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75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螺旋桨垂直设置在养殖池底,为变径螺旋状结构,最上端的桨面外径最大,桨面外径随着螺旋桨垂直方向逐渐缩小;电机安装在水面之上,通过连接轴与螺旋桨连接;螺旋桨缠绕在连接轴下端与其固定在一起;螺旋桨的桨面上设置若干通孔。开动电机螺旋桨产生大面积增氧漩涡,底部收缩的结构不会将池底杂质大面积搅动起来;增氧装置安装在养殖池底排污口处,关机瞬间养殖池里的残留物能够集中性地沉淀在螺旋桨下方从排污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在促进水体循环流动增加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同时,还可以将养殖水体中的污物集中性地排出养殖池外,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拆除、运输、存放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在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水体内的含氧量对养殖水产的生长情况厉害攸关,轻度缺氧可能导致养殖的鱼虾出现浮头等病态,严重时甚至出现全塘死亡的现象,因此对养殖水体进行人工增氧作业一直是水产养殖领域的常规方法。现有的增氧机有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喷水式、充气式、吸入式增氧机等等,其中应用颇为广泛的叶轮式增氧机,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叶轮搅拌水体,将大气中的新鲜空气溶入水中,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同时旋转的叶轮将上层水压向下层,既将新鲜空气输送下去,又将塘底的废气排放出来;天气炎热时,上下水层温差大,搅动水体还可使水温平衡。
[0003]但是,由于养殖池的不规则形状,以及养殖户安放增氧机位置不理想,以及实际养殖作业时养殖池不可避免产生的大量饲料残渣动物排泄物等严重影响了水体质量,使得现有的增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1、水体表面以下浅层处得到了氧气,水体最深处却严重缺氧造成水产动物浮头甚至死亡。2、增氧设备只能控制水体的循环流动,但不能控制水体的漩 涡点,残留污溃物通常不会集中性地沉淀在排污口处,造成不能及时将残留污溃物排出养殖池外,以至于水质环境恶化。3、安装在水面的电机马达长期与水体接触容易造成短路或者损坏,长时间放置时还会生锈,不容易保养,增加了修理、购买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在促进水体循环流动增加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同时,还可以将养殖水体中的水产动物粪便、残留的饲料等集中于指定的位置将其排出养殖池外。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包括电机和螺旋桨,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垂直于养殖池底部,为变径螺旋状结构,桨叶绕中心轴沿着垂直方向螺旋状向下延伸;最上端的桨面外径最大,向下方连续渐进缩小。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安装在水面之上,电机通过连接轴与螺旋桨连接;螺旋桨与连接轴下端固定连接;螺旋桨的桨面上设置若干通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增氧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杆;支撑杆三根以上,均匀圆周分布在连接轴四周;支撑架套装在连接轴上,上下方向位置限定,外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上述支撑架与连接轴之间设置转动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顶端设置安装平台,用于电机箱体的安装固定。[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长度与养殖池的水深度相适应,其最底端设置在养殖池底最深处的排污口处。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开动螺旋桨就会产生大面积的漩涡,直接带动了水流循环产生瀑水增氧的效果,同时螺旋桨表面上的穿孔转动时产生的大量水泡能很好地增加水体溶氧,从而解决水体深处溶氧不够问题,减少水产动物因缺氧造成的损失。2、独特的螺旋桨形状,转动时上部大尺寸桨叶保证了漩涡的产生,底部收缩的结构不会将池底大面积的杂质搅动起来;螺旋桨停止转动的瞬间,养殖池里的残留物能够集中性地沉淀在螺旋桨下方;而增氧装置安装在养殖池底最深处,也就是排污口处,使得沉积在螺旋桨下方的污物方便顺着排污口排出,保证了养殖水体的水质。3、电机动力装置箱安装在水面之上,避免了电机马达长期与水体接触,可以延迟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维修和重新购买的经济负担。4、结构简单,各个部件之间可以通过螺丝等连接固定,安装、维护、拆除、运输、存放等都较为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_电机;2-螺旋桨;3-通孔;4_连接轴;5_支撑架;6_支撑杆;7-轴承;8-安装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分包括电机I和螺旋桨2,电机I带动螺旋桨2转动。所述螺旋桨2垂直设置于养殖池底,为变径螺旋状结构,桨叶绕中心轴沿着垂直方向螺旋状向下延伸;最上端的桨面外径最大,桨面外径随着螺旋桨垂直方向螺旋状向下旋转逐渐缩小,在最下端螺旋桨缩小到稍微大于连接轴的尺寸。所述电机安装在水面之上,电机通过连接轴4与螺旋桨连接带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2缠绕在连接轴4下端,通过螺丝等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螺旋桨2桨面上设置若干通孔3。上述螺旋桨和连接轴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接、一体化加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0017]为了保证增氧装置在养殖池中的稳定牢固,所述增氧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5和支撑杆6 ;支撑杆5三根或三根以上,均匀圆周分布在连接轴4四周,与连接轴4垂直方向平行;支撑架5套装在连接轴4上,上下方向位置限定,外周与支撑杆6固定连接。为了便于电机带动螺旋桨的转动更加灵活,在支撑架与连接轴之间设置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可以采用轴承7等。上述支撑装置的数量和形状没有特别限制,根据增氧装置的大小型号、养殖池的场地环境等因素择机选择确定。为了电机箱的安装平稳,在连接轴顶端设置安装平台8,电机箱体安装固定在其上。连接轴长度与养殖池的水深度相适应,也可以采用多段式结构,使用时随机将其组装起来,保证最底端位于养殖池底最深处的排污口上方即可。
[001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轴、螺旋桨、支撑装置等零配件取材多样,可用塑料制品,也可使用金属品或者更轻更坚固更廉价的材料,组装时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即可。设备工作时螺旋桨的旋转速度可根据需求通过电机马达来调整。安装在水面之上的电机,可以根据外部环境选择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供给,还可以通过养殖池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0019]本实施例目的在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据其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其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披露技术所作的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包括电机和螺旋桨,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垂直于养殖池底部,为变径螺旋状结构,桨叶绕中心轴沿着垂直方向螺旋状向下延伸;最上端的桨面外径最大,向下方连续渐进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在水面之上,电机通过连接轴与螺旋桨连接;螺旋桨与连接轴下端固定连接;螺旋桨桨面上设置若干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杆;支撑杆三根以上,均匀圆周分布在连接轴四周;支撑架套装在连接轴上,上下方向位置限定,外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连接轴之间设置转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顶端设置安装平台,用于电机箱体的安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助于排污并具有增氧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长度与养殖池的水深度相适应,其最底端设置在养殖池底最深处的排污口处。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3675873SQ20132057370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余文虹 申请人:湛江市霞山区恒成渔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