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976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除草剂领域,涉及一种含喹草酸、二氯吡啶酸和草除灵的复合除草剂,用于油菜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
背景技术
:喹草酸(quinmerac),又叫氯甲喹啉酸,化学名为(3-甲基-7-氯-8-喹啉羧酸,是苗前或苗后使用的激素型除草剂,可被植物的根和叶子吸收,再向植物的顶部和基部转移。喹草酸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喹啉羧酸类除草剂,适用于禾谷类作物、油菜和甜菜,防除猪殃殃、婆婆纳和其他杂草,其中伞型科作物对其非常敏感。二氯吡啶酸(clopyralid),化学名为:3,6-二氯吡啶-2-羧酸(3,6-dichloro-2-pyridinecarboxylicacid),cas号为1702-17-6结构式如下:二氯吡啶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它的化学结构和许多天然的植物生长激素类似,但在植物的组织内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它主要通过植物的根和叶进行吸收然后在植物体内进行传导,所以其传导性能较强。对杂草施药后,它被植物的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动并迅速传导到整个植株。二氯吡啶酸通过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效防除油菜、玉米、草坪等田间苣荬菜、稻槎菜、巢菜等菊科、豆科杂草,因其传导能力较强,对多年生深根杂草有效果,其杀草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植物核酸的形成,产生过量的核糖核酸,致使根部生长过量,茎及叶生长畸形,养分消耗,维管束输导功能受阻,导致杂草死亡。草除灵(benazolin),化学名为:4-氯-2-氧代-3(2h)苯并噻唑乙酯,属于杂环类除草剂,是一种激素型内吸除草剂,适用于油菜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繁缕、牛繁缕、雀舌草、苋、猪殃殃等。作用机制为茎叶处理后通过叶片吸收,输导到整个植物体,敏感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僵绿、增厚反卷,新生叶扭曲,节间缩短,最后死亡。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我国油菜田的杂草种类较多,主要可分为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而且因种植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春油菜产区的主要杂草有野燕麦、马唐、牛筋草、绿狗尾草、马齿苋、藜、反枝苋、田旋花、卷茎蓼、大马蓼、本氏蓼、问荆、苣荬菜、地肤、扁蓄、小蓟等;冬油菜产区的主要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早熟禾、茼草、牛繁缕、大巢菜、婆婆纳、碎米荠、通泉草、稻槎菜、猪殃殃等。目前,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主要除草剂品种有乙草胺、甲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精喹禾灵、烯禾啶等。专利cn1830254a和cn1784967a公开了含氨氯吡啶酸和草除灵、二氯吡啶酸和草除灵的除草组合物,用于油菜田处理,专利cn1810116a描述了一种精氟吡甲禾灵和草除灵的组合物,专利cn1663383a公开了一种含精恶唑禾草灵和草除灵乙酯,精恶唑禾草灵和二氯吡啶酸的除草组合物用于油菜田杂草的茎叶处理。由于长期使用除草剂,每年用药次数及用药量都在逐渐增加,除草剂对杂草选择性不断上升,药效不断下降。并且由于油菜田抗性杂草的大量发生,目前的除草剂在防治油菜田抗性杂草时存在防效较低的缺陷。油菜田除草剂以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草除灵为代表性品种,长期单一使用使得油菜田常见杂草敏感性显著降低,草害问题日益严重。目前还没有喹草酸、二氯吡啶酸和草除灵的复配除草剂用于油菜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药成本低的除草剂组合物,对油菜田的阔叶杂草都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用于油菜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喹草酸、二氯吡啶酸和草除灵的复合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剂以喹草酸、二氯吡啶酸和草除灵为主要有效成分,喹草酸、二氯吡啶酸和草除灵的重量比为10-80:3-24:9-35,优选三者的比例为10-50:10-20:10-30,进一步优选为20-50:10-20:20-30。在复合除草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0-85%,优选30-75%。本发明的除草剂用于油菜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本发明除草剂按照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包括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微乳剂;已知的助剂有乳化剂、润湿分散剂、助悬剂、崩解剂、粘结剂、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消泡剂等;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中的乳化剂包括但并不限于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型聚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甘油三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二卞联苯基聚氧乙烯醚、甘油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乙氧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酚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磺酸钙、癸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脂、聚丙烯酸甲酯、聚氧乙烯脂肪氨、乙氧基蓖麻油、烷基-二乙二醇醚-磺酸钠、脂肪酸聚乙二醇酯、快渗剂t、油酸聚乙二醇400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前述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农药助剂中的分散剂包括但并不限于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分散剂nno)、木质素磺酸钙、聚丙烯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烷酰胺基牛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缩聚物的钠盐和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选自烷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的混合物;所述溶剂包括水、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磷酸三丁酯、四氢糠醇、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