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以狐狸尾兰未成熟种子作外植体,应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对狐狸尾兰类原球茎体诱导、增殖和催根并获得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所需培养基的最佳条件;(1)液体培养基有利于类原球茎体短期的快速增殖,长期继代培养及保存类原球茎体时选用固体1/2MS培养基适宜;(2)在培养过程中,施加1mg/L的BA的效果更优一些,及可以增加类原球茎体的数目,又不会引起玻璃化的产生;(3)在培养基中加入1.0g/L维生素C可以有效抑制外植体的褐化。
【专利说明】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狐狸尾兰(Rhynchos tylis gigantea)又名钻_兰、海南钻_兰、狐尾兰,为兰科钻喙兰尾多年生附生草本,其在野生环境下多附生于橡胶树、枫树或榕树上,是我国海南野生名优兰品种之一。狐狸尾兰叶片肥厚、翠绿,宽带状,外弯,多有数条浅色的纵条纹,茎直立,具数节,不分枝。狐狸尾兰花序直立或呈下垂状,且花序多而密集;花瓣比萼片小;其唇瓣呈浅3裂或不裂状;距两侧压扁;蕊柱短,蕊柱足较短;花粉块2个,有不同程度的裂隙,呈蜡质状;具有狭长的蕊喙柄以及较小粘盘,花期通常在1-3月。狐狸尾兰的花色也较为丰富,有红、粉红、白、蓝、橘等颜色。由于其花型独特,花色丰富,花期长,且花期为我国传统春节前后,是极好的新春贺岁花卉,因此受到人们的极度喜欢[1]。
[0003]然而,由于我国海南地区热带森林过量采伐,致使野生狐狸尾兰的自然生境受到严重破坏,加上人为的过度采集出售,致使野生狐狸尾兰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狐狸尾兰生态群的构成。且由于狐狸尾兰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萌发,采用种子繁殖很难获得后代,虽然可以采取分株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仅繁殖系数低,且繁殖速度非常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2]。
[0004]目前,通过组织培养的技术来快速繁殖已在很多兰科植物普遍应用,比较常见的如蝴蝶兰、大花蕙兰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方法,为狐狸尾兰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
[0006]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方法,以狐狸尾兰未成熟种子作外植体,应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对狐狸尾兰类原球茎体诱导、增殖和催根并获得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所需培养基的最佳条件;具体步骤如下:
[0007]1)无菌材料的获得
[0008]用去离子水冲洗狐狸尾兰果实表面,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80%酒精表面消毒果实2min,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然后用解剖刀切开荚果,取出细小种子,轻轻将种子均匀散落到固体培养基上,每平板接种量为55粒种子;
[0009]2)类原球茎体诱导
[0010]把狐狸尾兰的种子分别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原球茎(类原球茎体)的形成。培养基组成成分如下:VW+6-BAl.5mg/L+NAA0.lmg/L ;
[0011]3)培养方式的筛选
[0012]将诱导出的类原球茎体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分别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转动培养两种方式,4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四周后统计类原球茎体的增殖倍数;其增殖倍数=新长出的类原球茎体/接种类原球茎体数;[0013]4)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的筛选
[0014]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 IBA NAA这四种生长调节剂,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每处理4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四周后统计类原球茎体的增殖倍数,计算方法同步骤3);
[0015]5)不同添加物对类原球茎体的褐化
[0016]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活性炭AC和Na2S203 ;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50天后观察并记录类原球茎体褐化和生长状况。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类原球茎体增殖倍数的研究,来明确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作用方式,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液体培养基有利于类原球茎体短期的快速增殖,长期继代培养及保存类原球茎体时选用固体1/2MS培养基适宜;(2)在培养过程中,施加lmg/L的BA的效果更优,可以增加类原球茎体的数目,又不会引起玻璃化的产生;(3)在培养基中加入1.0g/L维生素C可以有效抑制外植体的褐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1)无菌材料的获得
[0020]用去离子水冲洗狐狸尾兰果实表面,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80%酒精表面消毒果实2min,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然后用解剖刀切开荚果,取出细小种子,轻轻将种子均匀散落到固体培养基上,每平板接种量为55粒种子;
[0021]2)类原球茎体诱导
[0022]把狐狸尾兰的种子分别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原球茎(类原球茎体)的形成。培养基组成成分如下:VW+6-BAl.5mg/L+NAA0.lmg/L ;
[0023]3)培养方式的筛选
[0024]将诱导出的类原球茎体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分别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转动培养两种方式,4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四周后统计类原球茎体的增殖倍数;其增殖倍数=新长出的类原球茎体/接种类原球茎体数;
[0025]4)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的筛选
[0026]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 IBA NAA这四种生长调节剂,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每处理4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四周后统计类原球茎体的增殖倍数,计算方法同步骤3);
[0027]5)不同添加物对类原球茎体的褐化
[0028]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活性炭AC和Na2S203 ;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50天后观察并记录类原球茎体褐化和生长状况。
[0029]实验结果分析
[0030]1、培养条件对类原球茎体增殖的影响
[0031]在两种培养模式下的类原球茎体增殖倍数统计见表1。
[0032]表1.原球茎体增殖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增殖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狐狸尾兰未成熟种子作外植体,应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对狐狸尾兰类原球茎体诱导、增殖和催根并获得狐狸尾兰组织培养所需培养基的最佳条件;具体步骤如下:1)无菌材料的获得用去离子水冲洗狐狸尾兰果实表面,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80%酒精表面消毒果实2min,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然后用解剖刀切开荚果,取出细小种子,轻轻将种子均匀散落到固体培养基上,每平板接种量为55粒种子;2)类原球茎体诱导把狐狸尾兰的种子分别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原球茎(类原球茎体)的形成;培养基组成成分如下:VW+6-BAl.5mg/L+NAA0.lmg/L ;3)培养方式的筛选将诱导出的类原球茎体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分别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转动培养两种方式,4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四周后统计类原球茎体的增殖倍数;其增殖倍数=新长出的类原球茎体/接种类原球茎体数;4)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的筛选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 IBA NAA这四种生长调节剂,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每处理4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四周后统计类原球茎体的增殖倍数,计算方法同步骤3);5)不同添加物对类原球茎体的褐化以1 /2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活性炭AC和Na2S203 ;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接种20个三角瓶;50天后观察并记录类原球茎体褐化和生长状况。
【文档编号】A01H4/00GK103651136SQ20131066099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高宏秀, 强承魁, 张光琴, 张莹 申请人: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