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209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虫器具,具体是一种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解决了供成虫产卵的菜叶易失水皱缩,产在其上的卵不易寻找,容易遗漏,导致计数不准确的问题。一种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包括透明的塑料桶,塑料桶桶口处由保鲜膜I密封,保鲜膜I为双层,中间夹有蔬菜叶片,保鲜膜I上设有若干通气口,保鲜膜I上还设有2个膜孔,膜孔内分别插入蘸有清水的棉线I和蘸有纯蜂蜜的棉线II,棉线I、棉线II末端伸入塑料桶内。本实用新型成本低,重量轻,计数方便,方便观测成虫活动。
【专利说明】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虫器具,具体是一种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油料上的重要害虫,观测了解小菜蛾成虫产卵、存活等状况是揭示小菜蛾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繁殖、寿命等生态规律的重要环节。饲养小菜蛾成虫的容器主要有玻璃瓶、玻璃管、罐头瓶、产卵笼等,饲喂方法主要有葡萄糖棉花球和蜂蜜水等,集卵方式主要有容器内部各表面、新鲜菜叶、渗有甘蓝汁的滤纸等。
[0003]现有技术方案一:将一对雌雄蛾置于一端封网的4X 13cm的玻璃管内,管内置一插入水浸棉花的保鲜叶片,供成虫产卵。并置一 2.5%葡萄糖浸过的棉球供成虫取食补充营养。每日定期检查成虫死亡数及产于各种表面上的卵数,然后把成虫移入新的饲养管内。分别将成虫产在管壁上的卵粒计数,每日检查剩余卵数,计算逐日孵化数。
[0004]而现有技术方案一存在的问题是:1.玻璃管易碎、较重;2.葡萄糖棉球易失水,弓丨起营养液浓度变化;3.葡萄糖棉球易变质,需每天更换,占用时间多;4.观察或转移成虫时,保险棉球、营养棉球滚动,易造成成虫机械伤害;5.成本较高;6.着卵面多,有封管口网片、玻璃管内壁、叶片正反面、水浸棉花球、葡萄糖浸过的棉球;7.卵与甘蓝叶片颜色相近,产在甘蓝叶片上的卵不易识别计数,尤其是在堆产情况下,更难识别计数;8.玻璃管上不能扎孔,内外空气流通交换效果差。
[0005]现有技术方案二:小菜蛾成虫羽化后当天雌雄配对,放入500毫升的玻璃瓶内,瓶内悬挂新鲜菜叶一张,供成虫产卵。在瓶底铺一层与瓶底相似大小的滤纸,并放一个稀有25%葡萄糖溶液的棉花球,供成虫取食。瓶口用纱布扎紧。逐日记录产卵量、寿命及其他变化。卵放在13厘米的培养皿内,借湿润滤纸保湿。滤纸上放一块新鲜菜叶,置卵于其上,逐日观察卵孵化状况。
[0006]现有技术方案二存在的问题是:除现有技术一存在的问题外,还存在供成虫产卵的菜叶易失水皱缩,产在其上的卵不易寻找,容易遗漏,导致计数不准确。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提供一种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包括透明的塑料桶,塑料桶桶口处由保鲜膜I密封,保鲜膜I为双层,中间夹有蔬菜叶片,保鲜膜I上设有若干通气口,保鲜膜I上还设有2个膜孔,膜孔内分别插入蘸有清水的棉线I和蘸有纯蜂蜜的棉线II,棉线1、棉线II末端伸入塑料桶内。其中蘸有清水的棉线I和蘸有纯蜂蜜的棉线II为小菜蛾提供养分,根据小菜蛾的特性,小菜蛾会将卵产在保鲜膜1、瓶体以及蔬菜叶片上。
[0009]所述的塑料桶的桶底为密封在塑料桶桶体底部的保鲜膜II。小菜蛾偶尔也会将卵产在塑料桶的桶底,由保鲜膜II制成的桶底更方便观察计数产卵量。[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成本低,整个装置的材料成本大约0.1元,是试管的1/10。
[0012]2.重量轻,搬运方便,整个装置约10克,是试管的1/5,罐头瓶的1/20。
[0013]3.计数方便,产卵主要集中在瓶口的膜上,膜无色透明,散产时肉眼可辨,堆产时用20倍放大镜可辨数量,在产卵较多时,可用碳素笔在膜外划成若干区域计数,避免了重数和漏数的情况发生,可明显提高计数效率。
[0014]4.方便观测成虫活动。瓶内只有两条伸入约Icm的棉线。瓶内成虫交配、取食、产卵等活动一览无余,便于观测其生活规律。
[0015]5.减少了对成虫的伤害,瓶体反转、跌落、晃动不会造成成虫伤害。、
[0016]6.增强了耐用性,避免了饲养装置破碎、成虫逃走、数据作废等事故发生。瓶体柔韧轻便。
