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9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充分模仿了铁皮石斛山区林下自然生长的野生环境,无需大棚设施,以人工整修的植被遮阴,将石斛组培苗经消毒后直接移栽到林下人工制备好的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上,或直接移栽到林下自然状态下富含有机腐殖质的疏松地面进行露天式、仿野生、健康、生态种植,并以石斛专用沼液、蚕粪、山泉水适时施用,保证石斛的水肥供应,同时基地内适度间种美国红豆杉驱赶害虫,实现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无任何化药残留,管理方便,投资更小。具体步骤包括:基地选择、基地清理、沼液制备、喷雾灌溉系统安装、木质基质制作、栽培基质铺设、组培苗消毒、移栽、基地杀菌、水肥管理、虫害防治、采收。
【专利说明】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铁皮石斛山区林下露天式、仿野生、健康、生态地面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铁皮石斛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多长于悬崖峭壁、树干、树枝或岩石缝中,常年受云露雨雾的滋养,是我国二级保护的贵重濒危药材植物,号称“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0003]由于生态的破坏与人类的过度开采,野生铁皮石斛已濒临灭绝。为实现铁皮石斛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内有关研究机构从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对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直到21世纪铁皮石斛在品种选育、组织培养、设施栽培等人工栽培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近几年,铁皮石斛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需求与保护野生资源的直接矛盾,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已经建成铁皮石斛集约化、现代化设施栽培基地500hm2以上,产值超过8亿元,浙江铁皮石斛尤以温州乐清规模最大,集群效益最明显,乐清市被誉为“中国铁皮石斛之乡”。
[0004]随着铁皮石斛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熟化与推广应用,铁皮石斛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也迅速扩大。但受市场和利益的驱使,大部分铁皮石斛种植农户只顾追求产量,却放松了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环节。为加快铁皮石斛生长速度,缩短采收周期,目前种植户普遍通过“重施化肥催生,重喷农药防病”进行增产增效,导致铁皮石斛的品质大打折扣,有效成分大大流失,甚至普遍检测出存在农药、激素等残留或超标现象。
[0005]铁皮石斛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凸显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深深地遭受消费者和有关专家的质疑,大棚环境下种植的铁皮石斛鲜草市场行情近几年出现逐年直线下滑现象,从原来的700~800元/斤甚至上千元每斤的市场价格直线下滑到现在只有300~400元/斤甚至跌至200元/每斤的市场价格。而野生、高品质的铁皮石斛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居高不落,仿野生栽培出的优质铁皮石斛鲜草市场价格仍然高至1000~1500元/斤甚至卖到2000元/斤。在这关键时期,为提高铁皮石斛品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产业可持续发展,亟需寻求一种原生态、高品质的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以解决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000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铁皮石斛品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野生铁皮石斛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此,近年铁皮石斛种植户开始尝试研究仿野生种植技术,但绝大多研究仍然只停留在或依托大棚设施,或借助活树附生栽培的模式,依托大棚投资成本太高,活树附生栽培出来的铁皮石斛品质不佳,往往含有附主活树本身的味道和成分,影响铁皮石斛质量和本质,而且以上两种仿野生栽培方式或多或少始终还是离不开化肥农药进行管理,另外移栽苗一般都为驯化苗为主,真正做到铁皮石斛组培苗直接在山区林下露天式、生态型、仿野生、断绝化肥农药施用的直接地面栽培技术尚未见到。