环己醇、环己酮、环氧大豆油、植物大豆油、液蜡、润滑油或溶剂油100号、150号、180号、200号等,还可以是其他本领域常用溶剂;所述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硅藻土、玉米淀粉、石英砂、滑石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轻钙等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尿素、二甘醇、甘油等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有机膨润土、羟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等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复合除草剂的优点为: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可以用于油菜田苗后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1、室内活性测定为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本发明人对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的混配进行了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材料:荠菜,婆婆纳。试验方法:称取一定量的除草有效成分原药,充分溶解后,分别配制成单剂母液,根据混配目的设置系列配比,每个配比设置5~7个浓度梯度。根据单剂除草谱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杂草种子,培养至3叶1心备用。将选择编号的杂草茎叶处理后,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室温培养20天,计算防治效果(鲜重防效或株防效),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ed50(95%置信限),再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测试结果见表1和2。表1不同配比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对荠菜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2、不同配比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对婆婆纳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测定结果表明,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在10-80:3-24:9-35的比例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在5:2:3时对荠菜的增效效果最好,共毒系数为183.17;在10:3:4时对婆婆纳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达到了172.83。2、制剂实施例及田间药效实施例1、40%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悬浮剂喹草酸20%,二氯吡啶酸8%,草除灵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黄原胶1%,丙三醇5%,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40%的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悬浮剂。实施例2、22%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可湿性粉剂喹草酸10%,二氯吡啶酸3%,草除灵9%,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12%,白炭黑5%,高岭土补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2%的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51%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水分散粒剂称取喹草酸30%,二氯吡啶酸9%,草除灵12%,5%聚羧酸盐,3%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4%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碳黑,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51%的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水分散粒剂。实施例4、69%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水乳剂喹草酸10%,二氯吡啶酸24%,草除灵35%,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9%,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乙二醇5%,黄原胶2%,水补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9%的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水乳剂。实施例5、47%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乳油将喹草酸15%,二氯吡啶酸12%,草除灵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单油酰胺聚氧乙烯基磺基琥珀酸二钠150%、油酸10%、n-甲基吡咯烷酮补足100%,混合均匀,既得47%的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乳油制剂。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实施例1-5中的复配除草剂。对照药剂:30%二氯吡啶酸水剂(对照药剂1),50%草除灵悬浮剂(对照药剂2),50%喹草酸可湿性粉剂(对照药剂3)。防治作物:油菜。防除对象:荠菜、婆婆纳、雀舌草、野胡萝卜。试验方法:试验于油菜田内进行,每个组别处理3次重复,处理面积约为20m2,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苗后茎叶处理。统计给药后30d杂草死亡情况,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结果见表3。表3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的组合物药后30d除草效果药剂用量(ga.i/亩)雀舌草(%)荠菜(%)野胡萝卜(%)婆婆纳(%)实施例11597989796实施例21593979497实施例31595959394实施例41590979392实施例51595979893对照药剂13083828082对照药剂23070757473对照药剂3307572747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的复配对油菜田的荠菜、婆婆纳、雀舌草、野胡萝卜等杂草的防效均较好,与单剂相比,除草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增效作用明显。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未见植株产生药害及异常现象,对油菜安全。说明,喹草酸·二氯吡啶酸·草除灵复配后,可以优势互补、扩大杀草谱、降低各自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