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03651阅读:10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刺梨为高原野生植物,四至六月开粉红色、红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2?4厘米,8-9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果肉脆,成熟后有浓郁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刺梨的果肉目前已被深加工为刺梨干、刺梨糕、刺梨酒等产品,但是刺梨花却还没有得到人们进一步的认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直接供人们泡茶饮用的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
[0004]—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为:
(O萎凋:将采集新鲜的刺梨花进行萎凋,含水量控制在85?90% ;
(2)杀青:将萎凋后的刺梨花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C;
(3)摊晾:将杀青过后的刺梨花进行摊晾,摊晾约8?10分钟,使其热气充分散发;
(4)烘培:
第一次烘培水分控制在70?80%,温度控制在180?200°C,摊晾6?7分钟散发热气;
第二次烘培水分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170?180°C,摊晾7?8分钟散发热气;
第三次烘培水分控制在50?60%,温度控制在160?170°C ;摊晾8?9分钟散发热气,
第四次烘培控制水分在40?50%,温度控制在150?160°C ;摊晾9?10分钟散发热气,
第五次烘培水分控制在30?40%,温度控制在140?150°C;摊晾10?11分钟散发热气;
第六次烘培水分控制在20?30%,温度控制在130?140°C;摊晾11?12分钟散发热气;
第七次烘培水分控制在10?20%,温度控制在120?130°C ;摊晾12?I 3分钟散发执气.J、、■> M ,
第八次烘培水分控制在5?10%,温度控制在110?120°C ;摊晾13?14分钟散发热气;
第九次烘培水分控制在O?5%,摊晾30分钟,温度控制在100?120°C提香,获得独特的刺梨花茶的香气,成品刺梨花茶成金黄色的玉米花;
(5)产品检验:按刺梨花的颗粒大小、颜色、均匀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6)花茶拼配:将检验合格的刺梨花与遵义红茶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刺梨花茶;
(7)将刺梨花茶产品称量、包装、入库。
[0005]本发明刺梨花茶是根据贵州独特的生长资源研制所得,刺梨具有排毒养颜,防癌抗癌、防衰老的作用,在贵州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深得人的喜爱。本发明将刺梨花制成干花与遵义红茶进行拼配食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提升了刺梨花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6]刺梨是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以贵州、湖南为主,云南次之,四川西部凉山地区、川北地区也有分布,另外,重庆的潼南县桂林镇也有很长的繁殖历史,至今仍广泛分布山区中,被当地人称为“刺李子”。这一绿色资源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是对大自然无私馈赠的一个极大冷落。贵州的毕节、六盘水、铜仁是刺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安顺现种植一种无籽刺梨,很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省会贵阳的周边分布亦广。可以说,刺梨在贵州作为药食两用品种已有很久的历史。人们把它作为水果来吃,或者用于泡酒已成为习惯。到了每年的8月?9月产新季节,大街小巷都能看见有刺梨干果和鲜果出售,并且有厂家把它视为“炎黄圣果”进行开发,生产成饮料进入超市。刺梨果肉的深加工目前已经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刺梨花却还未得到人们的认识。
[0007]—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O萎凋:将采集新鲜的刺梨花进行萎凋,含水量控制在85?90% ;
(2)杀青:将萎凋后的刺梨花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C;
(3)摊晾:将杀青过后的刺梨花进行摊晾,摊晾约8?10分钟,使其热气充分散发;
(4)烘培:
第一次烘培水分控制在70?80%,温度控制在180?200°C,摊晾6?7分钟散发热气;
第二次烘培水分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170?180°C,摊晾7?8分钟散发热气;
第三次烘培水分控制在50?60%,温度控制在160?170°C ;摊晾8?9分钟散发热气,
第四次烘培控制水分在40?50%,温度控制在150?160°C ;摊晾9?10分钟散发热气,
第五次烘培水分控制在30?40%,温度控制在140?150°C;摊晾10?11分钟散发热气;
第六次烘培水分控制在20?30%,温度控制在130?140°C;摊晾11?12分钟散发热气;
第七次烘培水分控制在10?20%,温度控制在120?130°C ;摊晾12?I 3分钟散发执气.J、、■> M ,
第八次烘培水分控制在5?10%,温度控制在110?120°C ;摊晾13?14分钟散发热气;
