酒精中浸泡20_30s,再用5_7%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_5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对茎尖进行修剪,减去经药液浸过的伤口端,将修剪好的茎尖插入灭菌后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试管苗诱导培养,培养温度为22-25°C、湿度65%—85%、光照强度1000— 20001x、光照时间8_10h/d,培养时间为28-30d ;2)待试管苗成苗后置于灭菌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在培养温度为22-28 °C、湿度60%—80%、光照强度2000— 30001x、光照时间10_15h/d的环境中培养28-34d,使其长成完整的试管苗;3)将试管苗假植到装有珍珠岩粉的小钵内,浇水后将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内培养
10-15天,培养温度为25-28°C、湿度65%—85%、光照强度2000— 35001x、光照时间10_15h/d ;4)把珍珠岩粉小钵内的组培苗移栽到铺有经过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浇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内培育8-12d,培养温度为25-28°C、湿度60%—70%、光照强度2500—40001x、光照时间12-18h/d ;5)去掉小拱棚,将组培苗在培养温度为25_30°C、湿度55%—70%、光照强度3000—42001x、光照时间10-15h/d的环境中培养30-32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进一步,所述的步骤I)中的诱导培养基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6-1.0mg/L 的 6-ΒΑ、0.I 0.35mg/L 的 IBA,0.8 3.5mg/L 的 GA、15 30g/L 的蔗糖、5 12g/L 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5.5-6.5。进一步,所述的步骤I)中修剪的茎尖长度为:0.5-lcm。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的生根培养基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 1.2mg/L的IBA、40 80g/L的蔗糖、5 12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6.0-6.5。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长1.5-3cm,试管苗的根为1-14条,根长为1.5_3cm。将组培苗移植到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种植;然后做好施肥管理和田园管理工作,对栽培植物进行适时的修剪和除虫工作,保证无籽刺梨的优良长势。在果实完熟、果皮由绿开始转为黄红色时采收。采收后放入筛子或竹筐中筛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应用组织培养的手段,克服梨苗常规育种周期长,扦插繁殖系数低等特点,通过组织培养能够获得大量遗传性状稳定的试管苗,保持良好的亲本特性,而且取材容易,变异率低、增殖系数高,生根率达90%,大大提高了繁殖速度,且繁殖方法性能稳定,试验重 复性好,试管苗分化良好,投入少,周期短,极大的促进了无籽刺梨的栽种,促进了无籽刺梨的市场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制备培养基并灭菌:A诱导培养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8mg/L的6_BA、0.25mg/L的IBA、2mg/L的GA、25g/L的蔗糖、8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6.0。B生根培养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7mg/L的IBA、60g/L的蔗糖、10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6.2。I)将采集来的茎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76%的酒精中浸泡25s,再用6%次氯酸钠溶液浸泡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对茎尖进行修剪,减去经药液浸过的伤口端,茎尖长度为0.8cm,将修剪好的茎尖插入灭菌后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试管苗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的培养温度为23°C、湿度70%、光照强度15001x、光照时间9h/d,培养时间为29d ;2)待试管苗成苗后置于灭菌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在培养温度为26°C、湿度70%、光照强度25001x、光照时间13h/d的环境中培养30d,使其长成完整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长2-2.5cm,试管苗的根为5-10条,根长为1.5-3cm。;3)将试管苗假植到装有珍珠岩粉的小钵内,浇水后将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内培养13天,培养温度为27°C、湿度75%、光照强度30001x、光照时间13h/d ;4)把珍珠岩粉小钵内的组培苗移栽到铺有经过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浇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内培育10d,培养温度为26°C、湿度65%、光照强度32001x、光照时间16h/d ;5)去掉小拱棚,将组培苗在培养温度为26°C、湿度65%、光照强度34001x、光照时间13h/d的环境中培养30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将组培苗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种植。