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29760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具体是筛选出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并将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中控制香味的基因a和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b分别导入保持系和恢复系中,并以得到的保持系转育不育系,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保持系III、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和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以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为母本和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组配基因型为aabb的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Z。本发明所育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Z不仅产量高,每粒稻米均有香味,且稻米为软米,米饭冷后不回生。
【专利说明】
一种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具体是一种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籼型杂交水稻育种方法的成功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是,杂交水稻米是已经分离了的F2代种子,品质性状介于双亲之间,双亲品质均优质配制的组合,尤其是实现优质性状基因如香味基因的等位性,可以从根本上阻止F2代米粒的遗传分离,使米粒内在品质不发生分离或把分离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由于目前我国优质三系杂交稻亲本米质内含理化指标全部达到国优3级以上的很少,难以配制出更多优质杂交稻组合,造成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米质绝大多数不理想的局面。因此,必须挖掘特殊遗传的优质种质,寻求利用新的优质恢复源和保持源,拓宽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才能实现优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突破。
[0003]香稻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淀粉酶、脂肪酶、麦芽糖酶和钙、磷、铁以及丰富的锌、硒等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改善新陈代谢,是治疗坏血病、过敏性疾病、急慢性疾病的辅助药物,还能健全毛细血管,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疗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香米能润心肺,和白药,久服轻身延年”。同时,香米饭香味浓馥,米粒晶莹,米饭芬芳而深得消费者的青睐,以香米酿成的香米酒,醇香满口,酒品质也佳。具有香味的稻米,不仅品质好,还拥有丰富的营养保健功效,经济价值甚高。因此,香味已成为稻米重要品质特征之一,含有香味的杂交水稻育种也成为当前水稻育种的一个热点和发展方向。国内外一些水稻育种专家利用当地或者引进香稻资源,利用各种技术措施把香味基因导入杂交水稻亲本,成功育成了香型杂交水稻亲本,即香稻不育系或者恢复系,然后以香型不育系和香型恢复系杂交配组获得全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以及用香型不育系和非香型恢复系或者用非香型不育系和香型恢复系杂交配组获得自然参合型的香型杂交水稻品种(部分米粒有香味)。然而这些香型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一是配组双亲品质不好,如直链淀粉含量高,不是软米类型,虽然配组选育获得全香型杂交水稻品种或者自然参合型的香型杂交水稻品种,但因直链淀粉含量高,米饭冷后会回生,变硬,口感不好;二是配组双亲,即不育系和恢复系品质不一致,如直链淀粉含量不一致,导致杂交稻米(F2代种子)品质形状发生遗传分离,形成如软硬不一的杂米,品质差,不好蒸煮;三是配组双亲虽然均有香味,但因控制香味的基因往往不等位,杂交配组获得的杂交水稻品种绝大多数不是全香型品种。
[0004]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及天然宝库,是中国稻种优异种质的富集中心,优质稻种质资源相当丰富,拥有罕见的集香味和软米两个品质性状为一体的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是云南特有的一种籼稻类型,直链淀粉含量低,软胶稠度,低糊化温度,香味浓馥,米饭芬芳,柔润爽口,冷后不回生,不变硬,冷热均可食用,不易变馊,饭粒晶莹,富有光色等优质特性,古往今来就素有“贡米”之美誉。
[0005]虽然云南香型软米水稻种质资源品质优异,但地方香型软米老品种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叶片长软,极易倒伏,产量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云南水稻育种单位为主的农业科研机构,把IR的矮杆、株叶型、抗病等优良性状基因导入香型软米地方老品种进行改良,育成了许多具有香、软、矮杆、株型紧凑、丰产性好等特点的香型软米常规水稻新品种。但和杂交稻品种相比,由于缺乏杂交稻种具有的更丰富的遗传基础,重组更多的优良基因,以及扩大了遗传差异,产量始终比杂交稻减产20%以上,导致水稻生产上出现籼型杂交稻产量高,但品质差,而优质香型软米常规水稻品质好,但产量低的局面,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稻米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国际市场的竞争需求。因此,如何选育获得既有云南香型软米品质特点,又有和杂交水稻产量一样的香型软米杂交水稻品种对推进我国水稻育种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针对品质优异的香型软米常规水稻品质好,但产量低,而一般杂交水稻产量高,但品质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
[0007]本发明的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I)从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中筛选与胞质雄性不育系IV配组后具有保持能力的香型软米水稻品种若干及具恢复力的香型软米水稻品种若干,将筛选出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和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相互配组杂交、鉴定,选出一组均具有等位基因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 ;
