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文档序号:30622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的方法,步骤如下:(1)施肥量及配方;(2)施肥时期、方法;(3)平整土壤;(4)施肥方式与耕地深度;(5)设置筛网过滤池;(6)耕地与灌水洗碱间隔期;(7)水层管理。本发明方法省工、省力、省肥、节支;该方法由人工多次水田施肥改为耕前机械旱地施肥为主的施肥方式,大幅度减轻了传统人工施肥的繁重劳动;该方法还减少了传统施肥方法肥料溶水至土壤吸附转化过程的流失,并依据土壤ph值的高低与品种特征使用相应氮磷钾肥料配方,避免了盲目施肥;增收、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专利说明】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ー种稻田施肥的方法,特别涉及ー种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国现有盐碱地约1亿公顷,主要分布在“三北”及沿海地区。根据土壤含盐成分,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地,种植水稻是开发这些盐碱地资源的主要途径,目前能种植水稻的盐碱地局限于轻度、中度盐碱地。轻度、中度盐碱地土壤一般ph值8左右,盐分含量0.2%以上,这种土壤种植水稻,在田间保持15cm左右较深水层情况下,水中盐分含量也在0.15%左右,盐分越闻对水稻生长的危害越大。
[0003]水稻是适 宜弱酸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以土壤ph值在6-7、水中盐分含量0.15%以下较适宜水稻生长。因此,盐碱地稻田每次施用氮肥后,依据氮肥量的多少一般出现不同程度的肥害,表现秧苗生长细弱矮小,插秧缓苗慢,分蘖迟,受害重的秧苗植株褐色、老叶干枯,新叶窄小,僵苗不长,严重影响正常生长,肥量越大,肥害越重。为避免或降低肥害,盐碱地水稻田通常采用“少吃多餐”的多次施肥方法,本田期需施肥4-6次。由于施肥次数多,不仅增加人工成本,还容易造成肥水流失,一般稻谷产量550kg/亩以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水稻生产用エ的方式以雇エ为主,由于水稻施肥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施肥人员为了减轻沉重的肥料负担,普遍做法是下地施肥开始大把大把撒肥,后来越撒越少,先多后少,造成施肥不均匀,水稻生长或肥大、贪青晚熟、倒伏,或肥小、群体不足,不能实现高产、稳产。
[0004]因此,如何有效改良土壤质量,降低肥料流失,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一种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壌的方法,是该领域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ー种エ艺简单、有效保证水稻生产的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实施步骤包括:
(1)施肥量及配方:
该方法是根据盐碱地土壌Ph值和水稻品种株型确定相应肥料配方如下:
配方1:ph值> 8的土壤类型、弯曲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5-16kg、P205用量5 -6kg、K20 用量 0kg ;
配方2:ph值> 8的土壤类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6-17kg、P205用量
5.5 -6.5kg、K20 用量 0kg ;
配方3:ph值为8-7.5的土壤类型、弯曲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5-16kg、P205用量5-6kg、K20用量0-2kg ;配方4:ph值为8-7.5的土壤类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6-17kg、P205用量5.5-6.5kg、K20用量0-2kg ;
配方5ゅ11值< 7.5的土壤类型、弯曲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5-16kg、P205用量5 -6kg、K20 用量 2 -3kg ;
配方6ゅ11值< 7.5的土壤类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6-17kg、P205用量
5.5 -6.5kg、K20 用量 2 -3kg ;
(2)施肥时期、方法:
将水稻本田所拟施全部氮肥的85%-90%、100%磷肥、100%钾肥在耕地前一次性施于土壤表层;其余拟施氮肥的10%-15%在孕穗期施用,或依据水稻苗情減量施用;孕穗肥的施用时期根据品种穗粒数多少确定,穗粒数> 150粒的大穗型品种,在进入幼穗分化8d-12d施用,穗粒数130-150粒的中穗型品种,在进入幼穗分化的7d-10d施用,穗粒数< 120粒的小穗型品种,在进入幼穗分化的5d以内施用;
(3)平整土壤:
同一地块土壤高度差小于10cm,高度差大于10cm的田块用田埂隔开或进行平整;冬前将田块周围水位降至距土表lm以下,确保耕地时土壤含水量低,耕后土质疏松、不成泥条,能将95%以上肥料覆盖土层下面;`
