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88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水稻机插育秧【技术领域】,涉及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苗床准备;育秧介质准备;播撒稻种;覆膜;秧苗管理;起秧运秧。本发明以稻壳和无纺布为水卷苗育秧介质,应用水培营养液进行秧苗培养,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秧苗生长健壮,弹性较大;培育成的秧苗卷长度达3-6m的,而其质量仅为传统秧块的1/5,减轻了秧块搬运过程中人力、机械的投入。同时,由于秧卷长3-6m,在机插本田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插秧机停机补秧的次数,使得本田机插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本发明操作简便、省工省时,易实现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育秧。
【专利说明】一种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稻机插育秧【技术领域】,涉及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的播种面积较大,在世界水稻种植中位居第二,总产量居世界首位。近年来,由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水稻生产方式快速向机械化育苗移栽方式转换。
[0003]水稻机械化移栽技术的应用,主要受两个因子的影响,一个是插秧机性能及其操作,另一个就是适宜水稻机插壮秧的培育;而在当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插频率可以达到13.3次/秒,800次/分,回转臂转速6.6转/秒、400转/分,插秧机工作速度已经得到较大提升,而与此同时研究人员采用载波相位差分GPS(也称为RTKGPS)技术和光纤陀螺(FOG)传感器等研制出的无人驾驶高精度水稻插秧机也已诞生,插秧机已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准;秧苗的培育成为当下制约水稻机械化移栽发展的关键因素。
[0004]目前,机械化移栽的水稻育秧方法主要包括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和硬盘育秧,相关技术都已成熟,能够初步培育出适宜机械化移栽的壮秧,相比传统手工育秧移栽较大幅度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量和收益,提高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0005]但是,现行的水稻育秧方式都是以土壤或者新型基质为育秧介质依托秧盘进行育秧,且传统的育秧盘规格高*宽*长均为0.03mX0.28mX0.58m,该方式均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I)装有土壤的秧盘有大约6kg质量,即使新型育秧基质也有4-5kg,秧土准备费时耗工;(2)单位面积需要秧盘数多,从播种到栽植必须要搬运秧盘多次,农场越大,搬运所花的劳动力就越多;(3)插秧机要不断的停机补秧,工作效率较低;(4)传统土育秧肥料利用率低,床土培肥工作量大,秧龄弹性较小。(5)由于杂交稻用种量较少,导致秧田播种量相应减少,影响本田机插质量及最终产量。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稻机插秧育秧方法,以摒弃传统育秧方法采用的泥土,培育成长度更长的秧苗卷,以提高机插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投入,同时获得较高产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创造性的以稻壳和无纺布作为水稻育种介质,以此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水稻育秧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水稻素质表现良好。
[0008]本发明 提供一种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I)苗床准备:苗床位于育秧大棚中,对育秧大棚、苗床进行清洁;以杀菌剂均匀喷施育秧大棚、苗床进行杀菌,保证育秧大棚内无病虫害;[0010](2)育秧介质准备:将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育秧盘中,以无纺布均匀平铺在稻壳上,保证无纺布与稻壳间无缝隙,无纺布全部覆盖稻壳;利用水稻育秧喷雾系统对苗床进行喷水,使稻壳自然沉淀、无纺布与稻壳吸附在一起;
[0011](3)播撒稻种:将稻种均匀撒播在无纺布上,喷施水分,使水层厚度达到稻种厚度的1/3-1/2 ;稻种平均厚度为0.32mm。
[0012](4)覆膜:播种后,采用无纺布覆盖育苗以保证稻种正常的生长;
[0013](5)秧苗管理:稻种播种后至2叶I心期用自来水喷雾喷施浇灌秧苗,从2叶I心期开始用营养液循环浇灌秧苗;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开始揭膜适时炼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
