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29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配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捷安肽素和戊菌唑,该组合物可配制成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杀菌谱广,增效作用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复配杀菌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含有捷安肽素和戊菌唑的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杀菌剂。
【背景技术】
[0002]捷安肽素(jiean-peptide)来源于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对棉花黄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白粉病、蔬菜灰霉病和霜霉病、甜瓜疫霉病菌等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和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番茄和辣椒灰霉病,辣椒立枯病,黄瓜、小麦白粉病等,防治效果显著,达到85%以上,是一种极具研究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杀菌剂,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0003]戊菌唑(Penconazole)是一种兼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可由作物根、茎、叶等组织吸收,并向上传导,经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很多植物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0004]近年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在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
[0005]捷安肽素是全新生物源有效成分,将捷安肽素和戊菌唑复配,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不易产生抗性。该成分复配后对很多的真菌性病害有十分有效的防效。对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好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且安全环保的复配杀菌剂,实现提高药效、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的涉及捷安肽素和戊菌唑的复配制剂。
[0007]利用上述复配杀菌剂,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剂型,包括悬浮剂、水乳剂和水分散粒剂。
[0008]上述复配杀菌剂中,捷安肽素和戊菌唑的重量比为1:60-60:1。
[0009]上述复配杀菌剂具有以下特点:①低毒环保、安全高效;②杀菌能力强,复配具有增效作用;③剂型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确定捷安肽素和戊菌唑两种有效成分复配的增效作用, 申请人:首先使用这两种成分进行了室内生测试验,试验方法以及结果如下:
[0011]_角担菌(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Rogers)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是引起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病原菌,根据两种有效成分的作用特点,我们将生测对象定为喙角担菌。
[0012]室内生测的试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从各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90%范围内设计5个浓度,先将70%的捷安肽素原药和95%的戊菌唑原药以丙酮为溶剂配成系列浓度的药液备用,然后将药液按1%比例加入到已融化并冷却到室温的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O90mm)中制成带药平板,每处理四次重复,以加入无菌水的处理为空白对照;用灭菌的打孔器(Φ5_)挑取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菌饼,菌丝面朝下无菌接种于带药平板的中央,倒置于25°C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培养6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tl,并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毒力指数,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及抑菌作用。上述生测试验所用原药以及试剂均从其他厂家购买。
[0013]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0014]
【权利要求】
1.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捷安肽素和戊菌唑组成,所述捷安肽素和戊菌唑的重量比为1:60~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有效成分和辅料制成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
【文档编号】A01N43/36GK103651398SQ20131070154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杨会营, 刘晓娇, 吴勇, 张 浩, 蔡朝阳 申请人: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