[0009]2)把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中控制香味的基因a和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b导入水稻保持系II中,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保持系III ;以具有不育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IV为母本,以香型软米保持系III为父本杂交,选取后代中的不育株,以香型软米保持系III为父本连续回交,以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为标准,选育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 ;
[0010]3)把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中控制香味的基因a和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b导入恢复系VII中,以香型、软米、优质、具保持能力为标准,选育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 ;
[0011]4)以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为母本,以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为父本,组配基因型为aabb的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Z。
[0012]步骤2)和步骤3)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分别实施。
[0013]本发明的关键是用来配组杂交水稻的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和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这两者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必须等位,且这两者控制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也必须等位。因此,所述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所述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为含有等位香味基因的水稻品种(系),以香型软米水稻I和香型软米水稻VI杂交,检测F1植株地上部和种子是否全部有香味来判断香型软米水稻I和香型软米水稻VI的香味基因是否等位,当F1植株地上部和种子全部具有香味时,可判定香型软米水稻I和香型软米水稻VI具有相同的香味基因,本发明称该基因为a ;所述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所述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为含有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的水稻品种(系),通过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杂交,检测F1籽粒含有的低直链淀粉含量是否一致来判断香型软米水稻I和香型软米水稻VI的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是否等位,当F1籽粒含有的低直链淀粉含量一致时,可判定香型软米水稻I和香型软米水稻VI具有相同的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本发明称该基因为b。S卩,以所述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所述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杂交,种植杂交种子,得到植株地上部和种子全部具有香味且籽粒含有的低直链淀粉含量一致的表现型,以此鉴定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的基因型均为aabb。
[0014]所述香型是指水稻的地上部,包括籽粒、叶片、茎杆等均有香味;所述软米是指水稻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优选为15.0-18.0%。
[0015]所述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和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的优质标准为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以上;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Z的优质标准为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三级以上。
[0016]步骤I)所述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优选云南香型软水稻种质资源,包括云南地方老品种和通过老品种杂交选育出香型软米常规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0017]所述具保持能力是以该品种为父本与不育系IV杂交后,种植F1代的表现为不育性保持(即结实率低),即F1代结实率为0%。
[0018]所述具恢复力是以该品种为父本与不育系IV杂交后,种植F1代的表现为育性恢复(即结实率高),即F1代结实率大于等于75%。
[0019]所述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优选滇屯502 ;所述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优选红优I号。
[0020]所述不育系IV可为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岗型不育系岗46A、D型不育系宜香1A、印水型不育系I1-32A中的一种。
[0021]所述香型软米保持系III优选成功选育出的保持系文香28B,所述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优选成功选育出来的不育系文香28A。
[0022]步骤2)、步骤3)所述导入通过常规育种或者生物技术育种实现。
[0023]其中,生物技术育种可为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细胞杂交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和组织培养育种技术等。
[0024]步骤2)所述导入通过常规育种实现的方法具体为:以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为亲本,以保持系II为另一亲本杂交,以香型、软米、优质、具保持能力为标准,系谱加代选择5-8代得到香味基因型为aa、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基因为bb的保持系III。
[0025]步骤3)所述导入通过常规育种实现的方法具体为:以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为亲本,以恢复系VII为另一亲本杂交,以香型、软米、优质、具恢复力为标准,系谱加代选择4-8代得到香味基因型为aa、籽粒直链淀粉基因型为bb的恢复系VIII。
[0026]步骤I)所述连续回交的代数优选为6-8代。
[0027]所述杂交,为常规的水稻杂交,要点有:一是依据父本和母本的生物学特性,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使父母本在同一时间开花;二是通过人工去雄(当母本为不育系时不需人工去雄)、人工授粉等外部手段将父本的花粉传到母本的柱头上进行杂交授粉,获取杂交稻种子。