[0014](6)起秩运秩:当秩苗3叶I心期、株闻12-15cm时,卷秩使长条秩苗块成秩苗卷,之后运秧插秧。
[0015]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作为优选,在播撒稻种前以盐水作为选种液对稻种进行选择,选种液的比重粳稻等于或大于1.10,籼稻等于或大于1.06,选种后及时充分淘洗或冲洗稻谷,将盐分清除干净;其中,盐水的比重标准按照传统的配制方法配制:比重为1.10的选种液新鲜鸡蛋漂浮其中露出约2分硬币大的面积,I升水中每加20克食盐,水溶液的比重提高0.01,可按此比例配制选种液。
[0016]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作为优选,在播撒稻种前对稻种进行浸种,粳稻浸种80日?度,籼稻60日?度,以保证稻种吸足水分,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0017]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作为优选,在播撒稻种前对稻种进行催芽30日.度,保证发芽势达85%以上,谷芽、根系生长整齐一致,幼芽粗壮,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0018]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作为优选,育秧介质中,稻壳厚度为lcm。
[0019]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作为优选,育种介质中,无纺布采用密度为20g/m2纺黏无纺布;覆膜过程中,采用的无纺布为白色纺黏或熔喷无纺布,密度为40g/m2。
[0020]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作为优选,秧苗管理中保持棚内温度28-35°C、相对湿度90%以上,确保稻种立针一轰而齐,即尽量使稻种在同一时间同时发芽。
[0021]本发明上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在秧苗移栽前,对秧苗施用送嫁肥的标准是: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4.5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I~1.5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100~150千克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控水以提闻苗质。
[0022]本发明上述的水稻无土育秧方法,作为优选,步骤(1)苗床准备阶段中,在播种前以敌克松{sodium P (dimethylamino) benzenediazo sulfonate}兑水作为杀菌剂均匀喷施育秧大棚、苗床进行杀菌;用恶霉灵(hymexazol)兑水配成溶液作为农药杀菌剂,利用水稻育秧循环系统进行循环流动;其中,敌克松的用量为70%敌克松1.5克兑水1.5公斤;恶霉灵的用量为有效成分15%的水剂20g兑水20-30kg。
[0023]本发明还提 供该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在水稻无土机插领域的应用。
[0024]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步骤I)中在以杀菌剂均匀喷施育秧大棚、苗床进行杀菌后再用农药杀菌剂兑水配成溶液,利用水循环系统进行循环流动,之后再换用清水循环流动,保证育秧大棚内无病虫害;步骤2)中在无纺布均匀平铺在稻壳上后,利用水稻育秧喷雾系统对苗床进行喷水;步骤5)中,稻种播种后至2叶I心期用自来水采用水稻育秧喷雾系统喷施浇灌秧苗,从2叶I心期开始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
[0025] 其中,育秧盘由PVC材料加工制作而成,长为3-6m,用支架支撑,与传统硬盘相比,底部没有透水换气孔,利用喷雾设备和水喷进行秧苗浇灌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7]1.本发明完全摒弃了传统育秧采用的泥土或基质,利用水稻稻壳和新型无纺布(Nonwoven cloth)为水稻育秧介质,其中稻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无需再加工,利用稻壳和无纺布作为新的水稻育秧介质,彻底解决了育苗取土破坏植被及取土难的问题,减少了取土、筛土、调酸、拌肥、拌药、贮藏等生产过程,大大降低了规模化生产中育秧介质的准备、加工等人力物力的投入;此外,由于秧苗卷容重较轻,便于运输,对插秧机负荷小,因而机械磨损轻、插秧速度快。
[0028]2.利用本发明培育成的秧苗卷长度达3-6m,是常规秧块(0.58m)的6-10倍,但是其质量仅为常规营养土秧块的1/5,减轻了秧块搬运过程中人力、机械的投入。同时,由于秧卷长3-6m,在机插本田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插秧机停机补秧的次数,使得本田机插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0029]3.本发明采用水培营养液喷施、循环浇灌秧苗,增大了人为对秧苗生长的调控能力,同时由于采用本专利进行秧苗培育,在秧苗生长前期采用自来水浇灌,到后期采用营养液利用水泵循环浇灌培养秧苗,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秧苗生长健壮,弹性较大。
