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收割机的从动轮超越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95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用于收割机的从动轮超越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收割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收割机的从动轮超越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公开号CN102823378A、公开日为2012.12.19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收割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给行走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还包括悬浮装置,所述悬浮装置通过联接器与行走机构连接,该联接器可实现悬浮装置的高度调节以及横向旋转;所述脱粒部件、收割部件和拔禾部件位于悬浮装置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适配可以使收割机的重心由悬浮装置承受而不发生倾斜,减小下陷的幅度,其它重量就不再压在行走机构上,减小了行走机构的倾斜度。现在的收割机,其动力来源于发动机(一般为柴油机),柴油机的动力经过链条输送给从动轴,由从动轴进行脱粒等动作,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现有收割机的链条使用寿命比较短,经常发生断裂,影响收割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收割机的从动轮超越离合装置,能够提高链条的使用寿命,降低冲击,保证整个收割机的高效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收割机的从动轮超越离合装置,包括从动轴、套装在所述从动轴上的从动链轮、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并能够做轴向移动的滑动套以及位于所述从动链轮远离所述滑动套一侧的用于防止所述从动链轮做轴向滑动的阻挡部,所述从动链轮和所述滑动套之间设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使得当所述从动链轮转动时所述滑动套和所述从动链轮相结合以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当所述从动链轮停止转动而所述从动轴继续同向转动时所述滑动套和所述从动链轮相分离;还包括当所述滑动套在所述从动轴上向外侧滑动以使得所述滑动套和所述从动链轮相分离时对所述滑动套提供弹性阻力的弹性缓冲装置;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套装在所述从动轴上的弹性件以及设在所述弹性件的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作用在所述滑动套上弹性力的调节件;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和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的安装平板、固定在所述从动轴端部的固定平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平板上的多个圆柱压缩弹簧、固定在所述固定平板上并部分伸入所述圆柱压缩弹簧中的钢球以及将所述安装平板和所述固定平板连接起来的四个弹性橡胶柱。申请人经过反复的研究以及实验之后发现,动力源通过链条和从动链轮连接,带动从动轴旋转,从动轴上的滚筒等和从动轴一起旋转,而当动力源停止输出动力,使得从动链轮停止带动从动轴的时候,因为惯性的存在,从动轴在滚筒的带动下,还会继续旋转,这个时候,就会带动从动链轮一起转动,而这个时候就会对链条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尤其是从动轴上安装的东西越重,冲击越大,而这个冲击的存在就使得和从动链轮连接的链条寿命降低,使之达不到要求,而要降低这个冲击,才能提高链条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研发了本申请的超越离合装置,使得从动链轮能够正常的带动从动轴转动,完成工作,而当从动链轮停止转动的时候,从动轴的旋转不会传递给从动链轮,也就不会对链条造成冲击,从而保证了链条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套端部上的多个第一凸出卡块、设在所述第一凸出卡块上的第一顶部倾斜面、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凸出卡块之间的第一沉槽、设置在所述从动链轮端部上的多个第二凸出卡块、设在所述第二凸出卡块上的第二顶部倾斜面、及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凸出卡块之间的第二沉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出卡块设有和所述第一顶部倾斜面相交的第一侧向面,且所述第一侧向面的径向延伸面经过所述滑动套的轴线;所述第二凸出卡块设有和所述第二顶部倾斜面相交的第二侧向面,且所述第二侧向面的径向延伸面经过所述从动链轮的轴线。作为优选,当所述滑动套和所述从动链轮相结合时;所述第一顶部倾斜面和所述第二顶部倾斜面贴合,所述第一侧向面和所述第二侧向面贴合。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套位于靠近所述从动轴端部的外侧,所述阻挡部位于远离所述从动轴端部的内侧。作为优选,弹性缓冲装置的存在,能够减缓从动轴带动滑动套转动时候产生的冲击,并能够降低其旋转速度,使得其尽可能快的停止下来。作为优选,所述调节件包括螺接在所述从动轴上的调节螺母以及紧固螺母。