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物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9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水生物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生物养殖系统,包括水生物养殖本体和水排污装置;其中,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和所述水排污装置分开放置;所述水生物养殖装置具有排水口,所述水排污装置具有进水口,通过一排水管道将所述水生物养殖装置中的水排出到所述水排污装置中。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水生物养殖系统能够达到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的和谐共生,无需定期换水,只需补水,减少人工劳动,增强动植物的观赏性,愉悦养殖者的身心。
【专利说明】水生物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生物养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水污物排污装置的水生物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水生物养殖本体或水生物养殖装置目前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在水生物养殖本体中种植植物,靠植物吸收部分观赏鱼或其他水生物的各种排泄物,但由于植物与观赏鱼或其他水生物争夺生存空间,植物的摆放数量有限,大部分排泄物还会滞留在缸中,造成缸中的水污染,水生物养殖本体也需要定期换水和清洁,浪费水资源和耗费人力;
[0003]另一种“水生物养殖本体污物过滤、清洁装置”,专利号:200920156589.9 ;是把鱼类或水生物的各种排泄物随水生物养殖本体中的水通过管道吸到过滤器装置中,水生物养殖本体水通过过滤器装置中的各种过滤棉过滤干净后照常排放到水生物养殖本体中,能起到清洁水生物养殖本体的的作用。但是时间久了,过滤棉需要清洗或更换,既浪费过滤材料又耗费人力,同时由于无法形成阻断污染物的排出或被其他方式吸收,影响水质,发黄变质,使观赏鱼或其他水生物生态环境恶化,细菌繁衍,造成观赏鱼或其他水生物染病甚至死亡。特别是清洗或更换过滤棉使得先前形成的生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从而使观赏鱼或其他水生物免疫力下降,容易染病直至死亡;
[0004]第三种是一种带有花盆的水生物养殖本体,专利号:200810235464,将过滤出的排泄物随水生物养殖本体中的水通过管道和控制阀门排放到花盆中浇花,再给水生物养殖本体补充新水,但是水生物养殖本体中的排泄物不能集中排放,仍会造成部分排泄物存放时间长不能及时清理而污染水生物养殖本体中的水。
[0005]以上三种水生物养殖本体或水生物饲养装置由于排污结构设计的缺陷无法达到水生物养殖本体或水生物饲养装置免维护和保持健康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得观赏鱼或其他水生物生态环境恶化,生存时间短,影响了人们对观赏鱼或其他水生物饲养的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处理水生物养殖本体中污物的机理,设计了 一种免维护、动植物协调共生的水生物养殖本体饲养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水生物养殖系统,包括:
[0008]水生物养殖本体和水排污装置;其中,
[0009]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和所述水排污装置分开放置;
[0010]所述水生物养殖装置具有排水口,所述水排污装置具有进水口,通过一排水管道将所述水生物养殖装置中的水排出到所述水排污装置中。
[0011]其中,
[0012]所述水排污装置包括过滤缸,用于将从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中排出的水进行过滤;[0013]水循环缸,通过管道连接件与所述过滤缸相连接,其中设置潜水泵;
[0014]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还包括进水口 ;
[0015]所述潜水泵用于将所述水排污装置经过过滤的水导入到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中形成水循环。
[0016]其中,
[0017]所述过滤缸进一步包括水生动物排泄物交换缸、一次过滤缸、二次过滤净化缸;所述水生动物排泄物交换缸、一次过滤缸、二次过滤净化缸之间通过过滤网隔开;
[0018]所述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用于过滤掉水生物的排泄物;
[0019]所述一次过滤缸中填充细沙;
[0020]所述二次过滤缸中填充过滤棉、活性炭。
[0021]其中,
[0022]所述水生养殖本体的排水口附近设置过滤网,用于仅通过水生物的排泄物。
[0023]其中,
[0024]所述水泵进水循环缸设置在水生物养殖本体的下方,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一次过滤缸和二次过滤缸设置在水生物养殖本体的旁边或前后。
[0025]其中,
[0026]所述一次过滤缸的细沙中可以种植水生植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生物养殖系统示意图;
[002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生物养殖系统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该装置如图1所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水生物养殖本体1、排污系统2。
[0031]其中水生物养殖本体I进一步包括出水口 11、进水口 12、侧滤挡板13、水管14 ;水生物养殖本体I用于养殖各种水生物,例如鱼等;侧滤挡板13上设置有栅格,用于只允许观赏鱼或其他水生动物的粪便可通过;
