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6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设有网箱架,网箱架包括由上横管围成的上框和由下横管围成的下框,上框与下框之间通过若干根竖向设置的竖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网箱架内设有网衣,网衣包括边网、上网和底网,上网上方设有进出口,在网衣内设有若干吊笼,吊笼包括沿底网铺设有横向笼和设置在上网与底网之间的竖向笼。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养殖刺参的活动空间,减少刺参生存空间的竞争压力;天然饵料数量增加,刺参可以摄食更多的饵料;提高养殖刺参的质量,增加养殖刺参的产量。
【专利说明】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刺参养殖技术,特别是一种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0002]大量传统养殖池塘被挤占,海水养殖空间由近岸向深海发展刻不容缓。传统刺参养殖的网箱有多种形式,包括浮筏式网箱、深水网箱等,不足之处在于:养殖刺参的活动空间小,刺参生存空间的竞争压力大刺参可以摄食饵料少;单个网箱产量低,刺参养殖的质量不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提高养殖刺参的质量、增加养殖刺参产量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点是:设有网箱架,网箱架包括由上横管围成的上框和由下横管围成的下框,上框与下框之间通过若干根竖向设置的竖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网箱架内设有网衣,网衣包括边网、上网和底网,上网上方设有进出口,在网衣内设有若干吊笼,吊笼包括沿底网铺设的横向笼和设置在上网与底网之间的竖向笼。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上横管设置为空气管,下横管设置为内装黄沙的配重管,在所述竖管内装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通过密封螺口与充气软管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上网的进出口内设有倒刺网。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下框的下方设有支腿。
[000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上框和下框为12边形结构,所述竖管为12根,竖管沿上框和下框对应的角竖向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上网和底网分别用12块三角形的网片缝合而成,在每块网片缝合处设置3个小网衣包的塑料泡沫。
[001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吊笼设有圆筒状的外网,在外网内间隔的设置有若干支撑板。
[001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竖管的下部靠近底框处设置有中框。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1、增加养殖刺参的活动空间,减少刺参生存空间的竞争压力:在原有的网箱内,通过各种形式增设网衣或刺参的其它附着基,养殖刺参除了在网箱下、侧面活动之外,还可以在中间设置的网衣上或刺参的其它附着基上活动。2、天然饵料数量增加,刺参可以摄食更多的饵料:网箱立体空间内增加了网衣或刺参的其它附着基的面积,也增加了底栖藻等生长的面积与数量,同时,有更多的悬浮有机颗粒或藻类随海流通过网衣而被刺参摄食。3、提高养殖刺参的质量,增加养殖刺参的产量:由于刺参的生存活动区域增加了 2?4倍,刺参生态位、饵料的竞争相对平和,刺参的质量提高了 ;活动区域增加的同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加快了刺参的生长速度,单个网箱的产量也可以2?3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0014]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设有网箱架,网箱架包括由上横管围成的上框I和由下横管围成的下框6,上框I与下框6之间通过若干根竖向设置的竖管2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竖管2的下部靠近底框处设置有中框5。下框6的下方设有支腿7。所述上横管设置为空气管,下横管设置为内装黄沙的配重管,在所述竖管内装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通过密封螺口与充气软管连接。
[0016]所述上框I和下框6为12边形结构,所述竖管2为12根,竖管2沿上框和下框对应的角竖向连接。
