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029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苞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7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唇瓣白色,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蕊柱黄绿色,长约3毫米,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花期3-6月。

栽培基质是铁皮石斛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铁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质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风透气性,规模化生产要求栽培基质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报道中基质有水苔、碎石、花生壳、苔藓、椰子皮、松树皮、木屑、木炭、木块等,在生产中应用主要是树皮、木屑,或树皮、木屑、碎石、有机肥混合物,其中树皮粉碎成2~3cm以下颗粒。

目前种植铁皮石斛的基质种类繁多,虽然也能满足铁皮石斛的生长的基本要求,但是普遍存在重量过重,透水、透气性差,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同时,传统方法普遍采取施用化肥、农药来促进铁皮石斛生长和防治病虫害,致使铁皮石斛的产量与品质都不理想。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栽培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充分利用了废弃物灰树花残渣和油橄榄果渣,与传统基质相比,本发明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培养的铁皮石斛成活率较高,产量明显提升,易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所述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自上而下由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组成,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厚度比为7:3~6:4;

所述的上层基质按照重量份数计是由如下组分组成:新鲜的腊树皮2-5份、水苔0.5-2份、电气石6-10份、灰树花残渣2-4份、油橄榄果渣1-2份;

所述的下层基质按照重量份数计是由如下组分组成:苦楝皮5-8份、紫色罗勒叶1-3份、植金石2-5份、油橄榄果渣3-6份;

所述的紫色罗勒叶为烘干的含水率为6-8%的制品;所述的油橄榄果渣为油橄榄果在压榨橄榄油之后得到的油橄榄果残渣。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自上而下由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组成,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厚度比为13:7;

所述的上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新鲜的腊树皮4份、水苔1份、电气石8份、灰树花残渣3份、油橄榄果渣1.6份;

所述的下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苦楝皮7份、紫色罗勒叶2.5份、植金石4份、油橄榄果渣5份;

所述的紫色罗勒叶为烘干的含水率为6-8%的制品;所述的油橄榄果渣为油橄榄果在压榨橄榄油之后得到的油橄榄果残渣。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自上而下由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组成,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厚度比为63:37;

所述的上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新鲜的腊树皮3份、水苔1.3份、电气石7.2份、灰树花残渣3.8份、油橄榄果渣1.6份;

所述的下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苦楝皮6.5份、紫色罗勒叶2.2份、植金石3.4份、油橄榄果渣4.2份;

所述的紫色罗勒叶为烘干的含水率为6-8%的制品;所述的油橄榄果渣为油橄榄果在压榨橄榄油之后得到的油橄榄果残渣。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电气石为长轴为2-3cm、短轴为2-2.5cm的石块。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植金石的粒径为8-12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苦楝皮粉碎至粒度为4-7mm的颗粒,得到苦楝皮颗粒;

步骤(2),取新鲜的腊树皮,粉碎至粒度为10-15mm的颗粒,得到腊树皮颗粒;

步骤(3),将电气石粉碎成长轴为2-3cm、短轴为2-2.5cm的石块,得到电气石石块;

步骤(4),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2)得到的腊树皮颗粒2-5份、水苔0.5-2份、步骤(3)得到的电气石石块6-10份、灰树花残渣2-4份和油橄榄果渣1-2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上层基质;

步骤(5),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苦楝皮颗粒5-8份、紫色罗勒叶1-3份、植金石2-5份和油橄榄果渣3-6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下层基质;所述的植金石的粒径为8-12mm;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上层基质和步骤(5)得到的下层基质按照厚度比为7:3~6:4进行铺设,即得到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

本发明所采用的紫色罗勒叶可以整叶使用,也可以粉碎使用,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不做具体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制得的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充分利用了废弃物灰树花残渣和油橄榄果渣,节约了资源,降低成本。

与传统基质相比,本发明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培养的铁皮石斛成活率较高,成活率高达99%以上,产量明显提升,产量可提升20-30%,易于推广应用;

采用本发明基质种植得到的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比传统基质种植得到的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高15%左右。

本发明立体式铁皮石斛栽培基质不采用化学制品,且可有效防止铁皮石斛的软腐病和黑斑病,还具有一定的防止虫害的作用,大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原料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所述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自上而下由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组成,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厚度比为7:3;

所述的上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新鲜的腊树皮2份、水苔0.5份、电气石6份、灰树花残渣2份、油橄榄果渣1份;

所述的下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苦楝皮5份、紫色罗勒叶1份、植金石2份、油橄榄果渣3份;

所述的紫色罗勒叶为烘干的含水率为6-8%的制品;所述的油橄榄果渣为油橄榄果在压榨橄榄油之后得到的油橄榄果残渣。

本实施例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苦楝皮粉碎至粒度为4-7mm的颗粒,得到苦楝皮颗粒;

步骤(2),取新鲜的腊树皮,粉碎至粒度为10-15mm的颗粒,得到腊树皮颗粒;

