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943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尤其是一种能够适应水稻、小麦、油菜播种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属于农林机械【技术领域】。该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机架前部设有旋耕开沟机构和辅助开沟机构,机架中部设有施肥播种机构,机架后部设有镇压覆土机构,机架一侧设有与外部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器,机架另一侧设有地轮;施肥播种机构包括排肥器与排种器,第一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耕开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地轮通过传动链分别与排肥器和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该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具有在一次作业时,同时进行旋耕、施肥和播种作业的功能。
【专利说明】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播种机,尤其是一种能够适应水稻、小麦、油菜播种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属于农林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据 申请人: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播种机存在的不足之处:1)在播种作业前要先进行旋耕、施肥作业,增加了机具下地次数,对地面进行多次压实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2)通常只能适应播一种或少数几种粒径相当的作物,不能够同时适应水稻、小麦、油菜的种植的播种要求,若用于播粒径相差较大的种子,则需要通过更换不同的排种器来实现,操作麻烦;3)在播种时播种量调节是通过改变排种器有效工作长度方式或更换不同的排种轮,调节范围较小、精度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具有在一次作业时,同时进行旋耕、施肥和播种作业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部设有旋耕开沟机构和辅助开沟机构,所述机架中部设有施肥播种机构,所述机 架后部设有镇压覆土机构,所述机架一侧设有与外部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器,所述机架另一侧设有地轮;所述施肥播种机构包括排肥器和排种器,所述第一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耕开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地轮通过传动链分别与排肥器和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0005]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架前部设有旋耕开沟机构和辅助开沟机构,机架中部设有施肥播种机构,机架后部设有镇压覆土机构,机架一侧设有与外部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器,机架另一侧设有地轮;施肥播种机构包括排肥器和排种器,第一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耕开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地轮通过传动链分别与排肥器和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可以在一次作业时,同时进行旋耕、施肥和播种作业,减少对地面进行压实的次数,利于作物生长,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排种器,具有转轴的壳体,所述转轴上并排安装位于壳体内的大、小种子排种轮,所述大、小种子排种轮分别活套和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壳体与位于大、小种子排种轮下方的弹性护种舌一端铰接,所述弹性护种舌的另一端抵靠在大、小种子排种轮的下端,所述大种子排种轮的端面具有安置滑动销的偏心销孔,所述小种子排种轮的端面具有通孔和拨块,所述通孔和拨块与所述偏心销孔处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上。
[0007]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制有本发明的排种器,可以根据种子大、小方便地改变排种轮的工作状态,不仅能够用于水稻、小麦等大籽粒种子播种,也能够用于油菜等小籽粒种子的播种,不需要通过更换不同的排种器来实现,具有操作方便、播种精度高的优点;同时,采用了弹性护种舌,其前端的弧形曲面始终能够抵靠在排种轮上,使充入排种轮轮周上容种空间的种子在护种段始终处于有效的护种控制状态,因此排种精度高。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大、小种子排种轮的轮周上分别制有相互交错的两排轮齿。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排种器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定轴,所述弹性护种舌由内套、舌体、拉簧和调节螺杆组成,所述内套制有与所述定轴固定连接的U形外臂,所述舌体与定轴铰接,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舌体和内套的U形外臂挂接,所述调节螺杆与舌体根部螺纹连接,其前端抵靠在内套的U形外臂的尾端。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排种器还包括两端含有轴孔的连接座,所述转轴安放在壳体开放的半圆孔上,所述连接座两端的轴孔分别与所述定轴和转轴相连接。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处设有第二变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包括固定有花式凸轮的输入轴、与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的输出轴、与输入轴相对设置且固定有调速凸轮的调速轴、超越离合器、传动连杆以及设于输入轴和调速轴之间且铰接在第二变速器箱体上的调速板,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和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内圈,所述传动连杆的中部铰接在外圈上,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花式凸轮和调速板的一侧面分别抵靠的两个滚子以及用于将所述两个滚子分别紧密抵靠在花式凸轮和调速板的一侧面上的扭簧,所述调速凸轮与调速板另一侧面接触并用于驱动调速板转动。
[0012]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制有本发明的第二变速器,可以通过通过调节调速轴带动调速凸轮转动,进而调节调速板角度,改变传动连杆与花式凸轮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变速的目的,复位弹簧保证连杆每次脉动运动后及时复位,为下次脉动做准备,花式凸轮的特殊结构每转一圈可以使同一根连杆有效运动两次,输出两相脉动,输出、输入速比在O~0.4之间无级变速,可以精确调节排种器的排种轮转速,因而能够精确控制播种量。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旋耕开沟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耕轴和设于旋耕轴中部的开沟刀盘。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镇压覆土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的相互平行的两个拉杆,所述两个拉杆的另一端设有镇压辊,所述镇压辊、两个拉杆和机架构成平行四杆机构,所述机架和拉杆之间设有压簧。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排肥器与排种器的出口连接有塑料软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局部俯视图。
