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8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孵化培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属于水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FAO (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2009年鲑科鱼类总产量突破300万吨大关增至309.2万吨,其中63%产量来自水产养殖。鲑科鱼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排在鲤科鱼和罗非鱼之后位居世界养殖鱼类的前三位。鲑科鱼类养殖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养殖技术的发展,其中人工繁殖技术和早期苗种培育水平等的稳定进步更是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鲑科鱼类由于其繁殖期往往为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节或是初春时期,在加之其鱼卵孵化所需要的积温较高,与大宗淡水鱼的数天相比,孵化期较长,往往需要I到2个月时间。鲑科鱼类自身的发育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有专门的孵化设施、孵化场地等。而鲑科鱼类发育到发眼卵阶段之后再发育达到2cm左右苗种阶段通常也需要1-2个月的时间,这也需要有专门的培育装置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鲑科鱼类的孵化方式通常包括两种,桶式孵化和柜式孵化。国内通常采用“桶式孵化”,5升左右的水桶往往可以孵化1-2万粒受精卵;国外往往采用“柜式孵化”,其孵化方式能力因柜体大小和内部分层的多少的不同而不同,I个I米宽、2米高的孵化装置可以孵化出10万粒左右的发眼卵。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主要依据实际生产条件来选择孵化装置。而孵化能力往往由孵化期的其他条件因素,尤其是孵化用水的水流大小、水量多少来决定。对于鲑科鱼类苗种早期培育,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是平列槽培育方法,平列槽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狭长(40cm左右宽、2米多长)的空间,为早期苗种模拟类似于自然河流的水流。客观来讲,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不论是哪种孵化装置,还是用于苗种培育的平列槽,均充分发挥了方便生产、效果较佳的作用。但这种孵化培育生产的方式,存在的典型不足就是对场地需求大、设备闲置期长。繁殖场往往需要建立孵化车间和苗种培育车间两套设施。但在苗种孵化阶段(1、2个月),培育装置闲置,而培育阶段、孵化装置又闲置。这就造成了场地和设备的巨大浪费。能否结合鲑科鱼类早期孵化、培育的自身特点,将孵化及培育装置进行改进,进而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节约场地,降低成本成为了水产业发展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孵化及培育装置存在的利用效率低,占用场地大,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包括平列槽、出水管、进水管、阀门、四个或五个前置孵化托盘、以及与前置孵化托盘数量一致的后置孵化托盘,平列槽内注有水,平列槽的前端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平列槽的后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安装在进水管上,四个或五个前置孵化托盘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内,且靠近出水管,与前置孵化托盘数量一致的后置孵化托盘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内,且靠近进水管。优选方案:每个后置孵化托盘靠近进水管一侧均设置有探出支架。如此设置,以便预留出进水口进水位置,避免水流对孵化卵的直接冲击。优选方案:出水管为呈L字型的透明管。如此设置,出水管兼具了观测水位的功倉泛。优选方案:平列槽内水面距离上层前置孵化托盘或上层后置孵化托盘的距离为IOcm0优选方案:平列槽的长度为2m,宽度为0.6m,高度为0.4m ;前置孵化托盘和后置孵化托盘的长度为0.8m,宽度为58cm,高度为5cm,缝隙大小为2m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将孵化和苗种培育两套装置整合到一起,在不降低生产技术指标的同时,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节约场地。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仅铺设一层孵化托盘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 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的整体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包括平列槽1、出水管6、进水管4、阀门5、四个或五个前置孵化托盘2、以及与前置孵化托盘2数量一致的后置孵化托盘3,平列槽I内注有水,平列槽I的前端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6,平列槽I的后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4,阀门5安装在进水管4上,四个或五个前置孵化托盘2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I内,且靠近出水管6,与前置孵化托盘2数量一致的后置孵化托盘3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I内,且靠近进水管
4。每个后置孵化托盘3靠近进水管4 一侧均设置有探出支架7。如此设置,以便预留出进水口进水位置,避免水流对孵化卵的直接冲击。出水管6为呈L字型的透明管。如此设置,出水管兼具了观测水位的功能。平列槽I内水面距离上层前置孵化托盘2或上层后置孵化托盘3的距离为10cm。平列槽I的长度为2m,宽度为0.6m,高度为0.4m ;前置孵化托盘2和后置孵化托盘3的长度为0.8m,宽度为58cm,高度为5cm,缝隙大小为2mm。使用方法:1、加水:打开阀门放水,调节通过出水管高度将水位调节为30cm ;2、放孵化托盘同时进行布卵:将后置孵化托盘先放到平列槽靠近进水管一侧,探出支架部分朝向进水管以便预留出进水管进水位置,避免水流对孵化卵的直接冲击;将前置孵化托盘放到平列槽靠近出水管一侧;将受精卵在孵化托盘上,平铺一层,要求避免卵子的上下重叠;第二层的放置顺序及方法同第一层,布好后铺卵,同理,放置4或5层孵化托盘并布上受精卵,要求保证平列槽I内水面距离上层前置孵化托盘2或上层后置孵化托盘3的距离为IOcm ;3、盖上遮光板,进行避光孵化;4、取卵;5、取出孵化托盘;6、发眼卵直接 进入平列槽进行孵化孵化出的仔幼鱼同时在平列槽中进行培育。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包括平列槽(1)、出水管(6)、进水管(4 )、阀门(5 )、四个或五个前置孵化托盘(2)、以及与前置孵化托盘(2)数量一致的后置孵化托盘(3),平列槽(1)内注有水,平列槽(1)的前端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6),平列槽(I)的后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4),阀门(5)安装在进水管(4)上,四个或五个前置孵化托盘(2)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1)内,且靠近出水管(6),与前置孵化托盘(2)数量一致的后置孵化托盘(3)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1)内,且靠近进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后置孵化托盘(3)靠近进水管(4) 一侧均设置有探出支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管(6)为呈L字型的透明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平列槽(I)内水面距离上层前置孵化托盘(2)或上层后置孵化托盘(3)的距离为IOcm0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平列槽(I)的长度为2m,宽度为0.6m,高度为0.4m ;前置孵化托盘(2)和后置孵化托盘(3)的 长度为0.8m,宽度为58cm,高度为5cm,缝隙大小为2mm。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孵化培育装置,它涉及一种水产孵化培育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孵化及培育装置存在的利用效率低,占用场地大,成本高的问题。平列槽内注有水,平列槽的前端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平列槽的后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安装在进水管上,四个或五个前置孵化托盘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内,且靠近出水管,与前置孵化托盘数量一致的后置孵化托盘上下分层铺设在平列槽内,且靠近进水管。本实用新型用于鲑鳟鱼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072660SQ20132011037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张玉勇, 贾智英, 马成学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