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式破碎机支撑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1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颚式破碎机支撑框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颚式破碎机可动颚支撑框架(118),该支撑框架(118)用以安装连接组件,用于在颚式破碎机内相对于固定颚(104)以浮动的关系悬挂可动颚(105)。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沿着主传力壁(125)延伸的加强区(126,、127),以吸收和传递从所述可动颚施加到所述支撑框架的加载力。
【专利说明】颚式破碎机支撑框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颚式破碎机,且具体地但不是排他性地,涉及一种构造用以通过机械致动连接组件支撑鄂式破碎机的可动颚的颚式支撑框架。

【背景技术】
[0002]颚式破碎机单元通常包括:固定颚和可动颚,该固定颚和可动颚限定在固定颚和可动颚之间的破碎区;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操作用以来回摇动可动颚,以便破碎在破碎区中的材料。
[0003]限定在固定颚和可动颚之间的破碎区通常朝着破碎区的下排出端会聚,使得供应到破碎区的较宽上端的可破碎材料接着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同时经受响应于可动颚的循环运动的重复循环的破碎运动。破碎后的材料接着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较窄下排出端排出到用于进一步处理的或从破碎机单元最终排出到合适料堆的传送带上。
[0004]通常,支撑固定颚和可动颚的框架称为前框架端部。可动颚的前框架端部通过机械致动连接机构而被连接到通常所称的后框架端部,该机械致动连接机构用于控制并稳定可动颚相对于固定颚的摆动。通常,连接机构可既静态地又动态地线性调节,以控制所产生的破碎后的材料的等级或大小,以有助于吸收由破碎作用产生的冲击力并张开或打开破碎区,以防止在不可破碎的材料被意外弓I入破碎区的情况下对破碎机造成损害。
[0005]FR 2683462、EP 0773067、WO 97/36683、US 5,799,888、W002/34393、WO2008/010072和JP 2009-297591中描述了包括连接后框架端部和前框架端部的连接组件的示例性颚式破碎机。
[0006]特别地,在后框架区和前框架区处的颚式破碎机的组装和构造是强度和重量之间的折衷。在一方面,具有包括所需刚度的各种部件的破碎机必须足够坚固,以承受所产生并传递到颚式破碎机的相当大的加载力。在另一方面,非常重的破碎机的制造、运输和使用是不期望的。
[0007]因此,存在对解决上述问题的颚式破碎机且尤其是颚式破碎机支撑框架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8]对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供强度和重量优化的颚式破碎机支撑框架。该目的通过在传统框架设计上提高加载力能力而不增加破碎机重量的后框架端部的形状轮廓来实现。此外,本发明支撑框架使破碎机能通过在同一破碎机单元内具有不同加载能力和作用的两个不同设定功能来运行。
[0009]具体地,该目的通过后框架端部的传力壁的形状轮廓来实现,该形状轮廓优化成将施加到后框架端部的加载力从可动颚的前框架端部排出到破碎机的主框架的侧壁中。有利地,由于在后框架端部处的传力壁的本发明构造,在加载力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破碎机能够具有比传统破碎机构造高的能力。重要地,本发明后框架端部和颚式破碎机单元具有不比传统设计高的净重,以便提供优化的强度重量比。
[0010]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部分地通过在后框架端部处的传力壁设计提供的双重功能。本发明破碎机能够在同一单元内以‘垫片’或‘汽缸’的模式运行。这以如下形式实现:在后框架端部处的传力壁允许作为机械致动器和止推轴承汽缸布置的一部分的活塞通过,以通过联接到可动颚的连接构件(即,推力板)来控制可动颚的位置。此外,在传力壁处的垫片突起提供邻接区,用于通过隔离的活塞和汽缸以第二较高负载能力的模式运行。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颚式破碎机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通过连接到可动颚的机械致动连接组件来支撑颚式破碎机的可动颚,所述连接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构造用以允许可动颚相对于基本固定颚摆动,以便破碎在可动颚与固定颚之间的区域中的材料,支撑框架包括:传力壁,该传力壁大致在横向或垂直于连接组件的纵向轴线的平面中延伸,该壁具有用以面对可动颚的第一侧面和用以背离可动颚的第二侧面;支撑框架的特征在于包括:壁中的活塞孔,以允许活塞从壁的第一侧面延伸,活塞连接到定位于壁的第二侧面的区域处的机械致动器;以及第一和第二加强端部区域,其沿着壁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纵长方向端部延伸,每个端部区域包括第一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从壁的第一侧面向前突出,以朝向可动颚延伸,而第二凸缘从壁的第二侧面突出,以延伸远离可动颚。
