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0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属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社会土地空间被大面积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现有的优质土地越来越少,我国的农业种殖面积逐年减少,直接带来的危害就是粮食减产。同时现有的农业种殖虽然加入了现代化的耕种设备,但是农作物的基本生长条件还是依赖于自然环境,一旦遭遇干旱洪涝等恶劣天气,农民的一年劳作往往会一无所收。综上所述,如何实用新型一种不完全依赖自然天气、在土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农田种殖不受影响,同时保证农业丰收是农业领域面临的第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布控合理、保温保湿、控水控肥、防水土流失、防沙尘土飞扬能够形成一种自动化系统工程的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水肥管路系统、砌块系统及控润系统三大部分共同构成,所述砌块系统由肥管路系统支撑架构,所述控润系统控制连接于水肥管路系统;所述水肥管路系统包括并列铺设于泥土层的下层水肥管路1-1以及并列铺设于下层水肥管路1-1上部的上层水肥管路1 -2,所述下层水肥管路1-1与上层水肥管路1-2之间连通有导流纵向管1-3,所述上层水肥管路1-2上部连通有喷润管与喷润喷头1-4 ;为了增强整体的稳定性,所述并列设置的下层水肥管路1-1下部设有横向支撑体
1-5,上层水肥管路1-2上部连接有枕木1-6,所述枕木1-6上部两侧各设有由两等边角铁焊接形成的从字形支撑体,所述从字形支撑体的上端正中部位放置钢管后焊接固定,所述行轨作业车1-8的两轮与所述钢管的外周配合从而能够双轨平行;所述导流纵向管1-3、喷润管与喷润喷头1-4及横向支撑体1-5均为间隔布设,其间距可以选择;所述上层水肥管路1-2的管径小于下层水肥管路l-ι的管径,所述下层水肥管路
1-1通过端口与所述控润系统相连接;所述砌块系统包括畦间砌块2-1及其两侧的垄砌块,所述畦间砌块2-1及垄砌块均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畦间砌块2-1架设于上层水肥管路1-2与下层水肥管路1-1之间并与其接触配合,所述畦间砌块2-1与上、下层水肥管路1-1配合的四个棱角处具有环抱配合于管路外轮廓的内轮廓;所述垄砌块架设于上层水肥管路1-2外周并位于畦间砌块2-1的上部外侧,所述垄砌块与上层水肥管路1-2接触配合处设有环抱配合于管路外轮廓的内轮廓;所述垄砌块由环抱于作物管系2-3外周的第一半垄砌块2-2a和第二半垄砌块2-2b共同构成,所述作物管系2-3插设于泥土内,其内部种殖有赖于底部泥土生长的作物;[0013]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及实现最大化生产,所述垄砌块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畦
2-4,其内部填充泥沙可用于种殖其它适宜生长的作物;所述垄砌块的底部两侧的棱角处向内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畦间砌块2-1的顶部两侧的棱角处同样开设有向内开设的弧形槽,所述两弧形槽同时匹配并环抱于上层水肥管路1-2的外轮廓;所述第一半垄砌块2_2a和第二半垄砌块2_2b分别向内开设有半圆弧形槽,二者同时匹配并环抱于作物管系2-3的外轮廓;所述控润系统包括施肥罐3-1以及与其连通的主液罐3-2,所述主液罐3-2由内部隔离板3-3将其分隔形成混溶舱3-2a和工作舱3-2b,所述主液罐3_2的一端接入贯通于混溶舱3-2a内部并穿过隔离板3-3与工作舱3-2b连通的进水管3_4,所述主液罐3_2的另一端通过水肥出口管路3-5及第五电磁阀4-5与水肥管路系统的下层水肥管路1-1相连通,所述主液罐3-2外部的进水管3-4分别与施肥罐3-1、混溶舱3_2a和工作舱3_2b连通,所述进水管3-4通过第一输水管路5-1、第一电磁阀4-1控制连通施肥罐3-1,所述进水管3-4通过第二输水管路5-2、第二电磁阀4-2控制连通混溶舱3-2a,所述进水管3_4通过反冲洗管路5-4、反冲洗电磁阀4-4控制连通工作舱3-2b ;所述施肥罐3-1通过第三输液管路5-3、第三电磁阀4-3控制连通主液罐3-2的混溶舱3-2a ;所述工作舱3_2b内进水管3-4的出水口罩设带有滤芯的过滤网3-6,所述工作舱