[0018]图3是图1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0]图5为图3中小种子排种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第二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I。机架I前部设有旋耕开沟机构2和辅助开沟机构3,机架I中部设有施肥播种机构4,机架I后部设有镇压覆土机构5。机架I 一侧设有与外部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器6,机架I另一侧设有地轮7。
[0023]施肥播种机构4包括排肥器8和排种器9。第一变速器6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耕开沟机构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地轮7通过传动链7-1分别与排肥器8和排种器9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0024]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排种器9,具有转轴10的壳体11。转轴10上并排安装位于壳体11内的大种子排种轮12和小种子排种轮13,大种子排种轮12和小种子排种轮13分别活套和固定在转轴10上。壳体11与位于大种子排种轮12和小种子排种轮13下方的弹性护种舌一端铰接,弹性护种舌的另一端抵靠在大种子排种轮12和小种子排种轮13下方的下端。大种子排种轮12的端面具有安置滑动销14的偏心销孔,小种子排种轮13的端面具有通孔15和拨块16,通孔15和拨块16与偏心销孔处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上。
[0025]本实施例的大种子排种轮12和小种子排种轮13的轮周上分别制有相互交错的两排轮齿。
[0026]本实施例的排种器9还包括与壳体11相连接的定轴17。弹性护种舌由内套18、舌体19、拉簧20和调节螺杆21组成。内套18制有与定轴17固定连接的U形外臂,舌体19与定轴17铰接,拉簧20的两端分别与舌体19和内套的U形外臂挂接,调节螺杆21与舌体19根部螺纹连接,其前端抵靠在内套的U形外臂的尾端。
[0027]本实施例的排种器9还包括两端含有轴孔的连接座22。转轴10安放在壳体11开放的半圆孔上,连接座22两端的轴孔分别与定轴17和转轴10相连接。
[0028]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排种器9的动力输入端处设有第二变速器23。第二变速器23包括固定有花式凸轮24的输入轴25、与排种器9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的输出轴26、与输入轴25相对设置且固定有调速凸轮27的调速轴28、超越离合器29、传动连杆30以及设于输入轴25和调速轴28之间且铰接在第二变速器箱体上的调速板31。
[0029]超越离合器29包括外圈和与输出轴26连接的内圈。传动连杆30的中部铰接在外圈上,传动连杆30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32,传动连杆30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花式凸轮24和调速板31的一侧面分别抵靠的两个滚子33以及用于将两个滚子33分别紧密抵靠在花式凸轮24和调速板31的一侧面上的扭簧34,调速凸轮27与调速板31另一侧面接触并用于驱动调速板31转动。
[0030]本实施例的旋耕开沟机构2包括安装在机架I上的旋耕轴和设于旋耕轴中部的开沟刀盘。
[0031]本实施例的镇压覆土机构5包括一端铰接在机架I上的相互平行的两个拉杆。两个拉杆的另一端设有镇压辊。镇压辊、两个拉杆和机架构成平行四杆机构,机架和拉杆之间设有压簧。
[0032]本实施例的排肥器8与排种器9的出口连接有塑料软管35。 [0033]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部设有旋耕开沟机构和辅助开沟机构,所述机架中部设有施肥播种机构,所述机架后部设有镇压覆土机构,所述机架一侧设有与外部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变速器,所述机架另一侧设有地轮;所述施肥播种机构包括排肥器和排种器,所述第一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耕开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地轮通过传动链分别与排肥器和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具有转轴的壳体,所述转轴上并排安装位于壳体内的大、小种子排种轮,所述大、小种子排种轮分别活套和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壳体与位于大、小种子排种轮下方的弹性护种舌一端铰接,所述弹性护种舌的另一端抵靠在大、小种子排种轮的下端,所述大种子排种轮的端面具有安置滑动销的偏心销孔,所述小种子排种轮的端面具有通孔和拨块,所述通孔和拨块与所述偏心销孔处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种子排种轮的轮周上分别制有相互交错的两排轮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定轴,所述弹性护种舌由内套、舌体、拉簧和调节螺杆组成,所述内套制有与所述定轴固定连接的U形外臂,所述舌体与定轴铰接,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舌体和内套的U形外臂挂接,所述调节螺杆与舌体根部螺纹连接,其前端抵靠在内套的U形外臂的尾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还包括两端含有轴孔的连接座,所述转轴安放在壳体开放的半圆孔上,所述连接座两端的轴孔分别与所述定轴和转轴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处设有第二变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包括固定有花式凸轮的输入轴、与排种器的动力输入端连接的输出轴、与输入轴相对设置且固定有调速凸轮的调速轴、超越离合器、传动连杆以及设于输入轴和调速轴之间且铰接在第二变速器箱体上的调速板,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和与所述输出轴连接的内圈,所述传动连杆的中部铰接在外圈上,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分别与花式凸轮和调速板的一侧面分别抵靠的两个滚子以及用于将所述两个滚子分别紧密抵靠在花式凸轮和调速板的一侧面上的扭簧,所述调速凸轮与调速板另一侧面接触并用于驱动调速板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开沟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旋耕轴和设于旋耕轴中部的开沟刀盘。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镇压覆土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机架上的相互平行的两个拉杆,所述两个拉杆的另一端设有镇压辊,所述镇压辊、两个拉杆和机架构成平行四杆机构,所述机架和拉杆之间设有压簧。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旋耕施肥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肥器与排种器的出口连接有塑料软管。
【文档编号】A01C7/06GK103535138SQ20131047202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金梅, 张敏, 卢晏, 胡敏娟, 余山山, 袁文胜 申请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