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及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蛋白资源的短缺已成为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子之一。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约占植物油产量的1/3以上,居世界首位。随着油菜籽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有很大发展,亩产量不断提高,其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除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为主产区外,因为其可利用冬闲地种植,不与大田作物争地,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油菜种植,预期我国油菜籽的产量会不断提高。
菜籽粕为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其粗蛋白含量应在32%以上,粗纤维含量在12%以下,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钙、硒、铁、镁、锰、锌的含量比豆粕高,磷含量是豆粕的2倍,同时产量又高,价格低廉,来源方便,这些特点使菜籽粕成为我国主要养殖鱼类饲料的主要蛋白源,能有效的缓解我国水产养殖饲料蛋白资源的短缺的问题。同时菜籽油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富含维生素E、钙和磷等维生素和矿物质,鱼类对菜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可满足鱼类的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需要,是鱼类饲料中脂肪的主要来源。而由于菜籽粕和菜籽油中含有较高的芥酸等抗营养因子,可对鱼类健康和生长产生危害。但关于芥酸对鱼类究竟有何种危害,其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非常少。
肠炎是养殖鱼类,如草鱼,最常见疾病之一。鱼类肠炎的致死率通常在50%,有时甚至高达90%,是危害淡水养殖鱼类最为严重的疾病。此病每年造成养殖鱼类高达数亿人民币的灾难性损失。
根据养殖鱼类的生理特点,建立稳定的鱼肠炎模型,是鱼类肠炎病理机制研究和新型防治/或缓解鱼肠炎的药物/或营养组方筛选的良好工具。而如何建立稳定适宜的鱼肠炎模型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若采用不适宜方法建立的鱼肠炎模型,容易导致鱼肠炎病变过于严重进而导致鱼类死亡,死亡率过高,鱼肠炎模型不稳定,使鱼肠炎模型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使得建立的鱼肠炎模型稳定,引起的肠炎病理表现是最适合的,既不会过于轻微也不会过于严重。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正常的养殖鱼作为建立肠炎模型的对象;
取芥酸含量为12g/kg的实验饲料,饲喂上述养殖鱼,得到芥酸诱导的鱼肠炎模型。
本发明仅需要饲喂60天即可获得鱼肠炎病理表现合宜的鱼肠炎模型,且获得的鱼肠炎模型的生产性能、免疫能力和肌肉品质略有下降,而不会严重阻碍鱼的生长。
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当芥酸含量低于12g/kg时,鱼的生产性能、肠道生长发育、免疫能力和肌肉品质的下降幅度较小,但是鱼肠炎病理表现也过于轻微;当芥酸含量高于12g/kg时,鱼的生产性能、肠道生长发育、免疫能力和肌肉品质都有显著的下降,而且鱼肠炎病理表现过于严重,肠道上皮出现非常严重的空泡化,皱襞顶端的肠细胞脱落非常严重,肠上皮的结构和功能已严重受损,导致鱼生长受阻,发病率显著升高,甚至发生鱼死亡;当芥酸含量为12g/kg时,致使肠道上皮出现明显的空泡,皱襞顶端和两侧的肠上皮细胞脱落明显,顶部变为平顶,鱼肠炎病理表现是最适合的,且其生产性能、肠道生长发育、免疫能力和肌肉品质下降幅度较小。
一种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体重为230-730g的生长中期养殖鱼作为建立肠炎模型的对象;
将芥酸混合于主要成分为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大米蛋白粉、玉米淀粉和α-淀粉的饲料中,配制成芥酸含量为12g/kg的实验饲料;
将上述实验饲料每日按3wt%鱼体重的量饲喂60天,获得芥酸诱导的鱼肠炎模型。
其中,制得的实验饲料经制粒后,置于4℃温度中保存备用。