3-2b底部设有用于开启排污口的排污阀3-7,所述混溶舱3-2a与工作舱3_2b之间设有将两舱导通的第四电磁阀3-8 ;所述控润系统由与其电控连接的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带有电源6-2及湿度探头6-3的湿度表6-1,湿度探头6-3安装于作物田间用以监测实时湿度指标,电源6-2用于向湿度表6-1进行供电,所述湿度表6-1与电控仪6-4电连接,所述电控仪6-4分别连线控制控润系统的电磁阀;当所述湿度表6-1低于或超出设定的湿度指标范围时,电控仪6-4得到信号驱动指示控润系统的电磁阀通电或断电,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控润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种殖模式,利用石膏砌块铺设形成种植基体,解决了现在的农业种植存在的风沙乱扬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不足,同时配备了控润系统可以结合水肥管路系统对作物进行有效的灌溉,而且在畦间砌块顶部的枕木上设计了行轨作业车,从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田间管理及种植,设计的水肥管路在地下,因此可以有效的保证地下的湿度和温度,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下,也能够通过控润系统科学有效的对其进行灌溉,同时又能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给农作物更加良好的生长空间及环境。

图1:本实用新型水肥管路系统及砲块系统结构不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控润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湿度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天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天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包括由水肥管路系统支撑架构的砌块系统以及控制连接于水肥管路系统的控润系统三大部分共同构成;所述水肥管路系统包括并列铺设于泥土层的下层水肥管路1-1以及并列铺设于下层水肥管路1-1上部的上层水肥管路1-2,所述下层水肥管路1-1与上层水肥管路1-2之间连通有导流纵向管1-3,所述上层水肥管路1-2上部连通有喷润管与喷润喷头1-4,使用中通过与水肥管路连通的控润系统实现灌溉;为了增强整体的稳定性,所述并列设置的下层水肥管路1-1下部设有横向支撑体1-5,上层水肥管路1-2上部连接有枕木1-6,所述枕木1-6上部两侧各设有由两等边角铁焊接形成的从字形支撑体,所述从字形支撑体的上端正中部位放置钢管后焊接固定,所述行轨作业车1-8的两轮与所述钢管的外周配合从而能够双轨平行,在日常的农业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行轨作业车往复运行从而实现田间操作。所述导流纵向管1-3、喷润管与喷润喷头1-4及横向支撑体1-5均为间隔布设,其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或调整;所述上层水肥管路1-2的管径小于下层水肥管路1-1的管径,所述下层水肥管路
1-1通过端口及管路与所述控润系统相连接;所述砌块系统包括畦间砌块2-1及其两侧的垄砌块,所述畦间砌块2-1及垄砌块均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畦间砌块2-1架设于上层水肥管路1-2与下层水肥管路1-1之间并与其接 触配合,所述畦间砌块2-1与上、下层水肥管路1-1配合的四个棱角处具有环抱配合于管路外轮廓的内轮廓;所述垄砌块架设于上层水肥管路1-2外周并位于畦间砌块2-1的上部外侧,所述垄砌块与上层水肥管路1-2接触配合处设有环抱配合于管路外轮廓的内轮廓;所述垄砌块由环抱于作物管系2-3外周的第一半垄砌块2-2a和第二半垄砌块2-2b共同构成,所述作物管系2-3插设于泥土内,其内部种殖有赖于底部泥土生长的作物,所述作物管系2-3的管径应配合具体作物的生长需要设计;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及实现最大化生产,所述垄砌块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畦
