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212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混肥料,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蔬菜供应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这让人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很多地方在追求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忽视了土壤的接受能力,不断加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的用量。因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滥用农药使得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土壤肥力水平下降,从而使得土壤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地区,蔬菜栽培地区,以及设施农业地区。在这些土壤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的地方种植的作物就很容易出现长势差、产量低以及抗病害虫害能力差的问题。因此,导致了农药和除草剂这些化学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又使得作物的品质下降、土壤污染严重、土壤酸化、土地板结、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可见,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上述的问题最终会导致令人头痛的土传病害大面积出现。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菌、或者土壤中病株残体中的病菌主要危害植株根部或茎部,侵染维管 束,由根部向茎尖发展,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塞其输送营养物质,致使植株枯萎、死亡、烂根等,给农业生产带来致命打击。土传病害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由于通常需要农药或抗生素对作物病情加以控制和治疗,还严重威胁到了食品、粮食安全。据统计,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而国际上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我国的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是安全上限的1.93倍。为避免作物受到土传病害,农药的使用也存在滥用的现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和落叶剂等农药。目前我国农药的平均使用量为13.4千克/公顷,农药施用后有6(Γ70%会残留在土壤中。而农药的滥用也是造成土壤和农产品危害的重要因素。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长期的农药残留在人体逐渐蓄积,最终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慢性中毒和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安全造成了影响。据专家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这些抗生素也会通过畜禽粪便进入土壤植物系统成为又一污染源。综上所述,化肥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土传病害严重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化肥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全面的、多功能的、生态环保的掺混肥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而造成的土壤污染、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所述掺混肥料的原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硼肥、锌肥、钥肥、锰肥、铜肥和膨润土 ;所述氮肥包括尿素和氰胺化钙;所述磷肥包括磷酸一铵和钙镁磷肥;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或枸溶性钾;所述硼肥为硼砂;所述钥肥为钥酸铵或钥酸钠;所述锌肥为硫酸锌;所述锰肥为硫酸锰或氯化锰;所述铜肥为硫酸铜。本发明提供的掺混肥料包含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氯、锰、锌、硼、铜和钥,还包含有益元素硅,营养全面,包含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施用本发明掺混肥料后,作物的抗病能力明显提高,从而起到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达到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农药或抗生素的效果,使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并且提高产品品质,恢复产品固有风味。本发明掺混肥料的原料中的元素均为植物可吸收,因此该掺混肥料使用范围广、环保无污染;施用后对土壤不会造成污染,能很好的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安全、环保,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优选的,所述掺混肥料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尿素1~ 3份,氰胺化钙广4份,钙镁磷肥1~2份,磷酸一铵1~5份,钾肥广8份,锌肥0.οΓο.2份,硼肥0.οΓο.2份,钥肥0.ο1~ο.1份,铜肥0.ο~ο.1份,锰肥0.ο~ο.1份,膨润土 1、份。上述原料的重量比例是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到的。在该重量比例下配制的掺混肥料,效果最佳,能很好的提供作物成长各时期所需的营养元素,并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从而起到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在该重量比例下配制的掺混肥料能更好的提高产品品质,恢复广品的固有风味。优选的,所述掺混肥料的原料还包括0.5~1份重量份数的沸石。优选的,所述掺混肥料的原料还包括0.0Γ0.1份重量份数的硫酸亚铁。肥料中含有的沸石是一种富含硅、钙、铝、钾和钠的矿物,对阳离子具有吸附解吸作用,对土壤具有保肥保水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掺混肥料还具有保水保肥的效果。本发明掺混肥料中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的作用,能够恢复土壤生态平衡。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掺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氰胺化钙、钙镁磷肥、钾肥和膨润土混合并制成粒状混合物;步骤二,以尿素为包衣材料进行包膜,将步骤一中的粒状混合物制成粒径为2-4_的颗粒A ;步骤三,将磷酸一铵、钾肥、硼肥、钥肥、锌肥、锰肥、铜肥和膨润土混合并制成粒径为2-4mm的颗粒B ;步骤四,将颗粒A和颗粒B按Γ8:2飞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掺混肥料。本发明掺混肥料特有的制备方法,以尿素原料为包衣材料进行外层包膜,实现了肥料产品中可以同时存在全面的养分,速溶和缓释长效相结合,肥料利用率提高20%,有效减少氮素挥发和流失,并解决了不同类型养分分类结合:掺混制备、二次组合。因此可以提供更全面的、适合各种土壤条件下的掺混肥料,该掺混肥料适用于经济作物、果蔬生产、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大棚且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区。上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好:所得的掺混肥料可作为基肥施用,由于肥料具有缓释效果,因此可延长氮肥的肥效达到只需施一次基肥不用追肥的效果,省时、省力。优选的,步骤一中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氰胺化钙f 4份,钙镁磷肥f 2份,钾肥广8份,膨润土1~5份。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的尿素的料浆浓度质量百分比为9(Γ99%,包衣厚度为
