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宽幅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34726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宽幅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在我国种植区域广泛,2015年统计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为2.44亿公顷,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为了确保在耕地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合理的种植与施肥。目前我国小麦种植方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人工播施到机械播种、施肥,再到种肥同播。小麦种肥同播是将肥料和种子一起播施到土壤中,与传统的施肥方式相比,种肥同播能够有效的确保土壤下方的肥料被作物的根系充分吸收,减少肥料的地表流失和挥发,可提高肥料的养分利用率10%-20%,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作物的品质。种肥同播技术即简化了栽培方式,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同时种肥同播还能够有效提高小麦抗旱保墒的能力,提高小麦抗旱、抗寒、抗倒伏的能力,适应现代土地集约化发展的需求。虽然种肥同播具有上述优点,但是种肥同播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小麦的应用上,相比于已经较为成熟的玉米种肥同播,小麦种肥同播的难度更大。种肥同播对肥料与施肥的方式极为严格,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关于种肥同播的报道,但是很多都是采用侧施,肥料距种子过近或采用小麦专用复合肥、二铵、尿素或者硫磺包衣缓释掺混肥料作为种肥同播的专用肥。上述播种施肥方式仍会存在根系离肥料较远,根系不能够充分的吸收养分,肥料利用率低;离种子较近时,肥料中含有游离态的铵态氮、氯离子、钾盐离子或缩二脲含量高,会使引起土壤区溶液的盐浓度过高,导致烧种烧苗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中国专利文献的检索发现,申请公布号为CN10523021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小麦施肥方法,在播种前将有机肥与无机肥8:2混合施入,在小麦进入返青时追施15-20kg/亩氮肥、3-5kg/亩钾肥,拔节时期在次追入4-6kg/亩有机肥、8-10kg/亩氮肥、4-6kg/亩磷肥、2-3kg/亩钾肥、0.1kg/亩微量元素肥。该发明只是将有机肥、无机肥、微量元素肥料有效的结合,提高了有机肥料的利用率,虽然可以有效的提高小麦的产量,但是施肥次数多,肥料用量多,不涉及种肥同播技术,施肥不方便。申请公布号为CN10471896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黄淮海麦区小麦“两深一浅”简化高效栽培方法,选用中、早熟分蘖力强的多穗型品种,采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播种前调试播种机播种小麦种子深度为2-6厘米,小行距4-6厘米,大行距18-22厘米,播种时肥料有种肥同播机同时分层施入深层土壤,深度分别为10厘米、15厘米、20厘米,其中10厘米处施入总肥量的50%,15厘米处施入总肥量的30%,20厘米处施入总肥量的20%,虽然可以达到技术简化、资源高效、土壤培肥、稳步增产的系统效果,但是该专利中采用的肥料不是控释肥,距离种子根系进的肥料会对种子造成肥害,而且此播种方法也不是肥料处于种子正下方的垂直分层,而是一种侧施肥,存在根系离肥料距离远,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的情况,尤其是移动性差的磷肥吸收利用率。申请公布号为CN10471886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冬小麦一次性施肥的方法,选用小麦专用可降解控释肥或配合10%-20%腐殖酸尿素等施肥配方,通过小麦种肥同播机一次性施肥,可减少肥料投入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较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收益。但是此发明采用的种肥同播机播出的种子与肥料落下的位置是相对错开的,肥料不是在种子的垂直正下方,也是一种侧施肥,在冬季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的情况,同时也没有注重对小麦播种行距等方向的介绍,实施范围较窄,当肥料距种子近施肥量大的情况时可能对种子造成肥害。综上所述,针对上述问题亟需提出一种小麦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科学的小麦宽幅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方法。本发明采用种肥上下垂直平行的方法,将肥料施与小麦种子的正下方2-12厘米处,播种行距为18-32厘米;播种播幅为5-15厘米,扩大了行距和播幅;肥料中总氮的30%-60%采用树脂尿素,控氮比例为8%-25%;肥料树脂尿素初始释放率小于10%,释放期为30-90天;施肥量为20-70公斤每亩;播种量为7-30公斤每亩。