[0007]从目前我国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看,铁皮石斛的产量发展已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能做到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升,并且通过露天式、不用搭建大棚设施、组培苗直接移栽到野外林下等石斛低成本栽培技术,实现铁皮石斛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发出铁皮石斛组培苗直接野外露天地面种植的移栽成活率高、有效成分含量多、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品质优、管理方便、投资成本低的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应地制宜、投资成本小、组培苗露天栽培成活率高、有效成分含多、无任何化药残留、品质优、管理方便的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即将铁皮石斛组培苗经消毒后直接移栽到林下地面人工制备好的栽培基质上,或直接移栽到自然状态下富含有机腐殖质的地面,合理充分地利用林下资源与空间,连片式在林下种植铁皮石斛,并以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蚕粪、山泉水进行水肥管理,无需使用其它化肥农药,实现铁皮石斛林下低成本、露天式、仿野生、健康、生态有机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11](I)栽培基地选择:选择温暖、湿润、通分、水源清洁、植被茂盛、地表有机腐殖质含量丰富、山坡坡度在40~60度的阳坡或半阳坡为较理想的栽培基地,本发明实施案例选择浙江省温州市乐清雁荡山大龙湫附近的山区坡地为栽培基地。
[0012](2)栽培基地的清理:将树林下的杂草、小型灌木等植被砍挖清理,保留乔木层植被,并对乔木植被的枝干做适当修剪,使栽培基地光照环境达到石斛最适光照强度,即控制遮阴度在70%~80%,控制光 照强度在3000~50001ux。
[0013](3)铁皮石斛专用沼液制备:在基地山脚合适位置建立沼气池,以牛粪、羊粪、菜籽饼为原料,分别按6: 4: I的配比在沼气池里发酵I个月以上即制成了无菌有机沼液,沼液经过砂石层过滤后,再经过孔径小于2mm的过滤网过滤后即制备成铁皮石斛专用沼液,备用。
[0014](4)基地雾化喷灌系统安装:基地全部安装喷雾系统,输送软管用铁丝或绳子固定安装在树上距离地面2~3m高处,输送软管上每隔2~3m安装一个旋转式喷雾喷嘴,用于输送清水或专用沼液。
[0015](5)木质基质的制作:将陈旧树枝、树皮、树叶粉碎成小块的木质基质,用50%的甲基托布津与木质基质搅拌混匀后进行塑料膜封盖消毒处理12小时,掀盖备用。
[0016](6)栽培基质的铺设:根据山形地势,分区块因地制宜在山地表面铺设栽培基质,底层铺设厚3~5cm的碎石子,碎石子上铺设厚3~5cm经上述(5)步骤制作好的木质基质,再在木质基质层上铺洒厚0.5~Icm的蚕粪作为有机基肥。铺设过程根据山形地貌进行选择性铺设,对于地表有机腐 殖质丰富的或以岩石为主的区块无需铺设上述的栽培基质,组培苗直接可在其地面进行栽培;对于地表贫瘠以泥质土壤为主的地面区块则需铺设上述的栽培基质,铁皮石斛则栽培在栽培基质上。为防止栽培基质流失,对于山体地表坡度超过50度的区块则需在其下坡方向还需设置高10~12cm的围栏进行固定栽培基质,其中该围栏是由铁质或木质材质做成的,间隙在4~5cm的篱笆状的固定栅栏,栅栏内侧靠栽培基质的侧面用孔径2~4_的无纺布作贴面隔档,以防止小型石屑、木屑、蚕粪等颗粒物从栅栏缝隙间漏走或流失。
[0017](7)组培苗的消毒处理:用50%的甲基托布津浸泡铁皮石斛组培苗根部消毒处理I~2分钟,晾干,备用。
[0018](8)组培苗的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季节以每年2~3月为最佳,将经上述
(7)步骤消毒处理后的组培苗移栽到经上述(6)步骤铺设好的栽培基质上挖穴栽培,盖上基质定植;或者将经上述(7)步骤消毒处理后的组培苗直接移栽到自然状态下富含有机腐殖质的地块挖穴栽培,盖上有机腐殖质定植。
[0019](9)基地杀菌:铁皮石斛移栽好后,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600~800倍稀释的大生杀菌剂对基地铁皮石斛进行表面喷雾杀菌处理,喷致表面湿透即可。
[0020](10)水肥管理:根据铁皮石斛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需求和环境状况,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进行喷雾式输送水份,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1: 10或1: 5比例稀释的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进行喷雾式输送液肥,其中移栽后I年内的铁皮石斛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1: 10比例稀释的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进行喷雾施用;移栽后I年以上的铁皮石斛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1:5比例稀释的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进行喷雾施用。水肥管理的规律为:3~4月份,每天(除雨天外)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送清山泉水I次,每隔7天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送专用沼液I次;4~5月份,每天(除雨天外)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 送清山泉水I次,每隔5天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送专用沼液I次;6~8月份,每天(除雨天外)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送清山泉水2次,每隔3天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送专用沼液I次;9~10月份,每天(除雨天外)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送清山泉水I次,每隔7天通过雾化喷灌系统进行喷雾输送专用沼液I次;11月~次年2月份,铁皮石斛进入休眠期,基本停止生长,无需提供水肥。
[0021](11)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技术,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内间种美国红豆杉,利用红豆杉在光合作用下发出的香茅醛特殊气味分子,驱赶环境中害虫,美国红豆杉的栽培密度为每平方种植I~2棵。
