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220089阅读:3192来源:国知局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专利摘要】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它属于草菇栽培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发酵料栽培草菇生长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是将干燥无霉变的整棒玉米芯暴晒,用生石灰水浸泡至玉米芯无白芯为止,同时将晒干的牛粪粉碎后加水堆积发酵,得到发酵牛粪;栽培棚内起畦,畦床灌水湿透,畦床内先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撒一层发酵牛粪,再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再覆一层混合料,再均匀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后喷洒菊酯类农药,盖地膜,完成播种,再经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后采收;其中所述混合料是按重量百分比由98%发酵牛粪和2%麸皮混合而成的。本发明的生产周期仅20~25天。
【专利说明】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草菇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背景技术】
[0002]草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温型食用菌,是所有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它从播种到采收仅需10~14天,栽培成本低,收效快。
[0003]草菇发酵料栽培是将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处理后再接种栽培的叫发酵料栽培。目前草菇栽培多数是使用经发酵的稻草、棉子壳、废棉絮为原料。发酵的原理是利用料内好氧微生物生长释放的热量提高料堆温度,高温可杀灭了料内的杂菌和虫卵,可有效地减轻病虫为害。发酵对培养料的也起到降解和软化作用。建堆时每堆的培养料应不少于250kg,否则堆温难以升到60°C以上。发酵前先将干原料暴晒2天,发酵时先将各种培养料按配方干翻拌匀,可溶性物质如石灰先溶于水,然后均匀拌入培养料中。拌好的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60%。建堆时料堆底宽1.2m~1.5m,高1.0m~1.2m,长依场地而定。堆好后在料堆上每隔50cm从上到下扎一个通气孔。当料堆温度升到60°C以上时保持24hr翻堆,以后隔天2~3翻一次堆,共翻3~4次堆,发酵时间14~16d。
[0004]整体操作过程需16~18d,发酵料栽培草菇生物转化率可达20~30%。草菇的生产周期长,从栽培原料发酵到出菇需25~35天,而且培养料发酵时需翻堆3~4次,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发酵料栽培草菇生长周期长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是按下述操作完成的:将干燥无霉变的整棒玉米芯暴晒2~3天,然后用生石灰水浸泡至玉米芯无白芯为止,同时将晒干的牛粪粉碎后加水堆积发酵,得到发酵牛粪;栽培棚内起畦,畦床灌水湿透,畦床内先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撒一层发酵牛粪,再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再覆一层混合料,再均匀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后喷洒菊酯类农药,盖地膜,完成播种,再经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后采收;其中所述混合料是按重量百分比由98%发酵牛粪和2%麸皮混合而成的。
[0007]所述的生石灰水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50%。
[0008]所述水的用量是使牛幾含水量达50%~60% (重量)。
[0009]堆积发酵过程中堆温达到65°C以上后维持24小时,然后上下、里外翻堆,继续发酵,如此进行3~4次至物料呈黑褐色。
[0010]发菌管理:播种后保持栽培棚内黑暗,栽培棚内温度控制25~35°C,保证培养料内温度不超过40°C,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菌丝长满畦面掀开地膜,次日去掉地膜;[0011]出菇管理:待草菇菌丝体扭结时进入出菇管理阶段,保持栽培棚温度在25~30°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每天中午打开栽培棚通风15~20分钟,散射光光照。
[0012]待草菇的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变为卵形,菇体饱满光滑,手捏略感变软,颜色由深变浅,包膜未破裂,菌盖、菌柄没有伸出时采收。
[0013]玉米芯是北方丰富易得的农作物有机废弃物、也有大量的废弃牛粪亟待利用,本发明用整棒玉米芯生料和发酵牛粪在北方栽培草菇,配以相应的栽培技术,从材料处理到第一潮菇采收需20~25天,整棒玉米芯使用石灰水浸泡,不需翻堆,省人工,使用整棒玉米芯生料栽培草菇生物转化率可达20%~30%,与发酵料相当;利用整棒玉米芯不经发酵处理直接栽培草菇,拓宽草菇栽培原料,降低栽培成本、生产周期缩短,生产周期仅20~25天,可在北方玉米主产区发展草菇栽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4]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播种培养10天草菇生长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是按下述操作完成的:
