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4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辊破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双辊破碎机是指两个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辊体相向旋转,使物料在两辊体间被破碎的机械。(如本申请人早先授权的ZL201220324206.6当中有记载)在双辊破碎机的两辊体之间预留有间隙S,其 中一辊体固定,而另一辊体安装在活动的轴承座(即活动架)上,活动架可以在机架上往复移动。通常给活动架即活动的辊体施加一个弹簧力,这样既使物料能被有效地破碎又可在掉入大块物料或硬物(如铁块)时有效地保护破碎机。由于在破碎生产中,辊体会正常磨损,为了延长使用周期,辊体常采用高硬度的耐磨材料制作,而这些耐磨材料的价格一般都较高,为减低使用成本,通常把辊体设计成(如图1和图2所示)由辊圈4、辊轴5、轮毂6、涨紧圈7等四大部分组装而成。轮毂6与辊轴5用键I相连,并由轴肩轴向定位在辊轴5上,左右两轮毂6用拉杆螺栓3拉紧固定,辊圈4通过涨紧圈7安装在轮毂6上,实现辊圈4在辊轴上的径向及轴向的定位,辊圈4的内锥面与涨紧圈7的外锥面配合,轮毂6与涨紧圈7之间留有间隙δ。以左侧轮毂6与涨紧圈7及辊圈4安装为例:拧紧涨紧螺钉2,涨紧圈7往右移动,涨紧圈7通过锥面给辊圈施加一个F力,径向分力Fr使辊圈4被涨紧,而轴向分力Fa会使辊圈4右移。右侧的组装同理。所以,辊圈4组装过程中在辊轴5上的轴向位置是不断的左右移动的,组装中需要经常检查其轴向位置是否正确,而用户在现场组装中这些检查常常是不方便的,因此常出现双辊体在对装时才发现辊圈的轴向位置不正确,需要返工,浪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双辊破碎机的辊体上的辊圈在辊轴上的轴向定位问题,提供一种使得辊圈在辊轴上的轴向位置能按设计要求自动找正定位,从而有效的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调整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的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包括辊圈、辊轴、轮毂和涨紧圈,所述轮毂轴向设置于所述辊轴上,所述辊圈通过所述涨紧圈设置于所述轮毂上,所述涨紧圈与所述轮毂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圈与涨紧圈之间增设一涨紧定位圈,所述涨紧定位圈具有一定位平面A和一定位平面B,所述定位平面A靠设于所述辊圈径向侧沿上,所述定位平面B靠设于所述轮毂径向侧沿上;所述涨紧定位圈与辊圈的轴向配合面设置为圆柱面,所述涨紧定位圈与涨紧圈的轴向配合面设置为锥面。轴向找正定位调整原理:以右侧轮毂与涨紧定位圈、涨紧圈及辊圈安装为例:拧紧涨紧螺钉,涨紧圈往左移动,涨紧圈通过锥面给涨紧定位圈施加一个力,径向分力使辊圈被涨紧,而轴向分力会使涨紧定位圈向左移动,其定位面A会挂住并带动辊圈一起向左移动,直至其另一定位面B顶住轮毂时不再向左移动,此时继续拧紧涨紧螺钉,涨紧定位圈只会径向膨胀而不会轴向移动,因此辊圈也只会被径向涨紧,而不会轴向移动。左侧的组装原理相同。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使辊圈在涨紧的同时实现轴向自动找正定位。其余优点:(1)辊圈的内孔做成圆柱孔。辊圈为易耗件,采用耐磨材料制作,一般不易机加工,其与涨紧定位圈配合的内孔做成简单的圆柱孔比传统的圆锥孔更易于机加工和保证尺寸精度,辊圈的两侧面进行机加工以保证期轴向定位精度。(2)涨紧定位圈与棍圈的轴向配合面做成圆柱面,与棍圈的轴向定位面和与轮毂的轴向定位面做成环形平面,与涨紧圈的轴向配合面做成内锥面,以便机床加工和定位可靠,以便实现涨紧。(3)轮毂的外圆直径稍少于辊圈的内孔直径,以使轮毂能方便的装入辊圈中。作为优选,所述涨紧定位圈与辊圈轴向配合面的轴向长度尺寸相同。涨紧定位圈设计有阶梯结构的定位平面A和定位平面B,两平面间的距离为L,辊圈与涨紧定位圈的配合面为圆柱面,两者配合面的轴向长度尺寸相同,均为L ;以致调整时更加精确,减少误差。作为优选,所述涨紧定位圈轴向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通槽。涨紧定位圈一处沿轴向切有一定宽度的通槽使其在受到径向力时能容易地产生膨胀或收缩以便实现涨紧和轴向自动定位,并方便安装拆卸。作为优选,涨紧圈轴向方向上也设置有至少一通槽。涨紧圈采用外圆为圆锥面,内孔为圆柱面的结构,涨紧圈选一处沿轴向切有一定宽度的通槽使其在受到径向力时能容易地产生膨胀或收缩并方便安装拆卸。作为优选,涨紧圈通过涨紧螺钉设置于所述轮毂上。拧紧涨紧螺钉,涨紧圈往左移动,实为最简单、可靠的实现方法。