[0022](12)铁皮石斛的采收:用本发明栽培技术栽培后,其组培苗直接移栽露天仿野生环境下的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经2~3年可以采收,采收期以每年12月~次年3月为宜,采收时,连根带茎采挖,采挖的铁皮石斛茎段长度控制在20cm以内,亩产达500斤以上。
【权利要求】
1.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其特征是:铁皮石斛组培苗经消毒后直接移栽到林下地面人工铺制好的栽培基质上,或直接移栽到自然状态下富含有机腐殖质的地面进行露天式、仿野生、健康、生态种植,并以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蚕粪、山泉水进行水肥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1)栽培基地选择:选择温暖、湿润、通分、水源清洁、植被茂盛、地表有机腐殖质丰富、坡度在40~60度的阳坡或半阳坡为较理想的栽培基地。 (2)栽培基地的清理:将树林下的杂草、小型灌木等植被砍挖清理,保留乔木层植被,并对乔木植被的枝干做适当修剪,使栽培基地光照环境达到石斛最适光照强度,即控制遮阴度在70%~80%,控制光照强度在3000~50001ux。 (3)木质基质的制作:将陈旧树枝、树皮、树叶等粉碎成小块,用50%的甲基托布津与其搅拌混匀后进行塑料膜封盖消毒处理12小时,掀盖备用。 (4)栽培基质的铺设:根据山形地势,分区块因地制宜在山地表面铺设栽培基质,底层先铺设厚3~5cm的碎石子,碎石子上铺设厚3~5cm经上述(3)步骤制作好的木质基质,再在木质基质层上面铺洒厚0.5~Icm的蚕粪作为有机基肥。 (5)组培苗的消毒处理:用50%的甲基托布津浸泡铁皮石斛组培苗根部消毒处理I~2分钟,晾干,备用。 (6)组培苗的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季节以每年2~3月份为佳,将经上述(5)步骤消毒处理后的组培苗移栽到经上述(4)步骤铺设好的栽培基质上挖穴栽培,盖上基质定植;或者将经上述(5)步骤消毒处理后的组培苗直接移栽到自然状态下富含有机腐殖质的山地表面挖穴栽培,盖上有机腐殖质定植。 (7)基地杀菌: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600~800倍稀释的大生杀菌剂稀释液对基地铁皮石斛进行表面喷 雾杀菌处理,以表面湿透为止。 (8)水肥管理:根据铁皮石斛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需求和环境状况,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进行喷雾输送水份,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1: 10或1: 5比例稀释的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进行喷雾输送有机液肥。 (9)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在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内间种美国红豆杉,利用红豆杉在光合作用下发出的香茅醛特殊气味分子,驱赶环境中的害虫,美国红豆杉的栽培密度为每平方种植I~2棵。 (10)铁皮石斛的采收:采收时,铁皮石斛茎段长度控制在20cm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其特征是:所述的铁皮石斛专用沼液是由牛粪:羊粪:菜籽饼按6: 4: I的配比在沼气池里发酵I个月以上而制成的无菌有机液肥,经过砂石层过滤后,再经过孔径小于2_的过滤网过滤后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其特征是:栽培基质的铺设是根据山形地貌来铺设,对于地表有机腐殖质丰富或以岩石为主的地表区块则无需铺设栽培基质,组培苗直接可在其地面栽培;对于地表贫瘠以泥质粘性土壤为主的地面则需铺设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栽培基质,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在栽培基质上;对于地表坡度超过50度的区块在其下坡方向还需设置高10-12cm的围栏进行固定栽培基质,防止基质流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其特征是:所述的水肥管理为移栽后I年内的铁皮石斛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1: 10比例稀释的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进行喷雾式输送有机液肥;移栽后I年以上的铁皮石斛用不含漂白粉的山泉水按1: 5比例稀释的铁皮石斛专用沼液进行喷雾式输送有机液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其特征是:所述铁皮石斛用本发明栽培技术栽培后,其组培苗直接移栽到林下地面的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经2-3年可以采收,采收期以每年12月~次年3月为宜,采收时连根带茎采挖,亩产达500斤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皮石斛林下原生态有机栽培集成技术,其特征是:所述的围栏是由铁质或木质材质做成,间隙为4~5cm的篱笆状为固定栅栏,栅栏内侧靠栽培基质的侧面用孔径为2~4_的无纺布作贴面隔档,以防止小型石屑、木屑、蚕粪等颗粒状基质从栅栏缝隙间漏走或流失。`
【文档编号】A01G7/00GK103843577SQ201410115975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缪夏东 申请人:温州灵峰药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