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

文档序号:143695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滇黄精药用植物根茎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漠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 Coll.et Hemsl),又名节节高,百合科黄精属草本,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藏滇黄精、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主要成份为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二氨基丁酸、毛地黄糖甙等。具有抗菌,抗真菌,降压作用,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功效。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大,近圆柱形或连珠状,结节作不规则菱状。茎高I 3m,顶部常作攀援状。生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坡,有时生岩石上。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圆锥状,形似鸡头(习称〃鸡头黄精〃),或呈结节块状似姜形(习称〃姜形黄精〃)。分枝少而短粗,长3 10 cm,直径I 3 c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根痕多呈点状突起,分布全体或多集生于膨大部分,以块 大、色黄、断面透明、质润泽者为佳。随着国内外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野生滇黄精质量较好,价格不断上扬,被大量采挖,因而解决人工育种技术,已成为大面积发展滇黄精种植的首要技术问题。目前,对滇黄精人工育苗种植还未见详细报道,见报道文献仅限黄精品种的种植,育种多采用种子、顶芽根茎作种种植。在种植中,生产成本较高,难于形成产业化种植,经济效益不明显。滇黄精适于在20 30°C湿润、阴凉、高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为云南地产药材品种,由于气候自然因素,使其生长较快,药用效果亦具佳。目前,相关科研、企业已着手研究种植标准及育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滇黄精根茎育苗技术难题,提出育种成本较低,技术操作简便、易推广的育种方法。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方案如下:
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包括育苗沟开挖、放置防渗土工布、根茎块灭菌处理、建盖遮阴网、小苗浇水管理。其步骤如下:
A.选择土地:选择沙土地不超过10 15°C的山坡地,坡地以横向为序从上向下每隔50cm开挖一条深40 45cm、宽60cm的沟;
B.放置防渗土工布:在沟底部将防渗土工布折叠成间隔15cm凹槽放置于沟底部,然后回填土至地面距10 cm处,在堆放上拌有农家肥土壤高于地块10 15cm,使之形成育苗墒地;
C.芽苗切块及灭菌处理:选择IOcm以上有2 3芽苗的根茎块,用经过消毒灭菌后的刀具按苗芽切块,用自制生物膜对切块创口粘贴,约10 20分钟后不见滴水汁即栽于土壤墒地,苗株行距15 20cm ;D.遮阳网:在栽入根茎块苗的墒地上建盖高约1.5 2m的遮阳网,遮阳网可双层亦可单层使用;
E.小苗管理:栽入滇黄精根茎块的墒地上面铺稻草,每3天浇I 2次水(气候干燥适量增加浇水次数),育苗30 40天,长到20cm时可移栽种植。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沟底部放置折叠成间隔15cm的凹槽防渗土工布;用自制生物膜对切块创口进行粘贴处理。本发明针对滇黄精根茎育苗的特性,开挖深沟,除人工外,可大量使用机械化操作挖深沟,沟底部放置防渗土工布有利于山坡地节水、保水;根茎芽苗切块灭菌处理及建盖遮阳网、小苗浇水方法易掌握和推广。


图1是沟渠开挖示意图。