按4X 3米行株距挖定植穴,定植穴长、宽均为80厘米,深50厘米。挖坑时,表土与心土分开,回填时将表土回填入坑,并与土杂肥30公斤、0.5公斤复混肥拌匀,然后再覆盖10厘米厚的细土,继续回填并推土,堆土高出地面20厘米。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定植,每亩种植80株。定植时,在回填好的定植坑中心挖12厘米的浅坑,将苗木置于坑中央,整理根系均匀分布,植入细土,再将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开,边填土边踩压紧土壤,栽种完毕,浇透定根水,加强管理,以保存活。一年施用基肥I次,追施3次。基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适当配加一定量得复混,每亩果园施用有机肥1200kg、复混肥45kg。在2月份抽梢前追施一次,每亩施用20kg,喷施
0.4%磷酸二氢钾I次。·在无籽刺梨生长过程中,注意对树形进行修剪以及虫害的防治。在果实完熟、果皮由绿开始转为黄红色时采收。采收后放入筛子或竹筐中筛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实施例2制备培养基并灭菌:A诱导培养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6mg/L的6_BA、0.lmg/L的ΙΒΑ、0.8mg/L的GA、15g/L的蔗糖、5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5.5。B生根培养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mg/L的IBA、40g/L的蔗糖、5g/L的琼月旨,培养基PH值为6.0。I)将采集来的茎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75%的酒精中浸泡30s,再用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对茎尖进行修剪,减去经药液浸过的伤口端,茎尖长度为0.5cm,将修剪好的茎尖插入灭菌后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试管苗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的培养温度为22°C、湿度65%、光照强度ΙΟΟΟΙχ、光照时间8h/d,培养时间为28d ;2)待试管苗成苗后置于灭菌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在培养温度为22°C、湿度60%、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10h/d的环境中培养28d,使其长成完整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长1.5-2.0cm,试管苗的根为1-8条,根长为1.5-3cm。;3)将试管苗假植到装有珍珠岩粉的小钵内,浇水后将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内培养10天,培养温度为25°C、湿度65%、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10h/d ;4)把珍珠岩粉小钵内的组培苗移栽到铺有经过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浇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内培育8d,培养温度为25°C、湿度60%、光照强度25001x、光照时间12h/d ;5)去掉小拱棚,将组培苗在培养温度为25°C、湿度55%、光照强度30001x、光照时间10h/d的环境中培养31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
将组培苗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种植。按4X3米行株距挖定植穴,定植穴长、宽均为80厘米,深50厘米。挖坑时,表土与心土分开,回填时将表土回填入坑,并与土杂肥25公斤、0.5公斤复混肥拌匀,然后再覆盖10厘米厚的细土,继续回填并推土,堆土高出地面20厘米。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定植,每亩种植80株。定植时,在回填好的定植坑中心挖12厘米的浅坑,将苗木置于坑中央,整理根系均匀分布,植入细土,再将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开,边填土边踩压紧土壤,栽种完毕,浇透定根水,加强管理,以保存活。一年施用基肥I次,追施3次。基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适当配加一定量得复混,每亩果园施用有机肥1500kg、复混肥50kg。在2月份抽梢前追施一次,每亩施用30kg,喷施
0.5%磷酸二氢钾I次。在无籽刺梨生长过程中,注意对树形进行修剪以及虫害的防治。在果实完熟、果皮由绿开始转为黄红色时采收。采收后放入筛子或竹筐中筛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实施例3制备培养基并灭菌:A诱导培养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mg/L的6_BA、0.35mg/L的ΙΒΑ、3.5mg/L的GA、30g/L的蔗糖、12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6.5。B生根培养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2mg/L的IBA、80g/L的蔗糖、12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6.5。