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汇渔业方法,尤其涉及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目前贝类养殖方法主要有底播养殖、插柱养殖、延绳式养殖、固定架养殖等方法;藻类养殖方法主要有延绳式养殖、固定架养殖和筏式养殖等养殖方式。这些传统养殖方法亩产量较低,且多为单种类分开养殖,所占海域较大。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491221B,公开了一种贝类与藻类浅海生态养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贝类养殖筏和藻类养殖筏,贝类养殖筏包括至少两条相平行的浮绠,浮绠上设有浮子,浮子与浮绠通过浮系相连接,浮绠的两端由水下固定机构固定,每两相邻浮绠上方设有由至少一幅养殖帘连接而成的藻类养殖筏,相邻养殖帘由与浮绠相垂直的浮竹固定,浮竹的两端与浮系相连接;利用该装置采用在浮绠上吊养贝类,在漂浮于浮绠上方的养殖帘内放养藻类,实现贝、藻的复合养殖。该专利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和养殖空间利用率;对浅海水体的综合利用、改善水环境及病害防治等方面有良好作用。然而,其位置固定,迁移不便,碳汇能力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碳汇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管理便利、风浪影响小的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养殖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养殖方法,包括,其中:采用能以充气方式将贝类提升到水面并按需维持一段离水时间的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场装置;离水时间为0.5h~48h。采用离水处理方式能对某些特定贝类的机体起到刺激生长、增殖繁殖的有利作用,并且能促进其呼吸作用,并有效提高整个装置的碳汇量。同时,改变吃水深度也能改善抗风浪能力。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采用能以充气方式将贝类提升到水面并按需维持一段离水时间的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场装置;离水时间为0.5h~48h。采用离水处理方式能对某些特定贝类的机体起到刺激生长、增殖繁殖的有利作用,并且能促进其呼吸作用,并有效提高整个装置的碳汇量。同时,改变吃水深度也能改善抗风浪能力。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场装置具有环状外框架的主体筏;外框架内侧的底部具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网衣;外框架上沿口制有能配合设置上盖的固定槽;上盖具有的盖框内侧设有网架,并且该网架上覆盖有网衣;主体筏底部连接有充气浮体;主体筏还设有能对充气浮体进行充气的充气泵组件;外框架上沿口附近还设有能固定上盖的卡固组件。外框架能和上盖配合连接,使得其内侧由网衣形成封闭养殖区域。下侧的充气浮体能在充气泵组件控制下充气,以提供额外的浮力,使主体筏按需的脱离水面,可提高碳汇能力、增强机体体质、显著提高产量。可根据海区条件优化选择主体筏和充气浮体的材料,以达到更加优越的抗风浪效果。卡固组件为挂钩;挂钩上能采用伸缩缠绕方式紧固上盖。由于波浪的颠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上盖脱落。两个以上的主体筏采用牵引绳首尾相连,并且牵引绳上设有附着绳。附着绳主要是为了缓冲波浪对整个锚泊系统的作用力,进一步加强上述装备的稳定性。充气浮体为HDPE软管;外框架为中空的HDPE构件。通常情况下外框架内侧中空的空腔内装填泡沫塑料,提供正常漂浮所需浮力。充气浮体一般注水,在特定条件下,充气浮体在充气泵组件控制下充气,提供额外浮力,使得整个主体筏离开水面。例如,某些贝类产卵时需要暴晒、脱水刺激,以提高产量。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采用能以充气方式将贝类提升到水面并按需维持一段离水时间的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场装置;离水时间为0.5h~48h。采用离水处理方式能对某些特定贝类的机体起到刺激生长、增殖繁殖的有利作用,并且能促进其呼吸作用,并有效提高整个装置的碳汇量。同时,改变吃水深度也能改善抗风浪能力。因而本发明具有碳汇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管理便利、风浪影响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浮起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沉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主体筏1、外框架11、固定槽11a、支架12、挂钩13、充气泵组件14、上盖2、盖框21、网架22、充气浮体3、牵引绳4、附着绳41。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养殖方法,包括,其中:采用能以充气方式将贝类提升到水面并按需维持一段离水时间的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场装置;离水时间为0.5h~48h。采用离水处理方式能对某些特定贝类的机体起到刺激生长、增殖繁殖的有利作用,并且能促进其呼吸作用,并有效提高整个装置的碳汇量。同时,改变吃水深度也能改善抗风浪能力。漂浮式碳汇贝类藻场装置具有环状外框架11的主体筏1;外框架11内侧的底部具有支架12;支架12上设有网衣;外框架11上沿口制有能配合设置上盖2的固定槽11a;上盖2具有的盖框21内侧设有网架22,并且该网架22上覆盖有网衣;主体筏1底部连接有充气浮体3;主体筏1还设有能对充气浮体3进行充气的充气泵组件14;外框架11上沿口附近还设有能固定上盖2的卡固组件。外框架11能和上盖2配合连接,使得其内侧由网衣形成封闭养殖区域。下侧的充气浮体3能在充气泵组件14控制下充气,以提供额外的浮力,使主体筏1按需的脱离水面,可提高碳汇能力、增强机体体质、显著提高产量。可根据海区条件优化选择主体筏1和充气浮体3的材料,以达到更加优越的抗风浪效果。卡固组件为挂钩13;挂钩13上能采用伸缩缠绕方式紧固上盖2。由于波浪的颠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上盖2脱落。两个以上的主体筏1采用牵引绳4首尾相连,并且牵引绳4上设有附着绳41。附着绳41主要是为了缓冲波浪对整个锚泊系统的作用力,进一步加强上述装备的稳定性。充气浮体3为HDPE软管;外框架11为中空的HDPE构件。通常情况下外框架11内侧中空的空腔内装填泡沫塑料,提供正常漂浮所需浮力。充气浮体3一般注水,在特定条件下,充气浮体3在充气泵组件14控制下充气,提供额外浮力,使得整个主体筏1离开水面。例如,某些贝类产卵时需要暴晒、脱水刺激,以提高产量。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