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55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玉米收获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动力系统和底盘操纵系统,所述底盘操纵系统带无级变速,底盘上架前端铰接有摘穗台,所述剥皮机的主传动轴位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主传动轴的前侧,所述果穗升运器与剥皮机之间安装有果穗均布装置,所述果穗箱支架与驱动所述果穗箱翻转的第一动力装置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收获机转向灵活,转弯半径小,操纵方便;果穗均布装置使得果穗输送流程在果穗升运器与剥皮机之间成Z型回转,最大限度的缩短了车身,玉米收获机长度可小于7200mm;并且特别适合收割低矮作物,整车重心分布合理,工作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中原玉米、小麦轮作区的玉米收获。
【专利说明】玉米收获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0002]在玉米收获机发明之前,人们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玉米的收获,既费时又费力。玉米收获机是一种玉米成熟时用对玉米一次完成摘穗、输送、剥皮、收集、茎杆还田等多项作业的农机具。
[0003]目前,中原地区市场上的剥皮还田型玉米收获机存在如下弊端:
[0004]1.大型玉米收获机整机长度较长(7500mm?8100mm),受中原区域地块较小的限制,收割要多次转弯,无法充分发挥效能,工作效率较低;
[0005]2.小型玉米收获机整车长度短(5500mm?6500mm)转弯灵活,但性能比大型玉米收获机差,在还田效果、动力性能、行走性能配置上明显不足,并且没有无级变速,操纵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车身短、动力配置合理、功能齐全、作业效果好、操纵方便、转向灵活、工作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中原玉米、小麦轮作区玉米收获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玉米收获机,包括动力系统和底盘操纵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和燃油供油,所述底盘操纵系统包括底盘上架、底盘下架、驾驶平台和无级变速轮,所述底盘上架前端铰接有摘穗台,所述摘穗台下游安装有果穗升运器,所述果穗升运器下游安装有纵向设置的剥皮机,所述剥皮机的主传动轴位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主传动轴的前侧,所述果穗升运器与剥皮机之间安装有果穗均布装置,所述剥皮机下游安装有果穗箱,所述果穗箱铰接在位于所述底盘下架后端的所述果穗箱支架上,所述果穗箱支架与驱动所述果穗箱翻转的第一动力装置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所述剥皮机上方安装有压送器,所述剥皮机下方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所述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下方安装有籽粒回收槽和茎杆粉碎还田机。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摘穗台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用于将茎杆导到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内的导流板。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摘穗台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用于提高茎杆粉碎效果的切碎器。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果穗升运器的上方安装有吸杂风机,所述吸杂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果穗升运器。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果穗均布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压送器侧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果穗均布箱,所述果穗均布箱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所述果穗均布箱位置的调节孔;所述果穗均布箱的后端通过转轴铰接有均布板,所述均布板上位于所述果穗均布箱内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均布板上沿果穗输送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所述分流板位置的安装孔,所述均布板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果穗不同落点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均布板旋转轨迹分布。
[00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剥皮机的后端设有抛扔辊。
[00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包括剥皮机机架,所述剥皮机机架上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一苞叶抛送板,位于所述第一苞叶抛送板下游的所述剥皮机机架上安装有第二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和第二螺旋输送器平行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籽粒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下方设有所述籽粒回收槽;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之间设有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入口端上游的所述剥皮机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收拢苞叶和籽粒混合物的苞叶收拢板;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的下方设有用于将籽粒导入到所述籽粒回收槽的籽粒导板。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二苞叶抛送板,所述第二苞叶抛送板的下游设有用于输送苞叶的苞叶导板,所述苞叶导板的下游设有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所述苞叶导板包括铰接在一起的苞叶导板固定端和苞叶导板活动端,所述苞叶导板固定端安装在位于所述第二苞叶抛送板下游的所述剥皮机机架上,所述苞叶导板活动端与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相抵。
