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种植胡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507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种植胡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为经济社会活动干扰及自然灾害加剧,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及重盐碱使植被覆盖面积大幅减少。为进一步阻止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在盐碱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往往选择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树种,但在植树过程中由于栽植方法不当,往往使所种植树木成活率低,不但对改善盐碱地没有意义,还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在成林之后,所带来的经济附加值较小,为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大力筛选优良、耐寒、耐早、耐盐、并有附加经济价值的优良树种,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保证所种植树木成活率较高。通过种植草木,添加有微生物的活体肥料,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久远的影响,实现盐碱地的综合改良。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又称异叶杨,属杨柳科,是杨属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树种,具有抗热、抗寒、抗风沙、抗盐碱、抗旱和抗瘠薄的特性,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唯一的乔木树种,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美誉,特别适合盐碱地的种植。白刺是蒺藜科白刺属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丛生状,具有很强固沙阻沙能力,果实还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胡杨存活率不高,对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不好,且经济价值得不到体现的问题,提供一种盐碱地种植胡杨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盐碱地种植胡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盐碱地块挖坑,按照株距5米、行距5米、直径为80厘米,深度为80厘米挖坑;

b.坑底底播撒微生物肥,并与底土混匀,坑中放入胡杨植株,覆土;

c.在胡杨植株之间挖直径30厘米,深度为40厘米的坑,淡水浸润,并播撒微生物肥,放入白刺植株,每亩约200株,覆土;

d.在表面撒上种植土;

e.定植后进行大水漫灌;

f.树木的日常管理:修剪、除草或注意病虫害防治。

优选的,种植土为海里吹填沙土,沙土层厚度为15厘米。

优选的,微生物肥由微生物菌剂0.2-0.5重量份、矿物肥15-20重量份、有机物料20-25重量份、水分30-50重量份、控释肥15-35重量份组成。

优选的,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1:1:1:0.5:0.5的地衣芽孢杆菌、嗜盐盐单胞菌、土壤芽孢杆菌、棕色固氮菌和褐球固氮菌;所述矿物肥包括质量比为3:1:1的麦饭石、黄金石和沸石;所述有机物料包括质量比为1:1:1:0.5的腐叶土、木屑、马粪和泥炭;所述控释肥包括质量比为1:1:1的硫酸锌、硫酸镁和氯化铵。

优选的,微生物肥施用量为胡杨每株40-60公斤,白刺每株20-30公斤。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利用以胡杨为主,配合白刺植株的种植,并与微生物肥协同进行盐碱地改造,有效的改良了种植区域的土壤情况,使其PH值由原来的8.7降低到7.1,土壤的碱化度降低到2.5%,含盐量从0.9%降低至0.15%,并且植物的成活率均在95%以上,并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项目的种植区域为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7°,东经118°,土壤主要是盐化潮土,平均气温13℃,年积温4199.8℃,无霜期190天,年均降水量600mm,年蒸发量2200mm。选择0-30cm土层含盐量为0.9%,pH为8.7,碱化度7-10%的盐化土壤地块。

实施例1

微生物肥的生产,称取地衣芽孢杆菌0.3公斤、嗜盐盐单胞菌0.3公斤、土壤芽孢杆菌0.3公斤、棕色固氮菌0.15公斤、褐球固氮菌0.15公斤;矿物肥中麦饭石28公斤、黄金石9.6公斤、沸石9.6公斤;有机物料中腐叶土14公斤、木屑14公斤、马粪14公斤和泥炭7公斤;装入搅拌机搅拌混匀;边搅拌边按比例添加入控释肥颗粒,其中硫酸锌28公斤、硫酸镁28公斤和氯化铵28公斤,加水28公斤混匀;称重、分装、施用。将混好的复混肥经称重后包装,运至工作现场施肥。

定植,按照株距5米、行距5米、直径为80厘米、深度为80厘米挖坑,坑底底播撒微生物肥,施肥量50公斤每株,并与底土混匀,坑中放入胡杨植株,覆土;在胡杨植株之间挖直径30厘米,深度为40厘米的坑,淡水浸润,并播撒微生物肥,施肥量25公斤每株,与底土混匀,放入白刺植株,尽量多种植白刺植株,每亩约200株,覆土。

胡杨和白刺均喜沙土,在表面撒上种植土。种植土为山东省海里吹填沙土,覆盖沙土层厚度为15厘米。定植后进行大水漫灌,充分浸透土壤。

在4月份左右进行定植,植株一年后查看存活率。

存活后进行树木的日常管理:修剪、除草或注意病虫害防治,日常施肥。施肥一般一年两次,春秋各一次,施足基肥,以利于根系生长和来年花繁叶茂;对树势强的树修剪,注意疏除过密的外部枝条,对生长势较弱的树,疏删修剪后要结合短截,促发新枝,对交叉枝、病虫枝和枯死枝应剪除,每年每株树的修剪量不能超过整整株枝条的25%,除了疏枝外要做好病虫害防治。

本发明有效改良种植区域的盐碱地土壤,降低土壤含盐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种植一年后,土壤PH值由原来的8.7降低到7.1,土壤的碱化度降低到2.5%左右,并且植物的成活率均在96%以上。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只改变微生物肥的配方,配方如下:

地衣芽孢杆菌0.12公斤、嗜盐盐单胞菌0.12公斤、土壤芽孢杆菌0.12公斤、棕色固氮菌0.06公斤、褐球固氮菌0.06公斤;矿物肥中麦饭石21公斤、黄金石7.2公斤、沸石7.2公斤;有机物料中腐叶土12公斤、木屑12公斤、马粪12公斤和泥炭6公斤;装入搅拌机搅拌混匀;边搅拌边按比例添加入控释肥颗粒,其中硫酸锌28公斤、硫酸镁28公斤和氯化铵28公斤,加水28公斤。

发明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种植一年后,土壤PH值明显减小、土壤含盐量降低,植物存活率较高。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只改变微生物肥的施用量,胡杨植株施用量为胡杨每株40公斤,白刺每株20公斤。

发明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种植一年后,土壤PH值明显减小、土壤含盐量降低,植物存活率较高。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只改变微生物肥的施用量,胡杨植株施用量为胡杨每株60公斤,白刺每株30公斤。

发明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种植一年后,土壤PH值明显减小、土壤含盐量降低,植物存活率较高。

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不添加种植土。

改良盐碱地土壤效果一般,种植一年后,土壤PH值明显减小、土壤含盐量降低,植物存活率一般。

实施例6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种植土为海里吹填沙土,沙土层为10厘米。

发明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种植一年后,土壤PH值明显减小、土壤含盐量降低,植物存活率较高。

采用实施例1、2、3、4、5、6的方案种植结果与对照进行比对后的具体指标见表1。

表1植株种植实施例相关参数对照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由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