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杭白菊的分根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7095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饮用杭白菊的分根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其适应性强,较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15℃至25℃,种植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李时珍《本草纲目》道:菊能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补;经常饮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的作用。

杭白菊作为茶饮堪比龙井,收到广大饮茶爱好者的喜爱,其需求量也逐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饮用杭白菊的分根种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饮用杭白菊的分根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苗育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15-20厘米、茎粗壮、根系发达的菊苗备用,选择土壤肥力足、地势高的苗地,按照6cm×10cm的株行距挖直径为5-7cm,深7-9cm的坑穴,然后将选好的菊苗按每坑穴2-4株均匀埋入坑内,每株施农家肥3-5g,育培一个月后小心挖出准备定植和分根;

(2)定植和分根:定植前应选择大块田地,并需要对大田深翻一次,然后作畦宽1-1.5米,沟宽30-50厘米,再将培育好的菊苗进行分根处理后栽入畦中间,分根时应在阴天,从茎部分开多株宿根,并剪除老根和部分枝叶,分根后栽种时挖深10-15厘米的穴坑,每个穴坑栽入2株分根后的苗,穴坑间间距15-25厘米,栽入后每亩施磷肥50千克,浇定根水;

(3)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管理包括打顶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在当年6-8月份时,新梢长到10-15cm时进行打顶,同时对下部枝芽修剪,保证均衡生长,使花期整齐,产生上视长势;定植活棵后每亩施稀释3-5倍的农家肥75-100千克,然后到8月份每次摘心后再施入稀释3-5倍的农家肥每亩125-150千克,再到杭白菊现蕾期,施用尿素每亩15-20千克1-3次;杭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发病时期为6-9月,可用5%井岗霉素100倍稀释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防治,杭白菊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及蝗虫,蚜虫虫害多在9月上旬至10月发生,可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稀释液防治,夜蛾类虫害8月底开始为害,可用5%抑太保1500倍稀释液防治;

(4)采收:采收应在花芯散开30-50%时进行,采收时应截取花下3-5cm的茎干处,用透气性良好的器具装载,采摘时应选择无病虫害、花势良好的花朵,采后须及时出售或自行加工。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采用分根法种植杭白菊,适用大面积栽培,种植过程中各环节参数均按照饮用杭白菊的习性设定,整套种植方法具有系统性,种植出的杭白菊清香饱满、病虫害少。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饮用杭白菊的分根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苗育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15-20厘米、茎粗壮、根系发达的菊苗备用,选择土壤肥力足、地势高的苗地,按照6cm×10cm的株行距挖直径为5cm,深7cm的坑穴,然后将选好的菊苗按每坑穴2株均匀埋入坑内,每株施农家肥3g,育培一个月后小心挖出准备定植和分根;

(2)定植和分根:定植前应选择大块田地,并需要对大田深翻一次,然后作畦宽1米,沟宽30厘米,再将培育好的菊苗进行分根处理后栽入畦中间,分根时应在阴天,从茎部分开多株宿根,并剪除老根和部分枝叶,分根后栽种时挖深10厘米的穴坑,每个穴坑栽入2株分根后的苗,穴坑间间距15厘米,栽入后每亩施磷肥50千克,浇定根水;

(3)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管理包括打顶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在当年6-8月份时,新梢长到10cm时进行打顶,同时对下部枝芽修剪,保证均衡生长,使花期整齐,产生上视长势;定植活棵后每亩施稀释3倍的农家肥75千克,然后到8月份每次摘心后再施入稀释3倍的农家肥每亩125千克,再到杭白菊现蕾期,施用尿素每亩15千克1次;杭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发病时期为6-9月,可用5%井岗霉素100倍稀释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防治,杭白菊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及蝗虫,蚜虫虫害多在9月上旬至10月发生,可用10%吡虫啉1000倍稀释液防治,夜蛾类虫害8月底开始为害,可用5%抑太保1500倍稀释液防治;

(4)采收:采收应在花芯散开30-50%时进行,采收时应截取花下3cm的茎干处,用透气性良好的器具装载,采摘时应选择无病虫害、花势良好的花朵,采后须及时出售或自行加工。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饮用杭白菊的分根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苗育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20厘米、茎粗壮、根系发达的菊苗备用,选择土壤肥力足、地势高的苗地,按照6cm×10cm的株行距挖直径为7cm,深9cm的坑穴,然后将选好的菊苗按每坑穴4株均匀埋入坑内,每株施农家肥5g,育培一个月后小心挖出准备定植和分根;

(2)定植和分根:定植前应选择大块田地,并需要对大田深翻一次,然后作畦宽1.5米,沟宽50厘米,再将培育好的菊苗进行分根处理后栽入畦中间,分根时应在阴天,从茎部分开多株宿根,并剪除老根和部分枝叶,分根后栽种时挖深15厘米的穴坑,每个穴坑栽入2株分根后的苗,穴坑间间距25厘米,栽入后每亩施磷肥50千克,浇定根水;

(3)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管理包括打顶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在当年6-8月份时,新梢长到15cm时进行打顶,同时对下部枝芽修剪,保证均衡生长,使花期整齐,产生上视长势;定植活棵后每亩施稀释5倍的农家肥100千克,然后到8月份每次摘心后再施入稀释5倍的农家肥每亩150千克,再到杭白菊现蕾期,施用尿素每亩20千克3次;杭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发病时期为6-9月,可用5%井岗霉素100倍稀释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防治,杭白菊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及蝗虫,蚜虫虫害多在9月上旬至10月发生,可用10%吡虫啉1500倍稀释液防治,夜蛾类虫害8月底开始为害,可用5%抑太保1500倍稀释液防治;

(4)采收:采收应在花芯散开30-50%时进行,采收时应截取花下5cm的茎干处,用透气性良好的器具装载,采摘时应选择无病虫害、花势良好的花朵,采后须及时出售或自行加工。

具体实施例三:

一种饮用杭白菊的分根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苗育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18厘米、茎粗壮、根系发达的菊苗备用,选择土壤肥力足、地势高的苗地,按照6cm×10cm的株行距挖直径为6cm,深8cm的坑穴,然后将选好的菊苗按每坑穴3株均匀埋入坑内,每株施农家肥4g,育培一个月后小心挖出准备定植和分根;

(2)定植和分根:定植前应选择大块田地,并需要对大田深翻一次,然后作畦宽1.3米,沟宽40厘米,再将培育好的菊苗进行分根处理后栽入畦中间,分根时应在阴天,从茎部分开多株宿根,并剪除老根和部分枝叶,分根后栽种时挖深13厘米的穴坑,每个穴坑栽入2株分根后的苗,穴坑间间距20厘米,栽入后每亩施磷肥50千克,浇定根水;

(3)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管理包括打顶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在当年6-8月份时,新梢长到13cm时进行打顶,同时对下部枝芽修剪,保证均衡生长,使花期整齐,产生上视长势;定植活棵后每亩施稀释4倍的农家肥85千克,然后到8月份每次摘心后再施入稀释4倍的农家肥每亩135千克,再到杭白菊现蕾期,施用尿素每亩18公斤2次;杭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发病时期为6-9月,可用5%井岗霉素100倍稀释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防治,杭白菊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及蝗虫,蚜虫虫害多在9月上旬至10月发生,可用10%吡虫啉1300倍稀释液防治,夜蛾类虫害8月底开始为害,可用5%抑太保1500倍稀释液防治;

(4)采收:采收应在花芯散开30-50%时进行,采收时应截取花下4cm的茎干处,用透气性良好的器具装载,采摘时应选择无病虫害、花势良好的花朵,采后须及时出售或自行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