[0012]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凸缘相对于传力壁的平面被弯曲,使得第一和第二凸缘背朝传力壁的平面弯曲。
[0013]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凸缘都限定出在每个纵长方向端部处沿着传力壁纵长方向延伸的相应凹进沟(gully)。
[0014]可选地,在传力壁的一个纵长方向端部处的第一凸缘中的一个第一凸缘的曲率半径小于在所述纵长方向端部处的第二凸缘的曲率半径。可选地,第一凸缘的端部区域基本上平行于传力壁对齐且在传力壁的第一侧面的前方突出。
[0015]优选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基本垂直于传力壁延伸的侧壁,该侧壁沿着从传力壁的第一侧面的方向从传力壁的宽度方向边缘突出。
[0016]优选地,孔周围的区域包括加强衬套,该加强衬套从传力壁的第一侧面突出,以加强孔的抵抗施加到传力壁的加载力的区域。
[0017]可选地,第一凸缘的端部区域在传力壁的前方突出的距离与加强衬套从传力壁的第一侧面突出的距离基本上相等。优选地,每个侧壁包括孔。
[0018]优选地,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从传力壁的第一侧面延伸的至少一个垫片突起。优选地,支撑框架包括基本上位于第一与第二加强端部之间的传力壁的中间区域处的两个垫片突起。优选地,两个垫片突起定位于孔与每个相应的侧壁之间的每个相应孔的侧面处。优选地,垫片突起进一步从传力壁的第二侧面延伸。
[0019]优选地,侧壁还从传力壁的第二侧面突出。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颚式破碎机,该颚式破碎机包括:可动颚和基本固定颚,该可动颚和基本固定颚以相对置的关系安装,以限定在颚之间的破碎区;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可动颚联接并操作用以使可动颚相对于固定颚摆动,以便破碎在破碎区中的材料;机械致动器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连接到可动颚并构造用以控制可动颚与固定颚之间的分离距离;以及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用以通过连接组件来支撑可动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现将仅以实例的方式并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颚式破碎机的横截面侧视图,其中,可动颚定位成与固定颚成相对置关系并通过机械致动连接组件由后框架端部来按位支撑;
[0023]图2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图1的后框架端部的透视图;
[0024]图3是穿过图1的A-A的透视剖面图;并且
[0025]图4是图2所示的后框架端部的后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照图1,颚式破碎机单元100包括主框架102,可动颚105和大致平面的固定颚104安装在主框架102上。大致平面的可动颚105偏心地安装在可转动轴107处(从端帽109的下面延伸),并且可动颚105定位成与固定颚104相对置且分开。固定颚104和可动颚105相对于彼此的定向沿着它们相应的长度会聚,使得固定颚104的破碎面111与可动颚105的对应破碎面110之间的分离距离沿着向下纵长方向减小。适当耐磨板113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到固定颚104的破碎面111,而对应的耐磨板114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到可动颚105的破碎面110。主框架102包括支撑前框架端部108的两个相对置的框架壁,该前框架端部108基本上垂直于框架壁102对齐。侧框架壁102在固定颚104和可动颚105的任一侧延伸并共同限定出破碎区103。
[0027]相对置的固定颚104和可动颚105定向成相对于彼此倾斜,且固定颚104和可动颚105在固定颚104和可动颚105的相应上端处比在其下端处进一步分离开来。对应地,破碎区103从上进料区129向下排出区112会聚。