[0032]排污系统2进一步包括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21、一次过滤缸22、二次过滤净化缸23、进水循环缸24、水泵25。其中,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21、一次过滤缸22、二次过滤净化缸23之间是通过过滤网26、27隔离出来的。
[0033]水生物养殖本体I中的水经过侧滤挡板13通过底部出水口 11,经过水管14进入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21、一次过滤缸22,再进入二次过滤净化缸体23,通过连接件又进入水泵进水循环缸9,经过水管5和进水口 4,在水泵10的作用下,含氧净化后的水又被导入水生物养殖本体I中。
[0034]其中,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21用于过滤水生物的排泄物;一次过滤缸22中间填满细沙石,在细沙石上可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排泄物被过滤网26和细沙石阻断和吸收,作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或沉水植物的养料,被植物吸收,水生植物能净化水质,释放氧气,增加环境的美化。一次过滤缸22与二次过滤净化缸23之间的过滤网27可以防止落败或腐烂的根、茎、叶进入二次过滤净化缸23。
[0035]二次过滤缸23中可以放入过滤棉,从而对水生物养殖本体中的水进行二次过滤,还可加入活性炭、细菌环或磁环,从而除菌改善水质,这些都用过滤袋装好,一层一层摆好,其高度低于缸中的水位高度。二次过滤缸23与水泵进水循环缸3之间的过水孔打在中间位置。
[0036]为了避免水生植物占用过多的生长空间,使水生物养殖本体I设计得过高,一次过滤缸22中适合种植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或者只种植其中一种植物;
[0037]为了使得排污系统的一次过滤缸中可以种植植物而不被遮挡,提高观赏性,可以将排污系统2的摆放位置与水生物养殖本体I进行任意组合,如图2所示。可以将排污系统中的水泵进水循环缸24设置在水生物养殖本体的下方,将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21、一次过滤缸和二次过滤缸设置在旁边,如图2(a)所示;还可以把一次过滤缸7设计在水生物养殖本体I的前后,如图2(b)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其中,水生物养殖本体I和排污系统2之间只需要通过管道(未示出)进行连接。
[0038]在前方时一次过滤缸7内可以种植一些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以不遮挡观赏鱼或水生动物为好,在后方时,可以在其中种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靠挺水植物作为水生物养殖本体I背景,提高观赏性。无论一次过滤缸22如何摆放,其高度与二次过滤净化缸23、水泵进水循环缸25要等高,其容积大小要根据水生物养殖本体I的大小进行计算设计确定,整个生态水生物养殖本体或水生物饲养装置的连接方式和水循环系统如上所述。
[0039]本实用新型的排污装置可以实现鱼或其他水生物对水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使鱼或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氧气充足、可持续、水质好。达到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的和谐共生,无需定期换水,只需补水,减少人工劳动,增强动植物的观赏性,愉悦养殖者的身心。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生物养殖系统,包括: 水生物养殖本体和水排污装置;其中, 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和所述水排污装置分开放置; 所述水生物养殖装置具有排水口,所述水排污装置具有进水口,通过一排水管道将所述水生物养殖装置中的水排出到所述水排污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排污装置包括过滤缸,用于将从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中排出的水进行过滤; 水循环缸,通过管道连接件与所述过滤缸相连接,其中设置潜水泵; 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还包括进水口; 所述潜水泵用于将所述水排污装置经过过滤的水导入到所述水生物养殖本体中形成水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缸进一步包括水生动物排泄物交换缸、一次过滤缸、二次过滤净化缸;所述水生动物排泄物交换缸、一次过滤缸、二次过滤净化缸之间通过过滤网隔开; 所述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用于过滤掉水生物的排泄物; 所述一次过滤缸中填充细沙; 所述二次过滤缸中填充过滤棉、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生养殖本体的排水口附近设置过滤网,用于仅通过水生物的排泄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进水循环缸设置在水生物养殖本体的下方,水生物排泄物交换缸一次过滤缸和二次过滤缸设置在水生物养殖本体的旁边或前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过滤缸的细沙中可以种植水生植物。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3538115SQ20132058289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殷浩淳, 王艳, 殷天明 申请人:殷浩淳, 王艳, 殷天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