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鱼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0067阅读:2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内陆大水面(主要指水库、湖泊)人工养殖采用的技术是以放养鲢鳙鱼为主,适度施肥和及时捕捞等,这种传统的养殖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放养的主体为鲢(俗称白鲢、跳鲢等),其比例高达80-90%,而鳙(俗称花鲢、大头鲢等)的放养比例极低,通常在10%以内,少数可以达到20%。这种传统的放养结构造成内陆大水面生产的鱼产品中,主体是鲢,但消费市场对鳙的需求量更大,供需矛盾突出,使鳙的市场价格高居不下,其价格是鲢鱼的一倍以上。但简单的提高鳙的放养比例,绝大多数水域和养殖者都未能获得理想养殖效果和效益,故认为鳙的比例提高后,鳙的生长速度极慢,养殖周期延长1-2倍都不能达到上市规格。这种传统的养殖模式造成养殖效益低下,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经济效益不显著。

内陆水库是淡水鱼类的重要养殖载体之一,由于传统养殖模式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养殖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水体富营养化家具。渔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要兼顾,渔业产量和优质高效兼顾,渔业养殖必须在保护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的前提下求得持续发展。另外,现有的养殖方法,针对鲢鱼生长所需要的饵料----浮游植物,则在生产过程中施入大量的无机肥料(或称化肥,如尿素、碳铵等),大量的无机肥(或称化肥)施入水体后只能部分被浮游植物利用进而转化为鱼产品,更多的则在水体中沉积下来,日积月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表现出蓝藻频发,养殖效益越来越低,养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机鱼的生态养殖方法,不需要投喂任何饲料,所得有机鱼质优价高,兼顾渔业产量和环境保护,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机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1)放养前处理:放养前需将鲢鱼鱼种、鳙鱼鱼种和大银鱼卵置于浓度为3-5%的食盐水中浸泡5-10min或是在10ppm的KMnO4溶液浸泡20min;

杀灭寄生虫和各种病菌,保证鱼种和鱼卵的健康。

放养鱼种要求来自于省、市级水产良种场,须经过有资质的渔业主管部门检验检疫。鱼种要具备遗传性状好、无疫病携带、体色鲜明、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无病无伤残等条件。鱼种运输和放养应选择晴暖、无风的天气进行,避开大风、雨雪等不良天气。在运输、放养操作过程中,动作要快、轻、稳,尽量减少鱼种受伤。

2)放养鲢鱼鱼种和鳙鱼鱼种:将消毒后的鲢鱼鱼种和鳙鱼鱼种在10月到第二年3月,水温4-15℃,选择避风向阳、水深1.5m以上、溶氧不低于5mg/L的库湾放养;

本发明的放养条件下,放养气温、水温较低,鱼类活动能力下降,不易受伤,拉网、运输和投放操作方便,放养成活率高。

3)放养大银鱼卵:将消毒后的大银鱼卵在12月中旬到第二年1月下旬,水温2-8℃,选择避风向阳、水深1.5m以上、溶氧不低于5mg/L的库湾放养;

本发明大银鱼卵的放养条件下,受精率和孵化率高,放养成活率高。

4)实行三年周期法,第一年分别投放鱼种和鱼卵总数的60%,第二年分别投放鱼种和鱼卵总数的40%,捕大放小;第三年只捕不放,捕出水库中80%以上的商品鱼;

采用“日常分散捕捞”和“冬春集中捕捞”相结合的方式。

5)第四年重复步骤1)-步骤4)进行下一生长周期即可。

所述鲢鱼鱼种的放养密度为550-600尾/hm2

所述鳙鱼鱼种的放养密度为800-900尾/hm2

所述鲢鱼鱼种和鳙鱼鱼种的规格为10-15cm。

所述大银鱼卵的放养密度为10000粒/hm2

所述大银鱼卵的直径为0.9-1.2mm。

所述捕大放小为捕捞2.5公斤/尾及以上的鱼,将低于2.5公斤/尾的鱼放回水库。

每年在水库的侧边不定时撒播水藻,在水库上游水深相对较浅处(0.2-1.5m)撒播水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有机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稳定水域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有效促进生物圈循环,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2.本发明的生态养殖方法采取立体高效混养方法,按合理密度投放优质鱼类,以水藻和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为鱼类食物来源,不投喂人工饲料,不使用渔药,不使用化肥等化学物质,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所得有机鱼质优价高,同时鳙鱼的放养比例高,兼顾渔业产量和环境保护,经济效益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有机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1)放养前处理:放养前需将鲢鱼鱼种、鳙鱼鱼种和大银鱼卵置于浓度为3-5%的食盐水中浸泡5-10min或是在10ppm的KMnO4溶液浸泡20min;

2)放养鲢鱼鱼种和鳙鱼鱼种:将消毒后的鲢鱼鱼种和鳙鱼鱼种在10月到第二年3月,水温4-15℃,选择避风向阳、水深1.5m以上、溶氧不低于5mg/L的库湾放养;

3)放养大银鱼卵:将消毒后的大银鱼卵在12月中旬到第二年1月下旬,水温2-8℃,选择避风向阳、水深1.5m以上、溶氧不低于5mg/L的库湾放养;

4)实行三年周期法,第一年分别投放鱼种和鱼卵总数的60%,第二年分别投放鱼种和鱼卵总数的40%,捕大放小;第三年只捕不放,采用“日常分散捕捞”和“冬春集中捕捞”相结合的方式,捕出水库中80%以上的商品鱼;

5)第四年重复步骤1)-步骤4)进行下一生长周期即可。

所述鲢鱼鱼种的放养密度为550-600尾/hm2

所述鳙鱼鱼种的放养密度为800-900尾/hm2

所述鲢鱼鱼种和鳙鱼鱼种的规格为10-15cm。

所述大银鱼卵的放养密度为10000粒/hm2

所述大银鱼卵的直径为0.9-1.2mm。

所述捕大放小为捕捞2.5公斤/尾及以上的鱼,将低于2.5公斤/尾的鱼放回水库。

2012年开始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某水库进行实验养殖实验,共放养鲢鱼鱼种2万尾(总重量为445kg),鳙鱼鱼种3万尾(总重量为745kg),养殖周期为3年,共收获鲢鱼22015kg,鳙鱼53687kg,较传统养殖方式产量翻了一倍,并且鱼的尾重也较传统养殖方式增加一倍以上,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色,这些改进和润色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