[00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通过钢丝绳安装在所述底盘下架上,所述钢丝绳绕过一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安装在一由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的还田机提升臂的端部,所述还田机提升臂的另一端部铰接在转向桥支架上。
[001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剥皮机的剥皮辊与所述压送器的压送轮之间安装有一用于将未剥皮的果穗导入果穗箱的导板。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玉米收获机包括动力系统和底盘操纵系统,所述底盘操纵系统带无级变速,转向灵活,转弯半径小,操纵方便;所述剥皮机的主传动轴位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主传动轴的前侧,使得果穗升运器和剥皮机在空间上重叠;所述果穗升运器与剥皮机之间安装有果穗均布装置,果穗均布装置使得果穗输送流程在果穗升运器与剥皮机之间成Z型回转;所述果穗箱支架与驱动所述果穗箱翻转的第一动力装置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使得最大限度的缩短了车身,玉米收获机长度可小于7200mm;由于所述底盘上架前端铰接有摘穗台,可方便的调节摘穗台的倾角,摘穗台倾角小时,特别适合收割低矮作物,整车重心分布合理,工作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中原玉米、小麦轮作区的玉米收获。
[0018]由于所述摘穗台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导流板,可将摘穗后的茎杆导到还田机内侧,防止轮胎碾压后茎杆无法还田。
[0019]由于所述摘穗台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切碎器,提高了茎杆粉碎效果。
[0020]由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上方安装有吸杂风机,果穗输送入果穗升运器后,吸杂风机可吸走果穗中夹带的茎杆,并将茎杆切碎排出。
[0021]由于所述果穗均布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果穗均布箱,所述果穗均布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调节孔,使得果穗均布箱前后可调,提高了果穗均布效果;由于所述果穗均布箱的后端通过转轴铰接有均布板,所述均布板上位于所述果穗均布箱内安装有分流板,通过调节分流板的位置,提高果穗的均布效果;所述均布板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均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使得均布板可绕转轴旋转,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固定座相应的定位孔中,从而调整不同果穗落点实现果穗的均匀分布。
[0022]由于所述剥皮机的后端设有抛扔辊,将果穗抛到果穗箱中,以提高果穗箱内果穗的充满度,从而提高果穗箱的利用率,减少卸粮次数,以提高收获效率。
[0023]由于所述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设计了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螺旋输送器、第一苞叶抛送板和第二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和第二螺旋输送器平行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籽粒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下方设有所述籽粒回收槽,第一螺旋输送器和第二螺旋输送器为两个独立的区间,使得夹带籽粒的苞叶首先通过第一螺旋输送器推运至第一苞叶抛送板,然后在第一苞叶抛送板的抛送作用下被抛至第二螺旋输送器,然后经第二螺旋输送器推运;在此过程中,夹带籽粒的苞叶被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翻转推移,籽粒由于重力作用从苞叶中脱离并从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的通孔掉落至籽粒回收槽,籽粒清选距离增加一倍,大大提高了籽粒清选率,降低了籽粒损失,结构简单,体积相对较小;由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之间设有隔板,使得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及隔板将推运区间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区间,使得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安装简便;由于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入口端上游的所述剥皮机机架上安装有苞叶收拢板,在苞叶收拢板的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收拢作用,使得夹带籽粒的苞叶落入第一螺旋输送器内;由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的下方设有籽粒导板,籽粒导板对籽粒起收拢作用,减小了籽粒回收槽的体积。
[0024]由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二苞叶抛送板,所述第二苞叶抛送板的下游设有用于输送苞叶的苞叶导板,所述苞叶导板的下游设有茎杆粉碎还田机,第二苞叶抛送板将苞叶抛送至苞叶导板,苞叶导板将清选后的苞叶输送至茎杆粉碎还田机,然后茎杆粉碎还田机将荀叶粉碎还田,相比将清选后的荀叶直接排到地里,不需要对荀叶进行二次处理,节省了成本;由于所述苞叶导板包括铰接在一起的苞叶导板固定端和苞叶导板活动端,所述荀叶导板活动端与所述莖杆粉碎还田机相抵,使得荀叶导板活动端随莖杆粉碎还田机上下浮动而绕苞叶导板固定端旋转,以尽可能的保证苞叶导板活动端与地面的夹角最大。
