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

文档序号:264907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属于育种【技术领域】,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然后加入食用碱和河沙混合后进行干搓;干搓3?5min后再加温水进行揉搓洗涤;处理后的种子混合物再用30?35°C温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温水浸泡6?12小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本发明用于种子处理的食用碱的成分确定,用量少,能精确进行控制,同时加入河沙进行揉搓洗涤,更有利于毛叶山桐子蜡质层的破坏,能保证健康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9%,同时幼苗发病率小于1%,成苗率大于98.5%,另外,培育得到的成熟干果的含油率,可以达到46%以上,经济价值高,并且不存在培育树苗的限制因素,利于大规模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 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毛叶山桐子(学名: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vestita Diels)是大风子科 山桐子属的落叶乔木,亚热带阳性速生树种,其主要特性有:果实含油量高,油品质量高,工 业开发价值极大,可生产优质的食用油,也是提取亚油酸、维生素、制备生物柴油和高级润 滑油的上佳原料;同时,毛叶山桐子也是上佳的观赏树种,所以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 价值。
[0003] 毛叶山桐子虽然分布较广,但由于其属于大风子科,自然发芽率较低,从而造成资 源量较少。因此,只有依靠人工辅助其发芽繁殖,才能提供大量的毛叶山桐子资源以供产业 化应用。
[0004] 目前,为了提高毛叶山桐子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减少幼苗发病率,已报道的毛 叶山桐子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1)加入河沙进行搓揉、洗涤去蜡后进行播种,如申请号为 200810148048. 1的中国申请;(2)用磷酸二氢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浸泡种子后育苗,如申 请号为200910059408. 5的中国专利申请。
[0005] 上述的种子处理方法,仍然存在种子发芽率虽然较高但发病率也较高的问题,如 上述的200810148048. 1专利申请,又或者种子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发芽率又较低的问题,如 上述的200910059408. 5专利申请。另外,上述的种子处理方法,得到的果实含油率较低,干 燥全果的含油率,一般在40%左右,使得其经济价值较低。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毛叶山桐子育苗的种子处理方法,以解决 上述的发芽率、成苗率和含油率的问题。
[0007]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 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然后捞出; (2) 、按照1千克毛叶山桐子种子加入4-6克食用碱的比例加入食用碱,并按照毛叶山 桐子种子与河沙质量比为1 :〇. 8?1:1. 2的比例加入河沙,然后将所述毛叶山桐子种子、食 用碱和河沙混合后进行干搓; (3) 、干搓3?5min后再加温水进行揉搓洗涤,揉搓洗涤的程度为毛叶山桐子种子无光 泽,表面的蜡质层被破坏;处理后的种子混合物再用30?35°C温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温水 浸泡6?12小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浸泡后刚滤出的毛叶山桐子种子加入适量的食用 碱和一定比例的河沙混合后进行干搓,然后加水进行揉搓洗涤,更有利于其表面的蜡层的 破坏,从而有利于水分进入种子内,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同时食用碱的毒性较低、用量少,可 分别减轻对种子的伤害和对其幼苗的潜在伤害,在保证较高发芽率的同时能降低幼苗的发 病率,另外,采用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成熟果实的含油率。其中,所述的食用碱的主要成分 为碳酸钠,所述的河沙粒径优选35目-45目。
[000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2?24h。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加入食用碱的量为1千克毛叶山桐子加入5g食 用碱。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加入的河沙与毛叶山桐子的质量比为1:1。
[00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0?35°C。
[0013]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于种子处理 的食用碱的成分确定,用量少,能精确进行控制,同时加入河沙进行揉搓洗涤,更有利于毛 叶山桐子蜡质层的破坏,能保证健康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9%,同时幼苗发病率小于1%,成苗 率大于98. 5%,另外,培育得到的成熟干果的含油率,可以达到46%以上,经济价值高,并且 不存在培育树苗的限制因素,利于大规模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001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16] 实施例1 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其步骤是:将浸泡后的 18000粒毛叶山桐子种子(浸泡前重量约为15g,浸泡时间为24小时)与0. 075g食用碱、15g 河沙混合后,干搓3min后加30?35°C的温水进行揉搓洗涤,揉搓洗涤的程度为毛叶山桐子 种子无光泽,表面的蜡质层被破坏,处理后的种子混合物再用30?35°C温水漂洗干净,然 后用30?35°C温水浸泡6小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45天后统计苗床内高10cm以上,地径0. lcm以上,有4对以上叶片的幼苗有17886株, 成苗率99. 37%,移栽到苗圃6个月后获得1. 2?1. 6米高的成苗17766株,总成苗率98. 7%, 幼苗发病率仅为〇. 61%,得到的成熟干果的含油率为46. 8%,而采用相同的毛叶山桐子种 子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申请号为200810148048. 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实施例1"的方法得 到的干燥全果,含油率仅为39. 51%;采用相同的毛叶山桐子种子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申请 号为200910059408. 5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实施例1"的方法得到的干燥全果,含油率仅为 43. 17%。
[0017] 实施例2: 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其步骤是:将浸泡后的 24000粒毛叶山桐子种子(浸泡前重量约为20g,浸泡时间12小时)与0. 08g食用碱、24g河 沙混合后,干搓5min后加30?35°C温水进行揉搓洗涤,揉搓洗涤的程度为毛叶山桐子种子 无光泽,表面的蜡质层被破坏,处理后的种子混合物再用30?35°C温水漂洗干净,然后用 30?35 °C温水浸泡12小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45天后统计苗床内高10cm以上,地径0. lcm以上,有4对以上叶片的幼苗有23793 株,成苗率99. 13%,移栽到苗圃6个月后获得1. 2?1. 6米高的成苗23681株,总成苗率 98. 67%,幼苗发病率仅为0. 43%,得到的成熟干果的含油率为46. 3%。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1) 将毛叶山桐子种子先用水浸泡,然后捞出; (2) 按照1千克毛叶山桐子种子加入4-6克食用碱的比例加入食用碱,并按照毛叶山 桐子种子与河沙质量比为1 :〇. 8?1:1. 2的比例加入河沙,然后将所述毛叶山桐子种子、食 用碱和河沙混合后进行干搓; (3) 干搓3?5min后再加温水进行揉搓洗涤;处理后的种子混合物再用30?35°C温 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温水浸泡6?12小时后播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步骤(1)中,浸泡时间为12?24h。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食用碱的量为1千克毛叶山桐子加入5g食用碱。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的河沙与毛叶山桐子的质量比为1: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食用碱和河沙进行毛叶山桐子种子处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温水的温度为30?35°C。
【文档编号】A01C1/00GK104206072SQ201410447675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杨志良, 杨强, 杨琴, 孔利文, 孔龙 申请人:成都龙华山桐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