步骤(3),将电气石粉碎成长轴为2-3cm、短轴为2-2.5cm的石块,得到电气石石块;

步骤(4),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2)得到的腊树皮颗粒2份、水苔0.5份、步骤(3)得到的电气石石块6份、灰树花残渣2份和油橄榄果渣1-2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上层基质;

步骤(5),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苦楝皮颗粒5份、紫色罗勒叶1份、植金石2份和油橄榄果渣3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下层基质;所述的植金石的粒径为8-12mm;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上层基质和步骤(5)得到的下层基质按照厚度比为7:3进行铺设,即得到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

实施例2

一种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所述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自上而下由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组成,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厚度比为6:4;

所述的上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新鲜的腊树皮5份、水苔2份、电气石10份、灰树花残渣4份、油橄榄果渣2份;

所述的下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苦楝皮8份、紫色罗勒叶3份、植金石5份、油橄榄果渣6份;

所述的紫色罗勒叶为烘干的含水率为6-8%的制品;所述的油橄榄果渣为油橄榄果在压榨橄榄油之后得到的油橄榄果残渣。

本实施例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苦楝皮粉碎至粒度为4-7mm的颗粒,得到苦楝皮颗粒;

步骤(2),取新鲜的腊树皮,粉碎至粒度为10-15mm的颗粒,得到腊树皮颗粒;

步骤(3),将电气石粉碎成长轴为2-3cm、短轴为2-2.5cm的石块,得到电气石石块;

步骤(4),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2)得到的腊树皮颗粒5份、水苔2份、步骤(3)得到的电气石石块10份、灰树花残渣4份和油橄榄果渣2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上层基质;

步骤(5),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苦楝皮颗粒8份、紫色罗勒叶3份、植金石5份和油橄榄果渣6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下层基质;所述的植金石的粒径为8-12mm;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上层基质和步骤(5)得到的下层基质按照厚度比为6:4进行铺设,即得到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

实施例3

一种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所述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自上而下由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组成,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厚度比为13:7;

所述的上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新鲜的腊树皮4份、水苔1份、电气石8份、灰树花残渣3份、油橄榄果渣1.6份;

所述的下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苦楝皮7份、紫色罗勒叶2.5份、植金石4份、油橄榄果渣5份;

所述的紫色罗勒叶为烘干的含水率为6-8%的制品;所述的油橄榄果渣为油橄榄果在压榨橄榄油之后得到的油橄榄果残渣。

本实施例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苦楝皮粉碎至粒度为4-7mm的颗粒,得到苦楝皮颗粒;

步骤(2),取新鲜的腊树皮,粉碎至粒度为10-15mm的颗粒,得到腊树皮颗粒;

步骤(3),将电气石粉碎成长轴为2-3cm、短轴为2-2.5cm的石块,得到电气石石块;

步骤(4),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2)得到的腊树皮颗粒4份、水苔1份、步骤(3)得到的电气石石块8份、灰树花残渣3份和油橄榄果渣1.6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上层基质;

步骤(5),按照重量份数计,将步骤(1)得到的苦楝皮颗粒7份、紫色罗勒叶2.5份、植金石4份和油橄榄果渣5份,一起混合均匀,即得到下层基质;所述的植金石的粒径为8-12mm;

步骤(6),将步骤(4)得到的上层基质和步骤(5)得到的下层基质按照厚度比为13:7进行铺设,即得到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

实施例4

一种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所述的立体铁皮石斛栽培基质自上而下由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组成,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厚度比为63:37;

所述的上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新鲜的腊树皮3份、水苔1.3份、电气石7.2份、灰树花残渣3.8份、油橄榄果渣1.6份;

所述的下层基质是由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组成:苦楝皮6.5份、紫色罗勒叶2.2份、植金石3.4份、油橄榄果渣4.2份;

所述的紫色罗勒叶为烘干的含水率为6-8%,粒径为负20目的制品;所述的油橄榄果渣为油橄榄果在压榨橄榄油之后得到的油橄榄果残渣。

所述的电气石为长轴为2-3cm、短轴为2-2.5cm的石块。

所述的植金石的粒径为8-12mm。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不含有灰树花残渣,其余皆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下层基质中不含有油橄榄果渣,其余皆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植金石和电气石都替换成等量的珍珠岩,其余皆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苦楝皮和新鲜的腊树皮都替换成等量的、且含水率也与苦楝皮和新鲜的腊树皮一致的思茅松的树皮,其余皆相同。

对比实验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栽培,栽培基质总厚度均为10cm,得到两年生石斛苗。

其中,栽培时白天温度为16-21℃,夜晚温度为10-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夏秋遮光70%左右,冬春遮光30-50%

考察实施例1-4基质与对比例1-4基质的效果,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效果均优于对比例,本发明各组分具有良好的配伍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