[0030]4.采用本发明培养秧苗,秧苗素质与常规营养土秧苗素质持平,甚至有优势;最终产量与常规营养土育秧一样拥有获得高产的潜力。此外,由于本发明操作简便、便于工厂化、专业化育秧,能够有效的促进水稻机插秧产业的发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步骤
[0032]图2:实施例1中采用武运粳24号作为播种稻种的秧苗长势【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的公知手段。
[0034]实施例1
[0035]I试验地点:试验于2012-2013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丹阳实验基地(32。00' N, 119。32' E, 7masl)进行。
[0036]2种子处理
[0037]2.1.选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米用标准的商品种子:武运梗24号(粳稻)。浸种前进行晒种、脱芒、筛选处理,采用比重为1.10的盐水作为选种液进行种子筛选,选种液的具体做法为:按照传统配制方法配制,比重为1.10的选种液新鲜鸡蛋漂浮其中露出约2分硬币大的面积,I升水中每加20克食盐,水溶液的比重提高0.01,可按此比例配制选种液。选种液的比重可以大于1.10,即在盐水中鸡蛋漏出的面积可以大于2分硬币的面积。选种后必须及时充分淘洗或冲洗,将盐分清除干净。
[0038]2.2发芽试验:稻谷种子发芽率要求在90%以上,发芽势在85%以上。
[0039]2.3药剂浸种:浸种时选用“使百克(carbosulfan) ” I支(2毫升计量)加“吡虫啉(Imidacloprid) ” 10克兑水6千克浸5千克种子。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作为本实施例采用的粳稻需浸种80日?度,时间为3天左右,保证稻种吸足水分,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0040]2.4催芽:催芽要求秧苗“快、齐、匀、壮”。“快”是指在短时间内催好芽,本发明水稻育秧由于选择了稻壳和无纺布作为秧苗生长的介质,所以秧苗根系与无纺布的盘结是影响后期操作及机插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在本发明中水稻育秧时秧苗催芽时间不宜过久,一般催芽30日?度即可,时间为I天左右;“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85%以上;“匀”是指稻谷芽、根系生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长、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根据种子生长萌发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催芽可以分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摊晾炼芽3个阶段。
[0041]3苗床准备:水稻育秧是在相对封闭的设施大棚小环境中育秧的,若室内一旦感病则会迅速蔓延,因而播种前对于室内、苗床、育秧盘等设备的消毒显的至关重要。一般在播种前几天用 70 % 敌克松{sodium p (dimethylamino) benzenediazo sulfonate} 1.5 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施室内以防病杀菌,另外大棚内必须清理干净整洁,防止病虫害等寄生物寄生;此外,用恶霉灵(hymexazol),本发明采用的是水剂,有效成分为15%,20g兑水20kg配成溶液,之后利用水稻育秧水循环系统进行循环流动,之后再换用清水循环流动。
[0042]4育秧介质准备:首先将脱糙后的稻壳均匀平铺于放置在苗床上的育秧盘中,保证稻壳均匀,厚度为1cm,之后平铺20g/m2纺黏无纺布,保证无纺布均匀平铺于稻壳上,两者之间无缝隙,稻壳全部被覆盖,之后利用喷雾系统对苗床进行喷水,使稻壳自然沉淀,无纺布与稻壳吸附在一起,可以在播种前一天准备。
[0043]5播撒稻种:将催好芽的稻种定量、均匀的撒播(手工或播种机)在无纺布上,之后喷施水分,水分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使水层厚度为稻种厚度的1/2为宜,稻种平均厚度为0.32mm,水量以此计量;主要原因是水分过多稻种会自动聚集进而造成稻种在育种介质上的分布不均,而水分过少会使稻种无法正常吸收足够的水分而保证发芽生长。
[0044]6覆膜:播种后,采用白色40g/m2纺黏无纺布覆盖育苗;若设施大棚对于温度及湿度等因素的调控力度较强,播种后则可不用覆盖,播种后通过对室内温湿度等因素的调控也可调节稻种正常的生长。
[0045]7秧苗管理:
[0046]7.1高温高湿促齐苗:经催芽的稻种,播种后需经一段时间高温高湿才能出苗整齐,因此应采取增温保湿措施,确保安全齐苗。保持棚内温度28-35°C、相对湿度90%以上,确保立针一轰而齐,即稻种在同时间均匀发芽。