[0025]由于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通过钢丝绳安装在所述底盘下架上,所述钢丝绳绕过一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安装在一由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的还田机提升臂的端部,所述还田机提升臂的另一端部铰接在转向桥支架上,在第三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还田机提升臂带动动滑轮绕转向桥支架旋转,从而实现茎杆粉碎还田机的升降。[0026]由于所述剥皮机的剥皮辊与所述压送器的压送轮之间可以安装用于将未剥皮的果穗导入果穗箱的导板,将压送轮提高,使果穗不经过剥皮辊直接经过导板进入果穗箱中,实现果穗剥皮与不剥皮互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果穗箱、果穗箱支架及第一动力装置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摘穗台安装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31]图5是图1中摘穗台安装切碎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图5中A-A剖视图;
[0033]图7是图1中果穗均布装置与压送器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图7中果穗均布箱前调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是果穗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是图9的左视图;
[0037]图11是图1中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是图11的右视图;
[0039]图13是苞叶导板及茎杆粉碎还田机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是剥皮机、压送器及导板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0042]图中:1、动力系统,11、发动机,12、散热器,13、燃油供油,14、离合器,15、行走中间轴,16、变速箱,2、底盘操纵系统,21、底盘上架,22、底盘下架,23、驾驶平台,24、无级变速轮,3、摘穗台,31、中间传动轴,32、轴承座,33、导流板,34、切碎器,4、果穗升运器,41、果穗升运器的主传动轴,42、吸杂风机,5、剥皮机,51、剥皮机的主传动轴,52、抛扔辊,53、剥皮棍,54、导板,6、果穗均布装置,61、固定座,62、第一紧固件,63、果穗均布箱,64、转轴,65、均布板,66、第二紧固件,67、分流板,7、果穗箱,71、果穗箱支架,72、第一动力装置,8、压送器,81、压送器侧壁,82、压送轮,9、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91、剥皮机机架,92、第一螺旋输送器,921、第一苞叶抛送板,922、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23、输入链轮,924、输出链轮,93、第二螺旋输送器,931、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32、第二螺旋输送器输入链轮,933、第二荀叶抛送板,94、通孔,95、链条,96、隔板,97、苞叶导板,971、苞叶导板固定端,972、苞叶导板活动端,98、苞叶收拢板,10、籽粒回收槽,99、籽粒导板,101、茎杆粉碎还田机,102、钢丝绳,103、动滑轮,104、第三动力装置,105、还田机提升臂,106、转向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4]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玉米收获机,包括动力系统I和底盘操纵系统2,动力系统I包括发动机11、散热器12和燃油供油13,底盘操纵系统2包括底盘上架21、底盘下架22、驾驶平台23、无级变速轮24,底盘上架21前端铰接有摘穗台3,摘穗台3下游安装有果穗升运器4,果穗升运器4下游安装有纵向设置的剥皮机5,剥皮机的主传动轴51位于果穗升运器的主传动轴41的前侧,果穗升运器4与剥皮机5之间安装有果穗均布装置6,剥皮机5下游安装有果穗箱7,果穗箱7铰接在位于底盘下架22后端的果穗箱支架71上,果穗箱支架71与驱动果穗箱7翻转的第一动力装置72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第一动力装置72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果穗箱支架71上,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果穗箱7,当然,第一动力装置72也可以选用丝杠机构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在此不再赘述;剥皮机5上方安装有压送器8,剥皮机5下方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9,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9下方安装有籽粒回收槽10和茎杆粉碎还田机101。
[0045]动力系统I中发动机11两端动力输出,在底盘下架22上横置,左侧(发动机飞轮端)连接离合器14,实现整个工作部件的工作结合与分离;右侧(发动机风扇端)通过2根C型带将动力传递给行走中间轴15,行走中间轴15通过HK型带将动力传递给无级变速轮24,无级变速轮24通过HK型带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16,从而实现行走无级变速。
[0046]底盘上架21与底盘下架22采用装配结构,方便零部件运输,装配方便。
[0047]果穗升运器4的上方安装有吸杂风机42,,吸杂风机42的吸风口朝向果穗升运器4,果穗输送入果穗升运器4后,吸杂风机42可吸走果穗中夹带的茎杆,并将茎杆切碎排出。
[0048]剥皮机5的后端设有抛扔辊52,将果穗抛到果穗箱7中,以提高果穗箱7内果穗的充满度,从而提高果穗箱7的利用率,减少卸粮次数,以提高收获效率。
[0049]茎杆粉碎还田机101通过钢丝绳102安装在底盘下架22上,钢丝绳102绕过一动滑轮103,动滑轮103安装在一由第三动力装置104驱动的还田机提升臂105的端部,第三动力装置104包括油缸,油缸的缸体铰接在底盘下架22上,油缸的活塞杆连接还田机提升臂105,当然,第三动力装置104也可以为丝杠机构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还田机提升臂105的另一端部铰接在转向桥支架106上,在第三动力装置104的驱动下,还田机提升臂105带动动滑轮103绕转向桥支架106旋转,从而实现茎杆粉碎还田机101的升降。
[0050]如图3至图6共同所示,摘穗台3采用辊式结构,采用中间传动轴31的轴承座32支撑并铰接到底盘上架21上,作为整个摘穗台升降回转中心,摘穗台3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用于将茎杆导到茎杆粉碎还田机101内的导流板33,可将摘穗后的茎杆导到还田机内侦牝防止轮胎碾压后茎杆无法还田;将导流板33拆去,摘穗台3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切碎器34,提高了茎杆粉碎效果。该摘穗台3为600mm行距摘穗台,可换装680mm行距辊式摘穗台,并可换装板式摘穗台,以拓展其适应性。
