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薯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392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薯种植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甘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由于营养价值高,用途广,紫甘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走俏,已成为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保健食品。同时,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我州一些地方,种植紫色甘薯已成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但由于管理粗放,紫甘薯的一般栽培种植产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薯的种植方法,采用精细化管理,可实现紫薯的增产增收。

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1)选种:选择加工型品种,尤其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干率高的品种。

(2)育苗:选择无伤痕、无病斑的薯块作中种薯,用50℃的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分钟左右;在温室苗床上排种育苗,其苗床宽1.2m,深20-30cm,床温25-35℃,亩施农家底肥15担,苗床上每平方米用种薯18kg左右,背朝上,头部略高,尾部着泥,头尾方向一致,再亩施腐熟栏肥10担,均匀盖在种薯上面,上覆1.5-2cm细土,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细土压实;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温灼苗,如膜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通风散热,防止烧苗;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过干,可用喷雾器在苗床上喷清水。

(3)整地:在春季种植前15天进行深耕,作垄宜在晴天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深沟大垄为好,作垄的方式有单垄单行(垄距60-70cm含沟,株距20-25cm)、单垄取行(垄距120cm含沟,株距25-30cm)等。

(4)地膜覆盖栽培:采用先扦插薯苗后盖膜栽培方法,种植方式可采用窄垄单排,即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也可采用双垄双排,即垄宽1-1.2m,每垄扦插2排,株距30-35cm,扦插方法以浅斜插为宜,结薯早,结薯多,薯块大小均匀,产量高,商品性好。

(5)施肥:紫薯生长期长,吸肥力强,需肥量大,需求以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亩施750-1250kg有机肥加优质硫酸钾复合肥30-40kg,或亩施750-1250kg有机肥加5-8kg尿素、10kg硫酸钾、15kg过磷酸钙,基肥采用破垄条施。

(6)田间管理:

A前期管理

扦插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追肥,在扦后30天左右,对于地力较瘠薄的地块,结合破垄晒白,每亩追施复合肥5-7kg。

B中期管理

注意除草:在中后期一般小草生长受到抑制,主要危害是高杆杂草,要及时拔除,杂草太多不但和紫薯争养分,遮挡影响紫薯光合作用,藤蔓间通风透气差,呼吸加剧,养分积累少,产量严重降低,杂草多还会影响收获机械化。

一般不要翻蔓:翻芟会严重打乱紫薯生长秩序,在翻动过程中容易折断藤蔓,容易造成减产,同时翻蔓还会消耗大量工时,提高种植成本,一般个别藤蔓接地生根不会影响产量,适当的提蔓就可以了。

适当控制生长:中后期藤蔓生长已经成形,如果太旺盛将会影响养分向地下部转移,进而影响块根产量,此时很难控制,可适当喷施缩节胺等调节剂控制,但不会起到根本性作用,理想的藤蔓结构是大部分分枝直立或半直立,尽量减少接地藤蔓比例,提高冠层高度,保证有良好透气,从上部观察能看到5%的地面。

合理追肥:如果藤蔓生长缓慢,能看到10%以上地面,藤蔓短,叶片小,在收获前40-60天可用复合 肥稀释浇根部,肥料用量每亩折合磷酸二铵3-5kg,硫酸钾2kg,注意稀释倍数要高,防止烧根;巧施裂缝肥,促进薯块膨大,一般是在待垄面开裂时施裂缝肥,以氮肥和钾肥为主,每亩用量为尿素5公斤和硫酸钾10公斤,在不同时期施用追肥,可利用雨后撒施,其施用量要根据土壤、基肥用量及茎叶长势,分别在苗期、茎叶旺长期、薯块膨大期用尿素加钾肥施用。

注意拔除病株:近年来甘薯病害传播很快,造成严重减产,在中期要注意拔除具有明显症状的植株,如茎基部开裂、植株发黄、叶片表现异样颜色、藤蔓皱缩等,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C后期管理

重点是看苗补施根外追根,防止早衰,紫甘薯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方法,折断茎节上发生的不定根,控制地上部生长,以利块根膨大,切忌用翻蔓的方法,人为造成不必要的减产,并适当延迟收获。

D病虫害防治

薯黑斑病:在甘薯育苗,大田生长和藏贮期均有危害,病斑多在伤口上发生,呈现黑色至褐色、园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临,病薯变苦,不能食用,一般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分钟,亦可用50%多菌灵500-700倍液浸苗2-3分钟,效果良好。

软腐病:主要发生在贮藏期薯块上,软腐病菌首先从伤口侵入内部发展,破坏细胞的中介层,呈现软烂、多水、农民称“水烂”,受害薯肉呈现淡黄白色,并发出芳香酒味,防治方法可用5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薯块1-2次,效果良好。

甘薯根腐病:又称甘薯烂根病,根系染病形成黑褐色斑,后变成黑色腐烂,叶片染病呈现萎蔫状,枯黄、脱落,薯块柒病,呈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形成畸型薯,防治方法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喷雾2次,效果良好。