[0017]在网箱架内设有网衣,网衣包括边网9、上网8和底网10,上网8上方设有进出口,在网衣内设有若干吊笼,吊笼包括沿底网铺设的横向笼4和设置在上网与底网之间的竖向笼3。在上网8的进出口内设有倒刺网。
[0018]所述吊笼设有圆筒状的外网,在外网内间隔的设置有若干支撑板。
[0019]参照附图:具体说明如下:
[0020]1、网箱
[0021]1.1网箱架
[0022]网箱架为近12边型正立柱体结构,周边框架材料均为耐磨、抗腐蚀的HDPE (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管,管壁厚16mm,箱架有上、中、下有三个框,各框均用12根ΦΙΙαικΙ.5m(包括接头约2m)长的HDPE材料管连接成近正12边型,上、中、下框之间用12根Φ 25cm、1.6m长的管材连接;其上、中框间距1.4 m,中、下框间距0.2 m,下框用Φ Ilcm的HDPE材料管相互之间加固,以支撑、固定整个网箱。
[0023]根据海水比重、水流、底质等情况设置沉降网箱架,如上横管为空气管,下横管装满黄沙,竖管为内存充气囊管,充气囊入气口在上框各HDPE材料管交接处,并通过密封螺口与充气软管连接,充气软管另一头和6m长的双股对节浮绳一起接在水面的浮筒上,需要浮动网箱时,将浮筒上的接口接到船中的充气泵上。
[0024]在下框下面、立柱管底端、各HDPE材料管交接处,设有鼎立式的三足支腿,每个支腿长10cm。
[0025]1.2 网衣
[0026]网衣的大小与网箱架相配套,其高度为1.6m,网衣上下面用Φ 20mm的聚乙烯绳做边纲,网箱架的上、下框各用48根、Φ IOmm的双股聚乙烯边角绳,通过边纲将网衣边角捆扎在网箱架的上、下框的HDPE材料管上,上网上面分开留有两个进出口,网衣上口长度超出网箱上断面4.2m,在网衣进出口内设倒刺网,便于防止刺参外逃;用Φ 16mm聚乙烯绳将网箱与水面浮筒连接。
[0027]网衣的材料为聚乙烯,采用13股、1.5cm的网目的聚乙烯网线编结,边网为绿色,所述上网和底网分别用12块三角形的网片缝合而成,颜色为黑色,在每块网片缝合处设置3个小网衣包的塑料泡沫。
[0028]2、立体生态网箱
[0029]使用吊笼增加网箱内的网衣或刺参的其它附着基面积,吊笼与贝类海上养殖的吊笼相似,用圆桶状网衣固定Φ50αιι、均勻分布Φ2αιι圆孔、圆形(其中安装在底层的塑料板为2/3圆形)、黑色、无毒的塑料板,板之间距离大于30cm,做成多层成参养殖吊笼,每个网箱安装12层塑料板的吊笼12个,5层塑料板的吊笼12个。
[0030]以网箱架下框即网箱底层上面中心为圆心,成辐射状安装12个12层塑料板的横向笼,用聚乙烯扎绳,将12组横向笼、底网、网箱架中框的HDPE材料管固定在一起。横向笼内的塑料板均与网箱架横中断面垂直,同时底网与横向笼外网的缝合处又有足够的空隙,便于成参可以在任何横向笼的每一层及网箱内。
[0031 ] 以垂挂的方式安装5层塑料板的竖向笼,竖向笼均匀分布在网箱内竖向笼底部位置在两组底层横向笼与网箱边组成的三角形中心,竖向笼的底层紧贴并固定在底网处,同时竖向笼的外网要留有足够的缝隙便于成参可以到任何竖向笼的每一层及网箱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设有网箱架,网箱架包括由上横管围成的上框和由下横管围成的下框,上框与下框之间通过若干根竖向设置的竖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网箱架内设有网衣,网衣包括边网、上网和底网,上网上方设有进出口,在网衣内设有若干吊笼,吊笼包括沿底网铺设的横向笼和设置在上网与底网之间的竖向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管设置为空气管,下横管设置为内装黄沙的配重管,在所述竖管内装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通过密封螺口与充气软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在上网的进出口内设有倒刺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下框的下方设有支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和下框为12边形结构,所述竖管为12根,竖管沿上框和下框对应的角竖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设有圆筒状的外网,在外网内间隔的设置有若干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在竖管的下部靠近底框处设置有中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生态刺参养殖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网和底网分别用12块三角形的网片缝合而成,在每块网片缝合处设置3个小网衣包的塑料泡沫。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446370SQ201320556877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陈百尧, 薛学坤, 唐兴本, 王祥迎, 伏光辉, 龚琪本, 安建, 孙苗苗 申请人: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