2-4,其内部填充泥沙可用于种殖其它适宜生长的作物;所述垄砌块的底部两侧的棱角处向内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畦间砌块2-1的顶部两侧的棱角处同样开设有向内开设的弧形槽,所述两弧形槽同时匹配并环抱于上层水肥管路1-2的外轮廓;所述第一半垄砌块2_2a和第二半垄砌块2_2b分别向内开设有半圆弧形槽,二者同时匹配并环抱于作物管系2-3的外轮廓;所述控润系统包括施肥罐3-1以及与其连通的主液罐3-2,所述主液罐3-2由内部隔离板3-3将其分隔形成混溶舱3-2a和工作舱3-2b,所述主液罐3_2的一端接入贯通于混溶舱3-2a内部并穿过隔离板3-3与工作舱3-2b连通的进水管3_4,所述主液罐3_2的另一端通过水肥出口管路3-5及第五电磁阀4-5与水肥管路系统的下层水肥管路1-1相连通,所述主液罐3-2外部的进水管3-4分别与施肥罐3_1、混溶舱3_2a和工作舱3_2b连通,所述进水管3-4通过第一输水管路5-1、第一电磁阀4-1控制连通施肥罐3-1,通过进水管3-4供水至施肥罐3-1从而对其罐内的肥料进行稀释混合,所述进水管3-4通过第二输水管路5-2、第二电磁阀4-2控制连通混溶舱3-2a,从而保证进水管3_4中的清水直接供入混溶舱3-2a中,所述进水管3-4通过反冲洗管路5-4、反冲洗电磁阀4_4控制连通工作舱3-2b,使控润系统具有反冲洗的功能;所述施肥罐3-1通过第三输液管路5-3、第三电磁阀4-3控制连通主液罐3-2的混溶舱3-2a,从而将施肥罐3_1中的液体肥料输送至混溶舱
3-2a中,当发现送入混溶舱3-2a中的液体肥料浓度需要调整时,可以打开进水管3_4的第二输水管路5-2和第二电磁阀4-2进行加水稀释,但如果想要增加肥料的浓度,则可以通过施肥罐3-1及第三输液管路4-3、第三电磁阀4-3再次进行调整;所述进水管3-4位于工作舱3_2b内的出水口罩设带有滤芯的过滤网3_6,该过滤网能够将杂质滤除,所述工作舱3-2b底部开设有由排污阀3-7控制的排污口,当打开过滤网将杂质冲入工作舱底部时,可通过此排污口将杂质冲除舱外,所述混溶舱3-2a与工作舱
3-2b之间设有将两舱导通的第四电磁阀3-8 ;所述控润系统由与其电控连接的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带有电源6-2及湿度探头6-3的湿度表6-1,湿度探头6-3安装于作物田间用以监测实时湿度指标,电源6-2用于向湿度表6-1进行供电,所述湿度表6-1与电控仪6-4电连接,所述电控仪6-4分别连线控制控润系统的电磁阀;当所述湿度表6-1低于或超出设定的湿度指标范围时,电控仪6-4得到信号驱动指示控润系统的电磁阀通电或断电,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控润系统。本实用新型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种殖模式,利用石膏砌块铺设形成种植基体,解决了现在的农业种植存在的风沙乱扬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不足,同时配备了控润系统可以结合水肥管路系统对作物进行有效的灌溉,而且在畦间砌块顶部的枕木上设计了行轨作业车,从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田间管理及种植,设计的水肥管路在地下,因此可以有效的保证地下的湿度和温度,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下,也能够通过控润系统科学有效 的对其进行灌溉,同时又能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给农作物更加良好的生长空间及环境。
权利要求1.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肥管路系统、砌块系统及控润系统三大部分共同构成,所述砌块系统由肥管路系统支撑架构,所述控润系统控制连接于水肥管路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肥管路系统包括并列铺设于泥土层的下层水肥管路(1-1)以及并列铺设于下层水肥管路(1-1)上部的上层水肥管路(1-2),所述下层水肥管路(1-1)与上层水肥管路(1-2)之间连通有导流纵向管(1-3),所述上层水肥管路(1-2)上部连通有喷润管与喷润喷头(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砌块系统包括畦间砌块(2-1)及其两侧的垄砌块,所述畦间砌块(2-1)及垄砌块均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畦间砌块(2-1)架设于上层水肥管路(1-2)与下层水肥管路(1-1)之间并与其接触配合,所述畦间砌块(2-1)与上、下层水肥管路配合的四个棱角处具有环抱配合于管路外轮廓的内轮廓;所述垄砌块架设于上层水肥管路(1-2)外周并位于畦间砌块(2-1)的上部外侧,所述垄砌块与上层水肥管路(1-2 )接触配合处设有环抱配合于管路外轮廓的内轮廓;所述垄砌块由环抱于作物管系(2-3)外周的第一半垄砌块(2-2a)和第二半垄砌块(2-2b)共同构成,所述作物管系(2-3)插设于泥土内,其内部种殖有赖于底部泥土生长的作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润系统包括施肥罐(3-1)以及与其连通的主液罐(3-2),所述主液罐(3-2)由内部隔离板(3-3)将其分隔形成混溶舱(3-2a)和工作舱(3-2b),所述主液罐(3-2)的一端接入贯通于混溶舱(3-2a)内部并穿过隔离板(3-3)与工作舱(3-2b)连通的进水管(3-4),所述主液罐(3-2)的另一端通过水肥出口管路(3-5)及第五电磁阀(4-5)与水肥管路系统的下层水肥管路(1-1)相连通, 