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5%-20%),提高小麦根部的墒情和肥料对种子的安全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宽幅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方法,小麦种子和肥料一次性施入,小麦种子行距为18~32厘米,播幅为5~15厘米;小麦种子位于土壤下2~4厘米,肥料位于种子垂直正下方2~12厘米,施肥量为20~70公斤每亩,播种量为7~30公斤每亩;所述肥料中总氮的30%~60%采用树脂尿素,控氮比例为8%~25%,所述树脂尿素初始释放率小于10%,释放期为30~90天。优选种子和肥料分别处于土壤下的两条平行线中。其中,播幅即小麦宽幅,指的是播种时种子从播种口自由散落的宽度。优选的,小麦种子行距为20~30厘米,最优选为22~26厘米。优选的,播幅为7~13厘米,最优选为8~12厘米。优选的,肥料位于种子垂直正下方3~10厘米,更优选为4~8厘米,最优选为5~7厘米。优选的,施肥量为30~60公斤每亩,更优选为35~55公斤每亩,最优选为40~50公斤每亩。优选的,播种量为10~25斤每亩,更优先为12~22.5公斤每亩,最优选为15~20公斤每亩。优选的,所述树脂尿素的控氮比例为10%~20%,更优选为11%~16%,最优选为12%~14%。优选的,所述树脂尿素初始释放率小于5%。优选的,所述树脂尿素释放期为40~80天,最优选为50~70天。优选的,所述树脂尿素为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树脂尿素,其释放期为40~90天。优选的,所述小麦宽幅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方法采用的机械为耕播同步的小麦种肥上下结构种肥同播机。更优选为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宁津县前进农业机械厂联合开发设计的小麦种肥上下结构种肥同播机,型号为:2BXF-8,山东省宁津县前进农业机械厂有售。采用本发明的小麦宽幅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方法进行操作时,选择机械可操作的田块,采用上述种肥同播机按照上述亩施肥与播种量一次性播入,后浇水(土壤墒情好的话播种后不用浇水)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种肥上下垂直分布,有效的提高肥料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小麦根系处于肥料的正上方,有效避免了因磷肥移动性差,而造成的磷肥养分吸收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扩大宽幅播,提高了种籽粒分散均匀,降低了播种量;扩大行距,提高了小麦单株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达,苗、蘖健壮,个体素质高,群体质量好,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抗寒性、抗逆性。发明中肥料均采用树脂包衣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具有可控释性,可直接施与种子的下方,有效的避免了使用传统肥料早期因肥料离种子过进、肥料浓度大对麦种造成肥害;而传统肥料不具有可控性,只能够侧施,若是上下结构一次性施入,将可能对小麦种子造成烧种。种肥上下播施,作物的趋肥性,使得小麦根系下扎深、牢,根系吸收养分的有效面积增大,对养分的吸收充分,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降低了肥料对土壤的污染,同时小麦的熵情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小麦后期抗旱、抗寒、抗倒伏的能力。本发明中采用小麦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播种机,种肥一体,一次性施肥,即降低了施肥量又降低了劳动力,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播种方式简单易行,通过简单培训,农民就能够掌握播种技巧和方法,易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小麦宽幅垂直分层种肥同播示意图;图2为小麦种肥上下结构种肥同播机中播种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小麦种肥上下结构种肥同播机中耕播同步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土壤层、2为种子播种深度、3为肥料与种子间距、4为播种线、5为肥料施肥线、6为种子下料管、7为播种机主体、8为行距、9为种子出口、10为播幅、11为肥料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小麦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技术,如图1、2、3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在机械易耕作的产区,上茬作物收获后,用小麦种肥同播机(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宁津县前进农业机械厂联合开发设计,型号为:2BXF-8,山东省宁津县前进农业机械厂有售)播种,一次性操作,耕播同步,后期不用追肥。