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播种机分蒜取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670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大蒜播种机分蒜取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蒜取种装置大多比较复杂,且播种的大蒜很容易受到损坏,影响大蒜的播种成功率,故需要一种能实现大蒜分蒜取种的功能,且结构简单,对播种的大蒜损坏小,有效的提高了播种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旋转式的、对大蒜损坏小的大蒜播种机分蒜取种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蒜播种机分蒜取种装置,包括电机、位于电机上方的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箱体,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套于电机本体上方的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底座通过销连接于箱体下端;所述底座包括下底座、上底座,所述下底座下端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电机本体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凹槽内,所述下底座上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为圆形,所述定位凹槽内置有轴承,所述上底座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上底座下端套于轴承内;所述箱体包括内箱体、外箱体,所述内箱体左右两端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至少有4个,所述内箱体下端设有底盘,所述底盘套于转轴上端,所述底盘为圆形,所述外箱体左右两端设有和通孔匹配的管道,所述管道下端套于下底座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使用时,启动电机,转轴带动底盘转动,转轴和底盘销连接,使得结构稳固,内箱体跟着底盘同步转动,内箱体左右两端开有通孔,且外箱体左右两端设有和通孔匹配的管道,当通孔位置和管道位置匹配时,大蒜可以从管道滚出,实现分蒜,且整个过程中大蒜为受到大的冲击力,对大蒜的损坏降到最小。进一步限定,所述通孔有4个,所述通孔对称布置。使得同时可以播种多行大蒜。进一步限定,所述内箱体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通孔下方,所述挡板位于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所述挡板为圆形,所述挡板环绕于内箱体。防止大蒜掉入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发生故障,同时防止孔对大蒜的损坏。进一步限定,所述管道中间设有布料管。防止大蒜碰壁对其的损坏。进一步限定,所述内箱体的直径为50cm,所述外箱体直径为49cm。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对大蒜损坏小、结构简单、效率高。附图说明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蒜播种机分蒜取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电机1,底座2,箱体3,电机本体101,转轴102,下底座201,上底座202,安装凹槽4,定位凹槽5,轴承6,内箱体301,外箱体302,通孔7,底盘8,管道9,挡板10,布料管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大蒜播种机分蒜取种装置,包括电机1、位于电机1上方的底座2、位于底座2上方的箱体3,电机1包括电机本体101、套于电机本体101上方的转轴102,转轴102穿过底座2通过销连接于箱体3下端;底座2包括下底座201、上底座202,下底座201下端设有安装凹槽4,电机本体101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凹槽4内,下底座201上端设有定位凹槽5,定位凹槽5为圆形,定位凹槽5内置有轴承6,上底座202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上底座202下端套于轴承6内;箱体3包括内箱体301、外箱体302,内箱体301左右两端开有通孔7,通孔7至少有4个,内箱体301下端设有底盘8,底盘8套于转轴102上端,底盘8为圆形,外箱体302左右两端设有和通孔7匹配的管道9,管道9下端套于下底座201内。优选的,通孔7有4个,通孔7对称布置。优选的,内箱体301还设有挡板,挡板10位于通孔7下方,挡板10位于内箱体301和外箱体302之间,挡板10为圆形,挡板10环绕于内箱体301。优选的,管道9中间设有布料管11。最优的,内箱体301的直径为50cm,外箱体302直径为49cm。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蒜播种机分蒜取种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