[0028]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0029]本发明所述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0030]1、控制稻米香味的基因绝大多数为隐形基因,当组配杂交组合的不育系V和恢复系VIII的香味基因型为等位的隐性纯合基因型aa时,杂交水稻Z所结稻米的香味基因也一定为隐性纯合基因型aa,从而保证每一粒稻米的表型均为有香味,为全香型杂交水稻。
[0031]2、直链淀粉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有密切关系,是决定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优劣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籼稻中高、中直链淀含量对低直链淀粉含量是显性或不完全显性,受单基因或一对基因控制,并受多基因或修饰基因的影响,导致以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大的亲本配组杂交水稻时,选育出的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一般倾向于高值亲本。本发明选用具有相同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bb软米不育系V与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bb的软米恢复系VIII杂交配组,杂交水稻Z所结稻米的香味基因也一定是纯合基因型bb,从而保证每一粒稻米的表型均为软米性状,为全软米型杂交水稻,就能克服以往因配组双亲直链淀粉含量高低不一致导致杂交品种蒸煮食味品质变差的技术难题。
[0032]3、杂交稻米已是分离了的F2代种子,本发明采用配组双亲均为优质不育系和恢复系,尤其是将配组双亲中控制香味和软米品质性状的基因实现了等位性,可以从根本上阻止F2代米粒在香味和软米品质上的遗传分离,使杂交稻米内在香味和软米品质上的理化品质不发生分离或把分离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选育出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品种。
[0033]4、以本发明的方法育成的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不仅产量高,特别是除地下根部外,包括籽粒、叶片、茎杆等整个植株的地上部分均有香味,其稻米在蒸煮过程中,向外散发出令人愉快的香味,打开蒸煮工具,米饭中散发出一股扑鼻的浓郁香味,而且米饭冷后不回生、不变硬,冷热都表现滋润爽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清香味甜、油亮光滑,尤其冷后香味更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发明以常规育种进行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选育的流程图。
[0035]图2为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文香287的选育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37]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杂交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杂交技术。
[0038]以下实施例中所涉水稻雄性不育系,如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岗型不育系岗46A,D型不育系宜香1A,印水型不育系I1-32A,均为公知公用的常用水稻不育系,可引自种子库或各品种的选育单位。
[0039]实施例中所涉其他水稻品种豪皮、滇屯502、红优I号、金23B、龙特浦B、菲恢6号,也均为公知公用水稻品种,可引自种子库或各品种的选育单位。
[0040]实施例1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的筛选
[0041]本发明以常规育种进行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选育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中“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X保持系II”处标志“可互为父母本”是指可以以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为母本,以保持系II为父本杂交,也可以以保持系II为母本,以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为父本杂交,“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X恢复系VII”处以此类推。
[0042]如结合生物技术进行本发明的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选育,则为:利用常规生物技术手段,将香型软米水稻I中控制香味的基因a和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导入水稻保持系II中,得到保持系III ;和/或利用常规生物技术手段,将香型软米水稻VI中控制香味的基因a和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导入恢复系VII中,得到恢复系VIII。
[0043]由图1可知,本发明的关键是用来配组杂交水稻的香型软米不育系V和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这两者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a必须等位,同时这两者控制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基因b必须等位(以下称软米基因)。所以,本发明首先需要筛选可以把香味基因a和低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b导入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香型软米水稻供体材料。
[0044]三系杂交水稻育种中因受质核互作和恢保关系的影响,为了筛选能同时作为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的供体材料,必须首先开展香型软米水稻资源对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鉴定试验。种植F1种子,根据育性保持(结实率为0%)或者恢复(结实率大于等于75%)表型,初步选择结实率为0%的香型软米材料作为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的供体保持材料,初步选择结实率大于等于75%的香型软米材料作为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的供体恢复材料。再以初步选定的供体保持材料和供体恢复材料为父母本组配杂交组合,选取其中杂种F1植株及其种子全部有香味且籽粒低直链淀粉含量一致的杂交组合,证明该组合的父母本具有等位的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可将该组合父母本分别用作本发明的供体保持材料(即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供体恢复材料(即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
