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113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是一种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病害,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小麦产区都有该病发生,尤其在温和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危害严重。迄今为止,还没有对赤霉病具有完全免疫的抗性小麦品种。所以,小麦赤霉病在生产上仍依赖于化学防治。目前,在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药剂为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自1992年在浙江海宁市小麦病穗上检测到世界首例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菌株以来,已先后在浙、苏、泸、皖等地发现该病原菌的抗药性,且抗药性菌群体比例正迅速上升,抗药性病原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华东地区已因抗药性而面临着多菌灵等现有杀菌剂防治赤霉病失败的危险。如何继续控制小麦赤霉病,尤其是控制多菌灵抗药性赤霉病的流行危害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种植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叶菌唑(Metconazole),又叫羟菌唑,化学名称:5-(4-氯苯基)-2,2-二甲基-1-(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白色、无味结晶体,为日本吴羽化学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新款三唑类杀菌剂,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和孢子的形成,还可致使膜渗漏加剧,从而降低病原菌致病力。虽然作用机理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一样,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两种异构体都有杀菌活性,但顺式活性高于反式。叶菌唑的杀真菌谱非常广泛,且活性极佳。叶菌唑田间施用对谷类作物壳针孢、镰孢霉和柄锈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卓越效果。叶菌唑同传统杀菌剂相比,剂量极低而防治谷类病害的范围却很广,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的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由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叶菌唑是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之一,不仅能降低田间小麦赤霉病的严重度,同时能够降低罹病麦粒中的病菌毒素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叶菌唑分子式:C17H22ClN3O,结构式:

氟唑菌苯胺(penflufen),化学通用名称为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该杀菌剂为琥珀酸脱氢酶(SDH)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呼吸链电子传递复合体Ⅱ,阻断能量代谢。经过处理后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以吸收氟唑菌苯胺,并通过木质部传导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从而起到保护作物的作用。其主要用于种子处理,能有效防治锈病、菌核病、根腐病、黑穗病和白粉病等病害,可与丙硫菌唑、甲霜灵、噻虫胺、肟菌酯等复配,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害,还可以延缓抗性产生与发展。

氟唑菌苯胺分子式为C18H24FN3O,结构式为:

叶菌唑与氟唑菌苯胺单剂长期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增效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具有杀菌活性高,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上有特效。

本发明将两类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相组合,并加工成生产上容易使用的制剂,于两种成分单独使用相比较,具有生物活性高,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大大降低了施药成本,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降低了病原真菌对单一杀菌剂产生抗性的风险,延长了杀菌组合物中各组分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环保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组分为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质量比为1:20至2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5-60%。

所述的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质量比为1:10至10:1。

所述的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质量比为1:3-8。

所述的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质量比为1:4-6。

所述的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乳油。

所述的含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剂组合物应用,其特征在于:本杀菌剂组合物对镰刀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和优点是:

本发明对小麦真菌性病害有更高的防治效果,两组分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可代替部分高价位农药品种,并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本发明中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均属低等毒性,并且对人畜、有益生物、环境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

首先测定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两单一化合物(以下简称药剂)的EC50(药物安全性指标),根据两单一药剂的EC50按Wadley法设定两药剂的组合比例,并根据Wadley增效系数SR值,确定合适的组合物比例,然后按孙云沛法加以验证。

试验目标物为小麦赤霉病菌,但不限如此。试验采用菌丝生长测定法,按不同处理制作含药培养基,各处理4个重复,接菌3天后,调查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根据Wadley法计算增效系数(SR),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SR≤0.5表示具有拮抗作用,0.5<SR<1.5表示具有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SR值计算方法如下:

EC50(理论值)=(a+b)/(a/EC50A+b/EC50B)

SR=EC50(理论值)/EC50(实际值)

SR≤0.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颉颃作用

SR=0.5~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加和作用

SR≥1.5,则两种药剂混配有增效作用

表1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的Wadley法测定结果

注:Y为叶菌唑,F为氟唑菌苯胺。

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不同比例的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总体上看,其比例在1:20到20:1的范围内都有增效或加和作用,其中最大增效比例是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配比为5: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60%叶菌唑·氟唑菌苯胺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物质均匀混合,混合物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制得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30%叶菌唑·氟唑菌苯胺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根据配方,将个组分按比例称量,加入球磨机球磨30分钟,过滤,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钟后经砂磨机充分研磨,控制固体组分粒子直径在2微米以内,研磨结束后搅拌均匀,即得悬浮剂产品。

实施例3(40%叶菌唑·氟唑菌苯胺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将叶菌唑、氟唑菌苯胺、甲基脂肪酰胺苯磺酸钠、碳酸钠、凹凸棒土一起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粒径5μm,得母粉,将母粉与木质素磺酸钠充分混合后造粒、烘干、过筛,从而制得水分散性粒剂。

实施例4(20%叶菌唑·氟唑菌苯胺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5(45%叶菌唑·氟唑菌苯胺乳油的制备方法)

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将活性组分叶菌唑在二甲苯反应釜中充分溶解,制成A液;将活性组分氟唑菌苯胺在二甲苯反应釜中充分溶解,制成B液;在不停搅拌状态下将A液混入B液,充分搅拌均匀,加入无水钙盐和NP-10,然后用溶剂二甲苯调整含量。

实施例6(48%叶菌唑·氟唑菌苯胺乳油的制备方法)

原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防治效果试验:

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在蚌埠市郊区进行,试验面积为0.3hm2,每处理重复三次,在小麦扬花期进行喷药防治,在施药15天后进行防效调查,防治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含有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相同剂量或较低使用剂量下能达到更高的防治效果,且该杀菌组合物的各处理防效菌大于85%,显著高于对照药剂。

表2叶菌唑·氟唑菌苯胺杀菌组合物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大田药效*

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试验设在蚌埠市郊区,该田块水稻恶苗病往年均中度发生,试验面积0.3hm2,每处理重复三次,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药剂浸种处理,种子与药剂混合的体积比为1:1,浸种时间为10小时,在水稻苗期调查恶苗病的发病率,防治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含有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剂量下的防效均高于83%,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

表3叶菌唑·氟唑菌苯胺杀菌组合物浸种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种子与药剂混合的体积比为1:1)*

由表2和表3的数据可知,含有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杀菌组合物对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且不同配比的防效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当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配比为5:1时,与其它处理相比,在较低的用量下却对两种病害具有较高的防效,显示了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而室内生测结果也表明,叶菌唑和氟唑菌苯胺的配比为5:1时,所测定的增效系数最高,二者的结果一致。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认为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