[0028]一对滑轮101在侧框架壁102的在破碎区103外的外面对侧处安装在轴107的任一端。可动颚105由此构造用以当滑轮101和轴107通过附接到驱动马达(未示出)的适当传动带(未示出)而被旋转时,其相对于固定颚104进行回转或偏心运动。颚105的这种运动给在相对置的耐磨板113和114之间的区域103内的材料提供必要的破碎作用。所要破碎的材料通过开放的上侧区129引入区域103中,其中该所要破碎的材料在颚104、105之间被破碎并随后通过开放的下侧区112排出。多个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的侧衬里106通过多个锚固螺栓而被在破碎区103的区域处附接到每个侧框架壁102。
[0029]可动颚105由后框架端部115支撑。具体地说,支撑框架118安装联接到可动颚105的下侧区的机械致动连接组件,以便支撑和稳定颚105的摆动运动并控制相对置的耐磨板113、114之间的分离距离。连接组件包括呈大致平面的推力板121形式的可塌缩的连接构件,该推力板121在一侧面通过安置衬套122而被联接到可动颚105。推力板121的第二侧面固定在安装在导块组件119内的第二安置衬套120处。活塞117与导块组件119同轴对齐并邻靠导块组件119。呈液压止推轴承汽缸的形式的机械致动器116与活塞117联接,以提供液压活塞(ram)组件,用以吸收和传递由可动颚105施加给后框架端部115的加载力。连接组件121、119、117、116绕纵向轴线128基本上同轴对齐。张力杆123安装在颚105的下部125处并包括在颚105与后框架端部115之间延伸的压缩弹簧124。
[0030]框架118包括传力壁125,该传力壁125基本上垂直于连接组件的轴线128对齐。壁125通过相应的上侧第一加强区126和下侧第二加强区127在壁125的相应的上下侧端部处(在正常使用下的朝向时)加强。加强部126、127还垂直于轴线128延伸,并包括如下部分,该部分相对于壁125相对于可动颚105的定向在壁125的前方和后方突出。
[0031]推力板121用作连接后支撑框架118和可动颚105的可塌缩连接构件,使得颚105以浮动的方式相对于主框架102和固定颚104保持,以允许可动颚105通过由轴107引起的往复运动而自由摆动。
[0032]机械致动器116形成为液压止推轴承汽缸并安装在框架118处。汽缸116作用在可动活塞117上,而活塞117能够滑动通过框架118,从而又作用在推力板121上。根据第二运行模式,汽缸116可通过在传力壁125的区域处插入‘垫片’(未示出)而被隔离。借助通过分开的机械致动器(未示出)插入到适当位置中的垫片,传力路径通过板121、导块组件119穿过垫片(未示出)并向前至壁125。在该第二模式中,破碎机可提供相对于采用汽缸接合的第一模式明显更大的能力来破碎更硬的材料。
[0033]连接组件的纵向轴线128相对于延伸穿过破碎机100的中间区域的大致水平平面倾斜。对应地,框架118、汽缸116、活塞杆117、导块组件119和推力板121大体以相对于水平平面向下的角度倾斜。
[0034]参照图2至4,支撑框架118原则上包括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大致平面的传力壁125。壁125的厚度是可变的,并且沿着壁125的长度和宽度的不同区域包括代表加强部分的相对较厚区域。一对侧壁200垂直于传力壁125对齐并沿着壁125的宽度方向边缘被连接到壁125。侧壁200从传力壁125的第一面300向前突出。侧壁200的相应较小部分还从传力壁125的第二面400向后突出。在正常使用中,第一面300定向成面对可动颚105,而第二面400定向成背离颚105。
[0035]第一纵长方向延伸加强区126和第二纵长方向延伸加强区127各自包括一对凸缘302,303和304、305。各对凸缘或加强区126、127有效地形成在壁125的相应上下长度边缘处延伸壁125的全长的传力壁125的双壁延伸部分。具体地,各自加强区126、127的第一凸缘302、305在第一面300前方突出,而各自加强区126、127的第二凸缘303、304从第二面400向后突出。如图3详细所示,每个凸缘302、303、304、305沿着其长度随着相应曲线的朝向弯曲,从而限定沿着传力壁125的上下端部纵长方向突出的沟或通道306、307。上下双壁加强区126、127显著地提高了传力壁125的承载能力,以便优化框架118的强度和尺寸。还通过以下所确定的另一些加强区来促进这种优化。
[0036]根据具体实施例,每个相应凸缘302、303、304、305的曲率不相同。具体地说,凸缘302包括比凸缘303、304、305小的曲率半径。具体地说,凸缘302的端部区域定向成限定基本上平面的面308,该面308与第一面300平行对齐并偏移到面300的前方。如图3详细所示,传力壁125的穿过A-A的横截面包括大致‘I’形构造,该‘I’的上下端部有效地向上和向下弯曲,以限定由笔直壁部分隔开的相应向上和向下面对的杯端部分。
[0037]圆孔202延伸穿过传力壁125。孔202由还在第一面300与第二面400之间延伸穿过传力壁125的多个钻孔301周向地接界。孔202进一步通过绕钻孔301周向延伸的加强衬套203而被加强。衬套203的厚度基本上等于面308从面300向前延伸的距离。然而,凸缘305在凸缘305的最前端处沿着纵向方向128朝着颚105突出超过衬套203。孔202定位成相对于纵长方向边缘和宽度方向边缘基本上居中地穿过传力壁125,并且孔202包括仅稍微大于活塞杆117的外径的内径。对应地,活塞117能够通过孔212往复滑动运动。如图1详细所示,活塞117从第一面300向前延伸,而汽缸116从第二面400向后延伸。传力壁125位于活塞117与汽缸116之间的接合部处。
