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U型聚乙烯外壳、穿插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的支撑管、嵌插于支撑管上的聚乙烯波纹板、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上的重物、顶部遮荫网;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多面箱式结构,能充分利用水体,处理及收获时简便、快捷;本实用新型使用绳索把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操作统一性强,方便管理,培育装置离池底的高度能够随养殖情况上下调节,能够为幼参提供更加适宜的水层环境,而且便于水流流通,不会形成黑底,减少幼参病害的发生。
【专利说明】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
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最近几年,海参池塘中间培育因比室内培育成本低,在很多沿海地区得到应用。但是,当前中间培育的方式主要是在池塘底部设置瓦片、石头、扇贝笼或水泥管件等作为人工渔礁,这些人工渔礁一般都摆放在池塘底部,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池塘底部淤泥松软,渔礁埋入泥中使得可利用空间变小,而且渔礁与池塘底泥接触部分,由于水流不通,造成塘泥中的微生物缺氧,从而形成黑底,容易滋生细菌,由于海参幼体抵抗力相对较差,致使海参池塘中间培育过程中经常发生病害。并且,由于人工渔礁一般比较笨重,且易被淤积,在清塘和回补海参时,操作繁琐,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适当选材及结构设计,即能满足培育装置在池塘中具有恰好的重量,在悬挂养殖时不至于漂浮或随水流摇摆,又能为海参等海珍品提供更多的附着空间和遮蔽场所,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方便管理和收获,并能够重复利用。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它包括U型聚乙烯外壳、穿插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的支撑管、嵌插于支撑管上的聚乙烯波纹板、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上的重物、顶部遮荫网;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平行,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固定一重物增加重力,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上设置有侧面支撑管孔,聚乙烯波纹板上设置有波纹板支撑管孔,支撑管通过穿入侧面支撑管孔和波纹板支撑管孔以使聚乙烯波纹板固定,支撑管在两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外有余端,支撑管余端用扎丝固定,聚乙烯波纹板上方设置顶部遮荫网,两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各有一个向上弧形的突出,突出上留有绳索孔,通过绳索穿入绳索孔将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
[0006]进一步,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两侧设有保护网,防止海参爬出去。
[0007]进一步,所述的支撑管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接触处设置有凹槽,凹槽恰好卡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上。
[0008]进一步,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与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接触端有一缺口,缺口处为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上的重物,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还有具有通透孔。
[0009]进一步,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有透水孔和绑遮荫网孔。
[0010]进一步,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设有固定重物的绑物圆孔和用于水流交换的圆孑L。
[0011]把上述单个或多个培育装置用绳索连接起来,培育装置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离池塘底部的距离随养殖需求调整,养殖动物如海参等放置在培育装置的聚乙烯波纹板上,绳索为普通市售聚乙烯绳或具有防海水腐蚀能力的其他绳索,绳索通过培育装置上的绳索孔把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然后系在固定于池塘底部的竹竿上。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多面箱式结构,空间大,能充分利用水体,有利于海参的生长,适用于池塘中间培育;技术人员可以对单个装置进行操作,处理及收获时简便、快捷;
[0014]2、本实用新型使用绳索把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操作统一性强,方便管理,通过固定在池底的竹竿加固,稳定性强;培育装置离池底的高度能够随养殖情况上下调节,能够为幼参提供更加适宜的水层环境,而且便于水流流通,不会形成黑底,减少幼参病害的发生;
[0015]3、本实用新型设计增加了遮荫网,为养殖生物提供了遮蔽场所,更符合海参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
[0016]4、本实用新型把低于海水密度的聚乙烯材料与砖绑在一起,整体密度大于海水,使培育装置在养殖池塘保持稳定,不至于随水流摇摆甚至翻转,并且在砖上打孔,增加表面积,同时砖还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0017]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绳索控制培育装置放置的密度,适用于不同池塘以及不同发育阶段幼参的养殖;