0.1 1.0mnin步骤二中尿素重量份数为f 3份。优选的,步骤三中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磷酸一铵I飞份,钾肥f 8份,锌肥
0.οΓο.2份,硼肥0.οΓο.2份,钥肥0.οΓο.1份,铜肥0.οΓο.1份,锰肥0.οΓο.1份,膨润土 1、份。优选的,步骤一中还加入0.5^1份重量份数的沸石进行混合。优选的,步骤三中还加入0.0Γ0.1重量份数的硫酸亚铁进行混合。本发明掺混肥料养分全面,含有作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作物施用后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恢复产品的固有风味,达到无公害标准;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在同等施肥情况下,施用本发明掺混肥料能使作物提高2(Γ30%的产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氰胺化钙2份、钙镁磷肥2份、沸石I份、氯化钾2份、膨润土 3份均匀混合搅拌制成颗粒,然后用尿素包裹制成粒径2 4mm的颗粒A ;将磷酸一铵4份、氯化钾4份、膨润土 1.5份、硼砂0.01份、钥酸钠0.01份、硫酸锌0.01份、硫酸锰0.01份、硫酸铜0.01份制成粒径2 4mm的颗粒B ;将颗粒A和颗粒B按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掺混肥料。实施例2将氰胺化钙3份、钙镁磷肥2份、氯化钾I份、膨润土 3份均匀混合搅拌制成颗粒,然后用尿素包裹制成粒径2 4mm的颗粒A ;将磷酸一铵4份、氯化钾3.5份、膨润土 2份、硼砂0.01份,钥酸钠0.01份,硫酸锌0.01份、硫酸锰0.01份、硫酸铜0.01份制成2 4mm的颗粒B ;将颗粒A和颗粒B按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掺混肥料。实施例3将氰胺化钙4份,钙镁磷肥I份,氯化钾2份,沸石I份,膨润土 2份均匀混合、搅拌制成颗粒,然后用尿素包裹制成粒径为2 4mm的颗粒A ;将磷酸一铵2.5份,氯化钾5份,膨润土 2份,硼砂0.01份,钥酸钠0.01份,硫酸锌0.01份,硫酸锰0.01份,硫酸铜0.01份制成粒径2 4mm的颗粒B ;将颗粒A和颗粒B按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掺混肥料。
实施例4将氰胺化钙5份,钙镁磷肥I份,氯化钾I份,沸石I份,膨润土 2份均匀混合、搅拌制成颗粒,然后用尿素包裹制成粒径为2 4mm的颗粒A ;将磷酸一铵5份,氯化钾3份,膨润土 1.5份,硼砂0.01份,钥酸钠0.01份,硫酸锌0.01份,硫酸锰0.01份,硫酸铜0.01份制成粒径2 4mm的颗粒B ;将颗粒A和颗粒B按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掺混肥料。实施例5将实施例1至3所制得的掺混肥料与现有的掺混肥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下表:表I掺混肥料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肥料的原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硼肥、锌肥、钥肥、锰肥、铜肥和膨润土 ; 所述氮肥包括尿素和氰胺化钙;所述磷肥包括磷酸一铵和钙镁磷肥;所述钾肥为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或枸溶性钾;所述硼肥为硼砂;所述钥肥为钥酸铵或钥酸钠;所述锌肥为硫酸锌;所述锰肥为硫酸锰或氯化锰;所述铜肥为硫酸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肥料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尿素Γ3份,氰胺化钙Γ4份,钙镁磷肥Γ2份,磷酸一铵Γ5份,钾肥Γ8份,锌肥Γο.2份,硼肥0.οΓο.2份,钥肥0.οΓο.1份,铜肥0.οΓο.1份,锰肥0.οΓο.1份,膨润土 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掺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肥料的原料还包括0.5^1重量份数的沸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掺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肥料的原料还包括0.01" .1重量份数的硫酸亚铁。
5.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氰胺化钙、钙镁磷肥、钾肥和膨润土混合并制成粒状混合物; 步骤二,以尿素为包衣 材料进行包膜,将步骤一中的粒状混合物制成粒径为2-4mm的颗粒A ; 步骤三,将磷酸一铵、钾肥、硼肥、钥肥、锌肥、锰肥、铜肥和膨润土混合并制成粒径为2-4mm的颗粒B ; 步骤四,将颗粒A和颗粒B按Γ8:2飞的重量比例混合,得到掺混肥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氰胺化钙广4份,钙镁磷肥f 2份,钾肥f 8份,膨润土 f 5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尿素的料浆浓度质量百分比为90 99%,包衣厚度为0.Γ1.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磷酸一铵I飞份,钾肥广8份,锌肥0.ΟΓΟ.2份,硼肥0.ΟΓΟ.2份,钥肥0.θΓθ.1份,铜肥Γο.1份,锰肥0.οΓο.1份,膨润土 1 5份。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还加入0.5^1重量份数的沸石进行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还加入0.0f0.1重量份数的硫酸亚铁进行混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掺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掺混肥料的原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硼肥、锌肥、钼肥、锰肥、铜肥和膨润土。所述掺混肥料包含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氯、锰、锌、硼、铜和钼,还包含有益元素硅,营养全面,包含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施用本发明掺混肥料后,作物的抗病能力明显提高,从而起到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达到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农药或抗生素的效果,使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并且提高产品品质,恢复产品固有风味。并且,所述掺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好。
文档编号C05G3/04GK103086807SQ2013100492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陈文哲, 段继贤, 李荣华 申请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