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播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1209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播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播种结构。

背景技术:
点播又称穴播,即在播行上每隔一定距离开穴播种。点播能保证株距和密度,有利于节省种子,便于间苗、中耕,多用于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等作物。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可按一定的距离和深度,精确地在每穴播下1或2粒种子,还可结合播种撒入除草剂和农药。玉米、棉花等作物采用精量播种时可大大节约种子,减少间苗、定苗作业;但对整地和种子质量的要求较高,如棉花必须用硫酸脱绒,发芽率在90%以上等。但是现有技术的点播播种机构一般采用复杂的机械结构,这样成本很高,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采购搭载这种播种结构的播种机显然投入太大。又如,授权公告号为号CN203312065U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种子点播机的播种机构,包括种子箱、播种盘、播种臂、播种勺和播种管,其创新点在于:该播种机构通过安装在播种臂末端的扭簧以及播种盘正上方的碰轮配合进行弹性蓄能,通过释放该弹性势能实现播种勺内种子的抛射。该发明虽然也能实现点播播种,但是其通过弹簧的作用进行抛射式播种的方式是存在缺陷的,这种方式会随着弹簧的老化,弹力下降而逐渐失去其精准性,同时完全和其搭载的行走设备结构脱离,这样的话,操作者没办法通过调节行走设备的速度来调节播种的效率,是很不稳定的一种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结构简单,且能绝对保证单颗点播的一种点播种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盛接种子的种子容纳段,所述种子容纳段下方设置有点播段,所述点播段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点播的点播板,所述点播板上设置有用于盛接单个种子的单粒凹槽,所述单粒凹槽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将多个种子从两边分开并且配合点播段将单颗种子引导至所述单粒凹槽的分流引导挡板。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种子容纳段与所述点播段固接,所述点播板与所述点播段转动连接,所述分流引导挡板与所述点播板朝向转动方向一侧的后端固接,所述单粒凹槽设置在所述点播板朝向转动方向一侧的前端。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转动点播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点播装置两侧的侧夹板,所述转动点播装置与所述侧夹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轴。作为一种优选,两侧所述的侧夹板之间,所述的转动点播装置外侧形成所述的点播段,所述的侧夹板上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突边,两侧所述的突边之间的宽度大于其他边之间的宽度,两侧所述突边之间形成所述的种子容纳段。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转动点播装置包括六个转动翼,所述转动翼的前端设置有所述点播板,所述转动翼的背部沿相邻所述转动翼的内侧至所述点播板的后端设置有所述的分流引导挡板。作为一种优选,分流引导挡板的两侧向中心靠拢形成两侧斜坡,所述的分流引导挡板的上侧自动翼的背部向所述点播板向下倾斜形成斜坡。这样的斜坡设计可以使种子单方向从两边滑落,而只有一颗可以顺着前方的斜坡滑落至点播段中。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所述的侧夹板与所述转动点播装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点播装置之间无相对转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转动轴上还设置有用于联动的齿盘。齿盘可以和播种机上的其他转动机构上的齿轮啮合到达一边转动轮盘一边播种的效果。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种子容纳段的宽度为1.5cm~3.0cm。这个距离使种子容纳段的容积扩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点播段的宽度为0.8cm~1.0cm。这个距离使最大的黄豆种子也得以通过又能阻止较小的种子两粒通过。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种子容纳段、点播段、点播板、单粒凹槽与分流引导挡板的设置是可以在播种机转动前进时互相配合,由点播板将种子容纳段中的种子往点播段的方向推,由分流引导挡板将种子从两边滑落回种子容纳段,然后将在分流引导挡板上方的种子以单颗形式推向单粒凹槽,由单粒凹槽将单颗种子送入点播段中进行点播。本发明拥有点播精确,绝对单粒点播,错误率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摆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种子容纳段、2-点播段、301-点播板、302-单粒凹槽、303-分流引导挡板、3-转动点播装置、4-侧夹板、7-转动轴、401-突边、304-转动翼、6-齿盘、5-摆动装置、501-第一转轴、502-第一齿轮、503-第二齿轮、504-主动齿轮、505-第二转轴、506-第三齿轮、507-第三转轴、508-连杆、509-主动伞齿轮、510-竖直转轴、511-从动伞齿轮、512-大凸轮、513-小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转动点播装置3以及设置在转动点播装置3两侧的侧夹板4,转动点播装置3与侧夹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轴7,侧夹板4与转动点播装置3转动连接,转动轴7与转动点播装置3之间无相对转动。转动轴7上还设置有用于联动的齿盘6,齿盘可以和播种机上的摆动装置5的第一齿轮502或者第二齿轮503啮合到达一般转动轮盘一边播种的效果。两侧侧夹板4之间,转动点播装置3外侧形成点播段2,侧夹板4上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突边401,两侧突边401之间的宽度大于其他边之间的宽度,两侧突边401之间形成种子容纳段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转动点播装置3包括六个转动翼304,转动翼304的前端设置有点播板301,转动翼304的背部沿相邻转动翼304的内侧至点播板301的后端设置有分流引导挡板303。分流引导挡板303的两侧向中心靠拢形成两侧斜坡,分流引导挡板303的上侧自动翼的背部向点播板301向下倾斜形成斜坡。这样的斜坡设计可以使种子单方向从两边滑落,而只有一颗可以顺着前方的斜坡滑落至点播段2中。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种子容纳段1下方设置在环形点播段2的中间一段,种子容纳段1的上端与下端均与点播段2连接,点播段2的内部设置有六个个用于点播的点播板301,点播板301上设置有用于盛接单个种子的单粒凹槽302,单粒凹槽302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将多个种子从两边分开并且配合点播段2将单颗种子引导至单粒凹槽302的分流引导挡板303,种子容纳段1与点播段2固接,点播板301与点播段2转动连接,分流引导挡板303与点播板301朝向转动方向一侧的后端固接,单粒凹槽302设置在点播板301朝向转动方向一侧的前端。种子容纳段1的宽度为2.0cm,这个距离使种子容纳段的容积扩大。点播段2的宽度为0.8cm这个距离使最大的黄豆种子也得以通过又能阻止较小的种子两粒通过。如图3所示,摆动装置5包括第一转轴501、安装在第一转轴501上的第一齿轮502和第二齿轮503、固定在主动轴3上并和第一齿轮502啮合的主动齿轮504、第二转轴504、固定在第二转轴505上并和第二齿轮503啮合的第三齿轮506、位于第二转轴504上方的第三转轴507、固定在第三转轴507上的主动伞齿轮509、和用于和摆动装置5以外的其他结构件固定连接的竖直转轴510及固定在竖直转轴510上并和主动伞齿轮509啮合的从动伞齿轮511,第三转轴507、第二转轴505之间设有摆动连接装置。摆动连接装置包括和第三转轴507固定连接的大凸轮512、和第二转轴505连接的小凸轮513及和大凸轮512、小凸轮513铰接的连杆508。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