[0018]6、本实用新型造价低廉,加工简单,适用于推广,并且可以循环长期利用,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0019]7、本实用新型利用三根聚乙烯管固定聚乙烯波纹板,简便而有效;
[0020]8、本实用新型减少敌害生物的侵袭,增加海参中间培育的产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中间培育装置立体图
[0022]图2中间培育装置内部结构图
[0023]图3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结构图
[0024]图4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结构图
[0025]图5聚乙烯波纹板结构图
[0026]图6支撑管结构图
[0027]图7砖上表面结构图
[0028]图8砖立体图
[0029]图9中间培育装置池塘效果图
[0030]图中,1、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2、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3、聚乙烯波纹板,4、支撑管,
5、扎丝,6、砖,7、顶部遮荫网,8、绳索,9、侧面支撑管孔,10、绑遮荫网孔,11、绳索孔,12、通透孔,13、缺口,14、透水孔,15、圆孔,16、绑物圆孔,17、波纹板支撑管孔,18、砖圆柱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它包括U型聚乙烯外壳(图1,图2)、穿插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的支撑管4 (图2,图6)、嵌插于支撑管上的聚乙烯波纹板3 (图1,图5)、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的砖6 (图2,图7)、用于连接多个培育装置的绳索8 (图1)、顶部遮荫网7 (图1);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用扎丝5 (图1,图2)固定一块砖6增加重力,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设置侧面支撑管孔9,聚乙烯波纹板上设置波纹板支撑管孔17,3根支撑管通过穿入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的侧面支撑管孔9和波纹板支撑管孔17以使聚乙烯波纹板3固定,支撑管在两个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外有余端,用扎丝固定支撑管余端,聚乙烯波纹板上方设置顶部遮荫网7,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的绑遮荫网孔上,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上部留有绳索孔11,通过绳索将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
[0034]所述的两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设有保护网,防止海参爬出去。
[0035]所述的支撑管与U型聚乙烯外壳的侧面接触处设置有凹槽,凹槽恰好卡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上。
[0036]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与U型聚乙烯外壳接触端有一缺口,缺口处为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上的重物。
[0037]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2 (图2,图4)是边长60cm的正方形,厚度为0.5cm,正方形的中间放置一块普通的砖6 (图2,图7),砖的长度为23.5cm,宽度为IL 5cm,高度为5cm。砖的四周有4个直径为6cm的绑物圆孔16 (图2),用于固定砖。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的四角有四个直径8cm的圆孔15,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一边相距9.0cm,与另一边相距5.0cmo在无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的两条边的中间分别有一个直径为6cm圆孔15,大小圆孔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上设置圆孔有利于装置内外水流交换。
[0038]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1(图2,图3)是边长60cm正方形,上端有一半径25cm,弧度106°的圆弧,圆弧高10cm。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正方形区域内,有9个均匀分布直径3cm的侧面支撑管孔9,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角上的侧面支撑管孔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最近两边的距离为8.5cm,两个相邻侧面支撑管孔垂直或水平相距17.0cm0 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正方形区域中间有4个直径8cm的透水孔14,透水孔14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最近两边相距16.0cm,两透水孔垂直或水平间隔12.0cm0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正方形区域顶端两角处两个Icm的绑遮荫网孔10,绑遮荫网孔10距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最近两边的距离4.5cm。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正方形区域上边的中点设置绳索孔11,直径为
1.5cm0