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双辊破碎机上设计辊圈自动找正定位结构,使双辊破辊体在组装中其辊圈能方便地轴向自动找正定位,大大的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及减少停机更换配件的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图1为现有技术双辊破碎机的辊圈定位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1中I的结构放大 图3为本发明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4为图3中II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键,2-涨紧螺钉,3-拉杆螺栓,4-辊圈,5-辊轴,6_轮毂,7_涨紧圈,8_涨紧定位圈。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包括一个棍圈4、两个轮毂6、两个涨紧定位圈8、两个涨紧圈7、一支棍轴5、两组涨紧螺钉2、一组拉杆螺栓3,两个键I组成。轮毂6与辊轴5用键I相连,并由轴肩轴向定位在轴上,左右两轮毂6用拉杆螺栓3拉紧固定,辊圈4通过涨紧定位圈8和涨紧圈7安装在轮毂6上,实现辊圈4在辊轴5上的径向及轴向的定位。涨紧定位圈8设计有定位平面A和定位平面B,两平面间的距离为L,辊圈4与涨紧定位圈8的轴向配合面为圆柱面,两者配合面的轴向长度尺寸相同,均为L ;涨紧定位圈8沿轴向开有一定宽度的一槽口,以便其径向收缩或涨开;涨紧定位圈8与涨紧圈7的轴向配合面设置为锥面,即涨紧定位圈8以内锥面与涨紧圈7的外锥面相配合,轮毂6与涨紧圈7之间留有间隙δ,涨紧圈7通过涨紧螺钉2设置于轮毂6上。涨紧圈7沿轴向开有一定宽度的一槽口,以便其径向收缩或涨开。实用:以右侧轮毂6与涨紧定位圈8、涨紧圈7及辊圈4安装为例:拧紧涨紧螺钉2,涨紧圈7往左移动,涨紧圈7通过锥面给涨紧定位圈8施加一个F力,径向分力Fr使辊圈4被涨紧,而轴向分力Fa会使涨紧定位圈8向左移动,其定位面A会挂住并带动辊圈4一起向左移动,直至其另一定位面B顶住轮毂6时不再向左移动,此时继续拧紧涨紧螺钉2,涨紧定位圈8只会径向膨胀而不会轴向移动,因此辊圈4也只会被径向涨紧,而不会轴向移动。左侧的组装原理相同。综上所述,本专利结构使辊圈在涨紧的同时实现轴向自动找正定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包括辊圈、辊轴、轮毂和涨紧圈,所述轮毂轴向设置于所述辊轴上,所述辊圈通过所述涨紧圈设置于所述轮毂上,所述涨紧圈与所述轮毂之间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圈与涨紧圈之间增设一涨紧定位圈,所述涨紧定位圈具有一定位平面A和一定位平面B,所述定位平面A靠设于所述辊圈径向侧沿上,所述定位平面B靠设于所述轮毂径向侧沿上;所述涨紧定位圈与辊圈的轴向配合面设置为圆柱面,所述涨紧定位圈与涨紧圈的轴向配合面设置为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定位圈与棍圈轴向配合面的轴向长度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定位圈轴向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涨紧圈轴向方向上也设置有至少一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涨紧圈通过涨紧螺钉设置于所述轮毂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涨紧圈通过涨紧螺钉设置于所述轮毂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涨紧圈通过涨紧螺钉设置于所述轮毂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辊破碎机的辊圈轴向找正定位调整机构,包括辊圈、辊轴、轮毂和涨紧圈,轮毂轴向设置于辊轴上,辊圈通过涨紧圈设置于轮毂上,涨紧圈与轮毂之间留有间隙,辊圈与涨紧圈之间增设一涨紧定位圈,涨紧定位圈具有一定位平面A和一定位平面B,定位平面A靠设于辊圈径向侧沿上,定位平面B靠设于轮毂径向侧沿上;涨紧定位圈与辊圈的轴向配合面设置为圆柱面,涨紧定位圈与涨紧圈的轴向配合面设置为锥面。本发明在双辊破碎机上设计辊圈自动找正定位结构,使双辊破辊体在组装中其辊圈能方便地轴向自动找正定位,大大的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及减少停机更换配件的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B02C4/30GK103203260SQ20131008639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春益 申请人:义乌市鑫隆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