[0045]本实施例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恢保关系相同的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如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岗型不育系岗46A,D型不育系宜香1A,印水型不育系I1-32A等)为母本,以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如豪皮、滇屯502、红优I号等)为父本,2000年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杂交配组,获得杂交F1种子。
[0046]2001年在文山州农科院试验基地经对F1的结实率测定,珍汕97A、龙特浦A、岗46A、宜香IA和I1-32A与香型软米良种滇屯502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均为0%,加之滇屯502香味浓郁,米饭柔软润口,株型良好,和优良保持系杂交,容易选出具有株型好,香味浓馥,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的保持系,所以初步选择滇屯502作为选育香型软米保持系的亲本。
[0047]同样,2001年在文山州农科院试验基地经对F1的结实率测定,珍汕97A、龙特浦A、岗46A、宜香IA和I1-32A与香型软米良种红优I号杂交组合的穗子不大,产量不高,但结实率均在75%以上珍汕97A/红优I号结实率达到90%,说明有恢复力。同时,红优I号香味浓郁,米饭柔软润口,株型良好,抗稻瘟病较强,和优良恢复系杂交,容易选出株型好,香味浓,花粉量大,配合力强的恢复系,所以选择红优I号作为选育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的亲本。
[0048]2002年,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用滇屯502作母本和红优I号杂交,2003年,在文山州农科院试验基地同时种植滇屯502和红优I号及其杂交种子F1,对其田间收获的籽粒进行品质理化分析,其直链淀粉含量一致且杂种F1植株及其种子全部有香味,证明两者的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是等位的。
[0049]因此,选择以滇屯502为本发明方法中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以红优I号为本发明方法中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
[0050]实施例2香型软米保持系文香28B、不育系文香28A的创建
[0051]本实施例以滇屯502作为本发明的香味、软米基因供体——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以金23BX龙特浦B的F1代作为保持基因供体材料——保持系II,以不育系珍汕97A作为不育系IV,按照图1选育香型软米保持系II1、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具体为:
[0052]1998年秋,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以金23BX龙特浦B的F1代为母本,以滇屯502为父本进行杂交,之后按照米粒具有香味、软米、长粒、透明等的育种目标,采用系谱法和增加选择压的方法,用咀嚼法鉴定糙米的香味有无等选择方案进行分离、加代选择,纯化优异性状基因,筛选优良单株。
[0053]2001年夏,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从F4R中选择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尤其是早熟,花时早,柱头大,株叶型好,米粒细长透明,香味浓的保持系单株文香28B。
[0054]2001年夏,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以文香28B为父本,和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作为本发明的不育系IV)进行杂交配组,得到F1种子。这样做的目的是测定文香28B的育性保持情况,同时,引入雄性不育细胞质。
[0055]种植F1,从中选择对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表现全保(即结实率为O)的株系,以文香28B为父本进行回交,得到F1B1种子。同时对文香28B进行稻米品质分析,结果文香28B糊化温度低,胶稠度大,尤其直链淀粉在17%左右。这种品质分析的目的,保证回交父本品质达到育种目标标准,同时保证选育出的不育系的品质也达到育种目标标准,因为不育系的品质是保持系决定的。
[0056]从回交F1B1开始,经过镜检,选择典败不育单株回交,进行核置换。回交到F1B6代时,得到一系列稳定的不育系单株。
[0057]2004年秋,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选取其中具有较好的异交习性,株叶型好,米粒细长、透明,香味浓的不育单株,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优良恢复系明恢63和特优质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文恢287等对其进行育性恢复、配合力和香味基因等位鉴定。根据鉴定结果,选择米粒香味浓、细长和透明,雄性败育彻底、稳定,异交习性和株叶型好,容易恢复,配合力强,和自主选育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的香味基因等位的不育单株。然后对当选的不育单株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抗性尤其抗稻瘟病抗性鉴定和品质理化分析。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株型好,抗性最强和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的单株文香28A作为当选不育系。
[0058]至此,本实施例选育出了保持系文香28B (作为香型软米保持系III)和不育系文香28A (作为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
[0059]实施例3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文恢287的创建
[0060]本实施例以红优I号作为本发明的香味、软米基因供体品种一一香型软米水稻VI,以菲恢6号作为强恢复基因供体材料——恢复系VII,按照图1选育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具体为:
[0061]2001年,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以香型软米水稻红优I号为母本,以高配合力、强恢复力、广适性的优良恢复系菲恢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之后按照米粒具有香味、软米、长粒、透明的育种目标,采用系谱法和增加选择压的方法,用咀嚼法鉴定糙米的香味有无等选择方案进行分离、加代选择,纯化优异性状基因,筛选优良恢复单株。系谱选育至F4代时,选择F4代中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糙米有香味、细长、透明的株系,和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珍汕97A、岗46A、宜香IA和I1-32A等不同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不育系进行杂交配组,测定F4优良株系的恢复力和配合力,以便进行恢复性定向选育。
[0062]在恢复力和配合力测定的同时,继续自交加代F4到F6,对F6当选单株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和稻瘟病抗性鉴定。