第九次烘培水分控制在O?5%,摊晾30分钟,温度控制在100?120°C提香,获得独特的刺梨花茶的香气,成品刺梨花茶成金黄色的玉米花; (5)产品检验:按刺梨花的颗粒大小、颜色、均匀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6)花茶拼配:将检验合格的刺梨花与遵义红茶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刺梨花茶;
(7)将刺梨花茶产品称量、包装、入库。
[0008]本发明刺梨花茶是将制备好的刺梨花干花与现有的遵义红茶按相应的比例进行拼配,所得的刺梨花茶不仅具有刺梨花的功效,还具有红茶的功效,适用于所有不同的季节饮用。本发明刺梨花茶的有益效果如下:
(0.刺梨花含膳食纤维较高,有助于排毒养颜。
[0009](2).增强机体对传染的抵抗力;刺梨的营养非常丰富,据研究,Vc可促进抗体的形成,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
[0010](3).防癌抗癌;据刺梨专家谢惠民等研究,维生素C与亚硝酸胺类等具有烷化剂物质相互作用,使亚硝酸失去致癌作用。
[0011](4).治疗坏血病;当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蛋白等细胞间质的合成即会发生障碍,细胞间质增大,对快速增长的胶原组织(如伤口愈合时)的影响更大,就会出创口愈合不良:骨骼、牙齿容易断脱落:毛细血管增大,引起皮下、粘膜、肌肉出血等坏血病。摄入丰富的维生素C可使坏血病得以治疗,故维生素C称抗血酸。
[0012](5).抗衰老;刺梨中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0D),食用刺梨鲜果及加工品可提高人体内SOD的活动,降低过氧化脂质(LP0),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0013](6).治疗脚气病;维生素BI (硫胺酸)是人体必须的六种维生素之一,人的正常生长与代谢不可缺少;缺乏维生素BI时,出现脚气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影响周围神经炎,在器官与组织发生病变
(7).治疗口腔炎症;维生素B2 (核黄素)是中国人食谱中最缺乏的维生素之一。当缺乏B2时,常患唇炎和舌炎。男成人日需量1.8mg,女成人日需量1.3mg,刺梨汁含Vb20为
0.3mg/100g,服一定理的刺梨汁后,可治疗口炎症。
[0014](8).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及治疗夜盲症;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身并具其生理活性,缺乏时,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导致夜盲症。服用刺梨汁可治疗维生素A的缺乏症。
[0015](9).刺梨花茶性温,擅温中驱寒,温胃驱寒,能化痰、消食、开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脾胃不好的人饮用刺梨花茶,对健康有明显帮助。
[0016](10).降三高;S0D进入备注中将沉积的自由基清除,使沉淀的脂蛋白重新变成游离状态,血管通畅了疾病自然减轻或痊愈。SOD对心脑血管病症,预防老年性痴呆有效。
【主权项】
1.一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梨花茶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O萎凋:将采集新鲜的刺梨花进行萎凋,含水量控制在85?90% ; (2)杀青:将萎凋后的刺梨花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C; (3)摊晾:将杀青过后的刺梨花进行摊晾,摊晾约8?10分钟,使其热气充分散发; (4)烘培: 第一次烘培水分控制在70?80%,温度控制在180?200°C,摊晾6?7分钟散发热气; 第二次烘培水分控制在60?70%,温度控制在170?180°C,摊晾7?8分钟散发热气; 第三次烘培水分控制在50?60%,温度控制在160?170°C ;摊晾8?9分钟散发热气, 第四次烘培控制水分在40?50%,温度控制在150?160°C ;摊晾9?10分钟散发热气, 第五次烘培水分控制在30?40%,温度控制在140?150°C;摊晾10?11分钟散发热气; 第六次烘培水分控制在20?30%,温度控制在130?140°C;摊晾11?12分钟散发热气; 第七次烘培水分控制在10?20%,温度控制在120?130°C ;摊晾12?I 3分钟散发执气.J、、■> M , 第八次烘培水分控制在5?10%,温度控制在110?120°C ;摊晾13?14分钟散发热气; 第九次烘培水分控制在O?5%,摊晾30分钟,温度控制在100?120°C提香,获得独特的刺梨花茶的香气,成品刺梨花茶成金黄色的玉米花; (5)产品检验:按刺梨花的颗粒大小、颜色、均匀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6)花茶拼配:将检验合格的刺梨花与遵义红茶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得刺梨花茶; (7)将检验合格的刺梨花茶产品称量、包装、入库。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萎凋:将采集新鲜的刺梨花进行萎凋,含水量控制在85~90%;(2)杀青:将萎凋后的刺梨花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3)摊晾:将杀青过后的刺梨花进行摊晾,摊晾约8~10分钟,使其热气充分散发;经过9次烘培,然后按刺梨花的颗粒大小、色泽进行检验;最后进行花茶拼配,将刺梨花茶称量、包装、入库。本发明刺梨花茶是根据贵州独特的生长资源研制所得,刺梨具有排毒养颜,防癌抗癌、防衰老的作用,在贵州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深得人的喜爱。本发明将刺梨干花与遵义红茶进行拼配制得刺梨花茶,不仅使用方便,还提升了刺梨花的经济价值。
【IPC分类】A23F3/34
【公开号】CN105124075
【申请号】CN201510622160
【发明人】张仕权, 刘小艳
【申请人】张仕权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