[0047] 7.2通风炼苗:播种到稻种立针时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以保温保湿为主,只有当膜内温度超过35°C时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随后及时封盖;立针至一叶一心期次生根迅速生长伸长,根系开始交错盘结,因此以调温控湿为主,膜内温度应保持在25°C左右,超过时须及时打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徒长;从I叶I心到2叶I心这一时期棚内温度为25~30°C,温度过高要通风炼苗,以防徒长。温度偏低时降温炼苗可增强秧苗适应性。一般晴天膜内外温度接近时,气温15°C以上,便可揭膜通风炼苗;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4°C时,逐渐减低棚内温湿度,使得棚内温湿度在移栽前逐渐的接近外界气候条件。
[0048]7.3水分及营养液管理:稻种播种后至2叶I心期用自来水采用喷雾系统喷施浇灌秧苗,从2叶I心期开始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具体的施肥时间应根据机插进度分批使用,一般在移栽前3-4天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
[0049]7.3.1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
[0050]7.3.2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I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100千克进行根外喷施;
[0051]7.3.3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控水以提高苗质。
[0052]其中,营养液取自专利申请201110457967.9中公布的营养液,配方如下:每升营养液母液的组分:H3B03284.4mg.?Λ CuSO4.5Η207.5mg.?Λ ZnSO4.7H2023mg.?ΛMnCl2.4Η20178.1mg.I/1, Na2MoO4.2Η202.4mg.I/1, Na2SiO3.9Η2019.21g.I/1,Fe-EDTA7.5g.rSKCl?.46g.l-1,CaCl27.7Ig.L-1, MgSO4.7Η206.61g.l-1,ΚΗ2Ρ042.72g.?ΛNH4NO317.15g.ΙΛ其余为水。
[0053]7.3.3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通风控水以提高秧苗素质。
[0054]8起秩运秩:
[0055]8.1秧苗质量:要求苗齐、均匀、无病虫害、无砸株杂草、茎基扁粗,根系生长旺盛、能够盘结成块、提起不散。
[0056]8.2起秧运秧:当秧苗3叶I心期、株高12_15cm时,采用手工卷秧苗成秧苗卷,之后运秧插秧。
[0057]图2是本实施例中采用武运粳24号作为播种稻种的秧苗长势图。
[0058]实施例2
[0059]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2-2013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丹阳实验基地(32° 00' N, 119° 32' E, 7m asl)进行。
[0060]2.水稻品种选择: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千粒重27g ;杂交籼稻6两优9368,千粒重28g。
[0061]3、试验设计
[0062]水稻育秧以20g/m2白色纺黏无纺布+Icm稻壳为育秧介质,标记为LMSH组(longmat seedling raised by hydroponics),对照以常规营养土为育秧介质,标记为CK组(conventional mat seeding raised in soil),武运粳 24 号和 6 两优 9368 播量以常规育秧盘大小0.28mX0.58m计量,分别各自均播种120g/盘、70g/盘,水稻育秧处理播I盘,育秧盘大小为0.28mX4m,重复3次;营养土育秧10盘。
[0063]本田栽培每小区面积为9mX 12m,试验重复3次。
[0064]4.试验过程
[0065]4.1种子处理:种子在浸种前要做好晒种、脱芒和发芽试验等工作,种子筛选方法采用食盐水作为选种液进行选择,具体做法为:选种液的比重粳稻等于或大于1.10,籼稻等于或大于1.06。用盐水选种,比重为1.10的选种液新鲜鸡蛋漂浮其中露出约2分硬币大的面积,选种液的配制为I升水中每加20克食盐,水溶液的比重提高0.01,可按此比例配制选种液。选种后必须及时充分淘洗或冲洗,将盐分清除干净。
[0066]4.2发芽试验:稻谷种子发芽率要求在90%以上,发芽势在85%以上。
[0067]4.3药剂浸种:浸种时可选用“使百克(carbosulfan) ” I支(为2毫升计量)加“吡虫啉” (Imidacloprid) 10克兑水7千克浸5千克种子。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一般粳稻需浸种80日?度,时间为3天左右;籼稻60日?度,时间为2天左右,保证稻种吸足水分,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0068]4.4催芽:催芽要求秧苗“快、齐、匀、壮”。“快”是指在短时间内催好芽,本发明提供的水稻育秧方法,由于选择了稻壳和无纺布作为秧苗生长的介质,所以秧苗根系与无纺布的盘结是影响后期操作及机插的一个重要问题,因而在水稻育秧时秧苗催芽时间不宜过久,一般催芽30日?度即可,时间为I天左右;“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85%以上;“匀”是指稻种芽、根系生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长、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根据种子生长萌发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催芽可以分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摊晾炼芽3个阶段。
