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友好型促储藏水稻种子包膜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275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膜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促储藏水稻种子包膜液。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生产国之一,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种子在储藏过程中,不断进行呼吸代谢,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受环境影响。与此同时,其本身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生理生化变化,在一般储存条件下,第二年就开始陈化变质,在高温高湿地区水稻种子储藏时间更短,种子的变质导致了其营养价值、食用品质、种用品质的降低,导致稻谷及其加工的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价值降低,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稻种子以淀粉为主,脂肪约占2%左右,主要分布在种胚和糊粉层,因而脂类的降解对水稻种子的寿命影响很大,脂类的水解氧化是种子衰老和陈化变质的重要原因,其中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是导致水稻种子变质的关键,水稻种子中的脂肪在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脂肪氧化酶催化种子中的不饱和脂质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生成醛、酮等物质,由于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的共同催化作用,降低了水稻种子的贮藏稳定性。此外,种子中微生物代谢分泌的酶会进一步加速脂质酸败。
目前市售的大部分种子包膜材料都含有大量化学有机制品,其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害废物以及使用后的残留物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急需一种环境友好的种子包膜材料来代替使用。
绿原酸是我国传统中药杜仲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活性氧和自由基有较高的清除作用,大豆中含有皂苷、异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衰老、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二者混合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清除启动脂质过氧化的引发剂,抑制脂肪酶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在水稻种子储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促储藏水稻种子包膜液。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境友好型促储藏水稻种子包膜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精炼蓖麻油12-14、亚麻油6-8、葡萄糖18-20、黑曲霉低聚糖4-5、羧甲基纤维素钠5-6、杜仲叶49-51、乙二醇25-27、大豆胚芽36-38、65%乙醇溶液适量、水适量。
所述的杀虫杀菌的促储藏水稻种子包膜液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杜仲叶洗净后烘干,用植物粉碎机粉碎为杜仲干粉,再将杜仲粉置于65%乙醇溶液中,料液比控制为1:10g/mL,并调节PH值为5-5.5,浸泡10-12小时后采用25kHz的频率对溶液进行超声提取,提取重复2次,每次30-32分钟,将所得提取液抽滤后烘干为粉末;
(2)将步骤1所得粉末与葡萄糖混合投入带有搅拌和加热装置的反应釜中,用计量泵泵入乙二醇、精炼蓖麻油和亚麻油,加热至88-92℃并搅拌均匀,再降温至36-40℃,保持温度并均质12-15分钟,得料液备用;
(3)将大豆胚芽烘干后用植物粉碎机粉碎为大豆干粉,并按料液比1:16g/mL加入65%乙醇溶液,加热至85-90℃回流提取2次,每次88-92分钟,将所得物料抽滤后烘干得大豆提取干粉;
(4)将步骤2所得料液、步骤3所得大豆提取干粉与黑曲霉低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其他剩余物料混合均匀,并加热至75-85℃,反应20-25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混合液体积15-18倍的水,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水稻种子包膜液。
本发明水稻种子包膜液的使用方法为将水稻种子浸入包膜液中,待全部浸没后,取出晾干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通过杜仲叶提取物和大豆胚芽提取物的协同作用,能够保护水稻种子细胞膜脂质结构中的脂肪酸,防止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膜酶损伤带来的细胞功能障碍,进而有利于保持水稻种子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延长了种子的储藏时间。本发明的水稻种子包膜液采用大量植物油脂性原料,并减少化学有机制品的使用,通过调整包膜材料配比和加工工艺,包膜后物理性能稳定、无脱落且持效期长,制备过程中无有害废弃料液,所得包膜液对环境、人体、种子均无毒害作用,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种子包膜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环境友好型促储藏水稻种子包膜液,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精炼蓖麻油12、亚麻油6、葡萄糖18、黑曲霉低聚糖4、羧甲基纤维素钠5、杜仲叶49、乙二醇25、大豆胚芽36、65%乙醇溶液适量、水适量。
所述的杀虫杀菌的促储藏水稻种子包膜液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杜仲叶洗净后烘干,用植物粉碎机粉碎为杜仲干粉,再将杜仲粉置于65%乙醇溶液中,料液比控制为1:10g/mL,并调节PH值为5,浸泡10小时后采用25kHz的频率对溶液进行超声提取,提取重复2次,每次30分钟,将所得提取液抽滤后烘干为粉末;
(2)将步骤1所得粉末与葡萄糖混合投入带有搅拌和加热装置的反应釜中,用计量泵泵入乙二醇、精炼蓖麻油和亚麻油,加热至88℃并搅拌均匀,再降温至36℃,保持温度并均质12分钟,得料液备用;
(3)将大豆胚芽烘干后用植物粉碎机粉碎为大豆干粉,并按料液比1:16g/mL加入65%乙醇溶液,加热至85℃回流提取2次,每次88分钟,将所得物料抽滤后烘干得大豆提取干粉;
(4)将步骤2所得料液、步骤3所得大豆提取干粉与黑曲霉低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其他剩余物料混合均匀,并加热至75℃,反应20分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混合液体积15倍的水,搅拌使其完全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水稻种子包膜液。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发明人选取同一批刚收获的水稻种子,将其含水量降至10.5%-12.5%,并分成等量的两批分别储藏,其中一批仅采取常规水稻种子储藏方法作为对照组,另一批在常规储藏方法下使用本发明水稻种子包膜液作为实验组,一年后两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95%,二年后对照组发芽率降至80%左右,实验组仍在90%以上,三年后对照组发芽率降至50%以下,种子生活力基本丧失,而实验组则在80%以上,由此可见本发明水稻种子包膜液对促进水稻种子的储藏具有显著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