甘薯小象甲:是重要检疫对象之一,成虫啃食甘薯幼芽、茎蔓和叶柄皮层并咬食块根呈小孔,严重时影响产量,防治方法是前期可用农地乐兑水淋薯头,或用600倍敌百虫加功夫的混合液喷薯头,直到滴水,让溶液流进薯头,喷苗效果良好。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紫薯种植方法,采用精细化管理,可实现紫薯的增产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选种:选择加工型品种,尤其选择色素高、抗病性好、干率高的品种。

(2)育苗:选择无伤痕、无病斑的薯块作中种薯,用50℃的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25%的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分钟左右;在温室苗床上排种育苗,其苗床宽1.2m,深20-30cm,床温25-35℃,亩施农家底肥15担,苗床上每平方米用种薯18kg左右,背朝上,头部略高,尾部着泥,头尾方向一致,再亩施腐熟栏肥10担,均匀盖在种薯上面,上覆1.5-2cm细土,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细土压实;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温灼苗,如膜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通风散热,防止烧苗;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过干,可用喷雾器在苗床上喷清水。

(3)整地:在春季种植前15天进行深耕,作垄宜在晴天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深沟大垄为好,作垄的方式有单垄单行(垄距60-70cm含沟,株距20-25cm)、单垄取行(垄距120cm含沟,株距25-30cm)等。

(4)地膜覆盖栽培:采用先扦插薯苗后盖膜栽培方法,种植方式可采用窄垄单排,即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也可采用双垄双排,即垄宽1-1.2m,每垄扦插2排,株距30-35cm,扦插方法以浅斜插为宜,结薯早,结薯多,薯块大小均匀,产量高,商品性好。

(5)施肥:紫薯生长期长,吸肥力强,需肥量大,需求以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亩施750-1250kg有机肥加优质硫酸钾复合肥30-40kg,或亩施750-1250kg有机肥加5-8kg尿素、10kg硫酸钾、15kg过磷酸钙,基肥采用破垄条施。

(6)田间管理:

A前期管理

扦插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追肥,在扦后30天左右,对于地力较瘠薄的地块,结合破垄 晒白,每亩追施复合肥5-7kg。

B中期管理

注意除草:在中后期一般小草生长受到抑制,主要危害是高杆杂草,要及时拔除,杂草太多不但和甘薯争养分,遮挡影响甘薯光合作用,藤蔓间通风透气差,呼吸加剧,养分积累少,产量严重降低,杂草多还会影响收获机械化.

一般不要翻蔓:翻芟会严重打乱甘薯生长秩序,在翻动过程中容易折断藤蔓,容易造成减产,同时翻蔓还会消耗大量工时,提高种植成本,一般个别藤蔓接地生根不会影响产量,适当的提蔓就可以了。

适当控制生长:中后期藤蔓生长已经成形,如果太旺盛将会影响养分向地下部转移,进而影响块根产量,此时很难控制,可适当喷施缩节胺等调节剂控制,但不会起到根本性作用,理想的藤蔓结构是大部分分枝直立或半直立,尽量减少接地藤蔓比例,提高冠层高度,保证有良好透气,从上部观察能看到5%的地面。

合理追肥:如果藤蔓生长缓慢,能看到10%以上地面,藤蔓短,叶片小,在收获前40-60天可用复合肥稀释浇根部,肥料用量每亩折合磷酸二铵3-5kg,硫酸钾2kg,注意稀释倍数要高,防止烧根;巧施裂缝肥,促进薯块膨大,一般是在待垄面开裂时施裂缝肥,以氮肥和钾肥为主,每亩用量为尿素5公斤和硫酸钾10公斤,在不同时期施用追肥,可利用雨后撒施,其施用量要根据土壤、基肥用量及茎叶长势,分别在苗期、茎叶旺长期、薯块膨大期用尿素加钾肥施用。

注意拔除病株:近年来甘薯病害传播很快,造成严重减产,在中期要注意拔除具有明显症状的植株,如茎基部开裂、植株发黄、叶片表现异样颜色、藤蔓皱缩等,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C后期管理

重点是看苗补施根外追根,防止早衰,紫甘薯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方法,折断茎节上发生的不定根,控制地上部生长,以利块根膨大,切忌用翻蔓的方法,人为造成不必要的减产,并适当延迟收获。

D病虫害防治

薯黑斑病:在甘薯育苗,大田生长和藏贮期均有危害,病斑多在伤口上发生,呈现黑色至褐色、园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临,病薯变苦,不能食用,一般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分钟,亦可用50%多菌灵500-700倍液浸苗2-3分钟,效果良好。

软腐病:主要发生在贮藏期薯块上,软腐病菌首先从伤口侵入内部发展,破坏细胞的中介层,呈现软烂、多水、农民称“水烂”,受害薯肉呈现淡黄白色,并发出芳香酒味,防治方法可用50%-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薯块1-2次,效果良好。

甘薯根腐病:又称甘薯烂根病,根系染病形成黑褐色斑,后变成黑色腐烂,叶片染病呈现萎蔫状,枯黄、脱落,薯块柒病,呈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形成畸型薯,防治方法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喷雾2次,效果良好。

甘薯小象甲:是重要检疫对象之一,成虫啃食甘薯幼芽、茎蔓和叶柄皮层并咬食块根呈小孔,严重时影响产量,防治方法是前期可用农地乐兑水淋薯头,或用600倍敌百虫加功夫的混合液喷薯头,直到滴水,让溶液流进薯头,喷苗效果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