[0016]将干燥无霉变的整棒玉米芯暴晒2~3天,然后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生石灰水浸泡至玉米芯无白芯为止,同时将晒干的牛粪粉碎后加水使牛粪含水量达50%~60%,堆积发酵,堆温达到65°C以上后维持24小时,然后上下、里外翻堆,继续发酵,如此进行3~4次至物料呈黑褐色,得到发酵牛粪;
[0017]栽培棚内按底宽80cm和高20cm即畦间距70cm起畦,畦床灌水湿透,畦床内先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撒一层发酵牛粪,再撒一层草燕V35麦粒二级菌种,再撒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铺成高15~20cm的龟背形畦面,再覆一层混合料,所述混合料是按重量百分比由98%发酵牛粪和2%麸皮混合而成的,再均匀撒一层草菇V35麦粒二级菌种(I瓶/ m2 (500mL))后喷洒菊酯类农药,盖地膜,完成播种,再经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后采收。
[0018]发菌管理:播种后保持栽培棚内黑暗,栽培棚内温度控制25~35°C,保证培养料内温度不超过40°C,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菌丝长满畦面掀开地膜,次日去掉地膜,培养料含水量不够是可向垄沟灌水或喷水;
[0019]出菇管理:待草菇菌丝体扭结时进入出菇管理阶段,保持栽培棚温度在25~30°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每天中午打开栽培棚通风15~20分钟,散射光光照,如果棚内空气湿度不足时,可喷2% (重量)石灰水,不向畦面浇水,可向畦沟内灌水使土壤湿润、培养料吸水,以供草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0020]待草菇的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变为卵形,菇体饱满光滑,手捏略感变软,颜色由深变浅,包膜未破裂,菌盖、菌柄没有伸出时采收,采收一般播种后的10~12天。
[0021]所述麦粒二级菌种制作方法:选取籽粒饱满的小麦粒,去除杂质,用凉水浸泡10~12小时,中间换水I~2次。然后捞出,用水煮熟。捞出麦粒用凉水冲洗干净,控干水分后,即可装瓶。装瓶装半瓶,塞上棉塞,然后灭菌,接种。培养时,当菌丝长至瓶中材料的1/3时,要进行摇瓶,使瓶中菌丝与麦粒料充分混合。摇瓶后7天左右时间即可长满使用。
[0022]食用菌培养料未经加温灭菌处理直接进行接种栽培的叫生料栽培。生料栽培由于未经过高温处理,操作简单易行,省工省时,培养料中养分分解损失少,如果管理措施得当,产量较高。本实施方式用整棒玉米芯生料和发酵牛粪在北方栽培草菇,配以相应的栽培技术,从材料处理到第一潮菇采收需20~25天,整棒玉米芯使用石灰水浸泡,不需翻堆,省人工,使用整棒玉米芯生料栽培草菇生物转化率可达20%~30%,与发酵料相当;利用整棒玉米芯不经发酵处理直接栽培草菇,拓宽草菇栽培原料,降低栽培成本、生产周期缩短,生产周期仅20~25天。
[0023]本实施方式从播种培养10天草菇生长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草菇的长势好,大多数草菇的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变为卵形,菇体饱满光滑,手捏略感变软,颜色由深变浅,包膜 未破裂,菌盖、菌柄没有伸出,达到采收标准。
【权利要求】
1.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是按下述操作完成的:将干燥无霉变的整棒玉米芯暴晒2~3天,然后用生石灰水浸泡至玉米芯无白芯为止,同时将晒干的牛粪粉碎后加水堆积发酵,得到发酵牛粪;栽培棚内起畦,畦床灌水湿透,畦床内先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撒一层发酵牛粪,再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铺一层经生石灰水处理后的整棒玉米芯,再覆一层混合料,再均匀撒一层草菇麦粒二级菌种后喷洒菊酯类农药,盖地膜,完成播种,再经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后采收;其中所述混合料是按重量百分比由98%发酵牛粪和2%麸皮混合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石灰水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用量是使牛粪含水量达50%~60% (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堆积发酵过程中堆温达到65°C以上后维持24小时,然后上下、里外翻堆,继续发酵,如此进行3~4次至物料呈黑褐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菌管理:播种后保持栽培棚内黑暗,栽培棚内温度控制25~35°C,保证培养料内温度不超过40 0C,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菌丝长满畦面掀开地膜,次日去掉地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菇管理:保持栽培棚温度在25~30°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每天中午打开栽培棚通风15~20分钟,散射光光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草菇的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变为卵形,菇体饱满光滑,手捏略感变软,颜色由深变浅,包膜未破裂,菌盖、菌柄没有伸出时采收。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503696SQ20131048607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马庆芳, 张介驰, 张丕奇, 戴肖东, 刘佳宁, 孔祥辉, 韩增华, 王玉江 申请人: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