[0038]壁125通过平行于加强端部区域126、127纵长方向延伸的一对垫片突起204在中间宽度方向区域处被进一步加强。垫片突起204还在每个相应侧壁200与加强衬套203之间延伸,使得突起204的第一端206在侧壁200处对齐,而突起204的第二端207在衬套203处对齐。对应地,每个垫片突起204沿着垫片突起204的长度由孔202隔开。每个突起204从第一面300延伸的距离基本上等于面308和衬套203从第一面300延伸的距离。每个突起204包括平行于面300对齐的大致矩形的向前面向的表面209。凹腔205在每个垫片突起204内从表面209向后突出。空腔205的深度可小于垫片突起204从第一面300延伸的距离。
[0039]壁125在垫片突起204的相对置的背对侧面300进一步加强。具体地说,一对加强肋401从后面400向后突出并从衬套203径向向外延伸且终止于每个侧壁200的最后边缘404处。由于在向后面对侧面处的衬套403从后面400的突出的距离小于侧壁200从后面400延伸的距离,因此加强肋401沿着纵向方向128从向后加强衬套403到壁边缘404向外逐渐渐缩。凹腔402形成在上述一对平行肋401之间并在衬套403和每个侧壁200之间延伸。
[0040]如图4详细所示,向后突出的凸缘303、304从后面400突出的距离大约等于侧壁200从后面400延伸的距离。相比之下,并参照图2和3,向前面向的凸缘302、305从第一面300向前突出的距离比侧壁200从面300突出的距离小得多。
[0041]每个侧壁200包括形成在侧壁200的相应向前突出的部分中的大致矩形孔201。每个孔201定位于每个壁200的最前边缘200与第一面300之间的大约中间位置。每个垫片突起204定位成沿着纵向方向128接界每个矩形孔201的最后宽度边缘。孔201构造用以接收机械垫片(未示出),该机械垫片在通过孔201插入时抵靠向前面向的邻接表面209坐置。对应地,根据破碎机100的第二 ‘垫片’运行模式,垫片突起204用作传力区,以吸收和传递从颚105施加到框架118的加载力。在这种垫片模式中,加载力传到壁125,其中该加载力由上下加强区126、127分担,且力通过相应凸缘302、303、304和305进一步传递分担。力接着通过侧壁200传递。在第一运行模式中,通过所接合的止推轴承汽缸116,力通过活塞杆117传入汽缸116、后退穿过衬套203 (通过定位成穿过钻孔301的锚固螺栓),用于随后根据所述的‘垫片’运行模式通过壁125和侧壁200的分担。
[0042]一对安装孔208延伸穿过每个侧壁200的相应下侧角部和最前方角部,以提供用于横杆或支柱的安装位置,以支撑后框架端部组件的另外部件并且/或者将端部框架118安装并紧固到主框架102。
【权利要求】
1.一种颚式破碎机支撑框架(118),所述支撑框架(118)用以通过机械致动连接组件来支撑颚式破碎机的可动颚(105),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到所述可动颚(105),所述连接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构造用以允许所述可动颚(105)相对于基本固定颚(104)摆动,以破碎所述可动颚(105)与所述固定颚(104)之间的区域(103)中的材料,所述支撑框架(118)包括: 传力壁(125),所述传力壁(125)大致在横向或垂直于所述连接组件的纵向轴线(128)的平面中延伸,所述壁(125)具有用以面对所述可动颚(105)的第一侧面(300)和用以背离所述可动颚(105)的第二侧面(400); 所述支撑框架(118)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壁(125)中的活塞孔(202),以允许活塞(117)从所述壁(125)的所述第一侧面(300)延伸,所述活塞(117)连接到位于所述壁(125)的所述第二侧面(400)的区域处的机械致动器(116);以及 第一加强端部区域(126)和第二加强端部区域(127),其沿着所述壁(125)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纵长方向端部延伸,每个端部区域(126、127)包括第一凸缘(302、305)和第二凸缘(303、304),所述第一凸缘(302、305)从所述壁(125)的所述第一侧面(300)向前突出,从而朝向所述可动颚(105)延伸,而所述第二凸缘(303、304)从所述壁(125)的所述第二侧面(400)突出,从而延伸远离所述可动颚(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凸缘(302、305)和第二凸缘(303、304)相对于所述传力壁(125)的平面弯曲,使得所述第一凸缘(302、305)和第二凸缘(303,304)背朝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平面弯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凸缘(302、305)和第二凸缘(303、304)都限定出在每个纵长方向端部处沿着所述传力壁(125)纵长方向延伸的相应凹进沟(306,307)。