[0051]如图7至图10共同所示,果穗均布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压送器侧壁81上的固定座61,固定座61上通过第一紧固件62安装有果穗均布箱63,第一紧固件62可选用螺栓等等,果穗均布箱63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果穗均布箱63位置的调节孔,使得果穗均布箱63前后可调,提高了果穗均布效果;果穗均布箱63的后端通过转轴64铰接有均布板65,均布板65上位于果穗均布箱63内可拆卸的安装有分流板67,均布板65上沿果穗输送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分流板67位置的安装孔,通过调节分流板67的位置,提高果穗的均布效果,均布板65的底部通过第二紧固件66安装在固定座61上,第二紧固件66可选用螺栓等等,固定座61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果穗不同落点的定位孔,定位孔沿均布板65旋转轨迹分布,使得均布板65可绕转轴64旋转,并通过第二紧固件66固定在固定座61相应的定位孔中,从而调整不同果穗落点实现果穗的均匀分布。
[0052]如图11至图13共同所示,荀叶与籽粒分离装置9包括剥皮机机架91,剥皮机机架91上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螺旋输送器92,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出口端设有第一苞叶抛送板921,位于第一苞叶抛送板921下游的剥皮机机架91上安装有第二螺旋输送器93,第一螺旋输送器92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平行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传动连接;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22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31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籽粒通过的通孔94,第一螺旋输送器92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下方设有籽粒回收槽10。
[0053]其中,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端部设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输入链轮923和输出链轮924,输入链轮923和输出链轮924同轴安装,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端部设有第二螺旋输送器输入链轮932,输出链轮924和第二螺旋输送器输入链轮932之间设有链条95,由于输出链轮924和第二螺旋输送器输入链轮932齿数相同,因此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转向相同且转速相同,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的叶片旋向相反;当然,第一螺旋输送器92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也可以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或者第一螺旋输送器92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连接都可以实现,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时,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转向相反,叶片旋向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0054]为了使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安装简便,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22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31设置为一体,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之间设有隔板96,使得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22、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31及隔板96将推运区间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区间。
[0055]为了节省成本,避免将清选后的苞叶直接排到地里需对苞叶进行二次处理,优选的,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出口端设有第二苞叶抛送板933,第二苞叶抛送板933的下游设有用于输送苞叶的苞叶导板97,苞叶导板97的下游设有茎杆粉碎还田机101。
[0056]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苞叶导板97与地面的夹角最大,苞叶导板97包括铰接在一起的苞叶导板固定端971和苞叶导板活动端972,苞叶导板固定端971安装在位于第二苞叶抛送板933下游的剥皮机机架91上,苞叶导板活动端972与茎杆粉碎还田机101相抵,使得苞叶导板活动端972随茎杆粉碎还田机101上下浮动而绕苞叶导板固定端971旋转。
[0057]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夹带籽粒的苞叶的收拢作用,位于第一螺旋输送器92入口端上游的剥皮机机架91上安装有用于收拢苞叶和籽粒混合物的苞叶收拢板98,在苞叶收拢板98的作用下,使得夹带籽粒的苞叶落入第一螺旋输送器92内。
[0058]为了减小籽粒回收槽10的体积,同时为了避免籽粒掉落,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31的下方设有用于将籽粒导入到籽粒回收槽10的籽粒导板99,籽粒导板99对籽粒起收拢作用。
[0059]工作时,夹带籽粒的苞叶首先通过第一螺旋输送器92推运至第一苞叶抛送板921,然后在第一苞叶抛送板921的抛送作用下被抛至第二螺旋输送器93,然后经第二螺旋输送器93推运至第二苞叶抛送板933,第二苞叶抛送板933将苞叶抛送至苞叶导板97,苞叶导板97将清选后的苞叶输送至茎杆粉碎还田机101,然后茎杆粉碎还田机101将苞叶粉碎还田;在此过程中,夹带籽粒的苞叶被第一螺旋输送器92的输送轴和第二螺旋输送器93的输送轴翻转推移,籽粒由于重力作用从苞叶中脱离并从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22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931的通孔94掉落至籽粒回收槽10。
[0060]如图14和图15共同所示,剥皮机5的剥皮辊53与压送器8的压送轮82之间安装有一用于将未剥皮的果穗导入果穗箱7的导板54,将压送轮82提高,使果穗不经过剥皮辊53直接经过导板54进入果穗箱7中,实现果穗剥皮与不剥皮互换。