[0039]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3 (图1,图5)为正边长60cm的方形,上部设置3个直径6cm的通透孔12,下边两角处设置2个直径6cm的通透孔12,聚乙烯波纹板上通透孔便于海参穿行和水流交换。通透孔12距侧边均为7.0cm,上边的通透孔距上边4.0cm,下边的通透孔距下两边4.0cm,上边相邻两通透孔间隔14.0cm0设置三列直径3cm的波纹板支撑管孔17(图5),每列5个,中间一列位于正方形聚乙烯波纹板的中线上,两列之间相距17cm,同一列中两个相邻的波纹板支撑管孔相距5.2cm。在每两列波纹板支撑管孔之间有3个直径5cm的通透孔,直径5cm的通透孔与同一行波纹板支撑管孔距离为6cm,直径5cm的通透孔距聚乙烯波纹板上下两边14.2cm。在聚乙烯波纹板下部设置长方形缺口 13 (图5),长11.5cm,高度5cm,缺口 13的边距侧边24.25cm,缺口 13使聚乙烯波纹板放置在U型聚乙烯外壳内时恰好卡在砖上。
[0040]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用扎丝固定一块普通的砖6 (图2,图7),砖的长度为23.5cm,宽度为IL 5cm,高度为5cm。在砖上表面打上两排直径L 5cm、高5cm的砖圆柱孔18,每排5个,同排相邻两圆柱孔相距2.75cm,两排圆柱孔相距3.5cm。穿插于两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及聚乙烯波纹板之间的支撑管9 (图2,图6),其长度为84cm,直径3cm,距两端
5.2cm处,分别有一个宽度0.8cm,高度0.8cm的凹槽,凹槽使支撑管恰好卡在U型聚乙烯外壳的侧面上。
[0041]所述的顶部遮荫网7 (图1)绑在U型聚乙烯壳侧面预留的绑遮荫网孔10,顶部遮荫网网目直径为1cm。扎丝5 (图1,图2)为普通市售的扎丝或具有捆扎固定作用且有一定防海水腐蚀能力的其他材料;扎丝捆扎在支撑管两端,绑顶部遮荫网,还用于固定U型聚乙烯壳底面上的砖块。
[0042]用于连接多个海参中间培育装置的绳索8 (图1)为普通市售聚乙烯绳或具有防海水腐蚀能力的其他绳索,绳索通过培育装置上的绳索孔11把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然后系在固定于池塘底部的竹竿上,形成完整的绳索式多层正方体海参中间培育装置。
[0043]如图8,在砖6打上两排直径1.5cm、高5cm的砖圆柱孔18,用扎丝5把普通砖6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2,在内部放置聚乙烯波纹板3,把支撑管4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逐个插入波纹板支撑管孔,固定好聚乙烯波纹板,支撑管两端用扎丝5固定,在培育装置顶部盖一层顶部遮荫网7,绑到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的绑遮荫网孔10,组合成完整的单个培育装置,用绳索8把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如图9 ),每两个培育装置之间间隔I米,放入池塘中绑于竹竿上,每隔三个培育装置设置一个竹竿,竹竿固定于两培育装置绳索的中间。在池塘中每隔3m放置一行培育装置。池塘中水流的方向与聚乙烯波纹板的方向平行。池塘纳水,待浮游植物生长起来后投入海参苗到培育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型聚乙烯外壳、穿插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的支撑管(4)、嵌插于支撑管(4)上的聚乙烯波纹板(3)、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2)上的重物、顶部遮荫网(7);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3)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平行,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2)固定一重物增加重力,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上设置有侧面支撑管孔(9 ),聚乙烯波纹板上设置有波纹板支撑管孔(17),支撑管(4 )通过穿入侧面支撑管孔(9)和波纹板支撑管孔(17)以使聚乙烯波纹板(3)固定,支撑管(4)在两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外有余端,支撑管余端用扎丝固定,聚乙烯波纹板上方设置顶部遮荫网(7),两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各有一个向上弧形的突出,突出上留有绳索孔(11),通过绳索穿入绳索孔(11)将多个培育装置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两侧设有保护网,防止海参爬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管(4)与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接触处设置有凹槽,凹槽恰好卡在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3)与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2)接触端有一缺口,缺口处为固定在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2 )上的重物,所述的聚乙烯波纹板还有具有通透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侧面(I)有透水孔(14)和绑遮荫网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悬挂式海参中间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聚乙烯外壳底面(2)设有固定重物的绑物圆孔(16)和用于水流交换的圆孔(15)。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482752SQ20132059182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吴彪, 杨爱国, 夏苏东, 谭杰, 刘志鸿, 周丽青, 孙秀俊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