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

文档序号:14359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扦插生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四倍体刺槐的广泛种植,其具有的速生、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繁殖力强等优良特性在我国林业生态效益中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等首选的优良树种。四倍体刺槐的开发和利用对林木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四倍体刺槐属于难生根树种,生产上多采用根繁,嫁接,扦插的方式进行苗木繁育。但传统的繁殖方式受季节限制,不能在冬季进行繁育,给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制约了四倍体刺槐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该方法培育出的植株遗传性能稳定、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大田移栽成活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该方法选用无菌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作为插穗,扦插前插穗的基部先浸泡在生根剂中不超过30秒,然后扦插在装有基质的穴盘中进行常规管理,10 - 15天后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过15 - 20天生长获得移栽苗即可移栽)。具体的,所述生根 剂优选为浓度1000 - 1500 mg/L的吲哚丁酸(IBA)溶液。所述基质为由重量1:1的草炭土和珍珠岩组成的混合物。扦插前,穴盘内的基质预先用含0.2%高锰酸钾和0.01%多菌灵的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可防止扦插苗病虫害的发生。基质采用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使用,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后落入地面分散开为宜。所述的常规管理具体为:插穗扦插在装有基质的穴盘后浇透水一次,扦插深度1- 1.5cm,然后转入带有全光照自动控制喷雾管理的大棚内,一周喷施重量百分比浓度
0.01 - 0.03%的多菌灵液(避免感染发病)和稀释100倍后的MS液体培养基(用以提供充足营养元素)各2 — 3次,开始生根时一周喷施重量百分比浓度0.1 — 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 - 3次(用以促进根部木质化形成),10 - 15天后获得再生植株。喷施MS液体培养基(无蔗糖)时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时,效果较好:将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母液和微量元素母液各稀释100倍后,早晚交替喷洒,一周喷2 - 3次即可。具体的,选择生长粗壮、植株颜色深绿、营养充足的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用无菌刀从愈伤组织基部0.5cm处切下作为插穗,保证嫩枝插穗长度3 — 3.5cm,插穗切口平滑。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在10 - 15天内即可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达到70%以上,解决了传统扦插生根难的问题,真正达到快繁目的。此法扦插一个月后可移栽,根系发达(根数3 — 5根),根长4cm左右,植株健壮,大田移栽成活率90%以上。和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扦插生根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I)不受季节限制。本发明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繁殖材料来源于组培苗,不受季节限制。传统扦插会因植物生理状况和天气条件等因素无法进行扦插繁育,季节限制因素极强,而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无菌苗扦插后转入有全光照自动喷雾控制管理的大棚内,可以随时监测植物的水分状况并进行水分调节,湿度控制75%以上,温度保持在22 - 25度之间(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扦插苗腐烂死亡),为其生长创造最适合的条件,从而提高繁殖材料的生根率,一年四季均可繁苗。2)节约生产成本。传统的四倍体刺槐组培苗需要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一个月、炼苗一周后才可以移栽。采用本发明方法扦插嫩枝不需要经过生根培养基培养,扦插后10 - 15天即可得到再生植株,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3)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出的植株,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传统的方法组培育苗移栽时,很容易对根部 造成损害,从而影响移栽成活率。本发明方法采用疏松的无土基质,更利于植株营养水分的吸收,移栽时不会对根部造成损害,提高了移栽成活率。4)便于操作管理,简单易学。本发明方法采用大棚内全光照自动喷雾管理,浇水、喷药、施肥等均可实现自动化管理,操作简便。这种育苗技术不仅节省了劳动力投入,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采用本发明方法培育出的再生植株成活率高、遗传性能稳定,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快繁效果,得到完整植株,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为四倍体刺槐扩繁方式增添了新途径,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泛。


图1为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扦插苗的生根(约15天)图片;
图2为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移栽苗的(约30天)图片;
图3为移栽苗的成活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
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插穗选择:选择生长粗壮、植株颜色深绿、营养充足的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用无菌刀从愈伤组织基部0.5cm处切下作为插穗,保证嫩枝插穗长度3 — 3.5cm,插穗切口平滑;
2)扦插:将用作插穗的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无菌苗嫩枝的基部先浸泡在浓度1000mg/L的吲哚丁酸溶液中15秒,然后扦插在装有基质(所述基质由重量1:1的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基质预先进行消毒处理)的穴盘中进行常规管理;
3)常规管理:插穗扦插在装有基质的穴盘后浇透水一次,扦插深度1.5cm,然后转入带有全光照自动控制喷雾管理的大棚内(大棚内保持温度25°C、湿度75 - 80%的适宜环境),一周喷施浓度0.03% (重量百分比)的多菌灵液和稀释100倍后的MS液体培养基各3次,开始生根时一周喷施浓度0.4% (重量百分比)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次,12天后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生长约20天后获得移栽苗即可移栽。常规管理期间应及时清理枯枝烂枝,保证插床清洁。实施例2
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插穗选择:选择生长粗壮、植株颜色深绿、营养充足的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用无菌刀从愈伤组织基部0.5cm处切下作为插穗,保证嫩枝插穗长度3 — 3.5cm,插穗切口平滑; 2)扦插:将用作插穗的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无菌苗嫩枝的基部先浸泡在浓度1500mg/L的吲哚丁酸溶液中25秒,然后扦插在装有基质(所述基质由重量I: I的草炭土和珍珠岩混合而成,基质预先进行消毒处理)的穴盘中进行常规管理;
3)常规管理:插穗扦插在装有基质的穴盘后浇透水一次,扦插深度1.2cm,然后转入带有全光照自动控制喷雾管理的大棚内(大棚内保持温度25°C、湿度75 - 80%的适宜环境),一周喷施浓度0.01% (重量百分比)的多菌灵液和稀释100倍后的MS液体培养基各2次,开始生根时一周喷施浓度0.2% (重量百分比)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次,15天后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生长约15天后获得移栽苗即可移栽。
权利要求
1.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选用无菌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作为插穗,扦插前插穗的基部先浸泡在生根剂中不超过30秒,然后扦插在装有基质的穴盘中进行常规管理,10 - 15天后获得再生植株。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剂为浓度1000 - 1500 mg/L的吲哚丁酸溶液。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由重量1:1的草炭土和珍珠岩组成的混合物。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规管理具体为:插穗扦插在装有基质的穴盘后烧透水一次,扦插深度I 一 1.5cm,然后转入带有自动控制喷雾管理的 大棚内,一周喷施重量百分比浓度0.01 — 0.03%的多菌灵液和稀释100倍后的MS液体培养基各2 — 3次,开始生根时一周喷施重量百分比浓度0.1 — 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 — 3次,10 — 15天后获得再生植株。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生长粗壮、植株颜色深绿、营养充足的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用无菌刀从愈伤组织基部.0.5cm处切下作为插穗,保证嫩枝插穗长度3 — 3.5cm,插穗切口平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瓶外扦插生根方法,该方法选用无菌四倍体刺槐组培增殖苗嫩枝作为插穗,扦插前插穗的基部先浸泡在生根剂中不超过30秒,然后扦插在装有基质的穴盘中进行常规管理,10-15天后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过15-20天生长获得移栽苗即可移栽。该方法培育出的植株遗传性能稳定、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大田移栽成活率较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081703SQ20131005335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9日
发明者常军, 刘晓明, 聂琳 申请人:河南省木本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