[00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收获机,由于包括动力系统I和底盘操纵系统2,底盘操纵系统2带无级变速,转向灵活,转弯半径小,操纵方便;剥皮机的主传动轴51位于果穗升运器的主传动轴41的前侧,使得果穗升运器4和剥皮机5在空间上重叠;果穗升运器4与剥皮机5之间安装有果穗均布装置6,果穗均布装置6使得果穗输送流程在果穗升运器4与剥皮机5之间成Z型回转;果穗箱支架71与驱动果穗箱7翻转的第一动力装置72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使得最大限度的缩短了车身,玉米收获机长度可小于7200mm;由于底盘上架21前端铰接有摘穗台3,可方便的调节摘穗台3的倾角,摘穗台3倾角小时,特别适合收割低矮作物,整车重心分布合理,工作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中原玉米、小麦轮作区的玉米收获。
[00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玉米收获机,包括动力系统和底盘操纵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散热器和燃油供油,所述底盘操纵系统包括底盘上架、底盘下架、驾驶平台和无级变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架前端铰接有摘穗台,所述摘穗台下游安装有果穗升运器,所述果穗升运器下游安装有纵向设置的剥皮机,所述剥皮机的主传动轴位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主传动轴的前侧,所述果穗升运器与剥皮机之间安装有果穗均布装置,所述剥皮机下游安装有果穗箱,所述果穗箱铰接在位于所述底盘下架后端的所述果穗箱支架上,所述果穗箱支架与驱动所述果穗箱翻转的第一动力装置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所述剥皮机上方安装有压送器,所述剥皮机下方安装有横向设置的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所述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下方安装有籽粒回收槽和茎杆粉碎还田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摘穗台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用于将茎杆导入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内的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摘穗台的摘穗装置下方安装有用于提高茎杆粉碎效果的切碎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上方安装有吸杂风机,所述吸杂风机的吸风口朝向所述果穗升运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果穗均布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压送器侧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果穗均布箱,所述果穗均布箱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所述果穗均布箱位置的调节孔;所述果穗均布箱的后端通过转轴铰接有均布板,所述均布板上位于所述果穗均布箱内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均布板上沿果穗输送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所述分流板位置的安装孔,所述均布板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调节果穗不同落点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均布板旋转轨迹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的后端设有抛扔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苞叶与籽粒分离装置包括剥皮机机架,所述剥皮机机架上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第一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一苞叶抛送板,位于所述第一苞叶抛送板下游的所述剥皮机机架上安装有第二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和第二螺旋输送器平行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籽粒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下方设有所述籽粒回收槽;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壳体和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与第二螺旋输送器的输送轴之间设有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入口端上游的所述剥皮机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收拢苞叶和籽粒混合物的苞叶收拢板;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壳体的下方设有用于将籽粒导入到所述籽粒回收槽的籽粒导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二苞叶抛送板,所述第二苞叶抛送板的下游设有用于输送苞叶的苞叶导板,所述苞叶导板的下游设有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所述苞叶导板包括铰接在一起的苞叶导板固定端和苞叶导板活动端,所述苞叶导板固定端安装在位于所述第二苞叶抛送板下游的所述剥皮机机架上,所述苞叶导板活动端与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茎杆粉碎还田机通过钢丝绳安装在所述底盘下架上,所述钢丝绳绕过一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安装在一由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的还田机提升臂的端部,所述还田机提升臂的另一端部铰接在转向桥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机的剥皮辊与所述压送器的压送轮之间安装有一用于`将未剥皮的果穗导入果穗箱的导板。
【文档编号】A01D45/02GK203416624SQ201320530910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倪国庆, 王岩亮, 单体国, 吴宗江, 张明源, 宋涛, 孙伟, 崔伟明, 李国栋, 高凯, 王希建, 石伟伟, 王明亮, 范海萍 申请人: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