[0069]4.5苗床准备:水稻育秧是在相对封闭的设施大棚小环境中育秧的,若室内一旦感病则会迅速蔓延,因而播种前对于室内以及苗床等设备的消毒显的至关重要。一般在播种前几天用70%敌克松1.5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施室内以防病杀菌,另外大棚内必须清理干净整洁,防止病虫害等寄生物寄生;此外,用恶霉灵,本发明采用的是水剂,有效成分15%,20g兑水30kg配成溶液,之后利用水卷苗育秧水循环系统进行循环流动,之后再换用清水循环流动。
[0070]4.6育秧介质准备:首先将稻谷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放置在苗床上的育秧中,保证稻壳均匀平铺,厚度为1cm,之后平铺无纺布,后利用喷雾系统对苗床进行喷水,使稻壳自然沉淀、无纺布与稻壳吸附在一起,一般为播种前一天准备。
[0071]4.7播撒稻种:将催好芽的稻种定量、均匀的撒播(手工或播种机)在无纺布上,之后喷施水分,水分不宜过多宜不能过少,使水层厚度为稻种的1/3为宜,稻种平均厚度为
0.32_,水量以此计量;主要原因是水分过多稻种会自动聚集进而造成稻种不均,而水分过少会使稻种无法正常吸收足够的水分而保证发芽生长。
[0072]4.8覆膜:播种后,采用白色40g/m2熔喷无纺布覆盖育苗;若设施大棚对于温度及湿度等因素的调控力度较强,播种后则可不用覆盖,播种后通过对室内温湿度等因素的调控也可调节稻种正常的生长。
[0073]4.9秧苗管理:
[0074]4.9.1高温高湿促齐苗:经催芽的稻种,播种后需经一段时间高温高湿才能出苗整齐,因此应采 取增温保湿措施,确保安全齐苗。保持棚内温度28-35°C、相对湿度90%以上,确保立针一轰而齐。
[0075]4.9.2通风炼苗:播种到稻种立针时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以保温保湿为主,只有当膜内温度超过35°C时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随后及时封盖;立针至一叶一心期次生根迅速生长伸长,根系开始交错盘结,因此以调温控湿为主,膜内温度应保持在25°C左右,超过时须及时打开两头通风降温,以防徒长;从I叶I心到2叶I心这一时期棚内温度为25~30°C,温度过高要通风炼苗,以防徒长。温度偏低时降温炼苗可增强秧苗适应性。一般晴天膜内外温度接近时,气温15°C以上,便可揭膜通风炼苗;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4°C时,逐渐减低棚内温湿度,使得棚内温湿度在移栽前逐渐的接近外界气候条件。
[0076]4.9.3水分及营养液管理:稻种播种后至2叶I心期用自来水采用喷雾系统喷施浇灌秧苗,从2叶I心期开始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具体的施肥时间应根据机插进度分批使用,一般在移栽前3-4天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
[0077](1)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5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
[0078](2)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1.5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150千克进行根外喷施;
[0079](3)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控水以提高苗质。
[0080]4.10起秧运秧:
[0081]4.10.1秧苗质量:要求苗齐、均匀、无病虫害、无砸株杂草、茎基扁粗,根系生长旺盛、能够盘结成块、提起不散。
[0082]4.10.2起秧运秧:当秧苗3叶I心期、株高12-15cm时,采用手工卷秧苗成秧苗卷,之后运秧插秧。
[0083]常规营养土操作方法严格按照一般水稻育秧操作步骤进行,秧苗移栽本田后水肥管理同当地高产高效管理方式进行。
[0084]5测定项目与方法
[0085]5.1秩苗素质:移栽如每秩盘随机取20株秩苗测定叶龄、株闻、莖基宽、根数、根长、根系活力、百株重、含水率。
[0086]5.2产量及产量构成:每个监测点为6行(即I个插秧机作业幅宽)*10穴,计数实插穴数和有效穗数,算的每穴平均穗数,根据平均穴距和行距(30cm)求得单位面积穗数,各小区根据每穴穗数取3穴为I个样本,自然风干,分出饱粒数和空秕粒,每小区选数3个1000粒饱粒称重计算千粒重,同时计数空秕粒数算的结实率。
[0087]5.3数据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进行数据分析与表格制作,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