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在所述传力壁(125)的一个纵长方向端部处的所述第一凸缘(302)中的一个第一凸缘(302)的曲率半径小于在所述纵长方向端部处的所述第二凸缘(303、304)的曲率半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凸缘(302)的端部区域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传力壁(125)对齐并在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第一侧面(300)前方突出。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基本垂直于所述传力壁(125)延伸的侧壁(200),所述侧壁(125)沿着从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第一侧面(300)的方向从所述传力壁(125)的宽度方向边缘突出。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孔(202)周围的区域包括加强衬套(203),所述加强衬套(203)从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第一侧面(300)突出,以加强抵抗施加到所述传力壁(125)的加载力的所述孔(202)的所述区域。
8.如权利要求5和7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凸缘(302)的所述端部区域在所述传力壁(125)的前方突出的距离与所述加强衬套(203)从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第一侧面(300)突出的距离基本上相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每个侧壁(200)包括孔(201)。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框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垫片突起(204),所述垫片突起(204)从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第一侧面(300)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两个垫片突起(204),所述两个垫片突起(204)基本上定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端(126)与所述第二加强端(127)之间的所述传力壁(125)的中间区域。
12.如权利要求9和11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两个垫片突起(204)定位于所述孔(201)与每个相应的侧壁(200)之间的每个相应孔(201)的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垫片突起(204)进一步从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第二侧面(204)延伸。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侧壁(200)还从所述传力壁(125)的所述第二侧面(400)延伸。
15.一种颚式破碎机(100),所述破碎机(100)包括: 可动颚(105)和基本固定颚(104),所述可动颚(105)和所述固定颚(104)以相对置的关系安装,以限定在所述颚(104、105)之间的破碎区(103);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可动颚(105)联接并操作用以使所述可动颚(105)相对所述固定颚(104)摆动,以破碎在所述破碎区(103)中的材料; 机械致动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到所述可动颚(105)并构造用以控制所述可动颚(105)相对于所述固定颚(104)的运动;以及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框架(118),所述支撑框架(118)用以通过所述连接组件来支撑所述可动颚(105)。
【文档编号】B02C1/02GK104284726SQ20138002422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马滕·林德贝里, 卡琳·永格伦, 罗格·舍贝克 申请人: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