图1说明,A说明沟深40 45cm ;B说明沟宽60 cm ;C说明沟与沟间隔50cm。图2是防渗土工布放置示意图。图2:D:防渗土工布折叠成间隔15 cm的凹槽放置于沟底部;E:说明回填土,F:说明拌有农家肥土壤高于地块10 15cm。G:说明根茎植于土壤 10_15cm。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包括育苗沟开挖、放置防渗土工布、根茎块灭菌处理、拉盖遮阴网、小苗浇水管理。其步骤为:(1)选择土地:选择沙土地不超过10 15°C的山坡地,坡地以横向为序从上向下每隔50cm开挖一条深40cm、宽60cm的深沟;(2)放置防渗土工布:在沟底部将防渗土工布折叠成间隔15cm凹槽放置于沟底部,然后回填土至地面距IOcm处,在堆放上拌有农家肥土壤高于地块10cm,使之形成育苗墒地;(3)芽苗切块及灭菌处理:选择IOcm以上有2 3苗芽的根茎块,用经过消毒灭菌后刀具按苗芽切块,用自制生物膜对切块创口进行粘贴,约10 20分钟后不见滴水汁即栽于土壤墒地,苗株行距15cm;(4)遮阳网:在栽入根茎块苗的墒地上建盖高约1.5 2m的遮阳网,遮阳网可双层亦可单层使用;(5)小苗管理:栽入滇黄精根茎块的墒地上面铺稻草,每3天浇I次水(气候干燥适量增加浇水次数),育苗35天,长到20 cm时可移栽种植。实例2:
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包括育苗沟开挖、放置防渗土工布、根茎块灭菌处理、拉盖遮阴网、小苗浇水管理。其步骤如下:(1)选择土地:选择沙土地不超过10 15°C的山坡地,坡地以横向为序从上向下每隔50cm开挖一条深45cm、宽60cm的深沟;(2)放置防渗土工布:将防渗土工布折叠成间隔15cm的凹槽放置于沟底部,然后回填土至地面距IOcm处,在堆放上拌有农家肥土壤高于地块15cm,使之形成育苗墒地;(3)苗芽切块及灭菌处理:选择IOcm以上有2 3芽苗的根茎块,用经过消毒灭菌后刀具按苗芽切块,用自制生物膜对切块创口进行粘贴,约10 20分钟后不见滴水汁即栽于土壤墒地,苗株行距20cm ; (4)遮阳网:在栽入根茎块苗的墒地上建盖高约1.5 2m的遮阳网,遮阳网可双层亦可单层使用;(5)小苗管理:栽入滇黄精根茎块的墒地上面铺稻草,每3天浇2次水(气候干燥适量增加浇水次数),育苗45天,长到20 cm时可移栽种植。
权利要求
1.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包括育苗沟开挖、放置防渗土工布、根茎块灭菌处理、建盖遮阴网、小苗浇水管理;其步骤如下: A.选择土地:选择沙土地不超过10 15°C的山坡地,坡地以横向为序从上向下每隔50cm开挖一条深40 45cm、宽60cm的沟; B.放置防渗土工布:在沟底部将防渗土工布折叠成间隔15cm凹槽放置于沟底部,然后回填土至地面距10 cm处,在堆放上拌有农家肥土壤高于地块10 15cm,使之形成育苗墒地; C.芽苗切块及灭菌处理:选择IOcm以上有2 3芽苗的根茎块,用经过消毒灭菌后的刀具按苗芽切块,用自制生物膜对切块创口粘贴,约10 20分钟后不见滴水汁即栽于土壤墒地,苗株行距15 20cm ; D.遮阳网:在栽入根茎块苗的墒地上建盖高约1.5 2m的遮阳网,遮阳网可双层亦可单层使用; E.小苗管理:栽入滇黄精根茎块的墒地上面铺稻草,每3天浇I 2次水(气候干燥适量增加浇水次数),育苗30 40天,长到20 cm时可移栽种植。
2.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沟底部放置折叠成间隔15cm的凹槽防 渗土工布;根茎块用自制生物膜对创口进行粘贴处理。
全文摘要
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滇黄精根茎育苗的方法,其步骤为选择土地不超过10~15℃的山坡地,以横向为序从上向下每隔50cm开挖一条深40~45cm、宽60cm的沟,沟底部放置折叠成间隔15cm凹槽防渗土工布,回填土上层放上拌有农家肥的土壤形成育苗墒地;选择5cm以上有2~3芽苗的根茎块,用消毒灭菌后的刀具切块,用自制生物膜对切块创口进行粘贴,约10~20分钟后不见滴水汁即栽于土壤墒地,苗株行距15~20cm;在栽入根茎块苗的墒地上拉盖高约1.5~2m的遮阳网;每3天浇1~2次水,育苗35~45天,长到20cm时可移栽种植。本发明取材容易,成活率高,适于缺水地育苗。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210757SQ2013100591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礼中 申请人:思茅云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