[0063]根据恢复力、配合力、抗病性鉴定、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香味基因等位性鉴定结果,选择F6单株中综合农艺性状好,穗子大,花粉量大,米粒细长透明,香味馥郁,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和适应性强的单株进行品质鉴定,最终选择株叶型好,稳定,米粒香味浓、细长和透明,大穗,花粉量大,恢复力、配合力强,抗病和品质优异的,具有云南特色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文恢287。
[0064]至此,本实施例选育出了恢复系文恢287,可用作本发明的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
VII1
[0065]实施例4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的配组
[0066]本实施例以文香28A (选育方法见实施例2)作为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以文恢287 (选育方法见实施例3)作为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组配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
[0067]2005年在文山州农科院网室以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文香28A为母本,以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文恢287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文香28AX文恢287,得到F1种子
[0068]2006年,在文山、红河、南宁、贵阳等地种植杂交组合F1种子,进行多点鉴定试验,鉴定F1植株的香味有无,同时分析籽粒理化品质,尤其父母本及其杂交组合F1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否一致,如果秧苗有香味属软米型,说明当选恢复单株和当选保持系或者不育系材料具有等位的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另一方面,通过多点种植杂交组合F1种子,再鉴定当选单株的恢复力和配合力,尤其鉴定当选恢复单株与自主选育的香型软米不育材料所配组杂交组合的适应性。
[0069]结果文香28AX文恢287杂交组合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产量高,适应性强,而且杂交植株除根外,都有香味,米饭柔润。杂交组合稻米经理化分析,也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获得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文香287。文香287的完整选育系谱图见图2。
【权利要求】
1.一种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中筛选与胞质雄性不育系IV配组后具有保持能力的香型软米水稻品种若干及具恢复力的香型软米水稻品种若干,将筛选出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和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相互配组杂交、鉴定,选出一组均具有等位基因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和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 ; 2)把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中控制香味的基因a和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b导入水稻保持系II中,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保持系III ;以具有不育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IV为母本,以香型软米保持系III为父本杂交,选取后代中的不育株,以香型软米保持系III为父本连续回交,以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为标准,选育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 ; 3)把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中控制香味的基因a和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b导入恢复系VII中,以香型、软米、优质、具保持能力为标准,选育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 ; 4)以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为母本,以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为父本,组配基因型为aabb的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型是指水稻的地上部,包括籽粒、叶片、茎杆等均有香味;所述软米是指水稻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5.0-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型软米优质雄性不育系V和香型软米优质恢复系VIII的优质标准为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以上;全香型软米优质杂交水稻Z的优质标准为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夕卜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香型软米水稻资源优选云南香型软水稻种质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能力是指以该品种为父本与不育系IV杂交后,种植F1代的结实率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恢复力是以该品种为父本与不育系IV杂交后,种植F1代的结实率大于等于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型软米水稻保持品种I为滇屯5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型软米水稻恢复品种VI为红优I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育系IV为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岗型不育系岗46A、D型不育系宜香1A、印水型不育系I1-32A中的一种。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全香型软米三系杂交水稻选育方法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H1/02GK104335892SQ201310334135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李存龙, 罗龙, 杨芬, 陶永宏, 韦永贵, 申仕安, 董卓娅 申请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