[0017]7.节省了更换私聊时间。纯蜂蜜保鲜期长,10天左右更换一次即可,可节省更换饲料时间。
[0018]8.饲料条件稳定,可减少试验误差。
[0019]9.为小菜蛾成虫创造了一个与外界条件接近的生活环境,试验结果接近自然状态,据此可更准确地对小菜蛾的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21 ] 图中1-棉线I,2-蔬菜叶片,3-保鲜膜I,4-棉线II,5-塑料桶,6_保鲜膜11。【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包括透明的塑料桶5,塑料桶5桶口处由保鲜膜13密封,保鲜膜13为双层,中间夹有蔬菜叶片2,保鲜膜31上设有若干通气口,保鲜膜31上还设有2个膜孔,膜孔内分别插入蘸有清水的棉线Il和蘸有纯蜂蜜的棉线114,棉线1、棉线II末端伸入塑料桶内。
[0023]所述的塑料桶5的桶底为密封在塑料桶5桶体底部的保鲜膜116。
[0024]材料:250mm矿泉水瓶一个,橡皮筋三条,普通透明保鲜膜两块(13 X 13cm,13 X 26各一块),普通缝衣棉线两条(长30cm)。
[0025]工具:剪刀一把,小号缝衣针一个,毛笔一支,镊子一把,新鲜十字花科蔬菜叶片1-2 片。
[0026]制作过程:先在矿泉水瓶中部平行划线(距底6cm),用缝衣针在线下部瓶体上按照I平方厘米一个扎孔(利于通风透气),再用剪刀沿中线把瓶体剪成上下两部分,去上留下,把瓶底剪去,底部用小块保鲜膜盖上,保鲜膜按瓶体规格扎孔,橡皮筋扎紧作为瓶底,至此养虫装置主体制作完成。棉线对折搓拧3次成为3cm长,直径0.1cm的棉线备用。
[0027]使用方法:操作台放在玻璃窗前,大块保险膜放平在台面上,瓶体底部朝向窗户(小菜蛾成虫具有趋光性,这样放入的小菜蛾成虫就会飞到瓶底,不易逃走),小菜蛾雌雄成虫各一配对放入瓶中后,瓶口朝下扣在大块保鲜I吴的一端,右手栋一皮筋套在手指上,保鲜膜包住瓶口用左手捏紧翻转呈水平状态,右手迅速用橡皮筋套在手指上;瓶口膜上相隔2cm左右各扎一孔,将棉线插入1cm,一条蘸清水,另一条蘸纯蜂蜜,供成虫取食。新鲜十字花科蔬菜叶片撕成l_2cm见方的小块,均匀撒在瓶口膜上,撒的面要小于瓶口,把保鲜膜长余的一端反折撩起盖住叶片,包住瓶口,扎紧橡皮,防止叶片移动、掉落或失水萎蔫(小菜蛾成虫对十字花科蔬菜叶片及气味有产卵趋性,这样可以使小菜蛾的卵集中产在瓶口膜上)。查卵时,揭去上层膜,去掉叶片,即可清楚看到整个瓶体内部各个表面的落卵情况。一般情况下,卵集中产在瓶口膜上,少数情况产在瓶壁、棉线和瓶底,先数瓶口膜上卵的数量,取下瓶口膜,再用镊子把棉线从里面抽出,瓶口向下口在台面上新的保鲜膜上防止成虫逃走,抹去膜上的卵可重复使用,卵如需要继续做孵化试验,可将有卵部分剪下,取一培养皿,滴一滴清水,把剪下的膜铺平黏上即可;也可以直接按原样把瓶口膜盖在另一个同样大小的瓶口上,进行卵孵化观测试验。如果瓶壁上或底部的保鲜膜上有卵,可把成虫转移到其他瓶中,边数边将卵抹去;卵全部清理后,把成虫放回原来的瓶中,继续下一次产卵等调查。在查卵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成虫的健康情况,如成虫不能趴在瓶面上,说明已生病,瓶口的保鲜膜取下扣在台面上时会跌落,仔细挪开瓶子,即可观察成虫存活状况及性别。每天用毛笔蘸清水在清水棉线外端滴一滴即可,蜂蜜棉线每隔10天更换一次,瓶体每隔20天清洗一次,橡皮筋每隔20-30天更换一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的塑料桶(5),塑料桶(5)桶口处由保鲜膜I (3)密封,保鲜膜I (3)为双层,中间夹有蔬菜叶片(2),保鲜膜(3) I上设有若干通气口,保鲜膜(3) I上还设有2个膜孔,膜孔内分别插入蘸有清水的棉线I (I)和蘸有纯蜂蜜的棉线II (4),棉线1、棉线II末端伸入塑料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小菜蛾成虫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桶(5)的桶底为密封在塑料桶(5)桶体底部的保鲜膜II (6)。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3597256SQ20132081120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7日
【发明者】邢鲲 申请人:邢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