[0088]6.结果与分析
[0089]6.1不同育秧方式对移栽前秧苗素质的影响
[0090]由表1可知,两种育秧方式秧苗株高、百株茎鲜重和百株茎干重差异不显著,两品种表现一致;LMSH苗铤高大于CK,其中6两优9368差异显著;茎叶含水率为LMSH低于CK,两品种表现一致;武运粳24号重高比与成苗率LMSH比CK分别高2.44%、5.79%,6两优9368重高比与成苗率LMSH比CK分别高5.13 %、3.56 %,其中杂交籼稻重高比、苗挺高达到显著水平。
[0091]水卷苗秧苗根系生长旺盛,能够盘结成块,提起不散,且根系色白;测定结果表明(表2),秧苗百株根鲜重、百株根干重及重高比为LMSH大于CK,两品种表现一致,其中武运粳24百株茎鲜重与根冠比差异显著,6两优9368百株根干重LMSH显著高于CK ;根系含水率为LMSH低于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表现一致。[0092]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LMSH地上部生长量相对低于CK,但苗挺高为LMSH低于CK,秧苗重高比LMSH大于CK,表明LMSH秧苗地上部素质优于CK,符合水稻育秧移栽的壮秧标准;同时,LMSH地下部生长优于CK,为秧苗移栽本田后返青活颗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0093]表1育秧方式对秧苗地上部素质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苗床准备:苗床位于育秧大棚中,对育秧大棚、苗床进行清洁;以杀菌剂均匀喷施育秧大棚、苗床进行杀菌,保证育秧大棚内无病虫害; (2)育秧介质准备:将脱糙后的稻壳平铺于育秧盘中,以无纺布均匀平铺在稻壳上,保证无纺布与稻壳间无缝隙,无纺布全部覆盖稻壳;对苗床进行喷水,使稻壳自然沉淀、无纺布与稻壳吸附在一起; (3)播撒稻种:将稻种均匀撒播在无纺布上,喷施水分,使水层厚度达到稻种厚度的1/3-1/2 ; (4)覆膜:播种后,采用无纺布覆盖育苗; (5)秧苗管理:稻种播种后至2叶I心期用自来水喷雾浇灌秧苗,从2叶I心期开始用营养液借助水泵循环浇灌秧苗;播种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开始揭膜适时炼苗;在秧苗移栽前,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对秧苗施用送嫁肥; (6)起秩运秩:当秩苗3叶I心期、株闻12_15cm时,卷秩使长条秩苗块成秩苗卷,之后运秩插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撒稻种前以盐水作为选种液对稻种进行选择,选种液的比重粳稻等于或大于1.10,籼稻等于或大于1.06,选种后及时充分淘洗或冲洗稻谷,将盐分清除干净。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撒稻种前对稻种进行浸种,粳稻浸种80日.度,籼稻60日?度,以保证稻种吸足水分,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撒稻种前对稻种进行催芽30日?度,保证发芽势达85%以上,谷芽、根系生长整齐一致,幼芽粗壮,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育秧介质中,稻壳厚度为lcm。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育种介质中,无纺布采用为20g/m2纺黏无纺布;覆 膜过程中,采用的无纺布为白色纺黏无纺布或白色熔喷无纺布,密度为 40g/m2。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秧苗管理中保持棚内温度28-35°C、相对湿度90%以上,确保稻种立针一轰而齐。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秧苗移栽前,对秧苗施用送嫁肥的标准是: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4.5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I~1.5千克溶入水培营养液100~150千克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控水以提高苗质。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苗床准备阶段中,在播种前以敌克松兑水作为杀菌剂均匀喷施育秧大棚、苗床进行杀菌;用恶霉灵兑水配成溶液作为农药杀菌剂,利用水稻育秧循环系统进行循环流动;其中,敌克松的用量为70%敌克松1.5克兑水1.5公斤;恶霉灵的用量为有效成分15%的水剂20g兑水20-30kg。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在水稻无土机插领域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3959956SQ20141021181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刚华, 李玉祥,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