I)将采集来的茎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78%的酒精中浸泡20s,再用7%次氯酸钠溶液浸泡lO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对茎尖进行修剪,减去经药液浸过的伤口端,茎尖 长度为1cm,将修剪好的茎尖插入灭菌后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试管苗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的培养温度为25°C、湿度85%、光照强度20001x、光照时间10h/d,培养时间为30d ;2)待试管苗成苗后置于灭菌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在培养温度为28°C、湿度80%、光照强度30001x、光照时间15h/d的环境中培养34d,使其长成完整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长2_3cm,试管苗的根为5-14条,根长为1.5_3cm。;3)将试管苗假植到装有珍珠岩粉的小钵内,浇水后将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内培养15天,培养温度为28°C、湿度85%、光照强度35001x、光照时间15h/d ;4)把珍珠岩粉小钵内的组培苗移栽到铺有经过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浇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内培育12d,培养温度为28°C、湿度70%、光照强度40001x、光照时间18h/d ;5)去掉小拱棚,将组培苗在培养温度为30°C、湿度70%、光照强度42001x、光照时间15h/d的环境中培养32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将组培苗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种植。按3X2.5米行株距挖定植穴,定植穴长、宽均为80厘米,深50厘米。挖坑时,表土与心土分开,回填时将表土回填入坑,并与土杂肥20公斤、0.5公斤复混肥拌匀,然后再覆盖10厘米厚的细土,继续回填并推土,堆土高出地面20厘米。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定植,每亩种植90株。定植时,在回填好的定植坑中心挖12厘米的浅坑,将苗木置于坑中央,整理根系均匀分布,植入细土,再将苗木略向上提,使其根系伸展开,边填土边踩压紧土壤,栽种完毕,浇透定根水,加强管理,以保存活。
—年施用基肥I次,追施3次。基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适当配加一定量得复混,每亩果园施用有机肥1000kg、复混肥40kg。在2月份抽梢前追施一次,每亩施用15kg,喷施
0.3%磷酸二氢钾2次。在无籽刺梨生长过程中,注意对树形进行修剪以及虫害的防治。在果实完熟、果皮由绿开始转为黄红色时采收。采收后放入筛子或竹筐中筛去毛刺,以提高商品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优良无籽刺梨单株的茎尖作为外植体,按下述步骤进行繁殖和栽培: 1)将采集来的茎尖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75-78%的酒精中浸泡20-30S,再用5_7%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_5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对茎尖进行修剪,减去经药液浸过的伤口端,将修剪好的茎尖插入灭菌后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试管苗诱导培养,培养温度为22-25°C、湿度65%—85%、光照强度1000— 20001x、光照时间8_10h/d,培养时间为28-30d ; 2)待试管苗成苗后置于灭菌后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在培养温度为22-28°C、湿度60%—80%、光照强度2000— 30001x、光照时间10_15h/d的环境中培养28_34d,使其长成完整的试管苗; 3)将试管苗假植到装有珍珠岩粉的小钵内,浇水后将其移入塑料小拱棚内培养10-15天,培养温度为25-28°C、湿度65%—85%、光照强度2000— 35001x、光照时间10_15h/d ; 4)把珍珠岩粉小钵内的组培苗移栽到铺有经过消毒的腐植土箱床上,浇透水,置于塑料小拱棚内培育8-12d,培养温度为25-28°C、湿度60%—70%、光照强度2500—40001x、光照时间 12-18h/d ; 5)去掉小拱棚,将组培苗在培养温度为25-30°C、湿度55%—70%、光照强度3000—42001x、光照时间10-15h/d的环境中培养30-32d,然后移栽到露地苗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的诱导培养基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6-1.0mg/L的6_ΒΑ、0.I 0.35mg/L的IBA,0.8 3.5mg/L的GA、15 30g/L的蔗糖、5 12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修剪的茎尖长度为:0.5-l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生根培养基为: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 1.2mg/L的IBA、40 80g/L的蔗糖、5 12g/L的琼脂,培养基PH值为6.0-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生根培养后的试管苗长1.5_3cm,试管苗的根为1-14条,根长为1.5_3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以优良无籽刺梨单株的茎尖作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出植物苗,然后将其移到苗圃中进行进一步的生长繁殖。本发明应用组织培养的手段,克服刺梨苗常规育种周期长,扦插繁殖系数低等特点,通过组织培养能够获得大量遗传性状稳定的试管苗,保持良好的亲本特性,而且取材容易,变异率低、增殖系数高,生根率达90%,大大提高了繁殖速度,且繁殖方法性能稳定,试验重复性好,试管苗分化良好,投入少,周期短,极大的促进了无籽刺梨的栽种,促进了无籽刺梨的市场推广。
文档编号A01H4/00GK103070070SQ20131001035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贺疆 申请人:普定县元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