(4)施肥方式与耕地深度:
使用旱田播种施肥机械将耕地前一次性施用的肥料均匀播撒在土壤表层,保证不重施、不漏施,然后用翻耕或旋耕方法耕入土壌18cm-20cm,施肥与耕地作业同日完成;
(5)灌水泵站设置筛网过滤池:在泵站的抽水处、出水处各设置筛网过滤池,采用规格为1-1.5_的筛网分别双层设置固定,拦截水源地滋生的水绵,筛网过滤池的大小根据泵站抽水量,以不外溢水为适宜;
(6)耕地与灌水洗碱间隔期:
耕地后根据外界温度确定灌水洗碱时期,日平均温度在15°C以下,耕地日期与灌水间隔期6d-7d ;日平均温度在15°C以上,耕地日期与灌水日期间隔3d-4d ;
(7)水层管理:
ph值> 7.5的土壤类型,拉荒洗碱2次,ph值< 7.5的土壤类型,拉荒洗碱1次;耙地后田间保持水层10-15cm,3叶以上分蘖达到计划穗数的70%-75%,根据品种抗倒伏能力、群体大小晾田5d-10d,群体小、品种抗倒伏能力强轻晾,反之则延长晾田天数;抽穗10d后间歇灌水。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经多次反复试验示范,本发明方法与传统施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省エ、省力、省肥、节支:本发明方法由人工多次水田施肥改为耕前机械旱地施肥为主的施肥方式,大幅度减轻了传统人工施肥的繁重劳动,667m2平均減少施肥用エ0.6-
0.7个,节支72-84元。本发明方法还减少了传统施肥方法肥料溶水至土壤吸附转化过程的流失,并依据土壌ph值的高低与品种特征使用相应氮磷钾肥料配方,避免了盲目施肥,平均减少纯氮磷钾用量3.4-4.8kg/667m2,节支21-30元/667m2。人工、肥料共节支93 -114 元 /667m2。
【权利要求】
1.一种盐碱地稻田机械化配方施肥改良土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实施步骤包括: (1)施肥量及配方: 该方法是根据盐碱地土壌Ph值和水稻品种株型确定相应肥料配方如下: 配方1:ph值> 8的土壤类型、弯曲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5~16kg、P205用量5~6kg、K20 用量 Okg ; 配方2:ph值> 8的土壤类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6~17kg、P205用量`5.5 ~6.5kg、K20 用量 0kg ; 配方3:ph值为8~7.5的土壤类型、弯曲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5~16kg、P205用量5~6kg、K20用量0~2kg ; 配方4:ph值为8~7.5的土壤类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6~17kg、P205用量5.5~6.5kg、K20用量0~2kg ; 配方5ゅ11值< 7.5的土壤类型、弯曲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5~16kg、P205用量5~6kg、K20 用量 2 ~3kg ; 配方6ゅ11值< 7.5的土壤类型、直立穗型水稻品种:667m2N用量16~17kg、P205用量`5.5 ~6.5kg、K20 用量 2 ~3kg ; (2)施肥时期、方法: 将水稻本田所拟施全部氮肥的85%-90%、100%磷肥、100%钾肥在耕地前一次性施于土壤表层;其余拟施氮肥的10%-15%在孕穗期施用,或依据水稻苗情減量施用;孕穗肥的施用时期根据品种穗粒数多少确定,穗粒数> 150粒的大穗型品种,在进入幼穗分化8d~12d施用,穗粒数130~150粒的中穗型品种,在进入幼穗分化的7d~10d施用,穗粒数< 120粒的小穗型品种,在进入幼穗分化的5d以内施用; (3)平整土壤: 同一地块土壤高度差小于10cm,高度差大于10cm的田块用田埂隔开或进行平整;冬前将田块周围水位降至距土表lm以下,确保耕地时土壤含水量低,耕后土质疏松、不成泥条,能将95%以上肥料覆盖土层下面; (4)施肥方式与耕地深度: 使用旱田播种施肥机械将耕地前一次性施用的肥料均匀播撒在土壤表层,保证不重施、不漏施,然后用翻耕或旋耕方法耕入土壌18cm~20cm,施肥与耕地作业同日完成; (5)灌水泵站设置筛网过滤池:在泵站的抽水处、出水处各设置筛网过滤池,采用规格为1~1.5_的筛网分别双层设置固定,拦截水源地滋生的水绵,筛网过滤池的大小根据泵站抽水量,以不外溢水为适宜; (6)耕地与灌水洗碱间隔期: 耕地后根据外界温度确定灌水洗碱时期,日平均温度在15°C以下,耕地日期与灌水间隔期6d-7d ;日平均温度在15°C以上,耕地日期与灌水日期间隔3d-4d ; (7)水层管理: ph值> 7.5的土壤类型,拉荒洗碱2次,ph值< 7.5的土壤类型,拉荒洗碱1次;耙地后田间保持水层10~15cm,3叶以上分蘖达到计划穗数的70%~75%,根据品种抗倒伏能力、群体大小晾田5d~10d,群体小、品种抗倒伏能力强轻晾,反之则延长晾田天数;抽穗10d后间歇灌水。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3444297SQ201310379049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于福安, 刘文政, 郑爱军,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人:天津市原种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