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1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花托外植体预处理:

选取直径1~2cm的花蕾,在4℃环境中冷藏3~5天后,将花蕾取出自然恢复至室温,剥去苞片和小花,用纯净水冲洗,先在0.05%的升汞水溶液中消毒5~8min,再用70%的酒精消毒20~40s,之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得到非洲菊花托外植体,以上涉及的百分比均为体积百分比;

(2)外植体接种及诱导培养:

将非洲菊花托外植体移入到灭菌后的第一培养基中,将温度设定为23±1℃,以蓝光灯为光源,光照强度控制为400~800Lx,光周期控制为光14h/暗10h,10天左右诱导出愈伤组织;

(3)转移诱导培养:

将步骤(2)得到的愈伤组织转移到第二培养基,温度为27±1℃,以荧光灯为光源,光照强度控制为1800~2500Lx,光周期控制为光14h/暗10h,14天愈伤组织诱导出嫩芽;

(4)种质离体保存:

将嫩芽从非洲菊花托外植体上完整地切下,转移到第三培养基内慢速生长保存,保存环境为:温度为4±1℃,以荧光灯为光源,光照强度控制为300~500Lx,光周期控制为光8h/暗16h;

(5)恢复培养:

将步骤(4)的嫩芽转移到第四培养基内,温度为27±1℃,以荧光灯为光源,光照强度控制为1800~2500Lx,光周期控制为光14h/暗10h,培养至形成非洲菊幼苗;

(6)幼苗的驯化与炼苗:

将非洲菊幼苗移栽到炼苗基质中,并逐步转移到外部环境中,在幼苗适应外部环境正常生长后,再移栽至普通土壤中正常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第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KNO3 800~1300mg/L,2-氨基-5-羧基戊酰胺800~1200mg/L,KH2PO4300~450mg/L,CaCl2·2H2O 320~350mg/L,MgSO4·7H2O 180~240mg/L,EDTA 120~180mg/L,FeSO4·7H2O 30~50mg/L,MnSO4·4H2O 50~80mg/L,ZnSO4·7H2O 15~30mg/L,H3BO3 8~10mg/L,KI 5~10mg/L,Na2MoO4·2H2O 1~5mg/L,CoCl2·6H2O 0.2~0.5mg/L,4-碘苯氧乙酸0.15~0.20mg/L,肌醇30~80mg/L,甘氨酸0.5~1.0mg/L,维生素B1 0.5~0.75mg/L,维生素B6 1.0~1.5mg/L,烟酸1.0~1.5mg/L,蔗糖30~50g/L,琼脂10~15g/L,激动素KT 0.5~1.0mg/L,萘乙酸NAA0.3~0.4mg/L,山梨醇50~70g/L,生物素0.15~0.20mg/L,盐酸吡哆醇0.5~1.0mg/L,盐酸硫胺素0.5~1.0mg/L,甲基亚硝基脲1.5~2.0mg/L,吲哚丁酸1.5~2.0mg/L,丙氨酸5~10mg/L,叶酸5~10mg/L,调环酸钙1.5~2.0mg/L,秋水仙碱1.5~2.0mg/L,水解蛋白2.0~2.5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在步骤(2)所述第一培养基基础上添加了吲哚丁酸0.5~2.0mg/L和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1.5~2.0mg/L;

所述第三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KNO3 800~1300mg/L,2-氨基-5-羧基戊酰胺800~1200mg/L,KH2PO4 300~450mg/L,CaCl2·2H2O 320~350mg/L,MgSO4·7H2O 180~240mg/L,EDTA 120~180mg/L,FeSO4·7H2O 30~50mg/L,MnSO4·4H2O 50~80mg/L,ZnSO4·7H2O 15~30mg/L,H3BO3 8~10mg/L,KI 5~10mg/L,Na2MoO4·2H2O 1~5mg/L,CoCl2·6H2O 0.2~0.5mg/L,4-碘苯氧乙酸0.15~0.20mg/L,蔗糖30~50g/L,琼脂10~15g/L,山梨醇50~70g/L,二甲基亚砜8~10mg/L、甘油10~15g/L,萘乙酸NAA0.3~0.4mg/L;

所述第四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在所述第二培养基基础上添加了6-苄氨基嘌呤1.5~2.0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嫩芽保存期限超过12个月,则进行继代培养1次;超过24个月,则进行继代培养2次,依次类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逐步转移到外部环境中的方法为:将非洲菊幼苗移栽到炼苗基质后,从诱导环境中逐天降低温度并逐天增加光照强度,至与外部环境相同时,再培养2~3天即可移栽至普通土壤中,转移过程的周期根据室外环境不同而调节,转移过程的周期持续10~1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炼苗基质的组成成分为:珍珠岩、蛭石、锯末、松树皮、水苔、花泥、泥炭土以及钙镁磷钾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基质中,珍珠岩、蛭石、锯末、松树皮、水苔、花泥、泥炭土、钙镁磷钾肥的质量比为1:0.5~1.5:0.2~0.8:0.2~0.8:0.1~0.5:0.05~0.15:0.05~0.15:0.005~0.0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洲菊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炼苗基质中,珍珠岩、蛭石、锯末、松树皮、水苔、花泥、泥炭土、钙镁磷钾肥的质量比为1:1:0.5:0.5:0.3:0.1:0.1:0.0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