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橡胶柱上多个径向环槽;所述径向环槽内设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包括设有开口槽的弹簧钢板及设置在所述开口槽内的弹性橡胶内衬,所述弹性橡胶内衬上设有一对第一凸出部、一对第二凸出部、一对第三凸出部、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一凸出部之间的第一气囊、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的第二气囊、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三凸出部之间的第三气囊。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用于收割机的从动轮超越离合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能够降低冲击,提高链条的使用寿命,保证收割机的高效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滑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从动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应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弹性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1,见附图1、2、3、4;用于收割机的从动轮超越离合装置,包括从动轴1、套装在所述从动轴1上的从动链轮2、设置在所述从动轴1上并能够做轴向移动的滑动套3以及位于所述从动链轮2远离所述滑动套3一侧的用于防止所述从动链轮2做轴向滑动的阻挡部4,阻挡部4用于防止从动链轮2在从动轴上滑动,因为从动链轮是套装在从动轴上的,和从动轴之间有间隙的存在,阻挡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圆环,可以设置在轴承座上或者固定在从动轴上,侧面和从动链轮的侧面接触,还可以直接采用轴承座的侧面作为阻挡部,所述从动链轮2和所述滑动套3之间设有离合机构5,所述离合机构5使得当所述从动链轮2转动时所述滑动套3和所述从动链轮2相结合以带动所述从动轴1转动,当所述从动链轮2停止转动而所述从动轴1继续同向转动时所述滑动套3和所述从动链轮2相分离,使得从动轴以及滑动套3转动,而从动链轮不转动,避免对和从动链轮连接的链条造成冲击。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套3端部上的多个第一凸出卡块501、设在所述第一凸出卡块501上的第一顶部倾斜面502、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凸出卡块501之间的第一沉槽503、设置在所述从动链轮2端部上的多个第二凸出卡块504、设在所述第二凸出卡块504上的第二顶部倾斜面505、及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凸出卡块504之间的第二沉槽506;第一凸出卡块的数量和第二凸出卡块的数量相等,同时,所述第一凸出卡块501设有和所述第一顶部倾斜面502相交的第一侧向面507,且所述第一侧向面507的径向延伸面经过所述滑动套3的轴线;所述第二凸出卡块504设有和所述第二顶部倾斜面505相交的第二侧向面508,且所述第二侧向面508的径向延伸面经过所述从动链轮2的轴线,这样,当所述滑动套3和所述从动链轮2相结合时;所述第一顶部倾斜面502和所述第二顶部倾斜面505贴合,所述第一侧向面507和所述第二侧向面508贴合,并且所述第一顶部倾斜面502和第二沉槽底面之间有间隙,第二顶部倾斜面和第一沉槽底面之间有间隙,在工作的时候,从动链轮在离合几个5的作用下,实现和滑动套的结合,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具体如下:第一顶部倾斜面和第二顶部倾斜面贴合,第一侧向面和第二侧向面贴合,当从动链轮停止转动的时候,从动轴和滑动套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旋转,这个时候,第一顶部倾斜面和第二顶部倾斜面逐渐脱离,第一侧向面和第二侧向面脱离,实现滑动套和从动链轮的脱离,两者之间没有动力传动,不会对链条造成冲击,滑动套上设有花键槽,而从动轴上设有和花键槽配合的花键,使得滑动套既能够进行轴向移动,又能够进行动力传递,带动从动轴转动。还包括当所述滑动套3在所述从动轴1上向外侧滑动以使得所述滑动套3和所述从动链轮2相分离时对所述滑动套3提供弹性阻力的弹性缓冲装置6;滑动套3发的位置处于靠近所述从动轴1端部的外侧,而阻挡部4位于远离所述从动轴1端部的内侧,这样设置,便于安装,也便于调整滑动套的位置,更方便弹性缓冲装置的安装以及调整;所述弹性缓冲装置6包括套装在所述从动轴1上的弹性件601以及设在所述弹性轴601的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作用在所述滑动套3上弹性力的调节件602,弹性件采用弹簧或弹性橡胶套;所述调节件602包括螺接在所述从动轴1上的调节螺母以及紧固螺母。实施例2,见附图5、6;本实施方式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弹性缓冲装置的不同,相比实施例1,本实施方式的缓冲效果更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缓冲装置6包括和所述滑动套3固定连接的安装平板603、固定在所述从动轴1端部的固定平板604、设置在所述安装平板603上的多个圆柱压缩弹簧605、固定在所述固定平板604上并部分伸入所述圆柱压缩弹簧605中的钢球606以及将所述安装平板603和所述固定平板604连接起来的四个弹性橡胶柱607;所述弹性橡胶柱607上多个径向环槽;所述径向环槽内设有弹性环608,所述弹性环608包括设有开口槽60801的弹簧钢板60802及设置在所述开口槽60801内的弹性橡胶内衬60803,所述弹性橡胶内衬60803上设有一对第一凸出部60804、一对第二凸出部60805、一对第三凸出部60806、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一凸出部60804之间的第一气囊60807、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二凸出部60805之间的第二气囊60808、固定在一对所述第三凸出部60806之间的第三气囊60809;第一气囊和弹性橡胶内衬之间充有油脂,同时,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也充有油脂,以提高缓冲效果。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