其中,所述养殖鱼包括但不限于草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对鱼类的生产性能、肠道生长发育、免疫能力和肌肉品质影响最小,但引起的肠炎病理表现是最适合的,模型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实验鱼肠道应用组织切片检查肠道上皮形态的显微照片,饲喂的实验饲料中芥酸含量为0 g/kg;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实验鱼肠道应用组织切片检查肠道上皮形态的显微照片,饲喂的实验饲料中芥酸含量为4.0g/kg;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实验鱼肠道应用组织切片检查肠道上皮形态的显微照片,饲喂的实验饲料中芥酸含量为8.0g/kg;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实验鱼肠道应用组织切片检查肠道上皮形态的显微照片,饲喂的实验饲料中芥酸含量为12.0g/kg;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实验鱼肠道应用组织切片检查肠道上皮形态的显微照片,饲喂的实验饲料中芥酸含量为16.0g/kg;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实验鱼肠道应用组织切片检查肠道上皮形态的显微照片,饲喂的实验饲料中芥酸含量为66.0g/kg。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l-6:一种芥酸诱导的鱼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常规方法将230-730g的生长中期草鱼540尾作为建立肠炎模型的对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
2、制备含芥酸的实验饲料
将芥酸均匀混合于主要成分为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大米蛋白粉、玉米淀粉和α-淀粉的饲料中,分别配制成芥酸含量为0、4.0、8.0、12.0、16.0和66.0 g/kg的实验饲料,制粒,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3、模型的建立
将步骤1选择的草鱼饲养在1立方米的网箱中,每日按3wt%鱼体重的量分别投喂上述步骤2所制备的实验饲料60天,获得芥酸诱导的鱼肠炎模型。
上述实施例l-6获得的鱼肠炎模型结果检验如下:
4.1对实施例l-6获得的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测定生产性能、肠道生长发育和肌肉品质,并将结果记录于下表1。
表 1
注:上表1中,FE为饲料效率,可反映饲料的利用效率;PWG为增重百分率,可反映鱼类的生长速度;ISI和ILI分别为肠体比和肠长指数,可反映肠道的生长发育;剪切力和pH可反映肌肉的品质;上标a、b、c、d、e是采用多重比较的字母标记法来表征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该多重比较的字母标记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标注各数据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方法。
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当芥酸含量大于12g/kg后,鱼类的生产性能显著下降,肠道生长发育严重受阻,肌肉品质明显下降。当芥酸含量低于或等于12g/kg时,鱼类的生产性能、肠道生长发育以及肌肉品质均略有下降,但影响较小。
4.2对实施例l-6获得的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采用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的方式进行攻毒,以检测鱼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其结果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2
注:上表2中,上标a、b、c、d、e是采用多重比较的字母标记法来表征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从上表2中可以看出,当芥酸含量大于12g/kg后,鱼类的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显著下降,肠道红肿充血发生率显著升高,脾脏和头肾充血肿大发病率也显著增加。而当芥酸含量低于或等于12g/kg时,鱼类的肠道、脾脏和头肾免疫和病菌抵抗能力略有下降。
4.3对实施例l-6获得的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肠道应用组织切片检查肠道上皮的形态变化,其结果如图1-6所示。可见,如图1所示,当芥酸含量为0 g/kg时,肠上皮结构完整,形态正常;如图2-3所示,当芥酸含量大于0 g/kg且小于12g/kg时,肠道上皮轻微空泡,图2所示仅见皱襞顶端上皮出现脱落,两则上皮结构较完整,图3所示皱襞顶端和两侧的肠上皮细胞均脱落,但皱襞仍然保持正常形状,因此,鱼肠炎病理表现过于轻微;如图4所示,当芥酸含量为12g/kg时,肠道上皮出现明显的空泡增多,皱襞顶端和两侧的肠上皮细胞脱落明显,顶部变为平顶,鱼肠炎病理表现是最适合的;如图5-6所示,当芥酸含量大于12g/kg后,肠道上皮出现非常严重的空泡化,皱襞顶端的肠细胞脱落非常严重,肠上皮的结构和功能已严重受损,鱼肠炎病理表现过于严重,导致鱼生长受阻,发病率显著升高,甚至发生鱼死亡。
综上,本发明采用12g/kg的芥酸诱导鱼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对鱼类的生产性能、肠道生长发育、免疫能力和肌肉品质影响最小,但引起的肠炎病理表现是最适合的,模型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养殖鱼,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的草鱼。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