所述主液罐(3-2)外部的进水管(3-4)分别与施肥罐(3-1)、混溶舱(3-2a)和工作舱(3-2b)连通,所述进水管(3-4)通过第一输水管路(5-1)、第一电磁阀(4-1)控制连通施肥罐(3-1),所述进水管(3-4)通过第二输水管路(5-2)、第二电磁阀(4-2)控制连通混溶舱(3-2a),所述进水管(3-4)通过反冲洗管路(5-4)、反冲洗电磁阀(4-4)控制连通工作舱(3-2b );所述施肥罐(3-1)通过第三输液管路(5-3 )、第三电磁阀(4-3 )控制连通主液罐(3-2)的混溶舱(3-2a)。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列设置的下层水肥管路(1-1)下部设有横向支撑体(1-5),上层水肥管路(1-2)上部连接有枕木(1-6),所述枕木(1-6)上部两侧各设有由两等边角铁焊接形成的从字形支撑体,所述从字形支撑体的上端正中部位放置钢管后焊接固定,所述行轨作业车(1-8)的两轮与所述钢管的外周配合从而能够双轨平行; 所述导流纵向管(1-3)、喷润管与喷润喷头(1-4)及横向支撑体(1-5)均为间隔布设。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水肥管路(1-2)的管径小于下层水肥管路(1-1)的管径,所述下层水肥管路(1-1)通过端口与所述控润系统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垄砌块顶面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畦(2-4 )。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垄砌块的底部两侧的棱角处向内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畦间砌块(2-1)的顶部两侧的棱角处同样开设有向内开设的弧形槽,所述两弧形槽同时匹配并环抱于上层水肥管路(1-2)的外轮廓。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润系统由与其电控连接的湿度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带有电源(6-2 )及湿度探头(6-3 )的湿度表(6-1),湿度探头(6-3 )安装于作物田间用以监测实时湿度指标,所述湿度表(6-1)与电控仪(6-4 )电连接,所述电控仪(6-4 )分别连线控制控润系统的电磁阀。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舱(3-2b)内进水管(3-4)的出水口罩设带有滤芯的过滤网(3-6),所述工作舱(3-2b )底部设有用于开启排污口的排污阀(3-7 ),所述混溶舱(3-2a)与工作舱(3_2b )之间设有将两舱导通 的第四电磁阀(3-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膏砌块铺设造田实现水肥自动化控润系统,属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征在于包括水肥管路系统、砌块系统及控润系统三大部分共同构成,所述砌块系统由肥管路系统支撑架构,所述控润系统控制连接于水肥管路系统。本实用新型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种殖模式,利用石膏砌块铺设形成种植基体,解决了现在的农业种植存在的风沙乱扬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重大技术不足,同时配备了控润系统可以结合水肥管路系统对作物进行有效的灌溉,而且在畦间砌块顶部的枕木上设计了行轨作业车,从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田间管理及种植,设计的水肥管路在地下,因此可以有效的保证地下的湿度和温度,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下,也能够通过控润系统科学有效的对其进行灌溉,同时又能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给农作物更加良好的生长空间及环境。
文档编号A01G9/02GK203105100SQ201320159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王禄德, 吴刘丹 申请人:王禄德, 吴刘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