良种选择:选种分蘖能力强、高产的适合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的优良的小麦种子。整地:上茬作物收获后,用深耕机把地块深耕后耙平或者用旋耕机将地旋平整,耕土层(即土壤层1)深度不低于20厘米。播种:播种期为10月中旬,选用25-18-8(cl),初始释放率为5%的释放期为60天的树脂尿素、控氮比例为13%的控释掺混肥料,施肥量为50公斤/亩,采用上述型号为2BXF-8型种肥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种子播种深度2为4厘米、种子行距为22厘米、播幅为12厘米、施肥深度为12厘米(即肥料与种子间距3为8厘米)、播种量为20公斤每亩,播种线4与肥料施肥线5平行,播种后,根据当地田快水分含量适宜浇水(水分含量充足的可以不浇水)即可。上述播种时,小麦种子经2BXF-8型种肥同播机的种子出口9播出,肥料经2BXF-8型种肥同播机的肥料出口11播出。其中,种子播出的具体过程为:小麦种子经播种机主体7下方的种子下料管6到达种子出口9播出;该种子出口9边缘宽度即播幅10调整为12厘米,相邻种子下料管6之间的距离即行距调整为22厘米。实施例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小麦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技术,如图1、2、3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在机械易耕作的产区,上茬作物收获后,用小麦种肥同播机播种,一次性操作,耕播同步,后期不用追肥。良种选择:选种适合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的优良的小麦种子。整地:上茬作物收获后,用深耕机把地块深耕后耙平或者用旋耕机将地旋平整,耕土层深度(即土壤层1)不低于20厘米。播种:播种期为10月中旬,选用25-20-6(cl),初始释放率为10%的释放期为90天的树脂尿素、控氮比例为25%的控释掺混肥料,施肥量为70公斤/亩,采用上述型号为2BXF-8型种肥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种子播种深度2为3厘米、种子行距为32厘米、播幅为15厘米、施肥深度为15厘米(即肥料与种子间距3为12厘米)、播种量为30公斤每亩,播种线4与肥料施肥线5平行,播种后,根据当地田快水分含量适宜浇水(水分含量充足的可以不浇水)即可。上述播种时,小麦种子经2BXF-8型种肥同播机的种子出口9播出,肥料经2BXF-8型种肥同播机的肥料出口11播出。其中,种子播出的具体过程为:小麦种子经播种机主体7下方的种子下料管6到达种子出口9播出;该种子出口9边缘宽度即播幅10调整为15厘米,相邻种子下料管6之间的距离即行距调整为32厘米.实施例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小麦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技术,如图1、2、3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在机械易耕作的产区,上茬作物收获后,用小麦种肥同播机播种,一次性操作,耕播同步,后期不用追肥。良种选择:选种适合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的优良的小麦种子。整地:上茬作物收获后,用深耕机把地块深耕后耙平或者用旋耕机将地旋平整,耕土层深度(即土壤层1)不低于20厘米。播种:播种期为10月中旬,选用25-20-6(cl),初始释放率为1%的释放期为30天的树脂尿素、控氮比例为8%的控释掺混肥料,施肥量为20公斤/亩,采用上述型号为2BXF-8型种肥同播机进行种肥同播,种子播种深度2为2厘米、种子行距为18厘米、播幅为5厘米、施肥深度为4厘米(即肥料与种子间距3为2厘米)、播种量为7公斤每亩,播种线4与肥料施肥线5平行,播种后,根据当地田快水分含量适宜浇水(水分含量充足的可以不浇水)即可。上述播种时,小麦种子经2BXF-8型种肥同播机的种子出口9播出,肥料经2BXF-8型种肥同播机的肥料出口11播出。其中,种子播出的具体过程为:小麦种子经播种机主体7下方的种子下料管6到达种子出口9播出;该种子出口9边缘宽度即播幅10调整为5厘米,相邻种子下料管6之间的距离即行距调整为18厘米。在本发明的小麦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技术中,采用大行距(18~32厘米)与宽幅(5~15厘米)播种,种子分部均匀,每粒种子都能得到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根系发达、单株健壮。与传统小行距窄幅播种方式相比,麦与麦之间的行距大,小麦生长时通风透光度好,有效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小麦长势好,穗多、大,茎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播种方式因播种密集引起的麦粒拥挤、争肥、争水、争养分等问题;本发明将肥料施与种子正下方,肥料能够将小麦的根系仅仅的包住,使得小麦根系能够充分的吸收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本发明中控氮比例为8%~25%,初始释放率小于10%,释放期为30~90天的树脂尿素,与传统普通尿素相比,能够有效的满足小麦各个需氮肥时期氮养分的供应。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